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中叶发现抗生素对动物的促生长作用以来,抗生素添加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大量长期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也确实产生了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耐药性问题;二是药物残留问题。随着世界各国对抗生素使用的逐步全面禁止,人们寻找可替代抗生素且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的制剂的愿望日益迫切,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也开始备受瞩目。其中尤以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最快,人们普遍将它看作是最有前景的抗生素替代品。微生态制剂又称益生素,是指由一种或多种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构成的可以直接饲喂动物的活菌制剂。目前,研究应用较多的微生态制剂有乳酸菌制剂(嗜酸乳杆菌,双歧乳杆菌,粪链球菌等)、芽孢杆菌制剂(枯草杆菌,蜡样杆菌,地衣杆菌等)、真菌、活酵母制剂、光合细菌及复合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制剂在禽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生态制剂在禽病防治中的应用刘海江宋长明(山东省济南市畜牧局250002)近年来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正逐步改变人们对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的防治观念,现在已开发出完全代替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在肉仔鸡饲养全过程中疾病防治的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向人们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禽畜微生态制剂的主要特性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畜微生态制剂(EM)系人畜多种有益生物活菌制剂,具有抗生素不可替代的特性和应用效果。 1 微生态制剂的主要特性 1.1 能确保禽畜机体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新型药物微生态制剂浅谈■侯晓林(河北远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50041)由于科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抗生素作为治疗药物用于养殖业的种种弊端,因此,许多学者对研究开发能克服这些弊端的微生态制剂日趋重视。有人断言:光辉的抗生素时代之后将是一个崭...  相似文献   

