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分娩后,经过12小时仍不能排出胎衣,即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奶牛产后胎衣排出的正常时间一般不超过4~6小时.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胎衣不下的母牛80%以上继发子宫内膜炎,由此导致奶牛不孕、发情延迟、增加配种次数,影响母牛的繁殖力,也可能引起母牛全身感染,在患病期间产奶量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母牛生命.  相似文献   

2.
<正>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母牛产后12h胎衣未排除仍然滞留在子宫内,不能自行排出,是奶牛产后最常见的疾病。最近几年,北票地区奶牛集约化饲养的规模越来越大,随之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一般发病率可达到30%,这成为困扰奶牛养殖户的一大疾病。如何预防奶牛胎衣不下也就成为奶牛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后12h胎衣仍未排出就叫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常并发子宫内膜炎,严重时可造成奶牛败血症。1病因1.1胎盘分离障碍①胎盘未成熟:这是发生流产的母牛胎衣不下的重要原因。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取决于排出胎儿时妊娠时间的长短。流产或早产时,内分泌激素对分娩的控制失调,影响了胎盘成熟及产后子宫的正常收缩活动,致使  相似文献   

4.
<正>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小时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  相似文献   

5.
正母牛分娩后,不能在正常的时限内将胎衣排出,就叫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奶牛胎盘排出的正常时限为分娩后12小时内(一般4—6小时即可排出)。【病因】引起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1产后子宫收缩微弱无力:奶牛在怀孕期间特别是怀孕后期,饲喂的饲料单一、缺乏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特别是缺乏钙盐与维生素A,孕畜消瘦、过肥、年老体弱、运动不足等,都  相似文献   

6.
某养殖户电话求助,奶牛产后24h胎衣不下,请来人救治。遂与兽医师傅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诊治,经综合分析研判已无药物排出可能,须行胎衣剥离术,术后0.5h患畜发生子宫脱垂,情况危急,遂立即整复固定,经诊治情况良好,报告供广大兽医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1年10月,邢台县某奶牛养殖场发生一例奶牛产后轻瘫合并胎衣不下病例,经诊治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诊断及治疗过程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及临床症状据询问畜主,该牛为头胎牛,生产时胎儿体型较大,曾出现难产症状,经人工助产后胎儿方产出,但胎衣却滞留不下,接诊时已是生产后的第二天。临床可见发病牛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瘤胃蠕动无力,肌肉震颤,不能久立,卧地  相似文献   

8.
胎衣不下是牛、羊产后的一种常见病.家畜分娩后不能在正常的时间内排出胎膜,而致使胎膜完全或部分滞留在子宫内,叫胎衣不下。排出胎衣的正常时间是:牛4~6h,羊1-2h。  相似文献   

9.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分娩后,胎衣在8—12小时内不能自然完全排出即可定为胎衣不下。一般在我国的发病率在12%-30%,有高于40%以上的报道。胎衣不下不但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恢复推迟和子宫脱导致产后发情延迟、配种受胎率降低,使许多优秀的高产奶牛被淘汰,给养牛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是指奶牛在产后正常时限内(产后12h内)胎衣完全或部分滞留在母牛子宫或阴道内,不能正常排出。据文献报道:胎衣不下患牛中有80%以上,会继发子宫内膜炎,除此还会继发乳房炎及产后代谢病等。使奶牛产奶量下降淘汰率增加。为了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并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1.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生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8-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可定为胎衣不下。其发病率与饲养管理水平关系密切,我国平均发病率在10%左右。而有的奶牛场可高达40%。胎衣不下不但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导致产后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从而大大降低繁殖率,使许多奶牛提前淘汰,给养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正常情况下.母牛产后一般在3~5h内胎衣排出,不超过12h,如果经过12—24h.胎衣仍滞留在子宫不能正常排出体内,这种现象在兽医临床上称为母牛胎衣不下。是母牛常见的产科疾病。据报道胎衣不下的母牛有80%以上继发子宫内膜炎,导致产后发情延迟和配种次数增加.甚者导致不孕,影响母牛的繁殖性能.造成养殖经济效益下降。多年来。笔者在兽医临床实践中诊治不少母牛胎衣不下的病例。据笔者2007—2008年两年间接诊的175头母牛分娩.胎衣不下的为37头,发病率为21.14%。本文结合临床的诊治经验,谈谈胎衣不下的成因和综合防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胎衣不下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为奶牛胎衣不下早期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产犊后立即无菌采集47头奶牛血液,其中25头为胎衣正常排出奶牛,22头为胎衣不下奶牛;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生化指标,主成分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表明,16项血清生化指标被聚类成3个主成分,主成分聚类分析的结果与临床采集样品的分类结果一致;与胎衣正常排出奶牛相比,胎衣不下奶牛的血清中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胺转移酶、肌酸激酶水平显著升高。表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有效地区别胎衣不下奶牛血清和胎衣正常排出奶牛血清,因此可以通过此方法对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生进行提前诊断;还表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不仅与蛋白质代谢、离子代谢和肌肉代谢紊乱有关,而且肝脏和肾脏的机能损伤也可能导致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胎衣不下,一般是指奶牛在产后12~24小时内胎衣不能完全自由排出,它是奶牛的常见病之一,是影响奶牛繁殖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了解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因素,科学的制定综合性防控措施,提高奶牛的经济效益。一、胎衣不下的原因1.生理因素初产牛难产会使胎衣不下的发病危险程度提高3~4倍,产双胎和胎儿过大的牛只发病率也会增加;胎衣不下与奶  相似文献   

