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开山屯化纤厂工业废水是中朝界河——图们江流域我方主要污染源之一,该厂采用钙盐基亚硫酸盐法制浆工艺,每天排放10万多吨工业废水。要从根本上改善图们江水质,必须解决这一工业废水治理问题。该厂为了治理制浆废水,将建大型水库,用自然氧化法进行处理。将自然氧化处理后的废水如何处理,既关系到该厂的废水治理的一个重大问题,又联系到图们江水系资源的保护问题。本试验是田间和盆栽试验结合进行的。通过三年的试验研究得出如下几个结论:1.酸法制浆废水对水稻种子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不利于水稻育苗。而25%废水对插秧后水稻的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2.酸法制浆废水在不施化肥的情况下,用于水田灌溉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在正常施化肥时,灌溉25%的废水产量最高,50%时产量相对下降。因此,废水中COD浓度控制在350~400mg/L,BOD浓度控制在70~90mg/L左右为好;3.酸法制浆废水用于水田灌溉,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并且可以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和有机质的含量;4.酸法制浆废水稀释至25%的最佳浓度用于农田灌溉,废水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农田灌溉标准,因此,不会产生残毒及农产品质量下降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目的、意义图们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是两国沿江地区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仅我国沿江地区,用图们江水灌溉的面积就有二万四千多亩,分布在和龙县、延吉县、图们市境内二十六个大队。随着两国沿江工业生产的发展,图们江水受到了严重污染。这对两国人民的健康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去年初步探讨尾矿污泥累积量对农田土壤一般  相似文献   

3.
污泥土地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及氮、磷等养分,土地利用是污泥处理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污泥的含水率很高,易腐烂发臭,且含有病原菌、重金属及毒性有机物等,在土地利用之前进行稳定化处理是必要的。在污泥的稳定化处理方法中以堆肥化处理较符合我国国情。污泥的土地利用对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有明显的改良作用,可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及品质。同时,由于污泥中的重金属及丰富的氮素,使用不当,可导致重金属在土壤与植物中的积累,过量的硝态氮可能污染地表与地下水。  相似文献   

4.
通过多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江淮丘陵区大蒜钾氮配施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蒜苔增产28.7% ̄39.7%,蒜头相应产量提高19.5% ̄28.2%,平均增产率为36.4%和24.1%。钾肥的增产效率在两种氮肥水平下都较高,单位钾肥的增产量与土壤有效钾含量及施钾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氮肥的增产效率除与土壤有效N含量有关外,还受施钾量和土壤有效钾含量的影响。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蒜苔和蒜头单位钾和N肥的增产数量与土壤有效钾、氮含量和施钾、施氮量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5.
施用不同污泥堆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污泥园林废弃物混合堆肥、污泥好氧堆肥和污泥热水解堆肥3种污泥产品进行林地施肥试验,连续5个月(6—10月)监测人工林地3种施肥处理方式和空白对照(CK)的土壤酶活性、养分、重金属3类指标随采样时间推移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5个月的采样监测发现,施用污泥可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大可分别提高39%、8%,随着采样时间的变化,这2种酶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蔗糖酶、脱氢酶、脲酶活性随采样时间推移不断下降,但是经过施肥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均高于对照.3种堆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氮均高于对照,最大可提高126%.污泥好氧堆肥、污泥热水解堆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碳高于对照,最大可提高118%,表明施用污泥堆肥可提高土壤微生物碳、氮.施用污泥堆肥明显提高土壤中氮(N)、钾(K)、总有机碳(TOC).3种污泥产品施用量均为30 t·hm-2,且施用污泥堆肥后,土壤中8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均未超过国家农用地污染标准,表明按现有污泥产品施用量,林地土壤不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了城市污泥与园林废弃物混合堆肥在人工林地施用2 a后重金属质量分数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以期为城市污泥产品在林业上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榆树Ulmus pumila林地设计随机区组试验,根据堆肥中污泥含量设置4种混合堆肥施加量水平(0、15、30、60 t·hm?2),施用2 a后采集土样测定其中铬、铅、铜、锌、镉和镍等7种重金属指标(总量及形态)、土壤微生物碳氮质量分数、土壤呼吸强度及4种土壤酶活性等7种土壤微生物指标,分析不同施肥量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  结果  污泥堆肥施用2 a后,6种重金属总量有一定的增加趋势,但各施加量之间差异不显著,同时不同形态的质量分数变化较小,表明土壤中重金属总体污染风险较低;土壤酶和微生物碳氮随施加量增加无明显变化趋势,但施肥样地的土壤酶指数和土壤呼吸强度都比对照样地高,表明施污泥堆肥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  结论  污泥堆肥的施加量低于30 t·hm?2时,榆树林生态系统可承受其增加的重金属风险并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质量。