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棉花专用滴灌肥是以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应用为基础,能促进棉花均衡生长发育,为探索"施丰"大量元素水溶棉花滴灌专用肥最佳施用量,于2015年进行了5个不同用量处理的小区试验,结果显示,施肥以施188 kg/667 m~2标肥,其中棉花专用滴灌肥16.9 kg/667 m~2为最佳施肥配比,棉花产量最高,为353.1 kg/667 m~2,投入产出比1∶4.95,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棉花生长发育前期随水滴施2种水溶肥,研究其对棉花生长发育、黄萎病发生以及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滴施2种水溶肥,棉田棉株单铃重、绒长、衣分及产量等指标均较对照有所提高,抗重茬微生态滴灌肥处理田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78%和5.95%,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处理田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3.69%和11.26%;处理田棉花黄萎病发生均较对照轻,其中抗重茬微生态滴灌肥预防效果显著,8月29日调查防效达51.56%。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开展了不同病害程度棉田黄萎病生防药剂种类及其不同药剂合适的滴施用量的筛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制定了生物药剂、生物菌肥随水滴施防治棉花黄萎病技术规程,旨在指导棉花病害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4.
5种生物药剂防治马铃薯主要病害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对马铃薯旱作地和水旱轮作地两种类型地块主要病害具有较好防效的生物药剂,采用播种期土壤处理法,分别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多抗霉素、寡雄腐霉菌和辣根素5种生物药剂对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和疮痂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防治早疫病以辣根素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治效果最好,两种类型地块的防治效果均高于60%;防治晚疫病以多抗霉素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治效果最好,在旱作地和水旱轮作地分别高于40%和25%;防治疮痂病以枯草芽孢杆菌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旱作地和水旱轮作地的防治效果均分别高于80%和25%。各种药剂在旱作地的防治效果整体优于水旱轮作地。  相似文献   

5.
拮抗链霉菌S-5对棉花病害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测定了从小麦根际筛选的一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S-5对棉花苗期病害根腐病、红腐病、炭疽病和棉花枯、黄萎病菌的防病效果。抑菌作用测定结果表明,链霉菌S-5具有广谱抑菌作用,对棉花枯黄萎病菌抑菌作用明显。生物测定,链霉菌S-5促进棉花幼苗生长,降低枯黄萎病的发病率。在自然 发病的棉田,链霉菌S-5拌种,对棉花苗期的防治效果为65.5%,明显高于多菌灵的防效40%。不同使用量,防病差别明显。使用量37.5kg/hm^2穴施,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病效果分别为81.08%和100%。  相似文献   

6.
棉田套作芥菜绿肥防治黄萎病效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2001~2003年,研究了芥菜油抑制棉花黄萎病菌试验及棉田套种芥菜绿肥对棉花黄萎病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芥菜油高、中、低3个浓度对黄萎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中、低浓度培养5天后抑菌效果分别为98.8%、74.5%、40.3%;棉田套作芥菜绿肥,抑制棉花黄萎病的效果连续3年的防效分别为52.3%、70.9%、89.6%.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马铃薯镁肥适宜用量,在氮、磷、钾配方施肥基础上,用硫酸镁作为镁肥原料,设计了0kg/667m~2(CK)、10kg/667m~2、15kg/667m~2、20kg/667m~2、25kg/667m~2不同等次镁肥实物用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施用镁肥所有处理与不施比较性状指标增加,产量显著提高,其中以施用20kg/667m~2处理增产最高,增幅达34.6%,其次是施用15kg/667m~2、10kg/667m~2和25kg/667m~2处理,增幅分别达到25.4%、23%和22.3%,但随着镁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出现了产量增幅减少的现象,建议在试验相似气候土壤条件下的地区马铃薯栽培中,硫酸镁施用10kg/667m~2至20kg/667m~2(折合Mg O纯量1.6~3.2kg/667m~2)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8.
在棉田进行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棉花烟粉虱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采用50 g/hm~2、75 g/hm~2、100 g/hm~2 3个施用量对棉田烟粉虱均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1 d防效达到70%,药后7 d防效达到90%,药后14 d药效为70%以上,该药剂防治棉花烟粉虱具有速效性和一定的药效持久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3株枯草芽孢杆菌对‘云烟87’白粉病的防效,以枯草芽孢杆菌制得的悬浮剂、菌悬液和低毒化学农药为试验材料,开展其对白粉病防效的研究。室内结果表明,YWF-19-0068、YWF-19-0070、YWF-19-0071生防制剂10倍液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效分别达70.49%、61.15%、69.71%,50倍菌悬液对白粉孢子的萌发抑制率分别达56.92%、56.92%、58.46%。室外结果表明,3株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不同剂量用药10天后,50倍液的大田防效最优,分别可达46.85%、65.50%、51.70%;选取YWF-19-0070菌株悬浮制剂分别在甲基硫菌灵全量和半量用药一次后,每隔3天使用一次,最后一次用药10天后,甲基硫菌灵全量处理的防效达77.73%以上;甲基硫菌灵半量处理的防效达60.23%以上。  相似文献   

