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践教学的弱化一直是影响农林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实践基地建设及其运行存在的问题是加强实践教学的“瓶颈”。高等农林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具有区域分布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以及跨越地理位置建设与发展的趋势;同时,存在着“建”与“用”脱节、建设资金不足且来源单一、基地建设目标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低等问题。为此,福建农林大学提出“点面结合、校地共建、闽台合作”的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并探讨了“产教研三方协同保障,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农林综合实践教学新模式。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具有高等农林院校与区域内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参与、协同保障、产学研高度融合等特点,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区域农林业技术“瓶颈”的突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形成以提高农林业共同体内聚力为核心价值的文化认同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福建农林大学以洋中科教基地建设为试点,采取以下措施开展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①引入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特色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彰显闽中闽北区域特色的农林实践教学基地;②建立“多方参与、协同保障”的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运行长效机制;③打造完整的农业基本技能和产业实践链条,提升农科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水平;④拓展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功能,服务乡村振兴和教师发展。实践证明,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实践教学方面,实现了农林类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与区域农林产业的有机衔接,建立了农林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享长效保障机制,促进了农林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多学科交叉,解决了开放性实践教学缺失问题;在新农科人才培养方面,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以及面向新农村、新农民和新生态的实践育人成效,为对台的农林业交流提供了窗口;在成果辐射与示范效应方面,为地方高等农林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板。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风景园林专业办学现状,探索了长春大学旅游学院风景园林专业"3+l"人才培养模式,从风景园林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总结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急需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了探索全日制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规律,创新全日制机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迫切需要建立一批研究生实践基地。北京林业大学在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探索了学科与企业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在企业建立实践基地或导师与企业联合培养订单式研究生等模式。同时针对企业积极性不高、管理机制不完善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大学与行业的合作机制,发挥高校在行业的服务与引领作用;深度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措施,以使全日制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长期、稳定、有效的运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联合开展实践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要求不接轨;其次,部分合作企业不能提供完备的实习条件;第三,校企合作缺乏政府的有力支持。为此,探讨了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措施:第一,校企共同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联合培养企业需要的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双能型、应用型"人才;第二,校企共建科研平台,通过创建企业"生产实践基地"和高校"科研创新基地",使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互利共赢;第三,政府应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和学校的长期合作,健全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培养了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推动了科技成果的研发与转化。  相似文献   

5.
强化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该文基于对地方高校园林专业现状的分析,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突破口,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实验课和教学实习的第一个循环及校外“三结合”基地实习和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第二个循环等措施,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并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保险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散社会风险、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险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保险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保险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亟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保险专业人才。结合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状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教材、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分析了“保险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构建“保险学”多元化实践教学的意义,提出构建“保险学”多元化实践教学的具体思路,从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开展课外教学、开发建设“保险学”案例库、建设校内保险实验室、开展保险方案设计实训、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提高教材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建设、建立多元化考核方式7个方面探讨了构建“保险学”多元化教学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提高“保险学”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保险专业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是高校保障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产学研同步发展的重要环节。各高校通过与优秀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用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针对目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措施:首先提出成立由企业办公室、学院指导团、学生自治会3方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确保实习质量;其次学院可以邀请行业导师参与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建设"双导师"教学队伍;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实习内容,将食品加工技术、安全检测、企业管理等纳入实习范畴,为各高校相关学科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目前我国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尚不完善,存在诸多急需改进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完善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环境的重要意义及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吴伟 《广西林业》2008,(5):21-21
近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第一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名单,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榜上有名,被确认为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这是全国唯一一所林业高职高专院校。  相似文献   

10.
林业信息化是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有效途径。为此,在对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的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在目标和要求、规格和规范、方案和机制以及教学体系和政产学协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浙江农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为例,对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整体思路进行了设计,以期协同林业主管部门、企业、学校等多方资源加强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在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政产学对接,跟踪需求动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二政产学共商,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商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机制;三政产学共建,统筹安排第一、二、三课堂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四政产学联动,协同多方资源,高效落实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证明,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改革取得了以下明显成效:建成6个由师生共同组成的校内教学科研实践子团队;在建立林业信息技术交叉复合型课程群的基础上确定了林业信息技术专业方向;聚焦林业问题开展综合性学科竞赛,在"挑战杯"竞赛中成绩优异;建成基于15个林业信息化软件及其运行数据的辅助实践教学平台;建成30个林业信息技术校外实践基地;所培养的林业信息技术人才质量较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明显增强,不仅在林业行业从事信息化工作具有优势,而且在一般IT企业的就业竞争力也有所提升,得到行业及社会的充分认可。  相似文献   

11.
近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第一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名单,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榜上有名,被确认为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这是全国唯一一所林业高职高专院校。  相似文献   

12.
以培养现代生物科学与技术类学研产结合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我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于2002年12月20日揭牌。为适应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生物技术专业化人才相对缺乏的现状,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我校等全国36所高校成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我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将按照“基础+模块+创业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本硕连读、分段培养、定期考核、优胜劣汰的“滚动”竞争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依托生物技术和…  相似文献   

13.
南京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是林科院校中最早设立管理类专业的院校之一。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工商管理专业充分利用了学校的轻工造纸、木材加工、林产化工等优势学科资源,在实践教学中采取了强化林业企业案例教学研究、拓展教学实践基地建设、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的"三位一体"实践创新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适应能力强;为专业发展和社会服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南京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是林科院校中最早设立管理类专业的院校之一。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工商管理专业充分利用了学校的轻工造纸、木材加工、林产化工等优势学科资源,在实践教学中采取了强化林业企业案例教学研究、拓展教学实践基地建设、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的“三位一体”实践创新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适应能力强;为专业发展和社会服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大众化教育的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在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从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发展入手,积极探索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首先,立足校内平台,通过实行“3+1”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对外开放实验室、建立校内创新基地、开展不同层次的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等途径,实行学研结合。其次,依托企业平台,通过采取全程参与方式、智力借用模式、先期聘用模式、悬赏攻关模式等,推行产学联合,从而为工科类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探索了道路。  相似文献   

16.
该文采用问卷方式,对林学专业2届学生在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实习的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并从实习环境、实习内容、实习过程3个方面对5个类型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实习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实习内容丰富,学生实习兴趣浓厚、实习印象深刻,师生交流广泛,实习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但是,存在基地分散、个别基地实习内容单调、实习资金短缺等问题。因此,该文提出建设符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校外综合教学实习基地群、充分调动学校和校外单位建设教学实习基地的积极性、利用校外教学实习充分调动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妥善解决实习与学生考研和求职在时间上的矛盾等措施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探索基于核心技能一体化技术,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就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产性实践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思路、建设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为例,从生源选拔优质化、培养方案实践化、基地实践全程化、师资队伍“双师化”、考核评价制度化、论文督导全程化等方面构建了以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重视实践与应用的“六化”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学生的研发、推广、实践能力明显提升,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社会的认可度逐渐攀升。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达州市职业高级中学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改革过程中,借"现代学徒制"省级试点工作的良机,着眼于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实施了以师带徒强化实践教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新模式。重点论述了试点基地的建设实践方案、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提出了下一步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为例,从生源选拔优质化、培养方案实践化、基地实践全程化、师资队伍"双师化"、考核评价制度化、论文督导全程化等方面构建了以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重视实践与应用的"六化"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学生的研发、推广、实践能力明显提升,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社会的认可度逐渐攀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