图1表4参22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不同用量污泥长期施用后对土壤-萝卜系统中重金属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连续10年单施化肥(CK)以及施用不同用量(4.5、9、13.5、18 t·hm-2)污泥对土壤、萝卜叶(地上部)和萝卜(地下部)中重金属(Pb、Cd、Cr、Ni、Cu、Zn)累积情况及土壤pH、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施用10年后,单施化肥和不同用量污泥处理对萝卜产量影响不大,土壤、萝卜叶和萝卜中的Pb、Cd、Cr、Ni、Cu和Zn含量均随污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中高量和高量污泥处理中重金属的累积量较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低量和中量处理。中量以上污泥处理土壤的Pb、Cr、Ni和Cu超出了土壤环境质量国家标准;除高量污泥处理Pb超标外,其他处理萝卜的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与CK处理相比,长期施用不同用量污泥能提高土壤pH 0.58~0.71个单位,并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有机质、全量氮磷以及速效氮磷含量。研究表明,连续10年施用不同用量污泥,土壤和萝卜中Pb、Cd、Cr、Ni、Cu、Zn的含量随污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Pb、Ni、Cr和Cu出现超标现象,萝卜中的重金属含量除高量污泥处理中Pb超标外,其他处理均未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随着作物产地土壤中污泥施用年限增长或用量增加,食品安全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施用沼液对柑桔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沼气发酵处理规模畜禽养殖场废水是综合治理畜牧业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大量沼液出路问题亟待解决.通过柑桔栽培过程中不同沼液灌溉量的多重复随机区组田间小区试验,对沼液不同灌溉量处理与常规施用化肥的对照处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可促进柑桔生长,对衡量土壤质量的几种重金属含量等基本无不利影响,且土壤中总氮、有机质等...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污泥堆肥在铬污染耕地上的资源化合理利用,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空白对照、常规施肥、单施污泥堆肥以及不同比例污泥堆肥替代化肥配施处理,并将其与有机肥替代化肥进行效果对比,从玉米生物量、铬吸收、土壤铬含量及其有效性等方面探讨污泥堆肥施用对作物生长和土壤铬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不同用量污泥堆肥均能促进玉米生长,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增产范围为15.24%~36.65%,其中污泥堆肥替代20%化肥配施对玉米的增产效果最好,相较于常规施肥增产了7.16%。各替代化肥处理下玉米籽粒中重金属铬含量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的限值,其中污泥堆肥30%替代化肥处理玉米籽粒降铬效果最好。污泥堆肥施用量在750~1 500 kg·hm-2时玉米地上部分对铬的携出量大于污泥铬的携入量。当季施用污泥堆肥对土壤总铬含量无显著影响,且各替代化肥处理下土壤有效态铬含量相较对照降幅为5.59%~12.68%。施用污泥堆肥不会对作物产生盐害并且能够缓解土壤酸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以及速效氮磷钾含量。综合来看,在铬污染耕地,污泥堆肥替代化肥施用不仅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还能显著降低籽粒铬含量,并且施用量为1 500 kg·hm-2时即能保障玉米安全、高产,且不会对土壤造成富集铬的风险,并能有效提高土壤各养分指标。  相似文献   

10.
城市污泥施用对沙地油菜的影响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京郊沙质土壤贫瘠,植被生长缺乏营养物质等问题,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污泥添加量对油菜长势及沙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测定了油菜长势、营养成分的含量以及重金属的有效浓度,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污泥改良沙质土壤方案选取分析模型,确立了最佳污泥添加量。结果表明,适量的污泥可有效改善沙质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的含量;且有利于油菜的生长,油菜的发芽率、株高和生物量的增加率分别达到10%、131.55%和58.84%。重金属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当污泥浓度低于20%时,土壤处于清洁状态。分析模型评价结果表明3%为污泥的最佳添加量,为今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以及京郊沙质土壤的改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猪场废水施用对设施白菜地土壤氮盈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丹江口水源涵养区养殖业面源污染,高效合理将猪场废水还田利用,促进库区种养结合下绿色发展。本研究在丹江口水源涵养区,连续4茬进行猪场废水施用设施白菜定位试验,设置不施肥处理、优化施肥处理和猪场废水替代化肥(废水氮量分别为281、374和561 kg/hm~2)5个处理,研究猪场废水施用对设施白菜产量、氮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盈余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化施肥,猪场废水施用后白菜产量显著增加,废水施用处理平均增产率达13.73%~39.45%。在4茬白菜种植中,猪场废水氮等量替代化肥氮处理(每茬白菜废水氮施用量281 kg/hm~2)的氮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平均为27.68%,而高量废水氮施入处理(每茬白菜废水氮施用量561 kg/hm~2),显著增加了土壤氮盈余。研究表明,综合白菜产量、植株氮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盈余,每茬白菜废水氮施用量为281 kg/hm~2是较合理的处理,能够提高白菜氮表观利用率,减少土壤氮盈余,降低硝酸盐淋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间试验及土柱试验方法,研究了液态污泥辐照后直接施用于菜地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的含量皆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辐照处理还能增加速效氮的含量。田间持水量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容重、pH值则下降。污泥施用对土壤盐分的增加最明显,田间试验污泥用量为80t·hm-2的土壤电导率比对照增加3倍,盆栽试验则增加24倍。