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7年5~9月,在太行山区的左权县拐儿村,对40年生核桃树进行三十烷醇喷布试验。于雌花盛开期和幼果膨大期分别喷0.5ppm和1ppm的三十烷醇,以喷清水为对照。结果看出:在雌花盛开期与幼果膨大期连续喷布二次0.5ppm的三十烷醇,可极显著地提高座果率,比对照增加8.8%,而喷布1ppm及只喷一次0.5ppm的处理,其座果率低于对照;喷布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可显著地增大叶面积和叶片厚度。喷1ppm的三十烷醇能显著地提高单果重,其中喷一次与喷二次的单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2.9g和4.49g。因此,对落花落果严重的类型,或在核桃座果率低的地区,可喷二次0.5ppm的三…  相似文献   

2.
1990年于葡萄花后10天,以50、100 和 200 ppm的赤霉素喷布或浸沾果穗,清水作对照。赤霉素对提高座果率的作用,乳剂比粉剂效果好;浸沾比喷雾效果好;低浓度比高浓度好;其中50ppm乳剂效果最好,比对照提高座果率67.8%。各种浓度对葡萄的百粒重的影响差异性不大,对促进上色和提早成熟(10~15天)均有作用,也以 50 ppm的效果最好。赤霉素还诱发单性结实,形成无籽葡萄,浓度越大,无籽率越高。但使用赤霉素后,果柄增长(增长率为147.6%),从而使果穗松散,采前和采后脱粒严重,故不能长途运输。赤霉素在葡萄上的应用@徐汉云$山东省齐河县林业局…  相似文献   

3.
徐云红  保华 《花卉》2020,(6):6-7
以侧柏种子为试验材料,以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硫酸铜进行浸种处理,观测不同处理对侧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对侧柏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当浓度为100ppm发芽率最高,达69%,而对照仅为54%,比对照提高15%;而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处理侧柏种子,对发芽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浓度为200ppm时发芽率最高,达64.6%,较对照提高了10.6%。  相似文献   

4.
2006—2011年对山楂低产郁闭园进行树形改造试验。结果表明,树形改造可明显提高产量,增加山楂果实的平均单果重和花序坐果量,减少果园管理用工;分2年完成树形改造,从调整后第2年开始,平均单株产量均高于或等于对照树(常规修剪),6年平均株产比对照增产10.1%以上,平均单果重增加36.5%以上,管理用工减少25.0%以上;当年一次完成树形结构调整,对调整后第1~3年的平均单株产量有一定影响,而且增加了前3年夏季除萌、摘心的工作量。建议盛果期山楂低产郁闭园进行树形改造时,应分2年去除各类不合理大枝。  相似文献   

5.
1988年在莱西县院上镇长何塞村,用北京农业大学研制的广谱增产菌,对6年生‘大金星’山楂分别在现蕾期、盛花期及盛花后每两周喷1次,共喷4次,每株1.5g。以盛花期喷一次50ppm赤霉素及喷清水作对照。单株小区,重复5次。结果表明:①增产菌和赤霉素可同样促进座果,座果率分别为73.6q0和72.040,而喷清水的为65.4%,②增产菌可明显减少日烧病的发病率,其病果率仅1%,喷清水的为30 %,而喷赤霉素的达80%;③以喷赤霉素的果个最大,喷增产菌的和喷清水的无差别;④与对照相比,喷增产菌的植株叶片较厚而浓绿,抗旱期落叶病的能力明显增强。增产菌可防止山楂幼…  相似文献   

6.
座果率的高低是影响山楂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决山楂生产上存在的座果率低的问题。1982年在炼塔公社山区开发试验中于山楂花期喷布了920和卅烷醇。 920、卅烧醇的使用浓度分别为20、40ppm和0.1ppm共喷布15000株。调查结果为:喷布920者座果率比对照提高1.65%,喷布卅烧醇者比对照提高75%.920、卅烷醇混合喷布者比对照提高95.8~114.3%。 920和卅烷醇混合喷布者每果实增重3.25~4.85克,单喷920、卅烧醇的前者比对照增重1.16~1.26克,后者比对照增重1.68克。 920、卅烷醇混合喷布者比对照增高 2. 8~2.9倍,单喷920比对照增产 37. 7~86. 1…  相似文献   

7.
胶东地区引种肥城桃栽培,座果率极低,为此,1987和1989一年进行了花期喷洒赤霉素(“920”,上海试剂厂生产)、硼尿液、三十烷醇(山东益都桑蚕育种场生产)提高盛果率试验。赤霉素设 25、 50、75、100ppm 4个浓度;硼尿液设0.1%硼砂+0.3%尿素、0.3%硼砂+0.1%尿素2个浓度, 二十烷醇设 0.2、 0.5、 1.0和 1. 5ppm4个浓度;以喷水为对照。单株小区,随机排列,重复三次。 试验结果看出:1.肥城桃盛花初期喷洒赤霉素能明显提高盛果率,随浓度增大座果提高,提高幅度为18.15~31.00%,与此同时“桃奴”比例提高,表现出与硼浓度成正相关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外…  相似文献   