5.
《兽药市场指南》2008,(8):82-82
随着抗生素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的日益明显,人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抗生素的替代品出现,微生态制剂具有无残留、无副作用、不污染环境、不产生抗药性、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目前很多兽医工作者对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和作用存在一定误区,为此本刊特组织了一组关于微生态制剂的稿件,希望能对兽医工作者对微生态制剂的认识和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动物健康养殖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微生态制剂在刺参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动物中的作用机理包括通过竞争来抑制病原菌生长(如黏附位点、营养、能源等)、通过代谢物(如抑菌物质、消化酶等)调节微生态平衡、提高免疫机能、改善水质、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刺参生理生化反应、生活习性的研究为刺参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也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它在刺参养殖中的应用,但微生态制剂仍然是抗生素最有潜力的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仔猪腹泻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是养猪业中最大的难题之一,特别是仔猪黄、白痢,发病率很高,危害极大,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就目前来看,仔猪腹泻发病率高达30-80%,死亡率达10-30%;仔猪从出生到断乳死亡率约为20%,其中,因腹泻而死亡的占31.16%,甚至更高,过去通常用化学疗法:即抗生素(如庆大、氟哌酸等)、免疫预防:即疫苗(如K88K99、987p)和微生态制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长期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和治疗时,患病仔猪治愈后可能影响仔猪生长、发育,有的甚至成为僵猪,同时容易产生抗药性,使得抗生素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限制;抗生素引起菌群紊乱也是抗生素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抗生素不仅能杀灭病原菌,同时也能杀灭对机体有益的正常微生物菌群,引起继发感染,抵抗力下降。在畜牧业上抗生素的应用还可能引起人和动物间发生抗药性传递以及药物残留问题,给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利用给母猪注射疫苗进行仔猪腹泻的预防和治疗,其优点是仔猪可以通过母乳获得均衡的被动免疫保护。但效果常受繁殖母猪产生抗体的水平,哺乳仔猪获得初乳的能力及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的影响,也可能导致免疫失败。 微生态制剂的功效:正常菌群在体内具有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调节胃肠功能、促进非特异性免疫机能、产生有利于宿主代谢的酶和B族维生素等诸多功能。目前微生态制剂已被用于治疗人的腹泻、痢疾、肠炎、肝硬化、阴道炎、便秘、消化功能紊乱、高血压、皮肤病和泌尿系统疾病。但微生态制剂也有其局限性: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竞争性排除有害微生物,进而使内环境恢复平衡,因而对急性感染的见效速度不如抗生素快;保存方法的不当常导致微生态制剂的效果不稳定;因胃酸的灭活作用使到达目标效应器官后仍然保持活性的有效菌的数量减少,生物利用度降低,疗效受到影响。 免疫-微生态制剂的特点:在抗感染免疫球蛋白选择性清除体内病原菌的同时,微生态制剂发挥恢复平衡、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排毒养生”、“治、防兼备”功效;在作用方式上,不同于传统化学药物对病原体生理代谢的某一环节进行干扰或阻断的作用方式,因而不会产生抗药性;本品的成分不会引起残留。 免疫-微生态的作用: 目前北京好友巡天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模仿初乳抗病机理,成功研制出新型仔猪腹泻免疫-微生态制剂。它是利用微生态制剂与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有机组合的高新技术产品。其机理是:利用多克隆抗体特异性杀灭体内常见的有害病原体,减少感染机会;同时利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调节体内的正常微生物菌群的平衡,提高机体非特异性抗感染能力;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以达到针对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作用。仔猪免疫-生态复合防治技术,是首次采用多联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和微生态制剂的非特异性免疫的有机组合的全新思路来预防和治疗由大肠杆菌感染所致的腹泻(仔猪黄、白痢),通过对临床观察研究发现(应用详情见附表),新生仔猪在出生后立即服用1-1.5克免疫-微生态制剂,即可以有效防止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显著改善仔猪的整体状况,提高断奶体重,降低死亡率,因而大大提高养殖效益。仔猪腹泻免疫-微生态制剂具有无污染、无抗药性、无残留等优点,它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中的有害病原体,降低感染机会,减少对化学类药物的依赖,发展无污染的绿色畜牧产品,提高畜产品的安全性,防止畜产品公害,提高产品品质,开拓国际市场均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使用微生态制剂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建平  冯斌 《中国饲料》2001,(11):14-15
抗生素作为抗菌促生长剂添加到饲料中,对饲料业与饲养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其弊端也日渐显露:1)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抗生素作用效果下降。2)使畜禽机体产生依赖性,抑制了体内兔疫细胞机能的发挥,使机体免疫力和抵抗疾病能力下降。3)容易引起畜禽内源性或二重性感染。4)会在畜禽产品肉、蛋、奶、毛中残留,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鉴于此,既无药残、又无污染,且能改善动物健康状况,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微生态制剂应运而生,备受关注,并终将成为抗生素的替代产品。 动物微生态制剂是指利用动物体内正常微…  相似文献   

9.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新型、安全、环保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因其具有无污染、无残留、无耐药性、安全可靠等抗生素无法替代的优点,在畜禽养殖中被广泛应用,并彰显了其良好的生态与经济效益。文章主要阐述微生态制剂的特点、种类以及在养兔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养殖场(户)在养兔生产中合理使用添加微生态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微生态制剂(Microbiol ecologicalagents)是一个较为综合的术语,又名促生素、利生素、活菌制剂、益生素(probiotits)等,是Parker(1974)提出的与“抗生素”相对的新概念,指从动物或自然界分离、鉴定或通过生物工程人工组建的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发酵、干燥、加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含有活菌并用于动物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它可以直接饲喂动物并通过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活性微生物或其培养物,因此微生态制剂常作为饵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畜禽微生态制剂以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和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抗药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由于微生态制剂的特点是效果好、成本低、不污染环境,所以世界各国都在竞相开发这一类高科技产品。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于抗生素使用的认识愈来愈深入,抗生素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及抗生素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肉鸡出口方面,对抗生素的药残有了严格的规定。因此应用无污染、无药残、不产生耐药性的微生态制剂,符合人们的健康要求,有利于出口创汇。我们在前桑园商品肉鸡场对益菌多做了生产性应用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益菌多由北京桑普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活菌数≥1010CFU/克。(2)华都AA肉鸡雏(同一批次354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1800只。(3)华都肉…  相似文献   

