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每到秋冬季节,在南方会看到一种叶绿果红的乔木,这就是铁冬青。铁冬青平时不太起眼,但到果熟季节,硕果累累,便引人注目了。不过由于目前在庭院绿化中使用不多,许多人对它还不太熟悉。铁冬青(Ilex.rotunda Thunb)为冬青科冬青属常绿乔木,树高可达20米,胸径1米,枝干苍劲挺拔,分枝角度自然有序,枝叶分布错落有致。叶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叶片浓绿、光亮、革质、全缘。雌雄异株,聚伞花序或伞形花,花白色,有香味。核果椭圆形,红色,有光泽(挂果量过多时会造成大量落叶)。花期3~4月,果熟期11~12月。  相似文献   

2.
杭州举办北美冬青推广与技术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美冬青是欧美常用的切枝观果植物,冬季落叶后,红色的果实挂满枝头,十分喜庆,已被引入国内栽培、繁育。为了更好地推广北美冬青,10月27日,杭州润土园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杭州市余杭区林业工作站,在杭州市举行了2012北美冬青推广与技术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3.
北美冬青引种栽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又名轮。生冬青、美洲冬青,为冬青科冬青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原产美国东北部。  相似文献   

4.
沙冬青抗逆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华  贾桂霞  丁琼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121-121
豆科植物沙冬青是中国西北方荒漠地区特有的超旱生常绿阔叶灌木,所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抗逆性非常强,被列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对沙冬青的抗逆性作了综述,从抗旱、抗寒、耐盐和抗风沙等4个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分析了沙冬青能在逆境中得以生存的原因及其适应恶劣环境的机理,并对其开发应用前景作了进一步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温度、光照、贮藏时间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梅叶冬青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梅叶冬青种子存在休眠期,度过休眠期后发芽率迅速增加,发芽率到达峰值后迅速下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中GA3效果最佳,其适宜的浸种浓度为50~100 mg/L;光照对梅叶冬青种子萌发没有影响;梅叶冬青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6.
沙冬青叶部病害发病率高侵染速度快严重威胁植株正常生长。为鉴定引起沙冬青叶部病害的病原菌,制定病害防治方案,利用形态学特征、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田间喷施药剂测定杀菌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引起沙冬青叶部病害为病原真菌,离体培养菌丝绒毛状、灰白色、致密气生菌丝,背面呈灰黑色轮纹状,显微镜观察菌丝直柔曲状,有隔,产生深色分生孢子梗,以合轴式延伸,顶端单生分生孢子;ITS序列鉴定与Alternaria destruens ATCC 204363(NR_13714 3.1)(毁坏链格孢)相似性达到100%,初步确定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不同药剂田间防治试验表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喷施2次对沙冬青叶部病害的防治效果达到87%,波尔多液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为57.9%,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优于波尔多液2000倍液。研究结果首次报道沙冬青叶部病害病原真菌的形态特征和鉴定结果,制定了病害田间防治方案,可为沙冬青叶部病害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北美冬青亮相春晚引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年央视春节晚会现场,宾客圆桌上的插花多了一串串亮丽的红果,这就是近年欧美颇为流行的插花材料——北美冬青。北美冬青又名轮生冬青、美洲冬青,为冬青科冬青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剪枝期从12月到翌年2月,恰好可在圣诞、元旦、春节等节日期间上市。北美冬青切枝水插时间近两个月,欧美栽培的绝大部分是作切枝使用,也有盆栽和园林绿化应用.  相似文献   

8.
超干贮藏对沙冬青和霸王种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李毅  陈拓  安黎哲 《种子》2006,25(10):1-5
采用硅胶干燥法将沙冬青和霸王种子的含水量降至5%以下,以研究对种子活力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冬青和霸王种子的耐脱水性较高,含水量分别降至4.67%和3.89%,种子活力虽略有下降,但明显高于对照,细胞膜也能够保持较好的完整性,脱氢酶活性、α-淀粉酶活性、呼吸强度都较高,可见4.67%和3.89%分别是沙冬青和霸王种子超干保存的最适含水量。  相似文献   

9.
<正>枸骨为冬青科冬青属多年生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一般株高可达2~6m,树皮平滑,银灰色。枝叶稠密,四季常青,叶片形状奇特,边缘及尖端均有硬刺,根基部萌蘖性强,耐修剪。花小,米黄绿色,3~4月开放,果成熟时红色鲜艳,观果期较长。喜阳光温暖,耐阴湿,不耐严寒,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用枸骨树桩制作盆景,姿态古雅、叶形奇特,可终年赏叶、三季观果。其  相似文献   

10.
冬青属(Ilex)是冬青科在我国分布的唯一属,该属植物主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及台湾。目前除冬青(I.purpurea)、枸骨(I.cornuta)等少数种类外被普遍栽培外,大部分富有观赏特性的种类仍处于野生状态。笔者近年来对福建省冬青属野生观果植物进行了调查引种,现介绍以下7个常见类:  相似文献   

