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鸡腺胃炎是以采食量低、生长不良、消瘦、粪便过料等外观症状以及腺胃肿大如球或萎缩,腺胃黏膜溃疡、肌胃角质层溃疡或糜烂为主要特征的流行病,发病鸡群死亡率可达30%~50%,给家禽业带来了巨大威胁.文章就该病的流行、致病因素、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腺胃炎的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养鸡生产中,一种以鸡群生长发育不良、消瘦、整齐度差,病死鸡剖检以腺胃肿大似乳白色球状,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在鸡群中流行比较普遍,且病鸡群的生产水平严重下降,给养鸡场户造成的损失惨重,此病即是鸡的传染性腺胃炎。  相似文献   

3.
武继芳 《新农业》2011,(12):26-26
鸡传染性腺胃炎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2009年尤为明显,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广泛流行。发病鸡采食严重不达标,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腺胃肿大、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给养殖业造成了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一、发病症状鸡腺肌胃炎前期症状:腺胃肿胀,腺胃壁增厚,呈月牙状,乳头水肿,粘膜瓣有组织液流出。后期症状:腺胃瘫软,腺胃乳头消失,腺肌胃比例失调(正常是腺胃肌胃比例为1∶5)。腺肌胃炎病毒侵害的肉鸡脏器有腺胃、肝脏、脾脏、法氏囊、肠道。该病最大的危害就是导致饲料不消化,鸡群拉饲料便,鸡群摄取的营养物质不足,生长发育受阻,加上免疫抑制因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家禽养殖技术和水平也不断进步。但近年来,以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低、消化不良、腺胃肿大、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鸡传染性腺胃炎困扰着广大养鸡户,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一、病原及病因在患传染性腺胃炎的病鸡中可分离到多种病毒,难以确定具体由哪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目前已经分离的病毒包括呼肠孤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  相似文献   

6.
肉鸡肌胃糜烂又称肌胃溃疡,以肌胃黏膜糜烂或形成较深的溃疡和出血为特征。随着肉鸡业的发展,肌胃糜烂的发生和流行也在增加,成为肉鸡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近几年来许多肉鸡养殖场出现了一种以鸡采食量低,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粪便过料等外观症状以及腺胃肿大如球状,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流行病。  相似文献   

7.
当前家禽腺肌胃炎发病呈上升趋势,在防治过程中不仅应针对疾病的治疗采取有效治疗,同时还要对疾病发生原因做出分析,从而真正减少腺肌胃炎的发生。文研究对此展开论述,详细分析饲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减少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鸡传染性腺胃炎是一种以鸡群精神沉郁、生长发育不良、消瘦、大小不均匀、粪便过稀等外观症状以及腺胃肿胀似乳白色球状、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禽病。1流行情况肉鸡传染性腺胃炎的发病日龄不定,最早发生在3~7日龄,15~30日龄多发,特别是在15日龄前后,病程8~10 d,长的可达35 d,在临床症状出现后4~6 d出现死亡高峰。特点为发病早,易反复,日龄愈小,感染率愈高。前期症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正近两年来,肉鸡腺胃和肌胃糜烂已经成为危害家禽养殖业生产的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得到养殖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重视。本文主要阐述了在辽宁省庄河市实习期间,结合当地的实际养殖情况,总结的肉鸡肌胃炎的诊断分析与防治要点。1发病情况一养殖户自家放养的肉鸡,2015年10月14日龄早上发现异常让过去看一下。刚进鸡舍就闻到很浓的酸味略带腥味,粪便大量出现过料现象,鸡群均匀度差,病鸡表现抱膀,尖头  相似文献   

10.
霉菌毒素是养殖业公认的潜在隐患,严重威胁着家禽的健康,尤其是在腺肌胃炎、肠道黏膜的损伤尤为严重,使消化功能下降,降低饲料生物利用度,影响家禽的生长性能,防控霉菌污染及霉菌毒素中毒对科学养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正>近期以来,腺、肌胃炎高发,一旦发病,久治不愈,而且严重影响鸡群的生长速度和料肉比,药费还很高,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经过统计,发现鸡群在7~10日龄时就已经表现为严重的腺肌胃炎的情况,如治疗不及时在20日龄左右时,鸡群的肌胃已严重溃疡,采食量只有原来的1/2~2/3,有的鸡群刚入群第一天就有肌胃龟裂的情况,因此应变被动为主动,在鸡群入群之后就做系统的保健与预防,结果非常成功。  相似文献   