12.
研究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和饲用抗生素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500只1日龄雌性健康AA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试验预试期7d,Ⅰ组为对照组,饲喂不含抗生素的基础饲粮,Ⅴ组为饲用抗生素组,Ⅱ、Ⅲ、Ⅳ组为微生态制剂组,添加量分别为1.0‰、2.0‰、4.0‰。正试期为35d。结果表明,除42日龄外,其余各试验阶段Ⅲ组肉鸡血清总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除14日龄外,Ⅲ组肉鸡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在每个试验阶段,Ⅲ组回肠内容物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且除14日龄外,Ⅲ组肉鸡空肠内容物蛋白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除14日龄外,Ⅲ组空肠和回肠内容物淀粉酶活性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由此可知,2.0‰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提高肉鸡血清总蛋白水平,增强空肠和回肠内容物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肉鸡血清尿素氮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世界各国的饲养业中,预防疾病大多仍是采用抗生素。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严重破坏了动物体内微生物的微生态平衡,并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抗生素在畜产品(肉、蛋、奶)中的残留,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与安全。因此,世界各国对研制开发各种微生态制剂日趋重视。目前可用于研制微生态制剂的菌种,按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和美国饲料管理协会(1989)年公布的可以作为直接饲用的微生物添加剂且一般认为是安全的菌种有40多种,但常用的只有乳酸杆菌、芽孢杆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枯草杆菌及酵母等几种。  相似文献   

14.
微生态制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畜牧业生产中滥用抗生素的弊端不断显露出来,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抗生素的替代产品,在可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同时又健康环保。微生态制剂由此应运而生,它以其安全无害、无残留、不产生耐药性的优势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笔者主要介绍了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5.
益生菌(素)的研究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1益生菌(素)的发展与使命1977年VolkerRush提出微生态学(Microecology)的概念和论点,随后微生态学便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生命科学分支。研究者在研究微生态学理论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微生态调节剂的研究和应用,通常人们将微生态调节剂分为3类,即益生(菌)素、益生元和合生素。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学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以微生态调节剂为主的新一类药品、饲料添加剂、植物生长促进剂已经或正在形成产业,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饲料工业中人们将微生态制剂作为抗生素最有效的替代产品之一,寄希望于通过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畜禽类用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早研究和应用畜禽类微生态制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蒙哈德(Mollgaard)首先发现使用乳酸杆菌饲喂仔猪可有效的增加仔猪的体重并改善仔猪的身体健康。然而50,60年代正是抗生素研究,生产和使用的黄金时期,微生态制剂生不逢时.在抗生素面前节节败退,研究和开发工作也处于低  相似文献   

17.
一般微生态制剂(又称益生素)不能和抗生素同时使用,从而限制了微生态制剂在畜禽养殖业上的广泛应用。经过反复研究,我们筛选出了耐抗生素的微生物菌株,并进行微胶囊包被处理后制成中试产品,在肉用仔鸡上进行了饲喂试验。同时,还在产品的活菌数对增重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地点与周期试验用益生素系微胶囊包被的耐药微生态制剂中试产品,含活菌3亿CFU/go基础日粮购自泰安市某饲料公司的肉用仔鸡全价料;供试肉仔鸡购自泰安市某鸡场AA肉仔鸡;试验地点为泰安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养殖试验场;试验全期4…  相似文献   

18.
生态承载力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自然生态系统维持其服务功能和自身健康的潜在能力。本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ETM(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和TM(Thematic Mapper)遥感影像及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应用生态安全评价模型PSR(压力一状态一响应)选取平均植被覆...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少畜牧养殖业对抗生素使用的依赖性,本文对微生态制剂的功能、发展现状和微生态制剂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微生态制剂对反刍动物的健康成长和降低养殖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微生态饲料在防治猪大肠杆菌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态饲料是随着人们对抗生素缺点的逐步认识而迅速开发的一种抗生素替代物,所谓微生态主要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及合生素三种形式(前两者同时并存),而市场上以益生菌多见:一类是以固态基为主的益生菌发酵饲料,可以直接以5%左右添加量在全价料中使用;一类是以液态基为主的益生菌制剂,可以饮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