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的养猪事业发展迅猛,无论是品种、饲养工艺设备、饲养管理技术以及疫病防制手段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时猪的生产性能也有了很大提高,无论是母猪年提供出栏猪头数,还是各阶段猪的成活率、饲料报酬、瘦肉率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随着国外猪种的引入,国内各种猪场种猪之问的频繁调动与交流,猪病越来越复杂,大部分猪病由原来的单一病原转变为多因子协同作用,许多病症也呈现非典型性,兽医临床诊断的难度也愈来愈高,从而给我国的养猪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养猪生产者的利益,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才能更有效地控制疫病的肆虐,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2.
种公猪的合理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飞速发展,无论是猪的饲养量,还是饲养管理技术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作为猪群遗传组成之一的种公猪,其科学管理日显重要。本文从公猪舍的环境要求,种公猪的选择,种公猪的配种管理以及种公猪的调教等四个方面讨论了种公猪的合理管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养猪户规模的扩大.一些养猪户由于缺乏饲养管理技术,使得夏季猪患病增多.最为明显的就是猪的链球菌病和弓形体病,并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特点和变化.给广大养猪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也为兽医技术人员对猪病的诊断、防治增加了一些困难.在预防与治疗时应加以区分。下面笔者就这二种病分别作一简述,希望能给广大养猪户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1 猪场的防疫制度 1.1 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八字方针,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圈舍及周围的环境卫生,以增强猪的体质.同时还要防止病从“口”入。修好猪场的防疫围墙,种植好猪场周围及各小区间的防疫林木。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主要以猪肉为肉食产品的国家,无论是猪肉还是猪肉制品在我国的销售量都是非常大的。为了满足市场的超高需求,我国的养猪企业越来越多,相应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最主要也是最棘手的是猪病的防疫。猪病的产生轻则影响猪的正常发育,重则导致猪大批死亡,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威胁人们的健康。对此,我们需要研究寻求科学有效的方式防止猪病的发生。以西南地区为例介绍了猪病的特点、防疫猪病的现状,并对防疫猪病切断传染源与传播途径的措施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现代猪场大都建立于密集饲养和专门化生产条件下,环境对病原和生猪个体的影响日趋明显,随着养猪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以及生猪品种的良种化,生猪的疫病也越来越复杂。近几年就出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圆环病毒2型、气喘病等疫病,这些病的发生导致猪免疫抑制性疫病,引起猪群呼吸病综合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的并发或继发,  相似文献   

7.
所谓“猪无名高热症”,是指猪患病后体温升高40.5℃以上,用抗菌素治疗不退热或抗菌素配合解热药用后体温仅有短暂下降,第2次用药则无效;少食或不食,渐进性消瘦,极度衰竭,粪干硬或拉稀。该症不是单纯一种病,而是诸多种疾病的总称,主要有猪瘟、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弓形体病和猪流行性感冒,近年来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流行。有的基层兽医,规模化猪场和养猪专业户,由  相似文献   

8.
陈宽友  曹进 《畜禽业》2006,(23):16-17
养猪生产的工厂化、集约化和规模化,促进了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普遍应用,也把公猪的生产管理提高到一个重要位置。公猪饲养水平的高低,对猪场效益的突破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多方优化公猪的饲养管理意义很大。1公猪的选留1.1公猪应来自非疫区、健康的猪群,必要时要进行血清学检查,检验有无猪瘟、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萎缩性鼻炎和布氏杆菌病等。1.2必须具备本品种的体形和外貌特征,四肢尤其后肢强健有力、姿势端正、大腿丰满。腹部既不下垂也不过分上收。1.3生殖系统器官健全,睾丸大而明显,左右对称,摸时感到结实而不坚硬,禁选隐睾和单睾。1.4…  相似文献   

9.
陈宽友  曹进 《畜禽业》2006,(12):16-17
养猪生产的工厂化、集约化和规模化.促进了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普遍应用.也把公猪的生产管理提高到一个重要位置。公猪饲养水平的高低。对猪场效益的突破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多方优化公猪的饲养管理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08,(7)
不同猪场即使感染同样的病原体,但由于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不同,在保育舍或育肥舍中经空气传播的可能性也差别很大。若猪场饲养密度高、空气流通不良,则呼吸道疾病可在猪舍内发生缓慢传播;反之,则以直接接触传播为主。还有很多因素如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影响、应激反应过重、频繁接种疫苗、营养物质的缺乏等均可促进病原体的传播,加重猪场的损失。同其它疾病的病原体一样,一个猪场引进PRDC的病原体的主要途径还是通过种猪的引进,因为猪是所有猪病的传染源。在引进猪后半年左右,猪场就有可能发生某一种传染病,在一定的时间内,猪场就变得不再稳定了。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病几乎都是通过引种引进的,如PRRS、PCV-2、回肠炎等。  相似文献   

