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永进  夏爽 《农技服务》2004,(10):35-36
根据蛋鸡的春夏产蛋情况,及时将低产鸡、停产鸡、僵鸡、弱鸡、软脚鸡、有严重恶癖的鸡、产蛋时间短的鸡、体重过大过肥或过小过瘦的鸡、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及时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鸡,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对于准备淘汰的蛋鸡,可在淘汰前将其挑选出来,单独饲养,并在换羽之前突击加料饲养。可采用的日粮配方:玉米  相似文献   

2.
秋冬季节养殖场要控制大肠杆菌病。2012年8月底文登市1个蛋鸡饲养场,饲养的海蓝褐壳蛋鸡在产蛋高峰期发生大肠杆菌病,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入秋后,天气转凉,老蛋鸡进入产蛋后期,新蛋鸡陆续产蛋,采用以下饲养管理方法,可让鸡多产蛋,提高经济效益。调整鸡群淘汰产蛋少的鸡、停产鸡、弱鸡、僵鸡、有严重恶癖的鸡、产蛋高峰期短的鸡、过肥或过瘦的鸡和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增加饲料营养  相似文献   

4.
如何让蛋鸡在冷天多产蛋冬季气温低,日照时间短,对蛋鸡的产蛋率影响较大,若能掌握蛋鸡的特性和冬季的饲养管理技术,蛋鸡在冬季仍可多下蛋。一、注意防寒保温。冬季鸡舍若保温不佳,会使蛋鸡体热散失过多,体内营养大量消耗而影响产蛋。因此,鸡舍入冬前应修理好;使舍...  相似文献   

5.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是影响蛋鸡产量的主要疫病之一,蛋鸡感染后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畸形蛋等。通过对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病原体特征和流行病学进行概述,总结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并提出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养鸡业讯速发展,养殖场(户)不断增多,饲养规模日益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养殖场(户)的饲养技术、管理水平及疫病综合防疫措施未能提高,致使鸡场疫病的发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特别是蛋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严重干扰了蛋鸡的生长发育,又影响了鸡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7.
<正>淘汰老弱母鸡蛋鸡饲养1~2年为好,超过2年应淘汰。对体质差的、产蛋少的应及时挑出分圈饲养。淘汰出的蛋鸡应多喂高热量饲料,如玉米、糠麸等,促使母鸡增膘,养肥后及时上市。另外,新老蛋鸡应分开饲养,使新蛋鸡逐渐由产前饲养过渡到产蛋饲养。人工控制换羽实行人工控制饲养条件,促使蛋鸡同步换羽。为使蛋鸡同步换羽,可将光照时间由原来的16小时减为8  相似文献   

8.
<正>在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或养殖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却出现开产日期、产蛋高峰期延迟或产蛋高峰期缩短的现象,产蛋率不稳定,甚至达不到产蛋高峰期。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很多,如某些传染病、饲养管理不善、用药不当、各种应激因素存在等,都会引起产蛋量下降。现将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蛋鸡养殖业的发展,饲养蛋鸡效益高、风险低,成为养殖户的首选。蛋鸡产蛋率是关系到整个饲养环节效益的重要因素,也是养殖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因此,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蛋鸡产蛋效益的重要措施。1蛋鸡体重蛋鸡5周龄的健康水平决定产蛋率的高低,而雏鸡前5周龄的体重达标情况至关重要。5周龄体重达标的蛋鸡,育成期和产蛋期的成活率高,开产早,产蛋高峰保持的时间长;而5周龄体重不达标的蛋鸡会开产延迟、产蛋高峰期短或无产蛋高  相似文献   

10.
蛋鸡产蛋期良好的饲养管理对改善蛋鸡机体状况和产蛋量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蛋鸡在产蛋期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饲养管理人员要根据蛋鸡生理特点制定合理的饲粮供给方式和饲养管理模式,同时通过对蛋鸡养殖日龄的划分,可以将蛋鸡产蛋期分为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期3个阶段,不同阶段饲养管理措施有所不同。文中对蛋鸡养殖中不同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措施及蛋鸡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蛋鸡产蛋性能的提高及蛋鸡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秋季日照逐渐缩短,天气转凉,成年母鸡开始逐渐停产换羽,新产蛋鸡陆续产蛋,可采用以下饲养管理技术,提高效益。1.淘汰老弱母鸡。蛋鸡一般饲养1~2年为好,超过2年应淘汰。对体质差、产蛋少的应及时挑出分圈饲养。淘汰出的蛋鸡应多喂高热量饲料,如玉米、糠麸等,促使其增膘,养肥后及时上市。此外,新老蛋鸡应分开饲养,使新蛋鸡逐渐由产前饲养过渡到产蛋饲养。  相似文献   

