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已成为林草业重点建设领域的重要支撑和业务创新增长点。在四川省竹产业大发展背景下,邛崃市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竹类主要害虫识别系统应用于竹产业基地森防场景,实现了对竹产业基地的害虫智能识别,并衍生出害虫发生情况统计分析、管护员巡护管理等智慧化管理手段,促进了当地竹产业基地的精细化管理,探索了竹产业现代化的新途径,为竹产业建设迈入智慧化目标提供了支撑。文中介绍了该系统采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功能的实际应用,并对相关成果在森防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后续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针对生态背景下的竹类害虫识别,作者研究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识别方法。构建了具有5 663张图片的虫类数据集,其中包含3种竹类害虫和3种其他虫类,利用深度学习模型GoogLeNet特有的Inception模块构成的网中网结构,使其获得更多的图片特征,并开展了4组不同训练集与测试集比例的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的精确度随训练集比重的增大而增大,当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比例为9∶1时表现最好,F1值达到了95.48%,模型精确度为97.5%,体现了识别模型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和较高的实用性。该方法能较好地实现3种竹类害虫在生态背景下的智能识别,是针对竹类生产经营中的虫害防治问题的一种智能化解决方案,为竹产业精细化管理及高效生产经营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害禾本科竹亚科植物的害虫称为竹类害虫。竹类害虫按其为害竹子的部位不同,又可分为笋期害虫、食叶害虫。枝干害虫及竹材害虫,而食叶害虫则是竹类害虫中比例最多的一类,约占竹类害虫总数的70%左右。因此,竹类食叶害虫的存在对发展竹业生产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本文对我国竹类食叶害虫的研究历史、研究概况作了回顾,并对90年代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根据桂林地区现有竹林面积、蓄积和主要分布区域、单位面积主竹量、各度竹占主竹总量的比例、竹类经营生产、产品生产和产品加工等情况进行调查,对全地区竹类生产的历史情况和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迅速发展竹类资源和充分利用竹类资源的途径,以及发展竹类生产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新平县老厂乡竹类资源较为丰富,并且在竹子栽培和经营、利用方面具有良好的传统和习惯,竹业生产在当地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该乡竹子栽培和利用的历史,现状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竹产业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我国竹产业发展现状;从竹子的生态优势、我国竹林资源培育与经营现状、主要竹产品的产品特性与生产水平及其应用领域等几个方面,分析探讨了竹产业发展的方向;并针对竹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竹林资源的变化、竹产品产量与产值、产品加工业、劳动就业、产品市场流向等方面,概述了近20年来我国竹产业发展的水平、速度与结构,并表明我国竹产业呈持续发展态势。对竹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政策制度改革、政府干预、经济利益驱动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表明,家庭承包经营、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政府的政策指导与扶持等极大地促进了竹产业的发展,竹产业成为竹产区农民脱贫的有效途径。最后对竹产业的发展潜力从资源、加工业、市场、经营机制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通过2个不同方案对竹林经营结构及其收获量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8.
中国竹类半翅目害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中国竹类半翅目主要害虫的危害、生活史及其防治:同时对来自中国的47种半翅目竹类昆虫进行了整理,以名录形式报道,并将每种的地理分布及部分种类的危害寄主等进行了记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竹产业发展的进程中,被称为“世界竹类的故乡”的云南发展步子较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竹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不高,新技术开发力度不够。本文通过云南竹产业与山区经济开发的关系、云南竹产业开发的基础条件和面临问题的论述,提出了种苗问题已成为制约我省竹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尽快组织研究和推广次生枝和单节小枝工厂化育苗新技术,可避免约120万根优质竹材的浪费,可直接节约造林成本4000万元,并给我省竹产业开发领域带来一场新技术革命和新的经营观念。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南平市建阳区是我国毛竹生长最适宜区之一,竹类资源丰富,竹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产业发展仍存在竹林经营粗放,竹产品档次低、品牌少、科技含量小等一系列问题。主要分析了建阳区竹产业的发展优势,提出了加快竹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竹子作为一种低碳、易再生、气候智能型、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为人类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球“双碳”目标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开展竹林认证成为确保世界竹产品贸易可持续的必然趋势。文章概述了全球竹林经营认证和产销监管链认证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国际竹林认证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涉及认证标准、市场需求、不同认证体系间的互认、认证成本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竹资源分布和竹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了中国开展竹林认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双碳”战略和“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背景下,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团队在浙江省安吉县开展了10大类竹产品碳足迹碳标签的研究与应用,并于2022年11月4日正式发布了研究成果。文章阐述了国内外碳足迹碳标签制度的实践进展,分析了开展竹产品碳足迹碳标签研究在促进碳减排、应对“碳关税”等绿色贸易规则的作用,以及在“以竹代塑”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探讨了竹产品碳足迹碳标签的研究方法和在标准化体系建设中的关键要素,提出竹产品碳足迹碳标签的应用和推广将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竹产业链全流程和竹产业双碳数智化管理等3个方面实现各链闭环,以期探索一条实现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竹林生态与竹材循环利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林是浙江省主要森林资源,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对竹林进行生态经营,能够更好地发挥竹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论述了浙江省竹林生态经营的意义和现状,提出了竹林生态经营的优先研究领域。以竹资源开发为基础的竹产业经济是浙江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基于资源培育、产品开发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竹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四川省宜宾市竹编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宜宾市竹编产业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特色水果竹编包装、开发宾馆专用竹编工艺品、创新竹编旅游纪念品和为名特优产品作嫁衣等四川省宜宾市竹编产业发展方向和思路,及建立院校镇联合的竹编生产基地、优化竹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加强竹编产业的科技支撑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结合沐川县竹资源状况和竹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竹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从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提高生产经营技术、加大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竹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竹林害虫的危害已成为当今竹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本研究利用地方高校的科技优势、技术推广部门的枢纽和桥梁功能,突出受益者的主体地位,发挥企业、林农的投资主体作用,将校地合作扩展到高校、技术推广部门、企业、竹农四方合作,摸索出了一条小户经营竹林虫害防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温州绿竹(马蹄笋)产业开发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温州绿竹(马蹄笋)产业开发现状、市场前景、发展潜力及其优势的充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温州进一步发展绿竹产业的规划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应抓好的基地建设、加工利用、科技兴竹、拓展市场和龙头企业建设等产业化开发环节的主要工作,以及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发展竹笋产业,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和桐梓镇人民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重庆御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5年启动了高产笋用林基地建设项目。经过4年的建设,项目投资3 000万元,在铜梓镇长征村建设了竹子组培实验室、育苗基地,在香树村建设了冷库及加工厂,种植笋用竹林660多hm2,探索了1年栽种成林、2年产笋、3年见效益的高效生产模式,在当地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文章详细介绍了高产笋用林栽培与管理的关键技术、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笋用林基地建设项目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