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日常消毒中存在的问题1.1消毒药物选用不适当有些工作人员认为消毒药使用时,种类越多越好,甚至多种消毒药混合使用。这样做极有可能造成消毒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形成有害气体。1.2消毒药物的浓度不规范  相似文献   

2.
凡是消毒药对病原微生物都有直接抑杀作用。然而,凡是消毒药的作用也受药物的浓度、湿度、温度及作用途径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如浓度过高,或消毒方法不对,都对动物机体有一定毒害作用,如组织腐蚀,内吸中毒,特异性致敏等。因此在生产应用中,必须扬长避短,根据使用的对象不同适当改  相似文献   

3.
凡是消毒药对病原微生物都有直接抑杀作用。然而,凡是消毒药的作用也受药物的浓度、湿度、温度及作用途径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如浓度过高,或消毒方法不对,都对动物机体有一定毒害作用,如组织腐蚀,内吸中毒,特异性致敏等。因此在生产应用中,必须扬长避短,根据使用的对象不同适当改变其浓度,防止消毒剂对动物机体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4.
1.节省消毒药消毒是鸡场的常规技术工作,是阻断传染源的重要环节。笔者在出诊或走访养鸡户时,发现有些养鸡户对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如养鸡户之间共同购料、销蛋、售鸡、接种疫苗而串门频繁,进出如逛菜园;空栏时彻底消毒、平时定期带鸡消毒等措施不落实;发病后往往不管消毒药  相似文献   

5.
<正>1母猪产前消毒及准备环境清洗消毒:猪群转出后2 d内必须对栏舍及设施工具等完成清洗维修工作。栏舍干燥后,立即用消毒药进行第1次消毒。进猪前24~36 h,采用火焰或药物熏蒸进行第2次全面、彻底消毒。空舍时间不少于10 d。产房及其周围环境消毒一次,以后每周消毒一次;更换门口消毒液,以后每周更换一次,保持有效浓度。消毒药交替使用,并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比使用。每次消  相似文献   

6.
一、消毒前的准备工作 把消毒对象(环境、道路、栏圈)彻底清扫干净,然后用清水刷洗喷洒。因为各种垃圾对病原微生物可起到掩盖保护作用,使消毒药液难以和病原微生物接触;同时,消毒药可与有机物结合成不溶性化合物或使一部分药物被吸附掉,从而降低药效。  相似文献   

7.
消毒是控制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消灭环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切断病原传播途径,保证畜禽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使畜禽生活在洁净的环境中。目前在许多养殖场(户)中,消毒意识不强,常常忽视消毒工作的重要性;有些则滥用消毒药,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消毒效果,反而会人为地对畜禽造成危害。因此,必须了解影响消毒药作用的因素,切实重视消毒,做到合理应用,达到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8.
夏季猪场病原微生物呈多重感染或继发感染趋势,一些原发性感染在中后期产生继发性感染往往造成预后不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谈谈夏季防疫消毒的有效措施,供大家参考. 1消毒药的选择 选择消毒药时,要根据消毒对象、目的、疫病种类、调整不同类型的药物.如有些病毒(结构中无胞浆膜病毒)对普通消毒药不敏感,如圆环病毒,一般消毒药对它不起作用,应选择高效药物如复合醛、活性氯等;带猪消毒时不能使用刺激性大、腐蚀性的消毒药,避免造成皮肤损伤,如氢氧化钠等;对注射部位的消毒要选择中效消毒药等.  相似文献   

9.
1消毒目的要明确 如想杀灭病毒,则选择杀灭病毒的消毒药;如要杀灭某些病原菌,则选择杀灭细菌的消毒药。许多情况下,还要将杀灭病毒和细菌甚至真菌、虫卵等几者兼顾考虑,选择抗毒抗菌谱广的消毒药。同时,应根据消毒目的,平时预防性的,还是扑灭正在发生的疫情,或周围正处于某种疫病流行高峰期而本养殖场受到威胁时的消毒,以此来选择药物的稀释浓度,以保证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5.3消毒药的浓度一般说来,消毒药的浓度越高,杀菌力也就越强,但药物浓度的增高,对活组织的毒性也相应地增大了。另一方面,当达到一定浓度后,消毒药的效力就不再增高。因此,在使用中应选择有效和安全的杀菌浓度,例如70%的酒精杀菌效果要比95%的酒精好。5.4消毒药的温度消毒药的杀菌力与温度成正比。温度升高,杀菌力增强,因而夏季消毒药消毒作用比冬季要强。5.5药物作用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消毒药的效力与作用时间成正比。消毒药与病原微生物接触的时间越长,其消毒效果越好。5.6安全策略随着加入WTO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选用消毒药…  相似文献   

