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放牧养鹅 放牧养鹅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饲养方式,也是很多农民朋友短、平、快的致富途径。我国南北方多数农民都采用放牧方式养鹅,因为我国有大量的天然牧场,有大量的草山、草地、草坡、果木林地,沟渠道旁的零星草地以及水稻等收割后的茬地都是放牧的好场所,那里生长着茂密的、鹅喜欢吃的野生牧草如水稗草、苦荬菜、蒲公英、鸡眼草、鹅冠草、灰菜等等,不但营养成分高,而且很少污染。农民们在春夏季买鹅苗,1周龄后(视气温情况)开始放牧,晚上补饲,于秋、冬季出售,每只鹅仅耗配合饲料4~5千克,比如吉林省辉南县王福海同志放养700只肉用仔鹅,共…  相似文献   

2.
我国养鹅历史悠久,民间养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青饲料为主把鹅养好,养鹅要过青料关。现在,随着牧地的减少,养鹅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国外养鹅均采用混合饲料。放牧结合混合饲料是我国今后养鹅的主要方式。我县农业资源丰富,江南水乡,农民种养结合,生活富有。富而思进,种草养鹅是农民增收、发展致富的一条新路子。我县农户规模养鹅可利用冬闲田套种黑麦草,分批轮牧饲养。千家万户零星散养可利用田埂、道边、荒坡上的野草和收割后的田间落谷放牧。以草为主,结合补饲一些混合饲料即可养成嘉善肉用鹅。1 基本情况我县传统养鹅以千家万户散养为…  相似文献   

3.
<正>1选好品种,进行经济杂交,取长补短要想养鹅,须选择好的品种。可利用本地母鹅产蛋多、耐粗饲、抗病强的优势,引进莱茵鹅做父本进行杂交,其后代既保留了本地鹅的特点,又有莱茵鹅生长速度快的优势。这种杂交鹅的后代8周龄育肥后,平均体重3.6kg以上,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2饲养方式选择2.1放牧养鹅放牧养鹅是农家短、平、快的致富途径。东北有大量天然牧场,生长着众多的鹅  相似文献   

4.
鹅是草食性水禽,种草圈养无疑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减少疾病的一条最佳途径,也是调整农业结构、优化畜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以种植一亩黑麦草为例:一亩黑麦草可以养鹅300只左右,料肉比由放牧养鹅的3:1降至2:1,相对于种麦养鹅节约50元,每亩田可增加纯收入700元;另一方面,种草养鹅可以减少由放牧饲养带来的多种疾病的发生,提高成活率,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鹅是适于放牧、能大量采食青草的家禽。俗话说:“养鹅无巧,清水青草。”为了增加养鹅数量,节约饲料,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养鹅。近年来,由于推广了活拔鹅毛绒技术;开展了鹅的综合利用,提高了养鹅的经济效益,使养鹅生产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即由庭院和宅田少量的放牧养鹅,进入了广阔的草原——野营放牧。一、雏鹅早期野营放牧方法1.野营放牧的时间刚出蛋壳的雏鹅由于体小、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也差,管理不当就会引起疾病造成死亡。因此,1~10日龄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养鹅业发展迅速,经济效益显著.根据鹅的肌胃和盲肠发达,消化能力强,具有喜食青草的特点,笔者利用梨园空间和树下草资源进行放牧养鹅试验,其目的是拓展养鹅空间,发展养鹅事业,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收入,为果园规模放牧养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1小鹅瘟病的流行情况 我县农村素有放牧养鹅习惯,近几年,由于鹅市场行情看好,牧鹅的饲养成本较为低廉,养鹅效益十分可观,因此刺激了养鹅业的快速发展。随着鹅的饲养量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小鹅瘟病也在广泛的传播与流行,该病已成为养鹅业第一大疫病,该病的控制与否,直接关系到养鹅的成与败。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畜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民增收、农业增值贡献了重要力量,但同时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吴艳玲在《林下草地养鹅综合配套技术》一文中介绍了充分利用青粗饲料以发展林下自然经济,通过选择特定牧草对鹅进行放牧和舍饲相结合的饲养管理,实现了鹅整个生长周期内饲料费降低的良好经济效益。高俊等在《林下种草养鹅技术》一文中介绍了利用林间空地选择放牧草种植进行养鹅的技术,利用天然的草资源节约了一部分人工饲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探索玉米地规模化放牧养鹅,将玉米地杂草、野菜和玉米底叶作为主要饲料来源,节约精饲料投入,减少养鹅成本,进行了玉米地养鹅试验。结果玉米地放牧养鹅料肉比为2.36∶1,比舍饲养鹅料肉比4.61∶1,减少精、粗饲料消耗,出栏成活率为99%,比舍饲的94%提高了5%;单只鹅利润18.75元,比舍饲的9.81元,提高经济效益189%,玉米地养鹅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1小鹅瘟病的流行情况我县农村素有放牧养鹅习惯,近几年,由于鹅市场行情看好,牧鹅的饲养成本较为低廉,养鹅效益十分可观,因此刺激了养鹅业的快速发展。随着鹅的饲养量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小鹅瘟病也在广泛的传播与流行,该病已成为养鹅业第一大疫病,该病的控制与否,直接关系到养鹅的成与败。  相似文献   

