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辽东山地草甸类天然草原开展牧鸡治蝗试验,通过对草原蝗虫防治效果、日捕食量、牧鸡日增重、牧草生产力水平测定及经济效益分析,初步探索辽东山地草甸类草原牧鸡治蝗的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辽西北暖性灌草丛类天然草原开展了牧鸡治蝗试验,通过对草原蝗虫防治效果、日捕食量、牧鸡日增重、牧草生产力水平及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初步探索辽西北草原区牧鸡治蝗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域辽阔,草地资源丰富,草原面积0.57亿hm2,可利用草原面积近0.47亿hm2,位居全国第三。由于新疆地处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蝗虫的发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据1986~1991年新疆草原优势种蝗虫区域划分调查统计:新疆有蝗虫发生面积395.70万hm2,其中严重地区面积270.45万hm2,蝗虫发生面积占新疆草原可利用面积的8.5%。据区划调查鉴定,新疆约有蝗虫种类160余种,其中优势种蝗虫种类10多种,形成危害的蝗虫种类主要有意大利蝗、伪星翅蝗、黑腿星翅蝗、西伯利亚蝗、亚洲飞蝗、黑条小车蝗、戟纹蝗、小翅曲背蝗、宽须蚁蝗等,它们此起彼伏交替发生,严重影响着新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构成,为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新疆在草原蝗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的工作。本文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蝗虫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汇总,把牧鸡治蝗、牧鸭治蝗、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控制蝗害、蝗虫微孢子虫治蝗、蝗虫痘病毒治蝗、绿僵菌控制蝗虫、印楝素治蝗等多种蝗虫生物防治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蝗虫综合防治技术在新疆蝗虫防治中的防治效果和应用优缺点,对新疆草原蝗虫防治走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是我国北方地区著名的天然大草原。近几年来由于干旱少雨等不良气候因素带来的蝗灾,导致草场退化、沙化面积达1624万公顷。为控制草原蝗虫危害,我盟于2001年开始探索牧鸡治蝗方法,2002年初见成效,开创了一条防治草原蝗虫的新途径。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治蝗鸡品种选择鸡的品种很多,用于治蝗的鸡原则上应选择活泼好动、抗病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长的海兰褐、寿光鸡、庄河鸡、肉杂二代、三黄鸡等商品型杂交鸡和地方良种。2牧养期饲养管理技术2.1准备流动式鸡棚建棚的原则是因地制宜、降低成本、坚固耐用、便于游牧、防风、防晒…  相似文献   

5.
自2000年起,塔城地区的草原工作者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赢"的思路和目的,致力于牧鸡治理草原蝗虫灾害的推广工作。经过多年推广牧鸡治蝗工作得出结论,一可控制草原蝗害,免去农药对草原带来的负面影响;二可为当地农户增加收入;三可为各级政府节省大量药物治蝗开支,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是实现草原蝗虫可持续治理的根本途径之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塔城地区总面积10.45万km~2,约占全疆总面积的6.5%。现有草场总面积703.4hm~2,其中可利用面积572hm~2,由于草场面积大,类型多,历来是新疆蝗虫高发地区之一。为此自2000年起,塔城地区的草原工作者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赢"的思路和目的,致力于草原牧鸡治理草原蝗虫灾害的推广工作,经过多年推广牧鸡治蝗工作得出结论,一是控制草原蝗害,免去农药对草原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为当地农户增加收入;三是为各级政府节省大量药物治蝗开支,集  相似文献   

7.
正辽西地区气候干旱少雨、草地沙化退化严重,蝗虫灾害几乎年年发生,局部危害严重。天然草地蝗虫防治工作一直以来是草原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通常草地蝗虫大都采用化学药物喷洒防治,导致很多问题出现,如病虫害的抗药性、药物毒性残留、生态平衡被破坏等等,牧鸡治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生物治蝗方法,可有效控  相似文献   

