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同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后各15d的一段时间,产前15d为围产前期,产后15d为同产后期。奶牛围产期是下一个泌乳期的准备和开始阶段,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奶牛的体况、分娩、产后泌乳和健康情况。如果此时饲养管理不当,轻则增加乳  相似文献   

2.
围产期是肉牛整个饲养阶段的关键控制点,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围产期母牛和犊牛的健康,甚至影响母牛的再生能力及终生繁殖能力,从而影响养牛户的经济效益。本文从内分泌、能量代谢和瘤胃功能变化等方面详细介绍肉牛围产期生理代谢变化特点,并根据不同生理特点概述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旨为养牛户科学管理围产期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一、饲养技术 1.围产期的饲养 ①围产前期。既要预防奶牛过肥和流产,又要适当增加日粮蛋白质水平。采用低钙饲养法,可以预防母牛产后瘫痪和酮病的发生,但在产犊后第1天开始必须恢复原来钙、磷水平。②围产后期。产后母牛体质弱,食欲较差,乳房出现水肿,子宫未康复。饲养目的是促进牛体质尽快恢复,为泌乳高峰期打下良好体质基础,不宜过快追求增产。  相似文献   

4.
金言 《饲料博览》2007,(4):36-37
奶牛围产期,即奶牛产前21d至产后15d这段时期,通常将产前21d至分娩称为围产前期,而将产后15d称为围产后期。  相似文献   

5.
奶牛围产期,即奶牛产前21d至产后15d这段时期,通常将产前21d至分娩称为围产前期,而将产后15d称为围产后期。  相似文献   

6.
围产期奶牛是指分娩前后各15天以内的母牛。分娩前的15天称围产前期,分娩后的15天称围产后期。  相似文献   

7.
正母牛围产期是指怀孕母牛产前半个月至产后半个月的时间。围产期的母牛由于产前半个月胎儿生长迅速、生产过程中体力消耗过大、产后母牛体质虚弱,造成母牛消化机能减弱或紊乱,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会造成能繁母牛繁殖性能降低或终生失去繁殖性能而被迫淘汰,给养牛生产造成一定损失。因此,饲养管理好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8.
一、死亡原因1.母牛产前饲养管理不到位孕牛由于运动场小而缺乏运动,加上饲养环境不良,饮水受限,精粗饲料搭配不科学,钙磷比例不合理,很容易造成难产和产后瘫痪,或者因母牛产后身体孱弱,产后腹泻,不能供给犊牛初乳,导致犊牛死亡。另外,孕牛每次采食时互相拥挤,很容易造成早产和流产,这也会引起犊牛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对于奶牛的健康长寿、产奶能力、繁殖力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1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高低。围产期分为围产前期(产前21d)和围产后期(产后15d)两个阶段,在奶牛生产周期中最关键的时期也就是围产期。这期间奶牛要经历多次日粮转变以及产犊、泌乳等重大生理转变及随后的能量负平衡,造成机体免疫力降低,是  相似文献   

10.
不同年龄的后备母牛及不同泌乳阶段的成年母牛在日粮、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方法上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论是后备母牛还是成年母牛都必须分群饲养管理。1.成年母牛按泌乳阶段分群一般可分为五群:①干乳期(60天),自停奶日期至分娩日期之前。此期对奶牛产后及乳房健康至关重要。②围产后期(15天),自分娩日期至产后第15天(产后半个月内)。此期对奶牛的健康及以后的产奶量是关键饲养期。③泌乳盛期(110天),  相似文献   

11.
正一、加强妊娠母牛后期的饲养管理妊娠母牛围产期,指母牛分娩前后一个月的时期,该时期不仅是母牛分娩、泌乳的重要时期,也是影响犊牛初生重、断奶重及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加强妊娠母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牛日粮中的蛋白质、钙、磷及维生素等必需营养物质充足。可以供给母牛优质的干草和青草,让母牛获得足够的营养以保证犊牛的正常生长,避免犊牛佝偻病、肺炎和痢疾等病的发生。二、加强犊牛的护理  相似文献   

12.
<正>围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15天和分娩后15天,这期间在饲养管理上要特别注意,使之安全分娩,保证母牛、犊牛健康。1.预产期推算。肉用母牛的妊娠期平均为280天,根据配种日期,可以推算出母牛的预产期,推算公式:配种月减3,日加6。若配种时间在1月、2  相似文献   

13.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产期是奶牛饲养管理的关键时期,分别介绍了奶牛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的饲养与管理,以期为奶牛饲养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生产实践对奶牛围产期护理技术探讨进行综述,从营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重点阐述了围产前期护理要点、接产技术要点、产后护理以及产后瘫痪、子宫炎和乳房炎的防治技术要点。以期为提高广大奶农的奶牛饲养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奶牛围产期是指怀孕母牛产前产后各15天期间,产前15天为围产期,产后15天围产后期。由于临近生产或刚刚生产过,机体的生理状态发生了变化,身体虚弱,抗病力差,是奶牛疾病的常发病高发期,一旦发病或处理不当将会给奶牛造成严重危害。笔者根据多年来技术服务实践就奶牛围产期常见病的监测与防治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6.
葛锋 《农家参谋》2008,(9):20-20
产后瘫痪多于产前瘫痪,特别是高产和体质较差的耕牛和母牛多发,多在产后1~6天发病,最急者产后1~3小时即可卧地不起而发病;产前瘫痪在产前7~26天左右发病较多,有特殊病例在怀孕4~5个月发病。一般3~8岁的母牛多发,年龄越大,体质不良的母牛发病率越高,无明显的胎次差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晚冬早春两季多见。  相似文献   

17.
《饲料博览》2005,(4):54-54
母牛的产前、产后各15d称围产期。这一时期的饲养对母牛健康和产乳量有很大的关系:精饲料可在产前15d起每天逐渐增加,但最大量不宜超过体重的1%,干草喂量应占体重的0.5%以上。日粮中精、粗饲料比例为40:60,粗蛋白质为13%,粗纤维为20%左右。钙的喂量应是产前低钙、产后高钙。  相似文献   

18.
确切地说,母牛生产瘫痪主要是指母牛临产前孕畜截瘫、产后瘫痪、产后截瘫。孕畜截瘫多发生于产前1个月以内的孕牛;产后瘫痪多发生在产后12~72小时的产犊母牛;产后截瘫常发生在分娩过程中难产助产的母牛、在产后才出现临床症状。母牛生产瘫痪是养牛生产中遇到的常见病之一,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代谢疾病,该病主要特征是全身肌肉  相似文献   

19.
正围产期指的是奶牛产前21天至产后14天,其中前3周为围产前期,也称为干奶后期;后2周为围产后期,也叫泌乳初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改变、分娩、产奶等生理与代谢变化,饲养管理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很多养殖户不懂围产期奶牛的需要,与产奶时喂法相同,缺乏必要的调整和变化,造成了一系列疾病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一、做好奶牛的预支饲养 在奶牛从分娩到再分娩的一个繁殖周期中,要经历升乳期、盛乳期、配种、降乳期以及干乳期全过程.在正常情况下,母牛产犊后产奶量运渐上升,达到产奶高峰所需时间视遗传因素、产前体况和产后的饲养管理情况而定,通常大约在产后30~60天产奶量达到高峰,饲养管理适宜可维持2~3个月盛乳期,以后产奶量逐渐下降,若母牛再次配种(产后40~50天),约在产后5个月产奶量下降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