12.
为完善泰和乌骨鸡的基础形态学资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常规HE染色,对8羽健康成年乌骨鸡消化管的组织学结构进行初步的观察与研究,结果显示,其消化管具有家禽的典型结构特征,食管较长,肌层发达,且有发达的食管腺;腺胃呈纺锤形且食管腺呈囊袋状,腺胃粘膜表面乳头明显,肌胃胃壁由发达的平滑肌构成,黏膜层呈类角质状;小肠肠管较长,绒毛和肠腺发达,固有膜中的淋巴小结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大肠中具有一对发达的盲肠,盲肠基部具有明显的淋巴组织,在整个肠管中,肠绒毛则呈逐渐变短的特征。此组织结构特征表明消化管与其食性相适应,并具有较强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肉鸡传染性腺肌胃炎是一种以鸡只腺胃肿大、黏膜溃疡、脱落和肌胃龟裂、糜烂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目前该病在肉鸡养殖业中呈上升趋势,蛋鸡偶见。患病鸡群因增重缓慢且病程长造成高死淘率,从而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根据近年来的临床观察、病理剖解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用动脉灌注法,观察了绯胸鹦鹉胃的动脉供应。结果表明,腺胃由腺胃背侧动脉和腺胃腹侧动脉供应营养,肌胃由胃左动脉和胃右动脉供应。肌胃背侧动脉和肌胃腹侧动脉均由胃左动脉分出,肌胃背侧动脉发出分支与腺胃背侧动脉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腺胃炎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病,主要发生在20—80日龄,临床表现为有呼吸道症状,生长停滞,消瘦死亡,剖检以腺胃肿大为特症。研究表明该病的病原为冠状病毒,其形态和理化特性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相似,但血清型学特性与呼吸道型和肾型传支有较大的区别,因其最大的病变是腺胃肿大,故暂定名为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或传染性腺胃炎。  相似文献   

16.
灰鹤胃的动脉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动脉灌注法对灰鹤胃的动脉分布进行了大体解剖学观察 ,结果表明 :分布于灰鹤胃的动脉均由腹腔动脉发出 ,腺胃由腺胃背侧动脉和腺胃腹侧动脉供应营养。肌胃由胃左动脉、胃右动脉和肌胃背侧动脉供应 ,肌胃背侧动脉为腺胃背侧动脉的延续支 ,肌胃腹侧动脉是胃左动脉的分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星杂579产蛋鸡的食管、嗉囊、腺胃、肌胃的组织构造做了初步的研究,发现其食管、嗉囊的固有层含有大型囊状食管腺,腺胃粘膜肌层,有浅层的单管状腺和深层的复管状腺,肌胃固有层有单管状腺。食管、嗉囊、腺胃和肌胃的大部分分层都很相似,但粘膜肌层都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随着牧业小区不断建设,在养殖肉鸡密集区及高密育雏散卖麻鸡雏的每年五月至九月期间,禽流行性腺肌胃炎、采食量下降综合症逐渐流行,临床上以腺胃如乒乓球样为特征,严重危害养殖业的发展。1致病因素采食霉变饲料、玉米,误食霉变的垫料等多种因素,引起发病。病毒性疾病的免疫接种诱发本病的发生。2临床症状鸡群采食量减少,拉稀,消化不良,拉饲料便。鸡冠发育不良、倒伏,色泽变淡,颜色不鲜艳,脚色发白,羽毛无光泽,被毛逆立,卖像差。3剖检变化腺胃肿大,外观呈乒乓球状,质地坚实,腺胃切开后,自动外翻,切面呈月牙状,腺胃乳头扁平甚至消失。腺胃粘  相似文献   

19.
<正>一、鹅的副黏病毒病流行情况14日龄至13月龄鹅均可发病。发病率一般为10%-50%,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二、临床症状在仔鹅发病初期,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无力、少食或拒食,体温升高1~2℃;后期表现为瘫痪,拉白色稀粪(泥状、腥臭),多数有神经症状。种鹅发病初期,临床表现为食欲和产蛋率下降,出现小蛋、畸形蛋,拉白色、绿色、褐色稀粪,后期有的出现扭头转圈等神经症状。三、病变特征该病病变主要出现在消化系统,食道上常有白色、黄白色小结节,腺胃与肌胃交界处、腺胃黏膜、腺胃与肌  相似文献   

20.
<正>鸡传染性腺胃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腺胃肿大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多发生于雏鸡和青年鸡,主要表现病鸡消瘦、个体差别大,剖检腺胃壁增厚、变大、水肿,腺胃乳头肿胀,粘膜出血,有的出现溃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