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MZPH-820型单行马铃薯收获机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现有小型马铃薯收获机作业过程中,行进阻力大、易于壅堵、伤薯率高,以及垄高适应性差等问题,设计了MZPH-820型单行马铃薯收获机.该机挖掘铲各铲片相互分离,间隙通畅;升运链导向撑链轮通过悬臂板支撑,承力通轴实现向上移动,作业时入土部件仅有挖掘铲及切土防漏圆盘,可有效防止秧茎缠绕及壅土;挖掘铲角度调节机构可实现挖掘铲与升运链导向撑链轮角度的同步调节,使挖掘铲铲面倾角在18°~30°内连续可调,便于不同土质条件下优化作业性能;导向限深轮及支撑行走轮二者高度的协调调整使得收获机能够满足100~400 mm垄高地块的作业要求,保证挖掘铲预设铲面倾角的实现,垄高适应性得到增强.宽行高垄地块的田间试验表明:MZPH-820型单行马铃薯收获机挖掘、输运顺畅,分离效果明显,纯小时生产率为0.10 hm2/h,伤薯率为0.3%,损失率为3.9%,性能达到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小型马铃薯收获机作业过程中,行进阻力大、易于壅堵、伤薯率高,以及垄高适应性差等问题,设计了MZPH-820型单行马铃薯收获机。该机挖掘铲各铲片相互分离,间隙通畅;升运链导向撑链轮通过悬臂板支撑,承力通轴实现向上移动,作业时入土部件仅有挖掘铲及切土防漏圆盘,可有效防止秧茎缠绕及壅土;挖掘铲角度调节机构可实现挖掘铲与升运链导向撑链轮角度的同步调节,使挖掘铲铲面倾角在18°~30°内连续可调,便于不同土质条件下优化作业性能;导向限深轮及支撑行走轮二者高度的协调调整使得收获机能够满足100~400mm垄高地块的作业要求,保证挖掘铲预设铲面倾角的实现,垄高适应性得到增强。宽行高垄地块的田间试验表明:MZPH-820型单行马铃薯收获机挖掘、输运顺畅,分离效果明显,纯小时生产率为0.10hm2/h,伤薯率为0.3%,损失率为3.9%,性能达到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能一次完成挖掘、分离土块和茎叶及装箱或装车作业,非常方便和高效。按其分离工作部件结构的不同,主要分为升运链式、摆动筛式和转筒式三种,其中升运链式马铃薯收获机使用较多,现将其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基本构造与作用其主要工作部件有挖掘部件、分离输送机构和清选机构、输送装车部件等。(1)挖掘部件主要由圆盘刀、挖掘铲和镇压限深轮等部件组成。圆盘刀主要用来切开挖掘幅宽两边的地表及杂草,这有利于挖掘部件挖掘,减少挖掘阻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以下2种新型马铃薯收获机。(1)4UL—1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为背负式联合收获机。该机与上海—50型拖拉机配套,采用前置挖掘铲、三级振动输送和摘薯、排茎等机构,可一次完成垄作、平作马铃薯的挖掘、分土、摘薯、排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现有连杆升运式马铃薯挖掘机靠近挖掘铲的部分易与地面发生碰撞、连杆升运式分离装置在马铃薯输送分离过程中升运速率一样、甘肃全膜双垄沟种植马铃薯地区挖掘机在收获过程中无法分离残膜和秧茎等问题,该文研制一种与四轮拖拉机配套的小型马铃薯残膜挖掘机。为避免机前拥堵,并提高土薯分离效率,该机采用两级的升运链分离装置,通过计算确定两个不同升运角参数;为分离残茎和膜,采用残膜茎秆分离装置。仿真结果表明:小型马铃薯残膜挖掘机输运流畅、分离效果显著,明薯率为97.5%,伤薯率为4.3%、残膜收净率为87%,满足甘肃对马铃薯和地膜的农艺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6.
4S-60/85型大蒜收获机可一次完成大蒜挖掘、分离与输送铺条等作业项目,具有收净率高、伤蒜率低和结构新颖等优点,是我国目前较为先进适用的大蒜收获机。现介绍其结构原理和操作要点如下:一、4S-60/85型大蒜收获机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1.工作原理。该机具安装于手扶拖拉机前端,发动机后移至扶手底下。机具工作时,发动机动力经犁刀传动轴传动输出到分离输送链与曲柄连杆机构,驱动挖掘振动铲,使之往复振动。  相似文献   

7.
针对丘陵山区马铃薯收获过程中大型机械不适用、小型拖拉机功率不足的问题,设计了振铲式马铃薯收获机,目的是减小挖掘阻力,提高薯土分离效率。为了研究振动参数对挖掘阻力以及土壤破碎量的影响,基于离散元法(DEM),利用Hertz Mindlin无滑动接触模型和粘结接触模型建立了土壤模型,对振动挖掘过程进行了模拟,并通过模拟试验得到了挖掘过程中挖掘铲受到的阻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牛蒡的机械化收获,采用强迫式振动减阻原理,设计了集偏心轮振动、土壤切削、土壤升运、牛蒡夹持于一体的牛蒡收获机。该机具采用偏心轮带动振动连接杆使挖掘铲进行振动挖掘,从而起到节能减阻的效果。收获机由三点悬挂架、机身框架、支撑臂、扎草刀、振动连接杆及挖掘铲等组成。田间性能检测表明:其损失率小于3%,伤根率小于3%,生产率0.067~0.2hm2/h,整机可靠系数9 6.1%。  相似文献   

