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以高抗炭疽病的辣椒材料PBC932(Capsicum chinense)为父本,以感病辣椒材料77013(Capsicum annuum)为母本和回交亲本,获得包含220个和129个单株的BC_3S_1和BC_4S_1群体材料,通过对各群体进行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抗性鉴定和SNP(KASPar)分子标记分析,发现UN27353_1781标记与辣椒绿熟期炭疽病抗性基因AnR_(GO)5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2cM。进一步利用标记UN27353_1781对BC_4S_2群体124个单株进行分子标记分型,选择准确率达92.9%,表明该标记可有效用于辣椒抗炭疽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2.
 以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DGMS79-399-3与优良品系02-12回交自交系为材料, 利用远红外荧光标记AFLP技术及Li-cor基因测序仪对回交自交系不同基因型(MsMs、Msms和msms) 材料进行AFLP连锁标记快速筛选, 从512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7个差异标记。利用这些差异标记在02-12回交8代群体中进行检测, 其中11个为与显性核不育基因相连锁的AFLP标记, 覆盖21 cM; 另外6个标记为与显性核不育基因不连锁的遗传滞留连锁群, 跨越9 cM。通过分析选择了其中3个单株为理想的雄性不育株, 可用于进一步回交。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芥蓝×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后代的遗传背景,加速回交转育进程,采用蕾期授粉结合胚挽救手段进行远缘杂交,获得芥蓝和甘蓝型油菜的种间杂种F1和BC1群体。利用已有的220对SSR引物对双亲进行多态性筛选,获得多态性引物51对。挑选均匀分布在甘蓝9条染色体上、扩增稳定、条带清晰的33对多态性SSR引物,对3株F1单株和35株BC1单株进行遗传背景筛选。NTSYSpc2.11a分析结果表明:F1植株的遗传背景与亲本甘蓝型油菜更为接近,遗传相似系数为0.74;而BC1植株的遗传背景差异较大,与亲本芥蓝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26~0.65之间。在35株BC1植株中,单株14Y1与芥蓝的遗传背景最为相近,形态观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单株的遗传背景与回交亲本芥蓝更相似,可用于下一步回交转育。  相似文献   

4.
《辣椒杂志》2006,(4):50-50
辣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1,1-8)基因工程雄性不育及辣椒杂种优势利用(1,9-12)辣椒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3,1-5)辣椒功能保健成分研究进展(3,6-8)2006年辣椒发展对策探讨(1,13-15)河北辣椒(2,1-4)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后代性状分离的观察与研究(1,16-20)泡椒专用品种——辛红1号的选育(1,21-22)辣椒黄绿苗突变体9906M的选育及利用(1,23-24)辣椒新品种明椒5号的选育(1,25-26)利用CAPS标记辅助辣椒PVY抗性基因PVr4转育的研究(4,1-3)辣(甜)椒抗黄瓜花叶病毒(CMV)研究进展(4,4-9)云南辣椒种质资源及研究利用现状(4,10-12)辣椒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杨欢欢  许向阳  姜景彬  刘冠  张贺  李景富 《园艺学报》2015,42(10):1965-1973
以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ty-5基因的抗病材料‘13072’(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提供)和感病材料‘13493’(早粉2号)为亲本配置杂交组合,获得F1、F2、BC1P1和BC1P2 4个世代,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抗性基因ty-5进行遗传规律分析和基因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抗性基因ty-5为隐性基因控制。利用657株F2分离单株,应用群体分离分析(BSA)法筛选得到与ty-5基因连锁的5个多态性SSR标记,构建了ty-5基因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将ty-5基因定位到番茄4号染色体上,物理距离为737 kb的区段内,两侧翼标记为TES2461和TGS4151,与ty-5遗传距离分别为2.4 cM和3.1 cM。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区段存在52个预测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
为创建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以大白菜—结球甘蓝2号单体异附加系(AC_2)为试材,对其花蕾辐射后获得的M_2植株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利用与结球甘蓝2号染色体对应的26个InDel标记对小孢子植株进行鉴定,结合细胞学观察,确认获得了6株添加甘蓝2号染色体片段的大白菜易位系植株。通过对InDel标记的加密设计,明确了6个大白菜易位系植株中均含有甘蓝特异标记C09-4和C09-4-52,片段大小为788.3 kb。选择两个来自不同M2单株的大白菜易位系‘AT2-1’和‘AT2-2’进行自交、回交及与大白菜高代自交系杂交,利用结球甘蓝特异的InDel标记对其后代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两个大白菜易位系的85份自交后代、82份回交后代及188份杂交后代中均含有甘蓝特异标记C09-4和C09-4-52,说明这些易位系中的甘蓝染色体片段能够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7.
以番茄耐冷品系与冷敏感品系为亲本配制成杂种F1代、F2代、回交一代(BC1)及回交二代(BC2),以低温胁迫处理后的胚根生长抑制度和组织伤害率为指标对杂交及回交后代种子发芽期和植株开花期的耐冷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经耐冷性选择的F2与未经选择的F2相比耐冷性明显提高。在BC1群体中分别选择耐冷株和冷敏感株回交得到的BC2的耐冷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焦荻  任毅  宫国义  张海英  郭绍贵  张洁  许勇 《园艺学报》2015,42(6):1112-1120
基于已获得的二倍体西瓜与抗枯萎病基因Fon-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一步完成了Fon-1基因的精细定位。利用两个四倍体西瓜材料(易感病的NF3为受体,抗病的JH为供体),构建以NF3为轮回亲本的回交群体,使用新开发出的SNP标记对各世代群体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苗期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发现,在分离世代群体中通过接种鉴定获得抗病株比例较分子标记检测值低12.64% ~ 15.34%,这可能是由于基因剂量效应造成的。抗病基因杂合位点对枯萎病抗性依次为:三显体(AAAa)> 二显体(AAaa)> 单显体(Aaaa)。目前分子标记尚无法检测杂合基因型的剂量效应,容易将感病的单显体(Aaaa)误判为抗病株。在构建的673株BC1F2代自交群体中检测到29株纯合基因型(AAAA)抗病单株,占总检测株数的4.31%,与苗期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符合度达到100%。  相似文献   

