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通过实地调研和访问调查方法,对北京陶然亭公园的环境特征及游人行为活动进行了调查研究,从绿化、水质和设施三大方面评价了公园环境,得知在节假日及夏、秋季节公园游人较多,且多分布在林下广场空间与临湖空间等半开敞空间和亲水空间,并归纳出了进园游客主要进行锻炼和娱乐活动这一行为特点。希望公园在改造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公园环境与游人行为的关系,使公园建设更加符合游人行为特点和需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公园是由国家或地方市镇经管作为自然或人文风景区、供公众游憩用的绿地,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公园环境容量的研究可为维护和评估城市生态环境提供指导。文章选取广州市有代表性的公园进行公园游人量抽样调查,在应用生态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生态环境容量与实际游人数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广州市公园游人空间上分布不均,广州市天河公园、广州动物园和越秀公园的年游人量超生态容量50%以上,而珠江公园等其它公园年游人量相对较少;广州市公园游人时间上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节假日,导致部分公园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其中外来务工人员、本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剧增是引起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最后建议广州市应加强公园的管理,增加排他性措施,控制游人量,实行游人分流,加强公园规划。  相似文献   

3.
以海口人民公园为研究对象,实地测量人民公园各景点的声级,对公园使用者进行实地访谈、观察记录、问卷调查,分析公园声景的主观评价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民公园声景客观现状主要表现为——公园声景主要由自然声和人工声构成,人工声占主体;声景的时间分布和声级大小与公园所在的周边环境、游人的活动、使用状况密切相关;声景的主观评价表现为——在声舒适度和喜好度2个指标上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主观响度影响游人对声音的听取和感知,但其大小不影响游人喜爱某种声音,游人的主观评价受年龄、性别、学历、来园目的和游憩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但在大的趋势上都表现为对自然声的好感和对交通声、施工声等的厌恶;最后对人民公园声景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微空间更新改造成为当前城市更新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小巧精美的口袋公园成为微空间的典型代表,它不仅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更成为游人休闲、健身等活动的好去处。口袋公园也同样是城市生态休闲系统绿地的重要补充。从城市微更新的角度出发,以武汉市创新路口袋公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开展实施生态智能口袋公园的设计方案。对口袋公园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思考,进一步探索在现代城市新环境下的口袋公园与游人行为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东海公园背景材料和现状条件的分析,提出公园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针对公园实用功能和园林建筑、植物、水体、地形、园路、空间等园林要素合理组织,划分出七大功能分区,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游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社区公园的环境质量,以杭州市为例,结合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理论和文献的研究,调查分析了社区公园中游人的破坏性行为产生的实质,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对策,从而规避由其行为造成的环境破坏,最终达到优化社区公园环境的目的,为将来社区公园建设和改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次调查以哈尔滨市斯大林公园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对公园内使用者的问卷调查、随机访谈,了解其绿地及游人使用状况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价,同时对该绿地游人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最终得出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8.
《绿化与生活》2014,(6):60-60
5月20日以来,海淀公园针对周末游人量激增,践踏草坪、骑车入园、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的情况.集中开展一系列游园秩序重点整治工作。一是加强文明游园宣传。  相似文献   