11.
<正> 鹅是食草的水禽,凡是有草地和水源的地方均可饲养。我县牧草和水资源极为丰富,对发展养鹅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近年来饲养的数量并不多,专业户更少。据统计,全县鹅的饲养量近几年都维持在4—5万羽之间,群养专业户只有30来户。为了探讨专业户放牧养鹅是否有利可图,在我县是否可以大力发展养鹅,我们于1987年7月间调查了9户养鹅专业户饲养的9群鹅饲养情况、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9户共购入雏鹅1113只,平均每群123.67只;育成肉鹅954只,户均106只,育成率为85.71%。平均饲养日龄为65.6天,共活重3050.54公斤,平均3.2公斤。共补饲碎米631.35公斤,麦谷物2888.6公斤。  相似文献   

12.
肉鹅对高纤维饲料的利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 高纤维饲料对鹅生长性能及其胴体品质的影响1.1 鹅采食青饲料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鹅是草食家禽,可以放牧饲养,我国传统的养鹅是放牧补能量饲料(主要是玉米、稻谷),现正逐渐采用放牧或刈草舍饲加补适量配合饲料。国内对此进行的大量试验表明,青饲料加补配合饲料养鹅,既可发挥鹅的生物学优势——大量采食青草,又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国外也有围栏放牧养鹅的。在德国有大片土地可种草养鹅,放牧补精料,16周龄即可上市(Timmler,1998)。国外对牧草养鹅报道不一。Amold(1976)对9~18周龄鹅提供了两种日粮:生长粉料及牧草加补50%的生长粉料,结果:18周龄牧草组鹅平均体重为粉料组的88%,但每千克增重耗料减少12%;14、18周龄屠宰分析表明,牧草组鹅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胴体可食部分占活重比例无差异。Baltan  相似文献   

13.
鱼塘水中放养鱼苗,利用鱼塘水面及其周边草地放游和牧养鹅群,同步得鱼、得鹅产品,是加快致富的一项好门路。 鹅是吃死食并以青草野菜和适量喂给粮谷精,粗饲料的大体型家养水禽。不吃水中鱼虾和蛙等水陆两栖动物。 鹅最喜食青嫩绿翠茎叶及其晒干保有青绿色茎叶的饲料,喜群后、耐粗饲、抗逆和抗病力强。可利用鹅的这一特有习性。在鱼塘水面及其周边草地放养鹅群,  相似文献   

14.
种鹅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养鹅确实是致富的好门路。但是种鹅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养鹅经济效益,所以首先必须要饲养好种鹅。下面介绍几种饲养种鹅的管理方法。 1、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90日龄左右经过选留的后备种鹅还处在生长发育和换羽阶段,消化力强、食量也大,需要营养较多,因此,除了加强放牧之外,应补喂  相似文献   

15.
种草养鹅     
种草养鹅,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 目前,在农家饲养的大宗畜禽中,鹅的收购价格最高,一般每市斤都在4元钱左右,这是因为鹅的消费市场扩大了。过去只有南方人有吃鹅的习惯,现在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北方人也开始吃鹅 这就为发展养鹅提供了很好的市场机遇。但是农户传统上养鹅主要利用零星饲草小群放牧,固养殖规模小,挣钱也少。最近,笔者在山东莒县采访时,看到当地龙山镇范家庄的  相似文献   

16.
饲养种鹅是农民致富的一条途径。种鹅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生长发育。现将其饲养管理方法介绍如下:1预备期的饲养一般雏鹅饲养到3月龄左右即可择优选作种鹅,此时正是鹅的换羽生长发育时期,即预备期。这段时期对种鹅不仅要加强放牧,还应在饲料中添补糠麸、青绿饲料,适当  相似文献   

17.
优质肉鹅规模化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是一种食草水禽,耐粗饲,适应性强。近年来,随着我省草地畜牧业的深化发展,养鹅生产发展前景广阔。肉鹅养殖是一项短、平、快的致富项目,适宜于广大农村,尤其是农户规模化饲养。  相似文献   

18.
科学种草养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种植667平方米的黑麦草可养鹅300只左右,料肉比由放牧养鹅的3:1降至2:1,每只鹅可节约饲料7千克左右。由于种草养鹅解决了养鹅的饲草问题,养鹅业得到发展,农民还可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这将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放牧养鹅,可以节约大量粮食饲料。增强鹅的体质,减少疾病。在割茬地和果园林地放牧鹅能吃到散落在农田地里的粮食穗粒和杂草,即肥鹅又给农田施了鹅肥,一举三得。在养鱼池水面放鹅,即肥水又肥鱼。因此群众说“要鹅壮,须勤放”。放牧养鹅应掌握如下技术:1适时放牧小...  相似文献   

20.
种草养鹅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畜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种植一亩黑麦草可养鹅300只左右,料肉比由放牧养鹅的3:1降至2:1,每只鹅可节约饲料粮3.5kg左右。种植一亩黑麦草养鹅可节约饲料粮100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