9.
大白菜抗根肿病近等基因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朴钟云  吴迪  王淼  张腾 《园艺学报》2010,37(8):1264-1272
以具有抗根肿病基因CRb的大白菜‘CR Shinkii DH’系为抗源,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出大白菜优良自交系‘BJN3’的9份抗根肿病近等基因系。通过CRb基因侧翼标记TCR01和TCR09的前景选择,以及51个SSR标记的基因组背景选择,筛选出‘BJN3’基因组含量为98%的10株纯合抗性BC3F2个体。苗期的根肿病接菌试验证明这些BC3F2植株均表现出抗性。从10株纯合抗性BC3F2个体自交后代中,筛选出全部恢复‘BJN3’基因组的9株近等基因系。这些近等基因系的结球相关性状与‘BJN3’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西瓜品种资源遗传基础狭窄,在一定程度上对培育优质西瓜品种造成了困难。而野生西瓜具有许多优良的农艺性状,挖掘利用野生西瓜种质资源的有益基因,是西瓜品种改良的重要途径。以野生西瓜材料A69为供体亲本,栽培西瓜材料203Z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获得超过100个BC4株系。在BC4株系中发现了大量的果实性状变异,如不同瓤色、酸味、苦味、硬果皮、硬果肉、低糖等。选择其中的部分变异株系进行SSR标记,通过GGT遗传分析软件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选用的178对SSR引物在两个亲本材料之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有99对,多态率为55.6%,且多为共显性标记,说明两亲本材料遗传差异较大。以其中1株果肉硬度变异株系为例,发现在西瓜的第1、2、6、8、10、11染色体上存在7条不同长度的外源野生片段,且多为杂合片段,片段总长度为59.9 c M,平均片段长度为8.56 c M,最长片段为17.55 c M,最短片段为5.6 c M,背景恢复率为92.3%。同时对9个果肉硬度变异株系的基因型进行比较,发现有6个以上的不同单株在6条染色体上均存在外源野生片段,可以推测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外源野生片段存在着控制果肉硬度大小的基因。  相似文献   

11.
含有ps-2雄性不育基因的番茄材料可通过自交获得100%的雄性不育后代,从而方便地应用于番茄杂交制种。以优良的加工番茄品系92155为父本,以来自保加利亚含有ps-2基因的不育材料CMC1ps2为母本,构建了123个F2代分离群体,育性表型分离比例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为隐性单基因。根据番茄形态和分子标记整合遗传连锁图谱,选取相应的SSR、RFLP及COS标记,分别筛选了5对SSR引物、13对由RFLP探针序列转化来的CAPS引物及1对COSⅡ引物。经连锁遗传分析,获得了与ps-2基因紧密连锁的1个SSR标记(SSR450)和1个CAPS标记(命名为TG123),它们与ps-2基因的连锁遗传距离分别是4.9cM和11.6cM,位于该基因两侧,均为共显性标记。这两个标记的获得可直接用于标记辅助育种和杂种纯度鉴定,加速番茄雄性不育的转育与利用。  相似文献   