11.
博罗红豆与小金冬青是最早在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并发表的特有植物物种,生存空间极其狭窄,为保护博罗红豆种群资源,扩大其种群规模,通过对保护区小金冬青、博罗红豆分布点进行物候观测,选取济公田苗圃场和三堆池科研宣教中心2个地点进行小金冬青、博罗红豆扦插繁育试验,初步总结了博罗红豆与小金冬青的物候观测及种苗培育中技术和工艺流程,取得了一定的试验研究成果,为今后博罗红豆与小金冬青扦插培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离克隆强旱生植物沙冬青的ERF基因,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在已对沙冬青cDNA文库和EST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分离克隆了1个沙冬青ERF基因.该基因全长899 bp,没有内含子,开放阅读框633 bp,编码211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理论MW=23 216.0,理论pI=8.20.  相似文献   

13.
冬青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普遍含有三萜、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在临床上有降血脂、心脑血管保护、抗菌消炎等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于冬青属药用植物价值的发掘,有力地推动了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常用冬青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有关研究,提出有必要深入研究冬青属药用植物的药理,筛选出更多的活性物质并深入发掘其在临床治疗上的用途。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水培条件下,不同比例的氮、磷、钾对沙冬青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对沙冬青干鲜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磷缺失条件下,干鲜重均低于其他各组处理,同时在形态上表现出缺乏症状。氮、磷、钾比例为30 mg/L、30 mg/L、60 mg/L时最能显著促进沙冬青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李敏 《分子植物育种》2023,(14):4780-4787
苦丁冬青苷D是大叶冬青苦丁茶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旨在探究苦丁茶树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苦丁冬青苷D在力竭运动肥胖大鼠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将肥胖大鼠随机分为不同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灌胃给予苦丁冬青苷D不同剂量,并观察力竭游泳时间、血脂代谢、心肌损伤、氧化应激反应以及骨骼肌和心肌AMPK通路的变化。结果显示,未经处理的肥胖大鼠表现出较长的力竭游泳时间、异常的血脂代谢、增加的心肌损伤以及升高的氧化应激反应水平,同时骨骼肌和心肌AMPK通路受到抑制。然而,在苦丁冬青苷D干预下,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增加,血脂代谢异常得到改善,心肌损伤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水平下降,同时骨骼肌和心肌AMPK通路得到激活。本研究初步得出结论:苦丁冬青苷D通过调节肥胖大鼠的血脂代谢、心肌损伤、氧化应激反应以及骨骼肌和心肌AMPK通路的活性,对力竭运动肥胖大鼠产生积极影响。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苦丁冬青苷D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6.
笔者根据小叶冬青根系发达,长根多且生长快的特点,试图用该树种制作附石型盆景,可直接附石上盆,不需采用传统的土埋培育法,成型快,制作简便易行。近年制作了20余盆,均获得成功(见右、下图照) 办法是:将栽植成活半年左右的小叶冬青小心挖出(此时长根较多),所选植株的大小可视配石的高矮比例决定。应选取长有0.3厘米左右粗的几  相似文献   

17.
潘温文  洪震  练发良 《种子》2017,(3):99-101
采用层积、赤霉素及微波辐射对榕叶冬青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各处理对榕叶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榕叶冬青不存在隔年萌发现象,但种子于第1年发芽极少,主要集中在第2年萌发.层积、微波辐射及赤霉素处理对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赤霉素处理种子发芽最快,第80天开始发芽,低温层积90 d处理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4%,对照组于第180天开始发芽,发芽率为28%.  相似文献   

18.
‘金宝石’钝齿冬青(Ilex crenata‘Golden Gem’),为冬青科冬青属常绿阔叶灌木,多分枝,高0.5~1.1m。顶芽小,芽鳞3枚,单叶、互生,叶小而密生,椭圆形至倒长卵形,厚革质,有光泽,先端圆钝或锐尖,基部楔形或钝,1年抽生2次新梢,新梢和新叶金黄色,后渐为黄绿色。雄花3~7  相似文献   

19.
贵州苦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雍静 《贵州茶叶》2005,33(1):19-21
苦丁茶又称苦茶,湖南农业大学陈兴琰教授考证,古代文献所指的皋芦(或瓜芦)就是现今的苦丁茶。成书于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的《桐君录》记载:“南方有瓜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通宵不眠。”说明我国民间习惯饮用苦丁茶至少有1800年的历史。《中药大辞典》记载:“苦丁茶为冬青科植物枸骨和大叶冬青的叶。四川地区用木樨科植物序梗女贞的叶,  相似文献   

20.
在色块植物应用中,龟甲冬青用得最多,适应性较好,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沿海地区,在园林绿化中盐碱地占有一定比例,而龟甲冬青一旦配置在盐碱地带,植株就会生长不良、萎蔫直至枯死,对景观破坏较大。但如果用滨柃替代龟甲冬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