10.
生防细菌NCD-2突变体构建及抑菌功能基因的防病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防细菌NCD-2是一株枯草芽孢杆菌菌株,该菌株通过分泌抑菌肽而对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和棉花立枯病病原菌起到抑制作用。本研究着重通过原生质体法与诱导转座方法,建立了携带转座子Tn917质粒pTV1对枯草芽孢杆菌NCD-2野生菌株的转化体系与转座子突变技术,获得1500多个转座子插入突变子。通过测定这些突变子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作用,筛选到2个抗生作用丧失的抑菌功能缺失的突变子。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这2个抑菌功能缺失突变子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效显著低于野生菌株,说明NCD-2野生菌株产生的抑菌肽在该菌株防治棉花立枯病中起到主要作用,进而说明编码该抑菌肽的基因在该菌株防治棉花立枯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棉花黄萎病生防细菌NCD-2抑菌物质提取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拮抗细菌和拮抗真菌防治植物病害是降低土传病害损失最有潜力的措施已被世人公认。拮抗细菌NCD 2分离自棉花根围 ,抑菌作用测定证明对 1 6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 ,并且对棉花黄萎病具有较高的田间防效 ,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subtilis)。室内测定证明NCD 2是通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光合元生物菌肥在第六师棉花种植过程中对棉花生物学性状以及产量等的影响效果,在新湖和一〇六团2个试验点开展施用光合元生物菌肥试验,以不施该肥为对照,结果表明,新湖和一〇六团2个试验点施用光合元生物菌肥实收籽棉较对照分别增产24 kg/667 m~2和26 kg/667m~2,增产率分别为7.7%和7.2%。施用光合元生物菌肥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其中新湖试验点增加净收入92.8元/667 m~2,一〇六团试验点增加净收入103.2元/667 m~2。  相似文献   

