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系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培杂航七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杂航七是以培矮64S为母本,航恢七号为父本组配育成的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优质、高产、稳产等特点,200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利用低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与优质籼粳交后代G67测配而成的两系杂交稻培杂67,是一个优质、丰产、抗性强的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王丰 《中国稻米》2022,28(5):107-116
本文针对华南广东、广西优质杂交稻育种的两个阶段进行了综述。第1个阶段为中等直链淀粉含量优质杂交稻发展阶段,育成了粒型较好、心腹白较少、透明度好的博A、秋A、美A、粤泰A、天丰A、五丰A、荣丰A和吉丰A等8个不育系,并利用其配组育成博优998、天优998、五优308等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优质杂交稻品种149个通过审定。此外,还利用两系不育系培矮64S配组育成培杂双七、培杂泰丰等9个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优质两系杂交稻品种通过审定。第2个阶段为低直链淀粉含量的优质杂交稻发展阶段,育成了粤丰A、泰丰A、野香A、广8A、丰田1A等15个优质不育系,并利用其配组育成泰丰优208、野香优莉丝、丰田优553等低直链淀粉含量优质杂交稻品种212个通过审定。同时,利用五山丝苗、粤农丝苗、五山油占等8个高产抗病兼用型优质常规稻作恢复系和优质恢复系华占与丙4114配组育成175个低直链淀粉含量优质杂交稻品种通过审定。从2015年开始,在每年的全国年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中,由华南直接育成或利用华南亲本合作育成的杂交稻品种占到一半以上,为我国优质籼稻产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最后还讨论了当前华南优质杂交稻存在问题和今后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培杂35是华南农业大学利用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与恢复系特华占35选配组育成的高产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5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适宜在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5.
培杂163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培矮64S为母本,自选恢复系粤恢16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6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米质突出,是广东省第1个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2级标准的两系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6.
泰丰优3301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泰丰A与闽恢3301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4年引进连城县示范种植,介绍了泰丰优3301的特征特性,并提出其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丰两优1号     
丰两优1号是丰乐种业与辽宁粳杂中心合作选育、丰乐种业独家开发的两系、优质、高产、抗病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200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分别通过河南、湖北、广西等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  相似文献   

8.
培杂南胜3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用培矮64S与南胜3配组,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瘟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1年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泰丰优2098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泰丰A与福恢2098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籼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泰丰优2098在建阳市示范种植表现,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泰丰优65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用泰丰A与福恢656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籼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3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阐述泰丰优656在光泽县作烟后稻种植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培杂山青系广东省茂名市两系法杂交水稻攻关协作组用培矮64S与山青11杂交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感温型中、晚稻兼用组合,1996年由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当地作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23~125d,作晚稻栽培106~108d,与汕优63相同。我区于...  相似文献   

12.
泰丰A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针对该不育系的特点,利用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骨干恢复系作杂交亲本,通过籼粳交中间材料将粳稻亲缘渗入籼型恢复系中,选育出一批株叶形态好、茎秆粗壮的恢复系与泰丰A配组,配制出泰丰优2098、泰丰优656、泰优202、泰优2197、泰优676、泰优2328等6个杂交稻组合通过福建省或福州市、漳州市审定。介绍了福恢2098、福恢656、福恢202、福恢2197、福恢676、福恢2328等6个恢复系的选育经过。  相似文献   

13.
培杂山青系广东茂名市两系杂交水稻攻关协作组用培矮64S与山青11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中、晚兼用组合,1996年由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承广东华茂两系杂交稻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我县1997~1998年2a共进行培杂山青制种46.8hm2,...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2019,(6):103-105
陵两优1377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用籼型两系不育系湘陵628S作母本,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恢复系R1377(黄粤丝苗)配组育成的感光型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丰产稳产性好、抗倒性强、米质优,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培杂茂三是我们利用培矮64S与优质常规稻粳籼89杂交选育的优良变异单株 ,于1995年测配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 ,2000年3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同年12月通过广西区品种认定 ,2001年8月通过全国审定。一、产量表现1998年早季参加广东省杂交水稻区试 ,平均产量6.6t/hm2,比汕优63减产1.60 % ,减产不显著 ;1999年早季复试 ,平均产量7.2t/hm2,比汕优63增产1.55% ,不显著。1998年晚季参加广西水稻品种中熟组区试 ,桂中4个试点 ,平…  相似文献   

16.
泰优305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湖南优至种业有限公司、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野败型优质籼稻不育系泰丰A与优质恢复系广恢305配组育成的感温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丰产性好、后期转色顺畅和米质优等特点,2019年4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优质两系稻新组合培杂1303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杂1303是由三亚中种种业有限公司采用培矮64s与自选恢复系“中种恢1303”测配而成的感温型优质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07年4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2007008),现将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泰优2165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泰丰A与自育的优质恢复系福恢2165杂交选育的优质晚稻品种,201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8—2019年在浦城县作为晚稻试种,表现熟期适中、高产、稳产、米质优等特点。介绍了泰优2165在浦城县作晚稻种植的性状特征以及高产栽培技术,为泰优2165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用培矮64S与茂三组配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培杂茂三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2000年通过广东省审定,并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认定。  相似文献   

20.
泰优航1573是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利用恢复系跃恢航1573与优质不育系泰丰A配组育成的三系优质杂交晚籼稻新组合。2016年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江西稻区作晚稻种植。介绍了泰优航1573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