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世界上已有二十多个国家禁用六六六、滴滴涕,但林丹(Y-1,2,3,4,5,6-六氯环己烷)作为它们的取代品种在不少国家仍然在继续使用。目前,国内学者关心的是使用林丹是否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我国也因此曾一度禁用林丹。1990年5月经有关专家论证,我国已正式批准了林丹在部分农林害虫防治中使用(目前限用防治竹蝗、飞蝗、小麦  相似文献   

2.
<正> 本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六六六和DDT对环境的污染成为突出问题,我国乃于1983年正式停止生产和禁止施用六六六,而由六六六原粉中提纯的高纯度丙体六六六即林丹杀虫剂也受到同样待遇。但是林丹杀虫谱广,施用方便,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和蝗虫等,尚无其他农药可与之相比,因此世界各国仍在广泛使用。近几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经过深入调查和试验,提出起用林丹防治某些农林害虫的建议,得到了国家批准。  相似文献   

3.
自从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六六六、滴滴涕的环境问题出现以后,世界各国都在开发上述农药的取代品种。虽然也开发了一些高效、低毒的农药品种,如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和西维因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但是到目前为止,防治某些地下害虫和蝗虫尚未发现比林丹更为方便、经济、特效的农药品种。因此,林丹作为上述农药的取代品种之一,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林丹虽不能用于所有作物害虫的防治,但是在部分害虫防治中启用林丹,仍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林丹(γ-六六六)是一种高效、广谱有机氯杀虫剂,它不仅广泛用于大田作物害虫防治,而且对森林、果树、蔬菜、草地、牧场以及仓库害虫和卫生害虫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特别是对地下害虫和蝗虫防治更有奇效。国外常把林丹作为六六六、滴滴涕的取代品种。世界上使用林丹的国家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值得重视的是,近几  相似文献   

5.
林丹作为众所周知的一种高效、广谱杀虫剂,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已达40年之久。近几年来,林丹除了作为农用杀虫剂、兽医用药外,它在林木防护、卫生害虫防治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增加。因此,有些学者对林丹处理过的木材、房屋内部的木建部分和家具释放到空气中的林丹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以及可能导致血液疾病的严重后果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昆虫病原真菌作为一类重要的生防资源,在农林害虫种群自然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综述了昆虫病原真菌资源的利用情况、对害虫的侵染致病机理及主要属种在农林害虫生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昆虫病原真菌防治中的限制因素,并指出了今后昆虫病原真菌研究利用中应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从有害生物持续治理看天敌的保护和增殖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严毓骅近年来,在防治各种主要农林害虫中主要倾向是过多地依赖化学农药,大量和不合理使用广谱性杀虫剂,致使这些害虫再度猖獗。其主要原因是害虫产生抗药性,以及农林生态系中天敌极度贫瘠。因此,在害虫...  相似文献   

8.
田间试验表明,用林丹拌棉种防治地老虎和蓟马等棉花苗期害虫,以林丹有效成分为干种子量0.16%拌种效果最佳,棉花多头率仅1.5%,较对照低97.8%,且对出苗基本无影响,随着林丹用量增大,棉株根部出现肿瘤,但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棉花产量未受影响。棉花收获后取棉仁及土壤测定林丹的残留量均很低,接近田间自然水平。  相似文献   

9.
王玉堂 《新农村》2013,(7):24-24
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洗衣粉不仅对多种农林害虫具有直接杀灭作用,而且经济方便,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植保新技术。1.作用原理洗衣粉防治害虫的作用原理:一是洗衣粉中的烷基苯磺酸钠对某些害虫具有致毒作用,通过呼吸道进入虫体后可使害虫中毒死亡;二是洗衣粉溶液具有湿润、展布性,与虫体接触后会在其表面迅速形成一层不透气的薄膜而使害虫窒息死  相似文献   

10.
生物导弹防治农林害虫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导弹防治农林害虫新技术"为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开发,主要利用卵寄生蜂为媒介在目标害虫中传播病毒造成流行病,达到长期有效防治害虫的目的,是一种新型生物治虫技术.文章从技术原理特点、应用前景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接种复合菌系对堆肥中微生物区系和物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堆肥中加入经过驯化构建的降解纤维素和林丹的复合菌系,探讨接菌处理对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区系变化和堆肥物质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复合菌对纤维素和林丹的降解主要发生在堆肥高温后期,该复合菌系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林丹的降解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接菌处理的细菌总数明显多于对照,不同处理对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混合农药及表面活性剂对毒死蜱光解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研究毒死蜱的表面光化学降解以及9种农药和6种表面活性剂对毒死蜱光解的敏化或猝灭作用。结果指出:毒死蜱在玻片表面的光解半衰期为42.62h,抗蚜威、丙烯菊酯对毒死蜱的光解有显著的加速光解作用,光敏效率分别为51.80%和34.38%;林丹、氟氯菊酯、杀螟松对毒死蜱有显著的延缓光解作用,猝灭效率分别为53.76%、25.16%、10.19%。6种表面活性剂中,2201、0201、JFC对毒死蜱的光解有  相似文献   

13.
黄甜竹基夜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夜蛾Kumasiakumaso(Sugi)是近年来福建笋用林产区出现的一种危害黄甜竹(Acidosasaedulis)的新害虫,在福建每年发生1代,部分卵在竹林残留笋箨中越冬,3月中旬开始孵化.幼虫共5龄,历期25-35d,主要以3-5龄幼虫为害,蛹期17-25d.5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此时成虫有较强的负趋光性.成虫于夜间交尾,交尾后每雌产卵5-58粒.成虫平均寿命为5.8d,雌雄性比约为1.34∶1.在低龄幼虫阶段喷施氯氰菊酯或甲氰菊酯1∶800倍液,防治效果可分别达到92.09%和76.81%;在出笋时喷撒少量林丹粉可防治母笋上的害虫;采用灯光诱杀和人工捕杀,也可有效防治基夜蛾.  相似文献   

