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毒工作是预防动物疫病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消除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疫病的蔓延。但它只是控制疫病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不是防治疫病的唯一措施。在实际生产和操作中,消毒工作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只有走出消毒工作的误区,进行科学的消毒,才能真正达到控制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 误区之一:未发生疫病可不进行消毒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消灭传染源的病原体,疫病发生要有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在畜禽养殖中,有时没有看到疫病发生,但外界环境存在传染源,传染源会释放病原体。如果没有严密的消毒措施,病原体就会通过空气、饲料、饮水等途径,入侵易感畜禽,引起疫病发  相似文献   

3.
消毒是牛场防控疫病发生及流行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选择合适高效消毒剂,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降低疫病发生风险。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方法杀灭牛场病原微生物,做好牛场消毒工作,加强牛群饲养管理,才能提高养殖场生产效益.本文主要介绍牛场消毒常用方法、消毒要点及不同消毒部位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2005,(7):17-17
误区之一:未发生疫病可不进行消毒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消灭传染源的病原体,疫病发生要有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在畜禽养殖中,尽管有时没有发生疫病,但如果不及时消毒、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疫病流行。因此消毒应注意三个环节:栏舍内(带畜禽)消毒。舍外环境消毒(包括用具、车辆等)和饮水消毒,每周应不少于3次,环境消毒每周1次,饮水始终要消毒或保证清洁。误区之二:已经消过毒的就不会再发生传染病了经过消毒,并不一定就能达到彻底的消毒效果,这与选用的消毒剂和消毒质量有关。有许…  相似文献   

5.
目前,由于受到饲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疫病频频发生,消毒是防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消毒主要是指用消毒药剂杀灭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染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避免损失,从而达到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的目的。在规模化养猪过程中,即使没有疫病发生,但如果不及时消毒、净化环境,当污染程度达到一定点时,就会引发疫病。因此,消毒是规模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预防和扑灭猪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对规模化猪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疫病是养鸡业的大敌,消毒是控制和消除鸡群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措施和有力保障.带鸡消毒就是对鸡舍内的一切物品及鸡体用消毒液喷雾消毒.它是集约化养鸡控制鸡舍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尤其对隔离条件差,不同日龄的鸡在同一鸡场饲养以及各种疫病经常发生的老鸡场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洪学 《现代农业》2003,(4):31-31
一、不发疫病不消毒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传染源的病原体.该病发生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相似文献   

8.
鸭生产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两大类。根据消毒目的可分为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两类。疫源地消毒是指对现在或曾经存在疫病传染源的场舍进行消毒,必须在疫病发生后随时进行,在清群后彻底进行;预防性消毒是指在  相似文献   

9.
畜禽养殖户在对畜禽的圈、窝、饲料、饮水、用具等进行消毒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四误区。一是未发生疫病可以不进行消毒。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消灭传染源的病原体,疫病发生有3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在畜禽养殖中,有时没看到疫病发生,但外界环境存在传染源,传染  相似文献   

10.
带鸡喷雾消毒是集约化养鸡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鸡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带鸡喷雾消毒能及时有效地净化空气,杀灭鸡舍内的病原微生物,消除疾病隐患,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一、不发疫病不消毒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传染源的病原体,疫病发生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在畜禽养殖中,有时虽没有看到疫病发生,但外界环境中已存在传染源,传染源会释放出病原体。  相似文献   

12.
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疫病发生率也不断增高,消毒是防控疫病发生的最有效方式之一,科学消毒方法能将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彻底杀灭或抑制,从而确保养殖场的生物安全;临床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消毒种类有车辆消毒、人员消毒、猪舍日常消毒、猪舍空舍消毒、饮水消毒、器具消毒、运动场消毒、粪便污水消毒等;消毒要结合环境温度、湿度、通风情况等科学设置消毒浓度和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3.
消毒是养殖场重要且必须的环节,消毒方法的正确与否是预防养殖场疫病感染和控制疫病暴发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养殖场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农村养殖场户消毒意识很强,此项工作也在天天进行.但是,真正能够进行科学消毒的并不是很多,很大一部分养殖场户对消毒的基本常识不是很清楚,往往是跟从和模仿,消毒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为此笔者对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及使用注意事项做一下介绍.  相似文献   

14.
带鸡消毒就是对鸡舍内的一切物品及鸡体、空间用一定浓度的消毒药液进行喷洒消毒。它是当代集约化养鸡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鸡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对那些隔离条件差,不同批次的鸡在同一鸡场饲养及各种疫病经常发生的老鸡场更为有效。鸡舍带鸡消毒的程序和方法是:  相似文献   

15.
正消毒规范是保障消毒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消毒的目的就是消灭被传染源传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的扩散和蔓延。只有制定严格合理的消毒规范措施,在生产过程中遵照执行,才能够起到有效防止疫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对台安县规模畜禽饲养场的监督检查中,发现大部分场虽然做了消毒工作,并做了记录,但在对畜禽的圈、窝、饲料、饮水、用具等进行消毒处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观念上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未发生疫病可以不进行消毒。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消灭病原体,如果没有严密的消毒措施,病源就会通过空气、饲料、饮水等途径,入侵易感畜禽,引起疫病发生。如果没有及时消毒、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疫病大发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动物疫病也随之复杂,当前,呼吸道病则是困扰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给许多规模化猪场造成严重损失.故应采取改善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加强免疫接种,定期消毒,药物防治等综合性防制措施,方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前,猪病(尤其是猪疫病)的防控对养猪业健康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消毒作为控制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关键的措施之一,应当引起养猪场(户)的高度重视。为了做好猪场的各项消毒工作,达到杀菌灭源的最佳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养猪业  相似文献   

19.
消毒剂在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灭传染源是切断重大动物疫病流行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我国目前暂未出台具体的消毒规范指引,消毒效果测现场实际操作具有诸多难点.为此,结合基层实际,提出了消毒剂在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应用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消灭传染源的病原体,疫病发生要有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在畜禽养殖中,尽管有时没有发生疫病,但如果不及时消毒、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疫病流行。因此消毒应注意三个环节:栏舍内(带畜禽)消毒。舍外环境消毒(包括用具、车辆等)和饮水消毒,每周应不少于3次,环境消毒每周1次,饮水始终要消毒或保证清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