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梨黄粉蚜(Cinacium iakusuiense Kishi)属瘤蚜科,又名梨实瘤虫,因虫卵常成堆混在一起,犹如黄粉故有称黄粉虫,是梨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我国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均有发生。一九六九年以来先后在我省金川、雅安、汉源等地发现有黄粉蚜的为害,虫情逐步蔓延,一直未得到有效的控制。金川县是我省名贵  相似文献   

2.
<正>果树冬季休眠季节,有许多害虫和病菌潜藏在果树粗老翘皮缝里越冬。据观察,以不同虫态越冬的有梨小食心虫、梨星毛虫、黄粉虫、梨蝽象、山楂红蜘蛛、苹果根绵蚜、枣粘虫、柿蒂虫、栗大蚜等20多种害虫及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等  相似文献   

3.
套袋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套袋是改善鸭梨外观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但套袋后诱发了梨黄粉蚜大发生,给梨主产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此于1996~1998年对套袋鸭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田间调查,提出了梨黄粉蚜的综合防治技术。1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梨黄粉蚜俗称黄粉虫,属同翅目...  相似文献   

4.
正套袋有效改善了梨果的外观品质,降低了农药残留,也隔离了部分害虫对果实的直接危害,但同时也为个体小的梨黄粉蚜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2013年齐河县梨果受黄粉蚜的危害率达到40%。笔者在齐河县殷屯梨园、锦绣千村梨园进行该虫的防治试验,选择不同药剂、不同施药时期、不同用药量进行防治,探索了套袋梨果的黄粉蚜防治技术。1梨黄粉蚜发生规律梨黄粉蚜又叫梨黄粉虫,食性单一,只危害梨果,群集于果肩、果柄及萼洼处危害,严重时整个果面呈  相似文献   

5.
梨黄粉蚜属同翅目根瘤蚜科,俗名黄粉虫。寄主为梨树,是一种为害梨树枝干和果实的蚜虫。该虫在我市一年发生5~10代,以卵在树皮裂缝及旧果台裂缝内越冬,梨树开花期为卵孵化盛期,成虫寿命长,卵、若虫发育快,世代重叠严重,此虫喜阴怕光,对套袋鸭梨危害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6.
<正>梨黄粉蚜又叫黄粉虫,在我国各梨产区普遍发生,主要为害梨树果实、枝干和果台枝等,很少为害叶片。梨树各品种间均有发生,但为害  相似文献   

7.
梨黄粉蚜的危害及防治答甘肃省张掖农场尚吉荣据来信所附照片及材料说明,判断是梨黄粉蚜为害所致。梨黄粉蚜又名梨黄粉虫,俗称膏药顶,属根瘤蚜科。在我国各主要梨区均有分布,专门为害梨属植物。成蚜体呈倒卵圆形,长0.7~0.8mm,鲜黄色,触角3节,足短小,无...  相似文献   

8.
<正>梨黄粉蚜(也叫黄粉虫)性喜阴暗,近年已成为陕西梨区的主要害虫。套袋期是防治黄粉蚜的关键时期,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1)选用防虫药袋。采用防虫药袋,可有效防治黄粉蚜、康氏粉蚧和食心虫等害虫。2)袋口浸药或夹药纸。套袋前给袋口浸蘸6%林  相似文献   

9.
<正>1危害状梨树黄粉蚜又叫黄粉虫、臭屁虫、膏药顶等,属同翅目,根瘤蚜科,梨黄粉蚜为多型性蚜虫,成虫体长约0.7~0.8mm、身体鲜黄色,呈卵圆形,无翅,触角和足短小。卵长椭圆形,长约0.2mm,淡黄色。若虫似成虫,仅体较小,淡黄色。  相似文献   

10.
<正>梨黄粉蚜属同翅目、蚜科,又名黄粉虫,俗称膏药顶。近年来,危害套袋翠冠梨严重,我县部分梨农遭受重大损失。为此,2005年始,我们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试验方法选用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克胜集团)、  相似文献   

11.
焦荣斌 《果农之友》2003,(12):33-33
果树冬季休眠季节,有许多害虫和病菌潜藏在果树粗老翘皮缝里越冬,据观察,以不同虫态越冬的有梨小食心虫、梨星毛虫、黄粉虫、梨蝽象、山楂红蜘蛛、苹果根绵蚜、枣粘虫、柿蒂虫、栗大蚜等二十多种害虫及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等病害的病原体。实践证明,精细刮皮,可消灭50%~80%的越冬害虫及病菌的初侵染源,是预防翌年病虫害发生和蔓延的一项有效措施。科学合理的刮皮技术应掌握好以下6点:1刮皮树种的选择刮皮前先要对果树进行查看,一看是否有粗老翘皮,二看是否有害虫和病原体越冬,二者都没有的幼树可不刮皮。刮皮的主要树种是十年生以上的有…  相似文献   

12.
黄粉蚜又叫黄粉虫、梨瘤蚜,属同翅目,根瘤蚜科,为多型性蚜虫。虫体很小,呈鲜黄色,略有光泽。 黄粉蚜在我地区1年发生8~10代,以卵在树粗糙皮缝、潜皮蛾危害的翘皮下或断枝处越冬,春天梨树开花时开始孵化。若虫在翘皮下的  相似文献   