12.
正蛋鸡养殖中的产蛋期通常发生在20周龄左右,做好开产前、开产后的科学饲养管理,有助于通过光照、饲料、驱虫等措施更好满足蛋鸡生理变化需求,避免蛋鸡产蛋受到应激因素影响,是提升产蛋质量和数量的有效方法。为了实现蛋鸡产蛋效益最大化,本文从开产前与开产后多方面细节入手,解析蛋鸡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笼养商品蛋鸡的整个饲养阶段,如果产蛋高峰期管理不善,则产蛋高峰期不会维持很长时间,而且难以达到产蛋率的最高水平。经过多年的技术推广,认为饲养笼养商品蛋鸡除了要搞好育雏、育成期以及产蛋前后期的饲养管理外,在产蛋高峰期要特别注意在营养、光照、环境、免疫方面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4.
蛋鸡饲养管理关系到产蛋性能,与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具有相关性。只有在养殖过程中做好管理工作,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就能提升产蛋性能和产蛋时间。本文通过对蛋鸡饲养管理进行简要概括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入秋后,日照逐渐缩短,天气转凉,成年母鸡开始停产换羽,新蛋鸡陆续产蛋,可采用以下饲养管理技术,提高效益. 1.新鸡催产 立秋以后,春天饲养的蛋鸡即将产蛋.  相似文献   

16.
<正>高效益是我们饲养蛋鸡追求的目标,饲养的经济效益高低主要取决于蛋鸡产蛋率和市场价格。经多年基层实践中,经调查观察、分析归纳,初步掌握了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1疾病方面因素1.1鸡群感染传染病后会引起产蛋量突然下降等异常现象,如蛋鸡遇产蛋下降综合症病侵害时,鸡群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产蛋率急剧下降,蛋壳异常变薄、畸形蛋、软壳蛋、  相似文献   

17.
<正>脱肛是蛋鸡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产蛋初期和产蛋高峰期较为多见,发病率为1%~8%,往往给蛋鸡饲养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实际上,适时采取合理措施防治,能够降低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一、预防措施1.适当降低饲养密度。降低饲养密度可减少蛋鸡之间相互挤压,避免出现蛋鸡机械性脱肛。2.制定合理的光照制度。成年鸡每天的光照时间应控制在9小时以内。后备母鸡采用长期递减的光照制度,转入产蛋舍后光照时间要逐渐延长,以每周增加30分钟为宜,  相似文献   

18.
<正>高效益是我们饲养蛋鸡追求的目标,饲养的经济效益高低主要取决于蛋鸡产蛋率和市场价格。经多年基层实践中,经调查观察、分析归纳,初步掌握了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1疾病方面因素1.1鸡群感染传染病后会引起产蛋量突然下降等异常现象,如蛋鸡遇产蛋下降综合症病侵害时,鸡群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产蛋率急剧下降,蛋壳异常变薄、畸形蛋、软壳蛋、褐色蛋增多,产蛋率下降达10%左右,  相似文献   

19.
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是蛋鸡养殖中常见的病原菌,若防治不当,会影响蛋鸡生长,降低产蛋性能,损害蛋鸡的养殖效益.为了对山东省济南市金谷源养殖场发病蛋鸡进行确诊,采集病料,通过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确定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结果显示:发病蛋鸡为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两种不同病原菌均对阿米卡星、氯霉素、头...  相似文献   

20.
采用蛋鸡高产高效饲养新法.可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长达5个月左右.比一般的饲养方法产蛋高峰期延长1倍多。同时.采用此法还可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的产蛋率高达96%以上.即使是二龄蛋鸡.产蛋率也可达到85%以上。现将此蛋鸡高产高效饲养新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