15.
奶牛胎衣不下与血浆GPX、CAT活性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奶牛分娩前抗氧化系统变化规律与胎衣不下的关系,以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筛选165头妊娠期各项指标正常的奶牛,于分娩前1周静脉采血及测定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并按照胎衣不下的标准(产后胎衣12h内不能正常排出)进行分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165头奶牛有19头在产后表现为胎衣不下,发病率为11.5%;胎衣不下奶牛血浆GPX活性(104.00±80.19U/mL)显著低于正常奶牛(134.82±71.34U/mL,P〈0.05),CAT活性(1.44±1.08U/mL)也低于正常奶牛(1.63±1.74U/mL,P〉0.05)。说明奶牛血浆中GPX、CAT活性与产后胎衣不下存在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6.
胎衣不下是母畜分娩后,胎衣不能在正常时间排出,也称为胎衣滞留。常见于各种家畜,以奶牛极为多见,发病率高达40%~50%。胎衣不下极易继发产后疾病(如慢性子宫内膜炎、阴道炎、前庭炎、外阴炎等),由于产后疾病的发生,导致奶牛不育、不发情或习惯性流产,甚至危及母牛的生命。在生产中,不仅要重视对胎衣不下的临床治疗,更要重视产后预防。胎衣排出的正常时间是产后牛12小时、羊4小时。  相似文献   

17.
<正>1病因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h胎衣尚未完全自然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具体病因分析如下:1.1干奶期饲养管理较差。干奶期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过度缺乏,牛体况较差,产后无力排出  相似文献   

18.
<正>胎衣不下也可以称为胎衣的滞留,主要是指指母畜在分娩之后胎衣在正常时限内胎衣不排出。可以分为部分的胎衣很全部胎衣不下。不同种类的家畜所排出胎衣的时间是不同的,其中奶牛为12小时,如果奶牛在生产后没有在规定时间及时排出胎衣,就可以称胎衣不下。1发病原因1.1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在怀孕期间,所饲喂的饲料太单一,其中所必须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都严重缺乏,尤其是缺少钙盐、硒与维生素  相似文献   

19.
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母牛产后一般12小时排出胎衣,若12小时后还未见胎衣排出便可诊断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的原因有很多,子宫收缩无力是最为常见的原因,由于钙、磷等元素缺乏、运动量不足、缺硒和缺维生素E等造成子宫收缩无力,使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居高不下;频繁更换饲草饲料且饲料单一,也会导致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由于布氏杆菌病、胎儿弧菌症、毛滴虫或其它微生物感染引起子宫和胎盘炎,使母体胎盘与胎儿胎盘发生炎性粘连,也可引起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20.
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母牛产后一般12小时排出胎衣,若12小时后还未见胎衣排出便可诊断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的原因有很多,子宫收缩无力是最为常见的原因,由于钙、磷等元素缺乏、运动量不足、缺硒和缺维生素E等造成子宫收缩无力,使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居高不下;频繁更换饲草饲料且饲料单一,也会导致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由于布氏杆菌病、胎儿弧菌症、毛滴虫或其它微生物感染引起子宫和胎盘炎,使母体胎盘与胎儿胎盘发生炎性粘连,也可引起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