8.
1984~1985年和1985~1986年,以金矮生苹果品种两批生长正常的盛果期大年树为试材,在开始落辦后10天混喷750ppm西维因+10ppm萘乙酸。结果表明:该处理具有极显著的化学疏果作用;开始疏果时间稍早于对照生理落果期,疏果高峰期与对照生理落果高峰期相吻合;显著地增大了大年单果重和大小年平均产量,使大小年的产量与单果重趋于稳定;增进了果实贮藏品质,使贮藏期的果实失重率趋于减少,苦痘病果率、轮纹病果率及损耗率极显著地降低。该处理对金矮生是一项值得提倡试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在过去生防菌剂研发的基础上,进行了以玉米秸秆为载体,构建以核心有益微生物种群为主体的设施蔬菜土壤快速生态修复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菌剂处理番茄平均株高和茎粗均高于常规栽培。其中,用混合菌剂H处理,移栽20d后株高比常规栽培高10cm,茎粗增加1.0mm以上;各处理的小区平均产量普遍高于对照,以用混合菌剂H处理后番茄的产量最高,相对常规栽培增产112.4%;茄子地用Paecillomyces lilacinus PL处理后单位小区产量较常规栽培增加35.5%;此外,菌剂处理可显著提高作物的座果数和单果重量。其中,混合菌剂E处理的番茄平均单果重达到245g,比对照(185g)明显提高,每株的平均座果数比对照增加2个,番茄畸形果率比对照降低55%,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平均增加32.7%。对地温和CO2的监测结果表明,PD-D菌剂处理后20cm地温比对照提高3~8℃,同时有效提高夜间和阴天的温室气温;CO2浓度提高4~10倍,最高可达4349μL/L。  相似文献   

10.
期刊摘引     
<正> 对氯苯氧乙酸和赤霉素对巨峰葡萄形成无籽果的影响初报为了诱导巨峰葡萄形成无籽果实,北京市林果所曾用GA进行处理,但由于效果不够理想和穗轴变硬而缺乏实用价值。1982~1983年,该所又以5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用对氯苯氧乙酸(PCPA)、赤霉素(GA)单用或混合处理进行了试验,花序在药液中浸蘸15秒。两年试验初步表明,在盛花前5~10天以PCPA15ppm和GA20ppm混合处理巨峰葡萄花序,可增加座果和穗重,无籽率高达92.2~99.5%,无籽果平均重5.25~5.95克,穗轴不硬化,果实含糖量高,风味好,成熟期可提前10~15  相似文献   

11.
乙烯利与赤霉素对苦水玫瑰花期和产花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乙烯利喷洒玫瑰植株有延长花期及显著增加花产量的效果。使用浓度为400ppm,在展叶始期和盛期重复喷洒,整个花期延长6天(对照30天),每株产花量平均增加到对照的146.2%。用100ppm赤霉素于展叶期处理可使花期提前6天;但整个花期却缩短4天;产花量则随使用浓度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12.
红桔果实容易枯水,难于贮藏,给鲜销和加工带来很大压力。溥膜单果包裝目前在柑桔贮藏上应用很广.一些生产单位在红桔贮藏上也采用此项措施。为此,本试验研究了赤霉素浸果处理和薄膜单果包装对红桔枯水的影响。 试材为四川大红袍红桔,于1987年11月13日采收,次日处理(即药剂浸果和包装),并贮于通风库内。设置4个处理;处理1,2,4-D 200ppm加多菌灵1000ppm;处理2,2,4-D200ppm加多菌灵1000ppm加赤霉素100ppm;处理3,2,4-D200ppm  相似文献   

