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探究沙生植物对水分的响应机制和对水分、光能利用效率,以沙坡头地区3种常见的典型沙生植物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沙木蓼(Atraphaxis bracteata)为研究对象,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E),并分析各自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LUE).结果表明,3种沙生植物的Pn日变化曲线都是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E日变化曲线,柠条呈单峰型,油蒿和沙木蓼呈双峰型.柠条和油蒿的WUE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而沙木蓼的WUE日变化比较平缓.LUE日变化曲线,柠条和油蒿都是倒抛物线型,早晨和傍晚较高,而沙木蓼的LUE曲线呈平缓型.说明沙木蓼和柠条、油蒿的生存策略不同,沙木蓼是高耗水植物,依靠强烈的蒸腾作用避免高温的伤害,使得光合作用保持较高水平.因此,柠条和油蒿比沙木蓼更能适应沙区的干旱环境,是恢复植被、防风固沙的优良物种.  相似文献   

2.
毛乌素沙地几种植物蒸腾速率的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采用快速称重法对毛乌素沙地的臭柏、樟子松、油蒿、沙柳蒸腾作用日进程的季节变化进行了测定,并同时测定了小枝含水量及气温、土壤含水率等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其蒸腾速率特征因季节变化存在明显差异;蒸腾速率与气温密切相关。四种植物的蒸腾速率,油蒿最高,臭柏最低。  相似文献   

3.
宁夏盐池沙地土壤水分条件与植被分布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宁夏盐池沙地为对象,研究了沙地水分条件与植被分布格局的关系。通过对2002年和2003年样地调查数据的分析,运用烘干法和L 520型中子仪对不同坡位的土壤水分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有植被覆盖地段的30 cm和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比裸地低约10%,其变化幅度也由于植物不同生长阶段耗水量的不同而比裸地剧烈,特别是植物根系密集的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高低决定了该区域的植物种类。选择的10块样地中,只有耐旱能力很强的苦豆子生长在含水量较少的沙丘顶部,主要伴生种只有沙蓬和赖草,赖草、沙蒿、猫头刺和柠条6块样地均分布在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沙平地,主要伴生种有10种。土壤含水量与地表植被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沙地的水分条件决定了植被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以野生、抗旱、耐盐性较强的草木犀、柠条、银合欢、伞房决明、刺槐、沙冬青、白刺、二色补血草、柽柳、白沙蒿、沙枣、樱桃、续随子等13种植物的实生幼苗为试材,通过比较不同浓度Na Cl胁迫下离体叶片细胞相对膜透性的变化,分析这些植物的耐盐性。结果显示,6种豆科植物的耐盐性依次为:柠条银合欢刺槐草木犀沙冬青伞房决明;5种灌木类植物的耐盐性依次为:柽柳白刺柠条沙冬青伞房决明;4种乔木类植物的耐盐性依次为:银合欢刺槐沙枣樱桃;4种草本植物的耐盐性依次为:二色补血草续随子白沙蒿草木犀。  相似文献   

5.
热平衡技术与气孔计法测定沙生植物蒸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热平衡技术和气孔计对沙漠人工植被区的油蒿与柠条的蒸腾速率进行了观测,然后以叶面积作为纯量尺度转换后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油蒿的蒸腾速率明显高于柠条,受近地面的微气象条件的影响,两种植物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变化步调高度一致. 土壤干旱不但使蒸腾速率峰值提前,而且造成植物通过叶片蒸腾散失水分滞后于吸水约2 h. 气孔计法测定的蒸腾速率利用多项式拟合后的日变化曲线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多项式积分求得日蒸腾量;然后同热平衡法测定的日蒸腾量比较后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差异(P0.05). 从而说明,以叶面积作为纯量,对植物蒸腾从叶片水平到单株水平的尺度转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植物叶水势和蒸腾速率是反映植物水分状况的两个重要生理指标。本试验对毛乌素沙地南缘沙生条件下赖草的蒸腾速率、叶水势及生理生长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赖草叶水势与蒸腾速率的关系,以及气候因子对它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冯迪  孙保平  郭建英  李蕊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20-15322
研究了陕西省安塞县退耕还林后7种植被类型下的植被恢复情况、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及相应生物量。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植被的正向演替;柠条是速生树种,赖草为原初植被的建群种;天然草地是由赖草、狗娃花、铁杆蒿共同组成建群种。灌木树种好于乔木树种,其中沙棘表现最好,多样性指数最大,而山杏多样性较差。在草本层及枯落物层中,柠条表现最为优秀,更有利形成乔木-草本-枯落物复合体。增强截留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恢复植被对沙地土壤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毛乌素沙地南缘生长年限相同的5种代表性人工恢复植被(油蒿、沙柳、花棒、小叶杨和紫穗槐)样地为研究对象,以裸露沙地为对照,研究不同人工恢复植被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人工恢复植被能够改善沙地土壤理化特性,不同植被对土壤的作用强度不同;紫穗槐和花棒样地的土壤容重等物理性质改善明显;人工恢复植被样地的土壤粒度频率分布均呈现双峰,紫穗槐样地土壤平均粒径最小,分选性最差;人工恢复植被对沙地土壤养分改良效果不明显。[结论]人工恢复植被对沙地土壤特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沙地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效果显著,而沙地土壤化学性质改良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内蒙古东胜区泊江海镇覆沙地3种不同盖度沙柳林和柠条沙柳混交林行间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典型样地内采取样方法对行间植物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灌木林盖度增加,植物种数、一年生草本植物重要值、中生植物重要值、植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增加,多年生草本植物重要值、旱生植物重要值降低;灌木重要值为低盖度柠条沙柳混交林〉低盖度沙柳纯林〉中盖度沙柳纯林;均匀度为中盖度沙柳纯林〉低盖度沙柳纯林〉低盖度柠条沙柳混交林。  相似文献   

10.
采用 LI-6400 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香根草、黑麦草和高丹草的叶片光合日变化以及某些生态指标.结果表明:3 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Pn 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但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并且有"午休"现象.香根草、黑麦草和高丹草的日平均尸 Pn 值分别是 11.513、16.737、20.565μmol CO2·m-2·s-1;香根草和黑麦草的蒸腾速率 Tr 呈双峰曲线,高丹草呈单峰值曲线;3种植物的 Pn、Tr、Vpdl 及高丹草的气体导度 Gs 与空气相对湿度 RH呈显著负相关(-0.826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