13.
1梨黄粉蚜在阳信鸭梨区的发生危害规律梨黄粉蚜在我县一年发生8~10代,以受精卵在树干翘皮裂缝、果台、芽鳞片等处越冬.每年4月上中旬鸭梨开花时,受精卵孵化,若虫先在翘皮裂缝下的嫩皮处、花丛基部或叶腋处刺吸危害、繁殖.6月上中旬开始向果实上转移,初期以萼洼处较多,随着虫量的增加,若虫逐渐蔓延至整个果面,果面上呈一堆堆黄粉状,故称黄粉蚜.该虫喜阴避光,以萼洼、梗洼及两邻果之间较多,若虫不断爬迁蔓延至全树危害.果树初受害时,受害部位变黑不腐烂;受害重时,特别是8月份以后果实近成熟时,受害部位龟裂腐烂.8月下旬出现有性成蚜,由果实移至树皮缝等处产卵越冬.  相似文献   

14.
梨蚜又称梨二叉蚜,近年在我区的发生日趋严重,常造成梨树生长势减弱、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为了探索安全、高效、无公害新型生物农药杀虫剂对梨蚜的防治效果,于2008和2009年,用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效果特别显著。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生活习性黄粉虫年发生8~10代,以卵在果台、树皮裂缝、翘皮下或枝干上越冬。翌春梨开花期卵孵化为干母,若虫于翘皮下嫩皮处刺吸汁液,经几代繁殖,在陕西蒲城6月下旬开始向果上转移,7月上、中旬危害加重,虫先顺着果柄堆积在袋口,寻找间隙,进入袋内。入袋后先在果肩部吸食梨果,进而移动到梨萼洼处群集危害,使梨果萼部变黑腐烂,最后整个果实烂掉。梨黄粉虫喜欢荫蔽环境,其发生数量与56、7月份降雨有关,雨量大或持续降雨不利其发生,温暖干燥对其发生有利。2、大发生的原因2.1果园冬春管理较差黄粉虫越冬虫量大,萌芽前既不清园又不喷药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6.
时间(物候期) 防治对象 主要技术措施和喷布的药剂及浓度 1一3月中旬 (梨休眠期) 3月下旬 (梨芽萌动) 4月上旬 (梨开花前) 5月上旬 (谢花后10天) 5月中下旬 (新梢停长后) 6月上旬 (麦收前) 6月下旬 (花芽分化) 7月上旬 (花芽分化) 7月下旬 (花芽分化) 8月中旬 (果实膨大) 9月上旬 (果实成熟) 10一12月份 (落叶期) 越冬虫卵 越冬病菌 介壳虫、叶 瞒、轮纹病 梨木虱、毛 虫、黑星病 黄粉虫、黑 星病 康氏粉蚜、 梨锈病 梨木虱、轮纹 病、褐斑病 叶蜡、梨木 虱、黑星病 黑星病、梨木 虱、叶蜡 黑星病、潜叶 蛾、粉蚁 黑星病、毛 虫、黄粉蚜 黑…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魏县是我国梨著名产区 ,为了提高梨果品质 ,近年来大力推广梨果套袋栽培技术 ,但套袋梨的黄粉虫发生普遍 ,受害严重 ,一般受害率 10 %~ 30 % ,危害较重梨园虫果率 60 %~ 80 % ,严重减产减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农药大多渗透性不好 ,对入袋的黄粉虫防效较差 ,且杀虫迟缓。梨农急需一种渗透性好、扩散快、防效高的农药或助剂 ,以解决袋内黄粉虫防治的难题。据此 ,我们进行了农药助剂“一加净速杀延效剂” (石家庄市速杀延助剂厂生产 ,以下简称延效剂 )与几种农药混合防治梨黄粉虫试验 ,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1)供试药剂及试验方法 试…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见且普遍发生的早熟梨病害有梨锈病、梨黑星病、梨黑斑病、梨轮纹病等;常见的虫害有梨二叉蚜、梨木虱、刺蛾、梨花网蝽、梨小实心虫、梨星毛虫等。如果管理不当,病虫防治不力,不仅影响梨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可能造成毁园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9.
杜相革  董民 《北方果树》2003,(2):21-21,25
梨黄粉蚜Aphanostigma jakusuidnsis属同翅目根瘤蚜科梨矮蚜属,俗称黄粉虫,忌光,喜钻袋为害梨果.入袋初期在袋口扎丝及梨肩附近可见大量黄粉状物质(实为各龄蚜虫及卵),后期被害处变黑,组织坏死,易感染病菌而腐烂,促进果柄形成离层导致落果.果农俗称"膏药顶".  相似文献   

20.
黄粉虫(Cinacium iakusuiense kishi.)又名梨实瘤虫,属瘤蚜科的害虫,常常虫卵成堆混在一起,犹如黄粉,故而得名。据现有资料分布于我国山东、河北、安徽等省,四川前无报导。1969年在我省金川园艺场仅发现一株果实受害,70年在该园达一百多株树的果实受害,73年蔓延到全县,加上其他病虫为害,受害果达90%以上。另据汉源县反映,近年来也有发生。一、为害状:黄粉虫群集于萼窪、梗窪及两果相接处进行为害。梨果被害后,果实细胞坏死,产生黑疤,在高温多湿条件下,一些腐生菌寄生而腐烂变质,不堪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