14.
The potassium conductance which is induced by 10(-6) molar valinomycin in a lecithin-decane membrane is reversed by 3 x 10(-6) molar DDT. Membranes not treated with valinomycin are not affected by DDT. This blockade of potassium conductance parallels the effect of DDT on axonic conduction. Dieldrin and lindane, whose physiological actions are in some ways like those of DDT, do not affect valinomycin-induced conductance of lecithin-decane membranes.  相似文献   

15.
Oxidation of persistent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by a white rot fungus   总被引:106,自引:0,他引:106  
The white rot fungus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degraded DDT [1,1,-bis(4-chlorophenyl)-2,2,2-trichloroethane], 3,4,3',4'-tetrachlorobiphenyl, 2,4,5,2',-4',5'-hexachlorobiphenyl, 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lindane (1,2,3,4,5,6-hexachlorocylohexane), and benzo[a]pyrene to carbon dioxide. Model studies, based on the use of DDT, suggest that the ability of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to metabolize these compounds is dependent on the extracellular lignin-degrading enzyme system of this fungus.  相似文献   

16.
绿蝽象(Nezara、iridula L.)是阿尔及利亚大豆生产上危害严重的害虫之一。绿蝽象除危害大豆外,还危害菜豆、蕃茄、黄瓜、冬瓜、白菜、紫云英和苋菜、龙葵,曼陀萝等多种作物和植物,根据169头成虫分析,雌雄性比为1:1;绿色型、镶边型与黄带型的自然比例分别为52.7%、33.1%和14.2%。调查32个卵块,平均母块卵里有卵92.76粒;7月份由卵发育成成虫的历期23天,详述了各龄若虫的形态、习性及其历期。温度高、湿度大和寄主生长繁茂时,则虫量大且危害重。倍硫磷、甲基1605和灵丹份对大豆无药害但药效好;倍硫磷的400倍可液兼治红蜘蛛,200倍液可兼治斜纹夜蛾,拖拉机牵引喷药机械施药,比人工施药速度快、省药且防效好。  相似文献   

17.
Residues of chlorinated organic pesticide chemicals were commonly found in all diet samples and all food classes within samples except beverages at a daily intake of 0.0014 mg per kilogram of body weight. Meat, fish, and poultry were the major source of pesticide residues and, when combined with dairy products, account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intake of chlorinated organic pesticide chemicals. Fruits, garden fruits, and grain foods each accounted for about 10 percent of the intake of chlorinated pesticides. The DDT, its two analogs, dieldrin, lindane, and heptachlor epoxide account for 85 percent of the total intake of chlorinated pesticides. A single pesticide, DDT, accounts for one-third of the total.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 in frequency or quantities of these compounds during this study. Frequency and quantities of the 14 additional chlorinated pesticides were too low to be meaningful.  相似文献   

18.
选取海洋-寨底地下河系统为研究对象,采集8个水样进行水质全分析和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测试。利用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技术要求中推荐的方法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检出评价和超标评价,同时进行污染源和降解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水质总体尚好,Ⅲ类水占50%,Ⅳ类水主要超标指标为苯并(a)芘、总DDT;系统内的主要污染源为露天堆放的人畜粪便、农田施用的农药、化肥等,DDTs主要为历史积累的残留污染,HCHs则除了残留污染外,还可能有林丹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采集福州地区106个表层土壤样品,运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分析了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组成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福州土壤HCHs总浓度为0.581~66.9μg·kg-1,DDTs总浓度为0.782~110μg·kg-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HCHs残留量为未利用地>水田>旱田>草地>林地。4种HCHs异构体中,草地、旱田和林地土壤中分别以α-HCH、β-HCH和γ-HCH相对含量最高,水田和未利用地土壤中δ-HCH含量最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DDTs残留量为未利用地>旱田>水田>林地>草地,除未利用地土壤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同系物是p,p′-DDD外,其余4种类型土壤中均是p,p′-DDE相对含量最高。来源分析表明,福州可能有林丹(主要成分为γ-HCH)输入,草地可能还有工业HCHs的输入;未利用地、旱田、林地土壤还存在新的DDTs输入,水田和草地土壤近期无工业DDTs输入;旱田、水田、未利用地可能还有少量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或输入。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内蒙古农牧业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水平、分布特征、来源和健康风险,在研究区域采集216份表层土壤样品,利用气相色谱法(GC-ECD)对其中21种OCPs残留量进行了检测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农业区和牧业区土壤中OCPs残留量范围(平均值)分别为0.64~102 ng·g~(-1)(26.3 ng·g~(-1))和0.18~23.8 ng·g~(-1)(5.81 ng·g~(-1))。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是构成农牧业区土壤OCPs污染的主要成分,其异构体检出率范围为89.1%~100%,两者残留量均符合我国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一级指标,与国内其他地区土壤OCPs污染相比,研究区域土壤中OCPs污染处于较低水平。来源分析表明,农业区HCHs主要源于林丹使用和少量工业HCHs输入,DDTs可能与三氯杀螨醇输入有关;牧业区OCPs主要来自历史残留和大气沉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中,OCPs、HCHs和DDTs残留量最高的土壤类型均为蔬菜地、西瓜地和大豆地。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农牧业区土壤中OCPs的综合致癌风险值和综合非致癌危害商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对当地人群基本不构成致癌威胁和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