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温和湿润的气候环境和丰富的地貌条件使其成为浙江省天然的种茶 基地。茶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全县大力发展茶业,种茶面积也日益扩大,因此,茶叶的病虫害防治也 成为庆元县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目前茶叶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希 望能对庆元县茶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茶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保健饮品,茶叶无公害化生产技术对提高茶叶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福安市茶叶上的主要病虫害"假眼茶小绿叶蝉",严重影响了茶叶的质量,降低了产量。在茶树病虫害的绿色防治中,"假眼茶小绿叶蝉"在福安市分布广泛,危害最为严重,也是防治起来比较难的害虫之一。因此,如何能有效的控制这种害虫已成为当地茶业管理部门和茶农们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所以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栽培无公害茶叶主要是防止茶叶农药污染,从而改善茶叶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无公害茶叶栽培主要从选择园地、种苗选择、土壤管理、施肥与肥培管理、树冠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技术控制。  相似文献   

4.
《种茶法》是清代著名农学家江志伊撰写的全面反映和总结清代茶叶种植技术的书,在中国茶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研究清代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文通过对《种茶法》中种茶技术等内容以及清代茶业种植技术的介绍,以期引起茶文化研究者对清代茶叶种植技术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龙胜茶业产业优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1):203-204
针对广西龙胜县种茶经济效益低、茶叶附加值低和种茶不划算等问题,分析了龙胜茶业产业的优势,提出政府应继续推行奖励政策,劝导农民种茶,对茶农进行种植技术培训,鼓励企业对茶叶进行精加工,争创"龙脊茶"名茶品牌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量,实行无公害化生产是当前乃至今后茶叶生产中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本文从合理选择茶树品种、茶园土壤选择和培育技术、茶园科学施肥、加强茶园管理、积极推广病虫害生物防治以及适时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等六个方面对无公害茶业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为农户进行无公害茶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安溪县茶叶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茶叶病虫害防治不仅是茶业生产中的热点、重点及难点,而且是茶农增产增收的保障。在安溪县茶叶病虫防治实践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组织化程度低。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导致茶农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防治,  相似文献   

8.
浙西南茶树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西南是我省主要产茶区,占有浙江省内三大优势茶叶生产基地中的两大(浙南、浙西)示范基地和浙江省三大茶叶市场中的两个。茶叶已成为浙西南山区农业的主要支柱产业。随着茶树面积的不断扩大及无性系良种连片种植,危害茶树的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多,种群结构发生变化和发展,危害程度逐步加重,致使防治问题更加突出。本文就浙西南茶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状况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昌宁县自然环境适宜种茶,是当地农业支柱产业。为推进茶叶向良种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本文从茶树品种选择、茶园选地、茶园施肥、茶树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昌宁茶叶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悉。  相似文献   

10.
昌宁县自然环境适宜种茶,是当地农业支柱产业。为推进茶叶向良种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本文从茶树品种选择、茶园选地、茶园施肥、茶树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昌宁茶叶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庆元县山地锥栗种植现状,并总结了锥栗造林管理技术,包括造林地选择、整地与造林、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庆元县山地锥栗种植现状,并总结了锥栗造林管理技术,包括造林地选择、整地与造林、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3.
茶叶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作为我国的重要物资已经在中国流行几千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喝茶,而且茶叶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病虫害是危害茶叶质量的首要杀手,防治病虫害成为了保障茶叶质量的重要环节。基于此,对我国当前的茶叶病虫害防治现状进行介绍,同时提出茶叶病虫害在不同时期所采用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以及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加大,对茶叶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也提出了相应要求。为此如何在兼顾环保的同时实现茶叶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工作成为茶叶种植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受鸦片种植扩张、茶叶出口受阻等因素影响,民国初期黔茶产量骤减。国民政府西迁后,极力发展贵州茶业,对贵州茶叶进行改良。其通过扩大茶叶种植面积、进行茶叶改良实验、提升茶农种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贵州茶业产量。但国民政府碍于自身的剥削属性,其茶叶改良政策忽视了种植茶叶对于农民的经济价值,从而导致此政策未能激发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影响茶叶改良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婺源有1200多年的种茶史,茶业是婺源的主要经济支柱,先后荣获全国名茶之乡、绿茶之乡、出口绿茶基地县等称号。过去,婺源茶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全部由外贸收购包销。进入九十年代,由于外贸体制的改革,茶叶价格严重下滑,处处难卖,婺源茶业已是“昨日黄花...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庆元县的地域特征和茶叶的种植现状为基本切入点,对其进行检验分析,并对庆元县的茶叶种植技术作出相应的探讨。该文主要讲述了茶叶的地块匹配以及合理密植和病虫防治等问题,在技术层面上分析了庆元县茶叶种植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希望为茶叶种植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16,(12)
正吴远付是浙江省庆元县鱼富家庭农场主。十多年来,吴远付勤劳踏实,心系乡民,潜心钻研、实践着茶叶种植加工技术,全力开拓茶叶市场,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兴起了一个产业,富了一方百姓。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目前龙溪乡已建成2 000多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的高山生态有机茶基地,鱼川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茶叶示范村。他的家庭农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世界产茶国51个,茶园总面积达3600万亩,年总产量约195万吨,平均亩产86公斤。印度是发展茶叶生产较成功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国际茶叶市场上一直位居榜首。印度种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种茶业并不引人注目,四十年代的亩产仅40公斤。到七十年代,亩产已突破100公斤。八十年代,一直保持在100公斤以上的高产水平。目前茶叶的年总产量65万吨,占世界茶叶总产量  相似文献   

20.
<正>通过阐述茶叶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对茶叶病虫害防治技术予以介绍,并研究茶叶生长各个时期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以保障产出茶叶的安全性,提高茶农的种植效益。我国茶叶种植历史长达几千年,全国各地都有茶叶种植地,但茶叶病虫害的种类较多,且其防治具有一定的难度。而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茶叶种植行业病虫害防治措施也得到较大的提高。现对茶叶病虫害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