9.
紫竹院公园作为开放性公园,游人量较多、管理难度大,绿地养护成本也较高。为更好地进行园林绿化工作,选择管理粗放、适应性强的地被植物成为公园迫切的工作之一。根据地被植物的物候观测和观赏特点,初步选出适应栽培应用并且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地被植物30种。制定标准,最后确定出12种表现良好的地被植物。总结其园林应用特性,提出在开放性公园中应用地被植物的几点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公园的布置     
公园是大家游玩和休息的地方。公园能美化城市,净化空气。公园布置还应反映一国的艺术传统和艺术水平。所以大中城市都要占用一些土地来布置公园。布置公园并不仅是栽花种树,堆叠假山,开湖开河,造些建筑物。重要的是要使景物布得恰当。如果布置得不恰当,即使布置了许多景物,也不会使游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游人的行为活动往往能够反应其对于环境要素的一种需求[1]。利用植物材料的特性进行植物配置,形成不同的环境氛围,能够对游人行为起引导作用,同时可创造休憩、活动的空间[2]。为此,以济南市大明湖公园为例,采用统计分析法、观察法与样地法探究游人处于不同植物景观特征的环境与行为特征的关联性,以及环境对于游人行为的导向性。提出有利于形成利用率高、景观效果好且合理的植物景观模式,竖向植物空间为服务于人的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白塔山公园绿地管理存在游人活动场地缺乏科学设计、绿地土壤有机质低,树木修剪粗放、绿地树木稀疏等问题,必须科学设计游人活动场地,提高公园绿地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营造出既有生态又有景观的园林,为游人提供舒适美好的游览休憩环境。  相似文献   

13.
《绿化与生活》2014,(2):32-39
正春节期间,全市公园风景区共举办了29项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主要包括春节庙会、冰雪活动、游园活动三大类,七天假日全市公园风景区共接待游客778.5万人次,较去年增长4%。其中,天坛公园、地坛公园、龙潭公园、圆明园、八大处公园及石景山游乐园等举办庙会的公园游人量较往年有所增长,郊区县公园风景区游人量较往年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珠江公园不同环境中植物造景的主要特征,分析了该公园植物构成的点、线、面空间形态在景观塑造中的作用,指出公园植物造景应从空间塑造和游人感受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形式美的法则,使塑造的植物景观符合环境的空间特性并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相似文献   

15.
张青 《技术与市场》2005,(10):26-30
随着首都城市建设和公园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游人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公园景观环境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变化.只有对目前的景观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才能明确下一步的规划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广州市荔湾湖公园为例,对公园活动设施现状及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归纳出公园设施设置和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活动设施配置与游人使用之间差距原因,提出改进管理措施、增加资金投入、调整功能分区等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景点入口是公园景观序列中比较关键的节点。对游人来说起着标识、指示和视线引导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广州天河公园、兰圃和越秀公园等8个公园景点入口的植物配置情况进行调查,运用植物配置的一般原则。通过实景图和植物配置图,探索分析各景点入口的植物配置方法,归纳出景点入口的植物造景规律以及常用的配置模式,以期为日后的公园建设和植物造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湿地作为当前城市中的主流公园类型,其建设过程中的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都与以往普通类型的公园有很大差别。公园湿地景观形态营造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并以此为基础通过适当程度的人为修改,使湿地原有的生态景观美化。对于一片自然湿地区域来说,通常都是通过湿地中丰富的植物群落、动物、游步道来吸引游人,使游人能够在公园中感受到自然湿地的美丽。以株洲市天鹅湖公园湿地设计为例,对当前公园湿地建设过程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进行了探究,重点分析了植物景观形态的配置和营造,希望能够以此推动当前公园湿地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美国公园众多,仅联邦公园服务处就管理着300多个大公园,其中有的是古建筑或历史遗址,有的是海滨胜地,还有一些大型娱乐场所,它们每年接待成百万游人,但政府规定公园的首要任务是保护。例如旧金山金门大桥附近的国家红杉公园,就是为保护稀有的红杉而设立的。 在所有公园中,首屈一指的要算黄石公园了。它座落在怀俄明州,面积8,671平方公里,海拔2,200~2,600米。园内雪峰高耸,森林一望无际,  相似文献   

20.
正3月24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高大伟专题研究智慧公园风景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详细了解了全市公园落点上图、公园游人量实时监测等工作,借助视频实时图像信号调度了通州、海淀、密云等区公园运行情况。他强调,首先,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资源对全市公园点位信息进行梳理汇总,尽快完成信息图层发布工作。其次,与市有关部门加强工作联动,加强视频图像信号的对接工作,确保沟通及时有效,信息互联互通,数据真实准确。还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做好公园游人量实时监测及游客分布区域等数据的研判分析,加快工作进程,确保按时发布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