12.
Codominant-SCAR技术的建立以及在番茄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SCAR标记的原理与多引物PCR技术, 建立了共显性标记技术Codominant-SCAR。利用该技术对12份番茄近等基因系进行了遗传鉴定, 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重复性好、迅速、简便、成本低的特点, 可用于番茄和其它作物的分子育种。  相似文献   

13.
高岭  冯尚国  何仁锋  赵妙玉  王慧中 《园艺学报》2013,40(10):2026-2032
 应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兰属14个种的24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7条引物共扩增出259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24条,多态性百分比达86.49%,条带大小为100 ~ 2 000 bp,多数条带分布在500 ~ 1 300 bp之间。根据SCoT标记计算的遗传距离系数得到的聚类结果可知,24种兰属植物可以分为5类:A类:春兰、建兰、蕙兰、莲瓣兰;B类:墨兰、寒兰;C类:春剑;D类:兔耳兰;E类:多花兰、文山红柱兰、虎头兰、象牙白、碧玉兰、黄蝉兰,这与传统兰属分类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菠菜种植国及消费国,但由于受种质资源材料的限制,可用于育种研究的材料极度匮乏,这加大了具备优良商品性状菠菜新品种的培育难度,对菠菜强大的需求与其较不完善的种质相关研究间形成了鲜明的矛盾。综述菠菜的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的基础性研究,基于形态学标记和分子标记的菠菜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番茄抗病基因Ty-1的CAPS标记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番茄抗病基因Ty-1的分子标记,利用特异引物对3份抗病纯合材料(基因型Ty-1/Ty-1)和3份感病纯合材料(基因型ty-1/ty-1)进行PCR扩增,抗病、感病材料均产生400 bp的PCR扩增片段,感病和杂合抗病材料的酶切产物存在RsaⅠ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350、50 bp以及400、350、50 bp的片段,而抗病纯合材料的扩增产物无此酶切位点,酶切后仍为400 bp的片段。该标记能够区分抗病材料、感病材料及杂合抗病材料,是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Ty-1紧密连锁的共显性标记。利用该标记对33份番茄F1进行检测,有20份材料含有抗病基因Ty-1,13份材料不含抗病基因Ty-1。利用该标记对国内的24份番茄自交系进行检测,24份材料均不含抗病基因Ty-1。经反复验证,结果准确可靠,该标记可以用于对番茄抗病基因Ty-1的筛选鉴定。  相似文献   

16.
利用16对SSR和10对SCoT引物对99个菊花品种的基因组变异进行扫描,分析其群体结构,并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LM方法对10个表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供试群体Shannon’s指数为1.46~2.52。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99个菊品种划分为5个亚群。GLM分析发现有8个SSR位点与7个表型性状相关联(P0.01),其中与3个花部性状(花序直径、花序高度、舌花宽度)相关位点5个,与4个营养性状(叶柄长度、叶片长度、托叶大小及叶一级刻度)相关位点4个,各位点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在0.06~0.40之间;3个SCoT位点与花序直径相关联。MLM分析发现3个SSR位点与4个表型性状相关联。MLM中检测到的标记JH42、JH81和JH86在GLM中同样被检测到,但解释率稍低。  相似文献   

17.
油菜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为了提高油菜的产量,各国都致力于油菜的育种工作。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广泛地应用油菜育种。本文从遗传和物理图谱构建、基因的定位与克隆、数量性状位点的遗传分析、遗传多样性的评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综述了分子标记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菇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报道了应用RFLPs和RAPD技术分析香菇类缘关系,鉴别品系及分析木耳杂交后人攻原体质体融合子的结果,发现供试的32个香菇菌株的总DNA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存在多态性;木耳杂交后代、融合子及其亲株间DNA PCR扩增产物谱带型出现差别,这充分说明RFLPs和RAPD技术在分析遗传变异、鉴别品系、鉴定杂种和融合子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缘枯病抗性基因的SRAP标记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大白菜缘枯病抗病材料山西信中籽-339和感病材料山西信中籽-332为亲本构建包含111个单株的F2分离群体,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分离群体混合分析法(BSA)筛选与抗病基因连锁的标记。结果表明:在672对SRAP引物中有19对引物在抗感病池间存在多态性,经过单株筛选,BMe10CO11标记与大白菜缘枯病抗病基因连锁,其遗传距离为11.4cM。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由60 000 个克隆组成的芥菜无偏倚Fosmid 文库,该文库外源片段插入率为100%,外源DNA 平均插入长度为32 kb,文库覆盖率约为芥菜基因组的1.8 倍。利用不同来源的分子标记筛选文库,得到的阳性单克隆经荧光原位杂交(FISH)鉴定后,获得两类B 基因组细胞学标记,一类在所有染色体上都有信号,另一类仅在一对染色体上有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