13.
1969到1972年对新红星苹果喷施了赤霉素A_4,A_7(GA_(4,7))加激动素(BA)。在初期的试验中,GA_(4,7) BA(各自为50到200ppm)增加了果实长度、单果重和纵横径比值(L/D),但没有改变果实的横径和色泽。只是在浓度为200ppm时,果肉硬度和种子数才减少。浓度高于50ppm,花芽显著减少。25ppm的效果与50ppm的相同,但浓度低于25ppm就无效了。要达到其最大效应,必须在盛花期到落办期之间施用这些物质。一般说来,同量药剂作一次喷布比分次喷布更有效。连年应用50ppm的GA_(4,7) BA,可以保持其良好效应,而未产生不良效果。四年试验中有一年,施用GA_(4;7) BA使座果显著减少,但未影响经济产量。用鼓风机喷布,即使减少了每英亩的总用药量,其效果与喷枪喷布的效果也是一样的。25和50ppm处理的平均单果重的增长量,在全部试验中分别为12%和20%。在果实的典型性因花后的温度条件而下降的地方,生产上施用GA_(4,7) BA,借以改善果形和增加果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试验分别于1990、1991年在遂宁市进行,试材均为7年生共砧沙田柚树。所用赤霉素为上海沪江生化厂生产。单株小区,重复5次。处理方法设置涂果面和果梗两种;处理浓度分别为200、150、100、50ppm,以不涂为对照;处理时间为第1次生理落果后、第2次生理落果前(5月22~23日)。于7月或8月上旬统计着果率。 结果表明,赤霉素不同处理方法和浓度对沙田柚的保果效果有较大差异。在50~200ppm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赤霉素对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75%的赤霉素结晶粉对猕猴桃种子进行处理,在猕猴桃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用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高于对照,2次试验4次重复平均发芽数在播后第20天(发芽势记载日期)比对照高38.3%~80.1%,在播后第19天高67.2%~140.4%,同时萌发的时间缩短,比对照早2~4d;不同浓度处理之间的发芽率随着浓度的增加也有增效作用,浓度越大,发芽率越高,在播后第19天的发芽率在39.3%~56.5%之间,第24天的发芽率在94.3%~99%之间。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克服辣椒种间杂交障碍的效果,选用体积分数为0.01%~0.06%的赤霉素,用清水作对照,以‘ZY-21’(Capsicum annuum)为母本、‘小米辣’(Capsicum frutescens)为父本,人工蕾期去雄授粉杂交后,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涂抹花柱,观察、测定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辣椒种间杂交种及种间杂交种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0.04%的赤霉素处理‘ZY-21’ב小米辣’效果较好;坐果率为6.8%,单果结籽多,种子饱满,发芽势为12.5%,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最高。试验表明,在辣椒种间杂交中使用适当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操作简单、便捷;能促进坐果及种子生长发育,克服辣椒种间杂交障碍。  相似文献   

17.
于1987~1989年对7年生巨峰葡萄(4.5亩)进行了喷布不同浓度的矮壮素试验。矮壮素(湖南农药厂产)处理浓度为500、670、1000和2000ppm,于初花期(5月23~25日)喷布,每处理80株,重复两次。清水做对照,均设有保护行。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①在初花期喷布矮壮素对巨峰葡萄座果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1000和2000ppm均极显著地高于670、500ppm和对照;1000和2000ppm之间相比差异不明显;670ppm显著地高于500ppm和对照;500ppm对应果率也有增高的趋势,0.-J一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③由于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座果‘民从而也有职于产量的提高,。各浓度处理比…  相似文献   

18.
山楂的花芽为混合芽。春季混合芽萌发后,先抽生结果新梢,随着结果新梢的抽生,花序即露出(花序着生在结果新梢顶端),当结果新梢加长生长停止后,花序即分离开花。山楂开花后,其花序座果数与单果重或单果体积之间矛盾不大(不同于苹果),因此生产中一般都采用花期喷赤霉素(九二○)提高花序座果率和花序座果数的办法来提高产量和质量。生产实践证明,这种在负载量不加控制,植株处于超负荷生长的情况下,大小年现象是非常严重的。生产实践也证明,只有在调整花序留量的基础上喷赤霉素,才能克服大小年,提高产量和质量,实现既壮树又丰产。  相似文献   

19.
于1990~1991年在本所试验场及西山梅园进行了果梅花期喷“座果灵”试验。品种有嵌蒂梅、红花梅、大青梅、桃梅;药剂为苏州化工研究所生产;浓度设15、25和35ppm三个处理;方法是盛花期重点喷花。二年试验结果证明,可显著提高座果率,随浓度增加,提高座果率越显著。不同品种比对照提高座果率幅度:15ppm为0.7~3.0百分点,25ppm为2.8~7.4个百分点,35ppm为3.7~13.4个百分点。初步认为生产应用20~30ppm即可,若喷用25ppm,每株成本2角钱左右。果梅花期喷座果灵试验简报@戚子洪$江苏省吴县果树所 @蔡健华$江苏省吴县果树所…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桃树早期产量,1990年于桃盛花期,对京红品种的3年生树,喷布40ppm“920”,单株小区,3次重复,以不喷药为对照。 试验结果,喷920者座果率平均为96.4%,比对照提高19.6%;单果重为对71.7 g,比对照增加 10.7 g;单株产量平均为7.6kg,比对照增加 5kg。另外,喷“920”后,果色较鲜艳,成熟期可提前1周左右。但喷药的最佳浓度和适宜范围,尚需进一步试验。桃树喷920试验@吕宝殿$山东省青州市林业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