9.
针对田间试验容易受到时间、天气、土壤条件和地面平整度条件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的小型试验土槽,为马铃薯等根茎类收获机械的挖掘装置试验研究提供工具.小型试验土槽的核心部件为挖掘测试机构,试验的主要对象为多铲类根茎收获机的挖掘铲,主要测试挖掘铲的材料、磨损程度、安装角度以及受力情况等.使用ANSYS Workbench对挖掘...  相似文献   

10.
自走式三七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丘陵山区三七收获时费工费时、无机械化等现状,设计了一种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自走式三七收获机。该机主要由挖掘铲、刮土机构、升运器、拍土机构、收集箱等组成,利用解析作图法对挖掘铲进行分析,确定了三七和土壤混合物顺利通过挖掘铲的铲刃夹角为96°;对升运器运动学分析得出升运器的倾角为25°时三七与土混合物的破碎率最高;以升运速度、振动分离筛振动频率、碎土轴的转速为试验因素,以伤根率、收净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评价指标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振动分离筛振动频率、升运速度、碎土轴转速,当升运速度为0.78m/s,振动分离筛振动频率为10Hz,碎土轴转速为2.5r/s时,伤根率、收净率分别为1.6%、96.32%。以影响因素的最优参数组合进行验证:试验得伤根率、收净率分别为1.6%、96.8%,与计算结果一致,且符合农艺要求的收获指标。该研究为产品级的三七药材收获机的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现将俄产半悬挂偏置牵引式KΠK-2-01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调整介绍给大家,以提高工作质量和作业效率。 1.挖掘深度调整 是通过固定在升运器上的螺栓组,改变两个支撑辊轮和犁铲间距离实现的。调整时应同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有马铃薯收获机的输送分离装置还存在含土率和伤薯率较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S型升运链式输送分离装置,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与一级升运链式和二级升运链式的对比和研究,不仅可以减小薯类损伤还能提高去土效果。结果表明,控制S型链式输送分离装置的线速度、倾斜角度和折转落差,可使伤薯率达到0.06%,含杂率达到1.74%,表明该机的综合作业性良好,符合马铃薯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收获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国内马铃薯收获机多为小型机具,仅能完成挖掘及集条作业,需要人工捡拾马铃薯装袋收集,收获效率低、成本高。为解决该问题,研究设计了一款配套小型收获机具的升运收集装置,该装置具有输送效率高、质量轻、成本低的优点。对马铃薯收获机收集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并对其传动输送系统进行研究、建模、有限元分析,通过对关键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设计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与机械化马铃薯垄作栽培农艺要求配套的马铃薯收获机,整机尝试采用挖掘铲、摆动筛、升运链与除杂装置相组合的方式,提高了分离效率及升运链使用寿命,对关键部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马铃薯收获机挖掘铲试验研究花费大、周期长的问题,采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的有限元分析功能,通过对工作过程进行理想化假设后,根据其安装位置和材料建立铲片有限元模型,载荷为土壤加载到铲面的力,分别计算各种型式挖掘铲的应力分布状况,通过计算结果对比,得出适合于目前马铃薯收获机挖掘铲较好的结构型式,为今后挖掘铲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马铃薯机器挖掘与人工捡拾工作效率不匹配的矛盾,本文设计一款具有升运装车功能的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整机给成主要包括组合挖掘机构、分段输送装置、秧薯分离机构和侧输出升运装车机构等,可一次完成对马铃薯的挖掘、输送、分离及侧输出装车作业,装车后的马铃薯直接运回仓库进行清选、分级、摆放等作业。  相似文献   

17.
针对引进的北方机型收获南方马铃薯工作中出现明薯率低、挖掘阻力大、土壤壅堵,以及仍需人工捡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型南方马铃薯收获机具。该机具包含振动挖掘铲、抖动分离机构、升运机构和集薯器等,可一次完成挖掘、薯土分离、升运及装袋等作业工序。田间试验表明:改进后的机具在动力消耗、土壤壅堵、收获效率及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挖掘和输送是马铃薯收获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工序,掘进性能和输送性能是衡量马铃薯收获机综合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为此,针对目前缺乏对马铃薯收获机综合可靠性试验装置这一现状,研制了一种马铃薯收获机综合可靠性试验台。采用该试验台对4U-83型马铃薯收获机进行综合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台能够对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悬挂并在10°~40°的范围内调节收获机挖掘铲的入土角度,能够为输送链提供动力及检测输送链的转速和动力载荷的大小,能够分别对马铃薯收获机的挖掘铲和输送链进行不超过25kN和1kN的持续或脉冲载荷的加载试验,以检验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山西农机》2010,(1):59-59
最近,由山东省青岛金海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制的4H-650型花生收获机,通过了山东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获得了由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办公室颁发的《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该花生收获机是一种与手扶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小型花生收获机械,主要由机架、传动机构、铲式挖掘机构、栅格振动筛式除土机构、地轮、防护等机构组成。  相似文献   

20.
挖掘铲的初始入土角应在45°~50°之间,正常工作时铲与地面的角度应在15°~20°之间。同等工作条件下,锯齿铲阻力最小,三角铲次之,平铲最大;前后振动挖掘铲减阻效果优于上下振动挖掘铲;链条筛收获机的效率约为振动筛收获机效率的2~3倍。沙性土壤或中性土壤,木质性(不易断)的药材,宜选链条筛,作业速度快。粘性土或含石头较多的土壤,水性大(较脆)的药材宜选用振动筛,工作可靠性高,药材损伤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