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四道岗乡地处公主岭市中部,全乡有行政村12个,95个屯、总户数4300户,其中农业户3985户;总人口 20000人,现有耕地6696公顷,在公主岭市属于中小乡镇。四道岗过去一直是全市经济发展较缓慢的乡镇,多年来群众致富步伐不快。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及时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科学地研究制定了全乡经济发展规  相似文献   

2.
马楠苗族彞族乡位于永善县的中部,境内丘陵、岗岭起伏,沟深谷险,山大坡陡,最高海拔3020米,最低海拔920米,属典型的立体气候。马楠乡辖6个行政村,134个农业社。全乡国土面积19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8391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8亩),林地75167亩,宜林荒山42009亩,宜牧荒山98021亩。经济以粮食生产和畜牧业为主,无工业。1995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442.7万元,人均纯收入152元,粮食总产量234万公斤,人均口粮102公斤。目前,全乡尚有2923户12280人没有解决温…  相似文献   

3.
贺臻全 《四川蚕业》2001,29(2):45-47
<正> 文峰乡,全乡幅员面积21.7平方公里,辖10个村、77个社、4341个农户,农业人口13200人,耕地面积7973亩,人平耕地0.55亩。该乡是南充市40个市级蚕桑示范乡之一。2000年全乡已发展间作小桑园48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全年养蚕10100张,生产蚕茧35万公斤,同比增产66.6%,全乡茧款收入达450万元,人平产  相似文献   

4.
五窑乡地处我市西北部,人均现有耕地1.25亩,仅为解放初期的一半。乡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一手抓“节流”,一手抓“开源”,从1989年至今,全乡共复垦开发各类荒废土1136.3亩,增加耕地  相似文献   

5.
<正> 地处巴中县西南边陲的下八庙乡,是个山头光秃、水源缺少、土质贫瘠的穹山沟。全乡农业人口1175人,集体耕地人均不足8分,五十年代栽植的桑树,现已所剩无几。八十年代以来,全乡8个村、59个社的3650户大都栽桑养蚕,但由于栽植零星,管理不好,养蚕缺  相似文献   

6.
沉抗乡地属浅丘,11个村,105个村民小组,3956户,15017人。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21950亩,其中地13218亩,田8732亩,人平1.5亩,乡党委政府在“深化农村改革,振兴农村经济”的精神指引下,深刻认识到,要发展农业,实现翻番,光抓粮食不得富,不抓粮食不得了。因此,他们对全乡的人力、物力、财力及自然资源进行了科学分析。树立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指导思想。调整产业结构,1988年  相似文献   

7.
1以科学态度正视现状改变观点调结构团结乡位于龙泉山脉中段,是仁寿县海拔最高、相对贫困的山区小乡,全乡6个村45个经济社,耕地370余公顷,宜牧草山草坡1460余公顷。团结乡交通闭塞,境内一无工业,二无商业,一般乡政府所在地应具有的农村信用社也没有。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十年九旱,农村经济来源仅靠农业上的种植、林果的微薄收入。农民用钱靠政府贷款,吃饭靠政府救济粮。1994年初,团结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态度敢于正视全乡贫穷、落后的现实,认识到仅靠种植和林果不能摆脱困境,确定了“在全…  相似文献   

8.
<正>寿光县田马乡自1990年以来,积极探索和推行了地牧挂钩、畜粮结合办法,促进了全乡畜牧业的发展,1991年,全乡畜牧业收入1250万元。比1989年的610万元翻了一番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由18%增加到30.6%,人均所得1040元,比1989年增加270元。 这个乡30个村,5100户,21000人,34400亩耕地。前几年粮食生产连年大幅度增长,去年建成了“吨粮乡”。但在粮食生产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畜牧业不仅没有相应发展,反而停滞不前,特别是生猪和大家畜还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面对这种粮食增长、畜牧下降的两  相似文献   

9.
绵阳市中区沉抗乡,距绵阳市城区21公里。全乡有2.2万亩耕地(其中水田9000亩,旱地1.3亩),1.5万人口,分为11个行政村,105个生产合作社。全乡有小桑园4530亩,“四边桑”70多万株。从1988年开始起步建设万担茧蚕桑基地,三年内蚕茧产量翻了两番。1991年全乡养蚕1.5万张,收购蚕茧9000担,蚕茧收入405万元。蚕茧产量  相似文献   

10.
北山乡位于门源县境中北部,全乡有7个行政村,27个社,总人口1 705户、7 761人.全乡现有耕地1 680.13 hm2,退耕地390.2 hm2,人均耕地0.21hm2左右.主要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种植青稞、油菜两大传统产业.北山乡占有交通便利信息灵、靠近农场有秸秆、邻近牧区有牲畜的独特区位优势.是发展农区舍饲畜牧业最理想的地带,为牛羊育肥贩运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成为全县牛羊育肥贩运业兴起和发展较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面对退耕还林、耕地锐减的新形势,位于深山区的河南省济源市王屋乡,把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定位于畜牧业,采取宣传引导、政策扶持、技术服务、防疫保护、疏通销路等措施,鼓励群众改变传统人畜同院的饲养方式,大力发展规范化养殖小区,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在全乡掀起一个变革生产方式、提升规模效益的热潮。目前全乡已建养殖小区近20个,入区饲养户达150余户,区内养殖户年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高出全乡人均纯收入1500元。  相似文献   