8.
绿僵菌和绿饵对草原优势种蝗虫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地域辽阔,草场面积很大,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但是各种草场连年都受到了蝗虫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意大利蝗是耐药性强,危害严重的优势种蝗虫之一,严重影响了新疆畜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主要采用化学药物进行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和控制了危害,但长期反复使用的结果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增加农药用量后大量的天敌被杀死,草原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使虫害加剧,而且防治成本上升严重影响了防治经济效益.从80年代以来,利用蝗虫微孢子虫、人工招引粉红椋鸟、牧鸡治蝗等进行生物防治,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为了了解新一代生物杀虫剂绿僵菌产品在我区特殊的气候条件下防治优势种蝗虫的效果,2000年5月底至7月初我们与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所合作进行使用绿僵菌油膏、绿僵菌饵剂和绿饵防治草原蝗虫的一系列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9.
塔城地区总面积10.45万km2,约占全疆总面积的6. 5%.现有草场总面积703.4hm2,其中可利用面积572hm2,由于草场面积大,类型多,历来是新疆蝗虫高发地区之一.为此自2000年起,塔城地区的草原工作者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赢"的思路和目的,致力于草原牧鸡治理草原蝗虫灾害的推广工作,经过多年推广牧鸡治蝗工作得出结论,一可控制草原蝗害,免去农药对草原带来的负面影响,二可为当地农户增加收入,三可为各级政府节省大量药物治蝗开支,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是实现草原蝗虫可持续治理的根本途径之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从河北省饲草饲料工作站了解到,"牧鸡治蝗"自2001年开始在该省示范推广,至2011年全省共完成牧鸡治蝗292万亩次,虫口密度由治前的平均48头/平方米下降到治后的平均3头/平方米,防治效果高达93.8%,且治蝗后的柴鸡肉、柴鸡蛋成为绿色无公害食品。据牧鸡治蝗户毕明宇介绍,目前他共饲育500只"京红2号柴鸡",通过驯化管理,每只牧鸡整个夏季可围剿3~5亩草场的蝗虫,由于蝗虫富含蛋白质,牧鸡的售价比普通鸡高得多,年纯收入可达3万元,真正实现了环保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连续10年调查新疆玛纳斯县典型草原区蝗虫的组成及数量动态,提出持续控制蝗害的措施。方法:样框取样和扫网法。结果:甲崂和阳山的蝗虫的组成和数量动态变化均不相同,分析典型草原区甲崂和阳山蝗虫数量动态不同变化的原因。结论:控制草原蝗害是长期性工作,需要合理利用建设草原,通过实施围栏禁牧、轮牧,以草定畜以及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防止草原退化,采取粉红椋鸟治蝗、牧鸡牧鸭治蝗等生物治理措施,建立化学防治和生物制剂防治示范区,长期坚持蝗情监测,开展蝗虫的资源化利用,可实现对草原蝗害的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多种多样,草场面积很大,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但是自古以来广阔的各种草场连年都受到了蝗虫不同程度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新疆畜牧业的发展,所以新疆草场的蝗虫一半以上是靠飞机防治,另一半是人工机械防治.从80年代以来,我部利用蝗虫微孢子虫,人工招引粉红椋鸟,牧鸡治蝗等进行生物防治,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但是蝗虫发生密度高、危害程度大的草原上还是以化学防治为主.过去长期使用如马拉硫磷等有机农药,致使与蝗虫产生抗药性,造成施药量加大,增加防治成本,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影响草原牧鸡的因素及其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里坤县有草场面积1997×6.667×10^-2hm^2,大都属于荒漠半荒漠草场。每年发生蝗虫灾害面积近120×0.667—150×0.667hm^2,左右,多年以来,治煌化学药物的大量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虫害,但是也导致了害虫抗药性增强,和大量害虫天敌被杀死,使草原生态遭到污染。由此生物治蝗以其成本低,效益突出而成为有效防治煌虫灾害的首选手段,近年来哈密地区大力推广草原鼠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蝗虫多发区引导农牧民养鸡治蝗,由于牧鸡治蝗所得鸡肉鸡产品属绿色食品,产品日益受到广泛的青睐,需求量不断增大,从而使其价格不断上涨。  相似文献   

14.
高寒草场牧鸡治蝗试验总结陆元彪,周志刚,杨有忠,党生贵,王宇宏(海北州牧科所青海省矿区810200)海北州地处青藏高原,自然条件严酷,草原蝗虫危害十分严重,给草地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年发生面积101万亩,成灾面积65万亩,年损失牧草6545万公...  相似文献   

15.
在甘肃省肃南县高山草地上研究黄羽和麻羽2个品种不同鸡龄的牧鸡对蝗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随距鸡舍距离和放养天数的增加,灭蝗效果分别减弱和加强,85日龄的麻羽鸡1 000只鸡群、75日龄的麻羽鸡500只鸡群、65日龄的黄羽鸡500只鸡群在放养25d后,对面积为3.14×104 m2的各试验样地内蝗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8%,77%和67%。单只麻羽鸡在蝗虫充足的情况下22min内可取食蝗虫101头,同时,牧鸡对草原其他害虫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鸡群防治草原蝗虫的效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昌吉州是老蝗区,蝗虫主要发生于天山北原和农牧交错的地带。据1979年调查资料,蝗虫发生的面积2540万亩,已成灾的面积1402万亩。从1978~1981年间,为减轻蝗害,不完全统计,年均使用化学农药109吨。长期使用农药结果是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蝗虫的天敌减少,蝗虫也产生了抗药性。为保护草原生态平衡,我们进行了草原放鸡群灭蝗的试验。从1982~1985年,草原牧鸡灭蝗从点推广到面,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  相似文献   

17.
甘肃草原蝗虫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方毅才 《草业科学》2009,26(11):157-160
通过对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历年防蝗总结报告分析得出,甘肃草原蝗虫发生的重点区域是四大蝗区(祁连山蝗区、甘加蝗区、马鬃山蝗区、龙首山蝗区)。蝗虫危害占甘肃省草原虫灾的50%以上,蝗虫种类有152种以上,是全国草原蝗虫的重点区域。一年中蝗虫多种类发生、不同时期发生,彻底防除难度大,干旱和草原退化加剧草原蝗虫大发生,因蝗制宜,创建草原蝗虫防治新机制,将一般防治和应急防治相结合,才能实现防控草原蝗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阿勒泰地区草原保护部门通过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监测预警能力、推进专业化防治水平、提升防治技术水平等措施,较好的完成年初既定任务,为保护草原资源、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区治蝗部门积极响应农业部“百万牧鸡治蝗增收行动”,按照“惠牧民、保生态、办实事、求实效”的要求,遵循“实际、实干、实用”的原则,扎实推进牧鸡治蝗工作。  相似文献   

19.
天然草地牧鸡治蝗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牧鸡品种的选择、牧鸡驯养、牧鸡的放牧管理、牧鸡的疫病防治四个方面较详细地介绍了博州天然草地牧鸡治蝗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各地     
《中国畜牧业》2013,(11):16
草原"招鹰"、"牧鸡"灭鼠虫害在甘兴起在甘肃省广袤的草原上,可见到人工垒起的石头墩,这是专门招引老鹰的招鹰墩,以捕杀老鼠;人工驯养的牧鸡在草原上飞奔啄食,专吃蝗虫等害虫。甘肃省草原面积广阔,现有天然草原2.67亿亩,人工草地2200多万亩,由于气候转暖、人为破坏等因素,加剧了草原鼠虫害的发生。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加强草原鼠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