11.
韩学富 《畜禽业》2006,(3):24-27
现代集约化养猪业,在搞好疫病防制,利用生产、生长性能优秀的种猪,采用先进的设备,先进的饲养管理的同时,关键还是离不开合理的、全面的饲料营养搭配,才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目前,猪用饲料原料多,产地各异,预混料品种繁多,良莠不齐,无论是原料还是预混料,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养猪场户的正常生产,造成不良后果。根据生产实践,现就影响不同阶段猪生长发育的饲料营养因素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5,(5)
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各年龄品种猪均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养猪业的危害很大,给生猪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文章报道了一例仔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在鸡的饲养过程中,随着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方式的发展,啄癖现象日趋严重,轻则羽毛被啄不够完整或啄伤皮肤,影响生产,重则啄成重伤,导致死亡,如不及时分析原因,找出存在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其危害相当严重。1啄癖的表现形式及特点1.1啄癖的表现形式鸡啄癖是鸡与鸡之间相互啄食身体某个部位的恶癖,属于病。几乎每个鸡群或多或少地都有发生,尤其以蛋鸡常见。最常见的形式有啄羽、啄肛、啄趾、啄冠、啄尾、啄蛋等。1.2啄癖的发生特点品种鸡多发于土种鸡,蛋鸡易发并多于肉鸡,笼养鸡多于散养鸡,饲养密度高的多于密度低…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养殖业发展迅速,猪种流动频繁,加上有些猪场饲养管理不当,在猪病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呼吸道疾病,它是由一些病原体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以及多种其它因子共同作用而引起发病,称为猪呼吸道病综合征。不少猪场呼吸综合征发病率达40%~85%,直接死亡率20%以上,此病已成为我国当前猪病的重中之重。1猪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因1.1传染性病因病毒性病原:主要有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  相似文献   

15.
随着猪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尤其是猪场的环境卫生问题及猪病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给猪场养殖造成很大的影响。为此,很有必要对猪场的环境卫生与猪病的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肖荣才 《畜禽业》2004,(11):52-53
猪水肿病,又名“溶血性大肠杆菌病”,“猪大肠杆菌病毒血症”,“小猪摇摆病”,“仔猪肠胃水肿病”、“仔猪肠胃毒血症”,“红眼病”等。是由某些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为特征。本病对养猪业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7.
丁雯  马长旺 《畜禽业》2003,(6):30-3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优质肉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人们在养兔时首先要选择优质品种,同时在饲养过程中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采取综合的疾病防治措施,减少家兔的发病,促进快速生长。1加强饲养管理是防病治病的基本措施“三分病,七分管”,说的就是饲养管理与发病的关系,许多兔病都是由于管理不良而造成的,虽然饲养管理对某些疾病不是直接发病因素,但可成为疾病的诱发因素。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是防病治病的基本措施。2搞好环境卫生与消毒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病原体,搞好环境卫生与消毒工…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国内猪病流行越来越复杂,猪场疾病控制也越来越困难,以往的一条龙的自繁自养的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养猪业的发展要求,种猪和育肥猪分开饲养的两点式或多点式饲养方式成为猪场疾病控制的重要方法。借鉴国外先进的现代化养猪理念、模式和方法,近几年,国内许多大型农牧企业也在进行积极探索,现代化育肥猪场的建设和使用,促进了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也出现了一些管理和操作上的问题,在此列举几个方面,供同行参考,以便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猪气喘病是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病,患猪长期生长不良,饲料转化率低,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继发,常导致病情加重,死亡率升高,给猪场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通过临诊观察,笔者发现猪气喘病、巴氏杆菌及其混合感染是中小养猪场猪呼吸道病的重要原因。2002年12月我们诊治了1例猪气喘病继发急性型猪肺疫病例。1发病情况我市真州镇万某的育肥猪场,常年保持100~120头的饲养规模。本批猪共110头,11月中旬曾发病,病猪出现明显呼吸道症状,表现咳嗽、气喘,食欲下降或废绝,有的体温升高达40~41.5℃,经用卡那霉素等治疗,死亡2头,全群呼吸道症状好转。本月1周…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以呕吐、严重腹泻和失水为特征。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病.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几乎100%.5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很低。猪传染性胃肠炎在冬季多见.生猪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应注意猪舍防寒保温,做好清洁、卫生、消毒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