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沿科技     
<正>袁隆平团队海水稻单产超400公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海水稻研究团队在山东、浙江等多个省份已建立9个区域试验种植基地,覆盖示范种植面积近0.13万公顷,各基地平均每亩单产达400多公斤。海水稻是耐盐碱性水稻,能够在海水中生长。我国盐碱地面积达6 700万公顷,在耕地资源日益趋紧情况下,培育并推广耐高盐碱度的海水稻意义重大。(农业资源网)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的推广,是我省发展水稻生产的一项战略性措施。1976年开始试种,1977年进行多点示范,截至1978年全省累计推广面积1340余万亩;比种植常规稻增产17.7亿多公斤。1987年全省杂交稻推广面积240万亩,比1986年增加70万亩,是1980年以来年际间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2014世界种子大会上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具有"绝对优势"。袁隆平介绍,中国杂交水稻海外的播种面积在2012年就达到520万公顷,在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与国外品种相比,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可谓"超级稻"。在越南,由于中国杂交水稻的单产(亩)产达到420公斤,比当地品种高出120公斤,杂交稻种植面积近66.7万公顷;在美国,杂交稻种植面积有40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南、山东、冀南、皖北、苏北、陕西关中等地示范推广麦茬水稻旱种,1985年种植面积约200万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1984年新乡地区麦茬水稻旱种20.5万亩,平均亩产304公斤,超过了插秧水稻和玉米的单产,高产地块亩产突破了500公斤。亩纯收入比插秧水稻提高34%,比种植玉米提高96%。  相似文献   

5.
<正>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现有水田面积12.6万亩,由于山高水寒、温光等资源欠缺,大多数水田种植水稻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全县单季稻年种植面积在10.6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的84.13%。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稻田复种指数,近年来,当地农技部门大力示范推广超级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目前全县超级稻+再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省丹阳市云阳镇横塘村的种田大户万夏军,因为今年夏收的小麦每亩亏了400元,让这位已有16年种田史的大户有了在水稻季进行多元化种植的想法:160亩种水稻,200多亩种大豆,剩下的种植蔬菜。如今已过收获季节,万夏军的调结构种植效果如何呢?12月16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水稻今年种了40亩南粳52、20亩镇糯19号和100亩南粳5055。"万夏军说,南粳52平均亩产600公斤、镇糯19号平均亩产600公斤、南粳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衰落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焕银 《种子科技》2008,26(3):31-32
杂交水稻制种是介于杂交水稻育种和杂交水稻粮食生产之间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提供充足种源,它已成为种植业中一项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产业。我国每年需要杂交稻种子2.3亿公斤,全国每年制种面积约150万亩。新沂市自上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杂交水稻制种工作,至今已有近30年的制种历史,制种面积由当初的几百亩发展到后来的万余亩,制种组合10多个,年产种200万公斤,销往全国10多个省份,成为江苏省小有名气的制种基地。然而,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新沂市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开始走下坡路。笔者对其原因作简要分析,仅供同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据经济日报消息,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江苏调查组日前在江苏的金坛市和睢宁县,对规模经营农户(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小规模农户、农技人员领办种粮示范基地的化肥施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不同经营主体的化肥施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一是规模经营农户。金坛市薛埠镇茅东村农民严小马,土地经营面积210亩,全年水稻小麦两熟。每亩水稻施用20公斤复合肥作为底肥,施用尿素40  相似文献   

9.
1984~1988年,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腹心地带宝清县,进行了春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化探讨。5年中,种植面积由600亩,逐渐扩大到20万亩;最低亩产170多公斤,最高亩产302公斤;总增产大豆2575万公斤,增益1777万元。通过连续科研实践,大面积示范和生产验证,初步明确了宝清县一带春大豆生产,每亩稳产170公斤以上的  相似文献   