13.
【目的】获得能够防治黄萎病菌的棉花内生芽孢杆菌。【方法】将棉株组织研磨液80℃加热后,采用涂板法分离内生菌,将对大丽轮枝菌强致病力菌株Vd084拮抗效果最好的菌株,依据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gyrB和rpoB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并以盆栽试验确定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结果】分离到61株芽孢杆菌类似菌,其中17株能拮抗大丽轮枝菌。复筛得到1株拮抗活性较高、抑菌谱较广的菌株LH-L3。该菌株被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与无菌水对照相比,用106 mL~(-1)的LH-L3菌液浇灌3次的棉花出苗率、株高、根长、地上以及地下部分鲜物质质量分别提高42.85%、10.24%、23.83%、10.05%、97.62%,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5.24%。【结论】菌株LH-L3有较好的促生长和棉花黄萎病防治的效果,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除草添加剂奈安的功效,保障棉田除草安全,开展奈安添加剂配合除草剂防治棉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奈安添加剂配合除草剂的15个试验处理均能有效防除杂草,其中,奈安40 g/667 m~2配合扑草净180 g/667 m~2除草剂配方喷施防治棉田杂草效果最好,施药后15 d防治效果达88%以上,且药效持续性好,药后45 d防效达88.4%。使用奈安添加剂配合除草剂棉田防除杂草起效快、防效高、持效期长,可为兵团棉田杂草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验证巴斯夫欧洲公司生产的新一代除草剂35%二甲戊灵SC(盖博)在新疆防除棉田杂草的效果,采用棉花播前土壤封闭处理的方法,并使用了2种田间常规二甲戊灵乳油除草剂与之进行防效对比。结果表明,使用盖博170 mL/667 m~2进行土壤封闭,对棉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在75%以上,持效期在45d以上,对棉花生长无不良影响,可在新疆棉田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施用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系杂交水稻"西农优1号"为材料,采用田间控制试验的方法,于2006年在西南大学实验农场研究了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50kg硅肥/hm~2施用水平内,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的产量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经硅肥处理的小区产量均高于不施硅肥的对照ck,平均比ck增产6.51%。其中硅肥为90kg/hm~2的产量最高,为561.02kg/667m~2,比ck增产11.27%。  相似文献   

17.
<正>为筛选对芒果重要病害有良好防效的生防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选用前期得到的7种生防菌和市售11种生防菌剂对刺盘孢属、链格孢属、镰孢属的27个病菌菌株进行了室内抑菌研究,并引入热图对抑菌效果进行了可视化展示。结果表明:对刺盘孢属病菌,生防菌剂枯草芽孢杆菌S3的抑制效果最好,平均抑菌率达36.77%,其次是生防菌剂巨大芽孢杆菌S6和枯草芽孢杆菌FCK;对链格孢属病菌,生防菌6a-  相似文献   

18.
茶渣肥在大棚番茄生产上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常规施肥法为对照,应用不同施肥量和配比的茶渣有机无机活性肥(简称茶渣肥,下同)改良大棚土壤,结果表明,茶渣肥施用量在一定范围内(75~125kg/667m2),随着施肥量增加,果枝、第一果穗结果数和初收期产量也随之增加,但当施肥量增加到150kg/667m2时,反而明显下降,说明大棚番茄施用茶渣肥的最高阀值是125kg/667m2。增施茶渣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减轻病害发生趋势,当茶渣肥施用量为125kg/667m2时发病率最轻。  相似文献   

19.
棉花膜下滴灌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通过轻壤、中壤和重壤棉田的肥料效应试 验,对不同施肥处理的棉花产量结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三种土壤类型的适宜施肥水平和合理的氮磷钾比例。 同时获得膜下滴灌棉田氮肥利用率为42.2%~58.8%,磷肥利 用率为24.7%-29.1%。最佳施氮水平为55.4kg/667m2(旧制1 亩,下同),最佳施磷水平为13.2kg/667m2,棉花最高产量为 445.5 kg/667m2。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有效防治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生物农药对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病原菌(Curvularia clavata)的抑菌效果。8种生物农药对温郁金叶枯病病原菌抑菌效果好的为0.5%氨基寡糖素AS、3%中生菌WP、荧光假单胞杆菌WP和枯草芽孢杆菌WP。毒力最强为荧光假单胞杆菌WP,EC50值为0.93 mg/L;其次为哈茨木霉菌WP、枯草芽孢杆菌WP、0.5%氨基寡糖素AS和3%中生菌素WP,EC50分别为1.30、3.27、6.14、8.42 mg/L。荧光假单胞杆菌、0.5%氨基寡糖素AS、枯草芽孢杆菌和3%中生菌素WP均可有效抑制温郁金叶枯病病原菌的生长,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