施用污泥使土壤pH降低,土壤重金属的积累量增加,污泥用量为80t·hm-2时,土壤中Cu、Zn、Cd的含量皆超过二级环境质量标准。淋溶模拟试验表明,当污泥用量为80t·hm-2时,淋溶液的NO-3-N、P含量超过Ⅰ、Ⅱ类地面水标准,但用量达120t·hm-2时并未超过Ⅲ类地面水标准。施用辐照处理污泥能加剧上述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施用污泥堆肥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污泥堆肥用于农作物方法,研究污泥农用对作物及土壤环境的影响。在田间施用消化污泥、污泥堆肥与污泥肥料1年。结果表明,各处理玉米均比对照显著增产,并且使土壤养分情况得到改善,对土壤和作物没有明显的重金属影响,说明消化污泥、污泥堆肥、污泥肥料与化肥和其他有机肥一样,是一种常效肥,但对土壤和地下水的长期影响应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州某污水处理厂主要负责处理徐州市奎河流域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工艺,污泥处置与利用方式为外运。笔者以该厂脱水压滤后的污泥为对象,分析了其中植物营养素(N,P,K)、重金属等含量的分布特点,并进行了污泥与稻草混合堆肥试验,观测堆肥过程中温度、pH值、有机质、氮磷钾、硝酸盐氮、氨氮及重金属含量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厂污泥具有很好的农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图们江流域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国一侧图们江流域为研究区,选取该流域湿地为研究对象,采集85个表层土壤样本,对Cr、Ni、Cu、Zn、As、Cd和Pb这7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索污染来源,通过地质累积指数与内梅罗指数相结合的综合指数法(GNI)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RI)并结合GIS技术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图们江流域湿地土壤7种重金属中Cu、As、Cd和Pb污染情况显著。Cu、Zn、As和Pb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Cr、Ni和Cd主要由自然因素影响。图们江流域湿地土壤重金属新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总体上基本处于偏中度到中度,其中As污染较为严重;潜在生态危害污染评价总体上处于轻度;其中Cd污染较为严重。从整体流域分界上看,污染程度表现为中游下游上游;从整体空间分布上看,污染程度由西向东表现为先升高在降低,由北向南表现为降低。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根箱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氮肥对污泥处理的根-土界面氮素转化、pH、重金属活性以及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肥能降低根际土壤的pH,提高根际土壤中的重金属活性,促进玉米对重金属的吸收;而硝态氮的作用刚好相反.因此,氮肥形态的选择供应可作为控制作物对重金属吸收的一种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污泥土地利用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和有机质等肥力成分,土地利用是污泥处置的主要途径。污泥和污泥堆肥的土地施用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以及明显改善土壤的物理和生物学性质,然而污泥中的重金属元素是限制其大规模农田利用的重要因素。污泥和施污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研究可以用来评价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及它们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文章概述了提取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方法及污泥土地利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污泥土地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是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水厂污泥的有效途径,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有机质等肥力成分,随污泥中的营养成分一起进入土壤的还有其中的重金属。污泥和污泥堆肥的土地施用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以及明显改善土壤的物理和生物学性质。然而污泥中的重金属元素是限制其大规模农田利用的重要因素。污泥和施污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研究可以用来评价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及它们在土壤中的移动性。  相似文献   

19.
蚯蚓活动对城市生活污泥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塑料温棚内垄式堆积污泥培养蚯蚓方式,研究了蚯蚓处理对污泥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经蚯蚓处理后,理化性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污泥的pH值、有机质、总氮和总磷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蚯蚓能吸收富集污泥中的重金属,其中对重金属Cd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蚯蚓处理使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重金属Cr、Zn、Pb、Cd、Cu、Ni分别减少27.98%、31.46%、32.81%、13.85%、23.86%和22.92%.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污泥施用于土壤后生菜体内重金属积累的情况,结果表明,生菜体内重金属Zn、Cu、Pb和Ni的含量为污泥处理高于蚓粪处理;Cr和Cd则分别为差异不显著和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20.
城市污泥及其堆肥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比城市污泥和堆肥处理,两组试验导致土壤耕层中的重金属总量和有效态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增加。比较重金属总量的浓度系数(K)c和有效态重金属浓度系数可看出,堆肥及配合石灰处理的土壤,以及配合化学肥料处理的土壤影响有效态重金属Cd、Cu、Ni、Pb和Zn的Kc较对重金属总量Kc影响大。施用城市污泥及其堆肥的不同处理土壤表现为轻度污染(Zc<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