10.
瞭望台     
吉林花卉种植面积达2.2万亩。吉林省近年来花卉生产形势看好。今年生产规模逐渐扩大,花卉种植面积达3.1万亩。吉林省花卉生产规模较大的有:吉林唐菖蒲生产基地,面积40亩,年产鲜切花50万支,种球70万个;长春君子兰基地,年产成花12万株;长春菊花生产基地10亩;长春绿化苗木生产基地400亩,每年负责为本市及全省提供绿化用苗木;通化、吉林、浑江的盆景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就"水稻种植大户如何安全使用双草醚"、"使用除草剂为何先排水后回水"以及"稻田化学除草常见问题"发表以来,不少种植大户、经销商、生产企业致电咨询双草醚使用技术。现将千度国际植保模式专家组通过4年以及约100万亩(其中岳阳平江某种植大户1.6万亩,浏阳某种植大户0.3万亩,望城丁字湾0.6万亩,望城格塘0.1万亩,望城新康0.3万亩,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湖南省相继展开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和全省水稻集中育秧暨粮油高产创建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两个确保"、咬住"三个一千"目标。"两个确保"为第一个要确保大宗农产品的保障供应,第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重大动物疫病疫情不发生重大问题。"三个一千"即全省集中育秧示范面积突破1000万亩,粮油高产创建示范要突破1000万亩,示范区双季稻亩产要突破1000公斤。为了实现"两个确保"、"三个一千"的奋斗目标,湖南省明确了今年全省水稻集中育秧和粮油高产创建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2013年水稻集中育秧要从规模、育秧主体、关键技术和育秧设施设备等四方面实现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1986年,本省旱地多热分带轮作示范项目,由1985年6个示范县扩大到7个示范县,即遵义、仁怀习水、德江、思南、石阡和紫云等县。一年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起到了高产示范的作用。1986年7县种植面积35.26万亩,比原计划10万亩多超二倍多,平均亩产都在550公斤以上。据遵义、仁怀、习水、德江等县验收38个麦包苕高产235.71亩,最低率产为559.7公斤,最高单产达904公斤,平均单产为673公斤。  相似文献   

14.
甘薯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35万亩,多是一年一熟和二年三熟,产量低、效益差。自1984年在本县西部山区的双垢、孙祖乡进行春甘薯和西瓜间作一年两熟试验以来,显著效果到1989年2乡已示范,推广间作面积1.63万亩,为当年西瓜总播种面积的75%,平均亩产西瓜1930公斤,甘薯在严重的秋旱情况  相似文献   

15.
我县是一个“立体”农业区,有稻田26万亩,分布在海拔350~1000米之间,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60%左右,年均气温16.3℃,水、热资源丰富,有着杂稻生产发展优势。 1984年全县种植杂稻41282亩,总产2257.9万公斤,平均单产达546公斤。比常规稻单产358.5公斤提高187.5公斤,增产52.3%,充分显示了杂稻的增产  相似文献   

16.
制约油菜产量的因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荣 《种子科技》2012,30(4):44-46
高淳是油菜生产大县,油菜种植面积一般年份在22万亩左右,历史最高年份达到30万亩左右。但2000年以后,由于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水稻双三熟制面积缩小,加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种植油菜比较效益下降,种植面积开始减少。  相似文献   

17.
刘东辉 《作物杂志》1989,5(4):14-15
玉米是肇州县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作物,占耕地面积70%以上。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制约,长期产量不高。1980~1982年平均亩产仅166公斤,属黑龙江省玉米中产区。1984年全县推行500公斤栽培技术以来,示范田面积逐年扩大,玉米生产大改观。1984年7个试点农户,150亩平均亩产600公斤;1985年5万亩,平均亩产519公斤;1986年15万亩,平均亩产594公斤;1987年全县102万亩玉米平均亩产416公斤;1988年全县95.3万亩  相似文献   

18.
紫云英在我县种植历史悠久,50年代中期就开始试种,是我县主要的绿肥作物。常年种植在10—15万亩,高的年份如1974年达16.36万亩。占水田面积46.1%。实践证明,种好紫云英对于增肥改土,培养地力,促进粮食增产起了很大的作用。1980年以来,我县多次承担省紫云英高产栽培试验,示范课题,都获得了较高的产量。1981年冬,我县在西滨、洋中、溪尾3个乡15个村连片开展万亩紫云英高产栽培示范工作,全片种植紫云英12827亩,平均鲜草亩产1888公斤。  相似文献   

19.
平坝县有稻田14.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1.5%,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65~70呖,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大米一千多万斤,是贵州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 198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比1983年(历史最高年)增产3.7%。种植水稻14.7万亩,平均单产613斤。其中“遵籼3号”种植面积76449亩,平均单产715斤,“遵籼3号”种植面积占水稻面积的51.7%,而产量占水稻总产量的60.3%。在同等条件下,“遵籼3号”的单  相似文献   

20.
<正>植检地域急剧扩大人员设备严重不足无证调运现象突出执法取证管理薄弱一到12月,海南岛上的南繁育种基地就到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段,来自全国29个省市区700多家科研生产单位的5000多名科技人员来到这里,进行育种试验和种子繁育。据统计,50多年来,全国选育的农作物新品种中70%都经过南繁选育,可以说,南繁基地对我国种业发展以及粮食连年丰收功不可没。据海南省南繁办统计,2011年,南繁育制种面积达到20.1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总产量达到3500万公斤,比上年增加近500万公斤,其中水稻制种面积15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