12.
<正> 丁市牲畜市场,距县城40公里,交通方便,位于四川的川东南地区,与湖南、湖北和贵州省接壤。全乡1810个农户,6948人,耕地7000余亩,草山草坡面积30万亩以上。畜牧业以草食家畜和猪为主,特别是养羊业发展很快,1989~1991年肉羊、肉牛、生猪上市总量近20万头(只),成交金额达1000万元,上交税金22.8万元。这对搞活市场流通,振兴农村经济,促  相似文献   

13.
<正> 旬阳县桐木乡位于旬河西岸,属土石山区。全乡14个村,1685户,7675人。土地总面积94566亩,其中耕地21214亩,人均耕地2.76亩。桐木乡群众,历来有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商品生产的习惯。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乡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除坚持抓粮食生产解决吃饭问题外,积极发展以蚕桑为主多种经营生产,增加经济收入。1984年,全乡人均生产粮食794.6斤,人均产值202.96元,其中蚕桑产值占工农业总收入的5.29%。1985年桑树  相似文献   

14.
<正> 我乡是一个沟壑耸岭,雨量适中的土石山区,全乡14个村,6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5694人,耕地面积12808亩,人均占有耕地2.2亩,其中水平梯地9800亩,人均1.72亩。蚕桑、烤烟是我乡的两大经济支柱,占全乡多种经营收入的50%以上,尤其是蚕桑生产现已形成规模,群众又有养蚕的习惯,经过近几年努力,截止1992  相似文献   

15.
胭脂河乡地处陕西省洛南县北部秦岭山腰地带,是寺耳区的一个小乡。全乡有4个行政村,19个村民小组,528户,2 418人,其中农户524户,农业人口 2 397人。土地总面积51 591.9亩,其中耕地3 797亩,占总面积的7.36%,人均耕地1.58亩,粮食总产400吨,草山草坡1057亩,林间放牧地5 403亩。畜牧业在该乡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1989年牧业收入达17501元,占全乡农业总收入27.4%,高于全县23.3%的水平。特别是养牛业具  相似文献   

16.
服务配套成龙兔业稳步发展朱玉宜(安徽省凤台县畜牧水产局232100)焦岗乡位于凤台县南部边缘,在淮河和焦岗湖两水之间,属淮水泛滥携泥沙沉积形成的缓岗地带,易涝易旱。全乡17个行政村,3.79万人,5.9万亩耕地,人均耕地1.5亩,农作物以麦、豆、杂粮...  相似文献   

17.
酒泉市泉湖乡东、南、北三面环城 ,与城市接壤。近几年来 ,乡党委、政府针对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种植业增收难度加大 ,城市就业压力增大 ,影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现实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采取政策推动、典型带动、利益驱动、龙头联动的办法 ,大力发展奶牛产业 ,促进了全乡农村经济的发展。2 0 0 0年 ,全乡奶牛业收入 6 72万元 ,占畜牧业总收入的3.0 7% ,年人均奶牛养殖增收 36 0元。目前 ,全乡存栏奶牛15 5 2头 ,较 2 0 0 0年年底增长 2 9% ,发展势头强劲 ,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 政策扶持 ,典型示范乡上在用足、用活市上有关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8.
<正> 可河乡地处参鱼河下游,属干热河谷地带,光照充足,幅员面积27平方公里,辖4个村,30个社,1348户,5979人,耕地5846亩,年平均气温20-25℃,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更有利于蚕桑生产的发展。 近年来,经过全乡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蚕桑生产已初具规模,1998年在实现桑树资源、蚕茧产量、质量“三恢复”目标的指引下。乡党委、政府认真组织全乡广大干  相似文献   

19.
运用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的基础,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耕地潜力评价体系,评价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的潜力大小,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潜力模型。并以四川省夹江县为例,运用模型测算得出全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新增耕地潜力可达601.10hm2,依据各乡镇整理增加耕地系数,全县划分为三个潜力等级区。  相似文献   

20.
张文  张良益 《蚕学通讯》2000,20(2):45-46,64
柴井乡是南充市蚕桑基地乡。乡党委、政府把大力发展蚕桑生产,作为振兴柴井乡农村经济的骨干项目和支柱产业。全乡共有新老桑树1200多万株。根据老桑树需要改良,新栽桑树嫁接任务重的特点,乡党委、政府从1997年开始,在全乡范围内推广了几种桑树嫁接新方法,成效很好。现介绍如下。l 镶嵌芽接 优点:一种取芽,多种芽接,芽片前后都产生愈合,有效嫁接时段长,一年四季都可以嫁接,良桑化周期时间短。 取芽方法:两刀法取出镶嵌芽片。第一刀在芽尖前一粒米长的地方倾平动刀,削入皮层木质之间,磨削至脱叶痕下一粒米的地方,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