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晚稻新组合中优洲481在江西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优洲481是江西九洲种业有限公司用中9A与自育恢复系洲恢481杂交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早熟新组合。在江西作二晚试种表现具有产量高、农艺性状优良、抗寒性强、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8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在江西省的试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郑阿敏 《福建农业》2013,(6):9-9,11
两优616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广占63—4S与福恢616配组育成的中、晚籼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2012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新罗区引进试种,安排在江山镇作中稻、白沙镇作晚稻试种示范,表现产量高、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广、米质优,适宜在新罗区作中、晚稻种植。一、产量表现2009年福建省水稻新品种区试,平均亩产630.87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3增产  相似文献   

3.
籼粳杂交晚稻甬优6号由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中南部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2007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2004年甬优6号引入台州市的温岭,温州市的苍南、乐清、龙湾等地作连晚试种,  相似文献   

4.
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的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甬优9号(原名02-E8)系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晚稻。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在宁海县试种,该组合表现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总结了甬优9号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博Ⅱ优270是广西玉林市农科所于1993年用博ⅡA与恢复系玉270配制而成的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2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新品种审定,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自2005年起,博Ⅱ优270先后在漳州市的漳浦、龙海等十个县试种,一般栽培水平下单产可达7500 kg.hm-2,表现出优质、高产和稳产的特点,适合漳州稻作区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6.
新香优80系湖南农业大学水稻所用新香A与80杂交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晚稻组合.199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在1999年引进试种,经2年的区试和示范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多抗、米质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丰两优一号是丰乐种业与辽宁粳杂中心合作选育而成的两系、优质、高产、抗性强的籼型杂交新组合。2003年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鹿城区引进该品种,在临江镇、藤桥镇进行试种,表现良好,适宜于在本区作单季晚稻、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8.
Ⅱ优航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Ⅱ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用自育光补型两系不育系SE21S与自育恢复系航2号配组育成的丰产优质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蕉城区引进作晚稻、中稻试种,  相似文献   

9.
优质超级稻“甬优6号”晚季不同秧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6号2006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6年由邵武市种子管理站引进在全市作中稻试种26个点、作晚稻试种2个点.试种结果表明,该组合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适宜在全市作中稻及邵武市中东部地区作晚稻种植.2006年的多点试种发现,该组合分蘖力偏弱、秧龄过长,对产量影响较大.为了进一步了解秧龄对甬优6号产量的影响及甬优6号在邵武市作晚稻种植的相关表现,2007年邵武市种子管理站在沿山镇进行了晚季2个播期的不同秧龄试验.  相似文献   

10.
Ⅱ优183是南平市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R183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中、晚稻组合。该组合作单季稻栽培全生育期比汕优63迟熟1—2d,具有产量高、米质优、中抗稻瘟病、秧龄弹性大等特点,适宜中低海拔地区作单季稻栽培。2002年在南平市农科所制种基地试制3亩,平均单产2.742t/hm^2,现将其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连铭 《福建农业》2008,(8):13-13
Ⅱ优辐819是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辐819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籼三系杂交水稻组合。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2007年,我县引进在黄塘溪和洛阳江流域的紫山、黄塘、洛阳等镇晚稻区推广种植。表现群体整齐,分蘖力中上,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品质优良,煮食口味较佳,抗逆性强等特点,很适合我县中等水田晚季栽培推广。现将该组合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京福2优70系福建超大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其母本是京福2优A。父本明恢。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于去年引进作中稻试种栽培,在我镇7个自然村28户种植125亩。表现丰产性好。熟期适中,抗性较强。米质较优等特点。现将试种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Ⅱ优辐819是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辐819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03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坚韧抗倒,成穗率高,穗大粒多,较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米质较优,丰产稳产性好。2003  相似文献   

14.
特优009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009系南平市农科所用龙特浦A与南恢009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南安市2005年、2006年引进该组合进行多点试种、示范,表现高产、抗病、米质优等特点,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目前正成为我市晚稻主推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甬优7860是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籼粳杂交水稻组合,株型独特、优质高产、适应性广,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浙审稻2017021),适宜在浙江作单季晚稻种植。经过3年示范试种和产业化开发,发现该品种在浙北常规粳稻区种植具有明显的生产优势和稻米产业化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中优205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高产稳产性突出,适应性广,米质优。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作杂交中稻中熟种和杂交晚稻迟熟种推广。作单季晚稻栽培时,可在浙江省及邻近省籼稻区种植;作连作晚稻栽培时,可在浙中、浙南低海拔地区种植。2004~2005年在浙江衢州市早夏制种,一般产量2300kg/hm^2,高产田块可达3400kg/hm^2。现将其早夏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特优136是以龙特甫A为母本,R 136为父本配组育成的强优势感温型中熟组合,具有株型集散适中、穗粒结构协调性好、熟期适宜、米质优、抗逆性强等优点,适合于桂中、桂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桂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2006年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Ⅱ优1273系三明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明恢1273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被福建省种植业管理局确定为超级稻的主推品种。2004年我县开始引进试验、示范。2005—2006年作再生稻、早中稻、单季晚稻种植,表现植株形态好。抗性强,丰产性好,增产、增收显著,每亩产量600-700公斤,高的超过750公斤。  相似文献   

19.
Ⅱ优7599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Ⅱ-32A与恢复系JR7599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最大的特点是剔除科恢752的配组感光性而能作晚稻种植,株型紧凑,形态清秀,剑叶挺直,呈瓦背状,抗倒,抗稻飞虱,产量高,米饭口感好。2008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文介绍了Ⅱ优759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协优9516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利用协青早不育系和9516恢复系配组育成的籼型杂水稻新组合。经1995 ̄1998年省内外的广泛试种和试验表明,协优9516高产、稳产、抗性和米质较好,适宜于单了晚稻和双季晚稻栽种。1999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