11.
目前,广大养殖户对消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已毋庸置疑了。然而,笔者通过走访一些养殖户后发现,有些养殖户虽然对待消毒工作态度很认真,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却存在诸多误区,以至于影响了消毒效果,事倍功半。笔者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误区。1认为消毒药的浓度越高越好无论采用何种消毒药,都要严格按照说明书配制消毒溶液,并不是消毒液的浓度越高,消毒效果就越好。因为有些消毒药有腐蚀性,浓度过高会烧伤动物皮肤、毛发,腐蚀畜禽舍的器具。  相似文献   

12.
防腐消毒药属于原浆毒,对于感染灶的浸透力较弱,所以对皮肤粘膜局部感染的治疗,不如抗菌素类效果好。但防腐消毒药对创伤、粘膜的防腐,皮肤、器械的消毒,饮水、环境的消毒等仍具有重要意义。影响防腐消毒药作用的因素很多,如药液的浓度和温度,作用时间的长短,有机物质的存在等。但主要的问题是药物的杀菌力。各种病原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是不  相似文献   

13.
1消毒前不做机械性清除要充分发挥消毒药物作用,必须使药物与病原微生物直接接触,但被消毒的现场常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如粪便、饲料残渣、羽毛碎屑等,这些有机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同时,消毒药物与有机物尤其是与蛋白质有不同程度的亲和力,可结合成为不溶性的化合物,并阻碍消毒药物作用的发挥。再者,消毒药被大量的有机物所消耗,大大地降低了对病原病生物的作用浓度。因此,彻底地机械清除是有效消毒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动物.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能阻断传染病的流行.利用消毒药物杀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从而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流行与蔓延,是传染病防治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药物对猪群或猪场环境的消毒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病原体对消毒药的敏感性、消毒药的理化特征、环境状况、消毒药作用浓度与时间等.本文将重点阐述病原体对消毒药的敏感性,以期为猪场常用消毒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1消毒前准备要发挥消毒药的作用,必须使药物直接接触到病原微生物。但消毒现场存在大量有机物,如粪便、饲料残渣、畜禽分泌物、体表脱落物,以及污水或其他污物,这些有机物中藏有大量病原体,同时,消毒药物与有机物,尤其是与蛋白质有不同程度的亲和力,可结合成为水溶性的化合物,并阻碍消毒药发挥作用。彻底机械清扫是有效消毒的前提。机械清除前应先将拆卸的用具如  相似文献   

16.
畜禽养殖消毒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消毒药的选用
  使用消毒药要根据消毒对象、目的、疫病种类,以及使用方法,调换药物类型,既要考虑对病原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又要对人畜无害。消毒药应严格按要求配制后使用,如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作用较好,价廉易得的常用消毒药,按正规包装应将30%过氧化氢及16%醋酸分开包装,称为二元包装或A、B液,用前应将两者等量混合,放置10 h后可配成浓度为0.3%~0.5%的喷雾进行消毒,或用做熏蒸消毒。A、B液混合后在10 d内效力不会降低,但超过10 d消毒力则会逐渐下降,甚至完全失效。  相似文献   

17.
猪舍消毒工作如何.直接关系到猪群的健康状况,通过合理消毒,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避免给养猪业造成经济损失。一、消毒前准备工作把消毒对象(环境、道路、栏圈)彻底清扫干净;然后进行清水刷洗。原因是各种垃圾对病原微生物起掩盖保护作用,使消毒药液难于和病原微生物接触,同时,消毒药与有机物结合成不溶性化合物或吸附掉一部分药物,会使药效降低。二、消毒药的选择和应用1春秋两季常规大消毒:春季和秋季气候温暖,适宜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搞好消毒防疫的关键。要选用如下广谱消毒药:2%~4%氢氧化钠(苛性…  相似文献   

18.
1带体消毒的应用误区 1.1消毒前不做机械性清除 消毒药物要发挥作用,必须接触到病原微生物。被消毒的场所往往存在大量有机物,如粪便、饲料残渣、畜禽分泌物、体表脱落物,以及鼠粪、污水或其它污物。这些有机物可与消毒药结合成为不溶性的化合物,阻碍消毒药物发挥作用。再者,消毒药物大量作用于有机物,严重降低了其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强度,所以,彻底地机械性清除是有效消毒的前提。在打扫清除之前,  相似文献   

19.
畜禽饲养场消毒药物的选用王学天,常凤瑞,关淑娥(黑龙江省五常市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150200)据我们下乡调查,发现有些饲养场由于管理人员不懂科学知识,滥用消毒药物,给养畜禽户带来不应有的经济损失。1生产实践中的主要问题1.1用消毒药物饮水或拌饲料不...  相似文献   

20.
在畜禽饲养实践过程中,合理使用消毒药是很重要的,针对不同的消毒物体,应选择理想的消毒药物。如果使用不当,不仅起不到消毒灭源和净化饲养环境的作用,还会直接影响到饲养畜禽的生产性能甚至使健康的畜禽致病、致死。理想的消毒药应是杀菌性能好,作用迅速,对人畜无损害,性质稳定,可溶于水,无易燃性和爆炸性,价格低廉。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