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2.
"3S"及抽样技术在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3S”及抽样技术应用的国内外现状,并对其在森林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特点、方法进行了简要概括;基于“3S”技术的动态监测理论和方法不仅能满足森林资源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要求,且具有多目的的监测功能,可作为建立更高层次专家决策系统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8次森林资源清查和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获得的生态和资源大数据,对海南省近40年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南森林资源面积、蓄积和生态功能实现了\"三增长\",海南省森林面积自1981年起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第5次清查期(1994—1998年)后逐渐趋于稳定,在第8次清查(2009—20...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天津市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监测的分析和研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天津市今后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和网络化,进一步提高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空间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以紫金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数据挖掘,可以从森林资源空间数据库中抽取未清楚表现出来的隐含的知识和空间关系,为森林空间规划和经营措施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以200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空间数据库、2002年遥感卫星SPOT5数据包为主要信息源,选取与风景林美景度有关的林分、地形、人类干扰等10个环境因子,在ArcGIS 9.3平台上,进行空间热点探测、趋势面分析、地理加权回归、C5.0决策分析。研究表明:高美景度风景林主要分布在南坡的中上部,而低美景度风景林主要分布在紫金山森林公园外围;风景林美景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种圆心偏东的同心圆状分布格局;风景林美景度与林分生长状况正相关,与所处位置的海拔高度正相关,与距离公路、与居民点距离等人为因素的干扰强度负相关;C5.0决策分析归纳的3个示例规则所揭示的知识与空间热点分析、趋势面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的结论保持一致,4个主要输入变量的重要性依次为:平均胸径(0.33)>海拔(0.25)>与公路距离(0.23)>与居民点距离(0.21)。 相似文献
6.
线截抽样是稀疏总体的调查方法,是一种有放回不等概抽样方法.系统梳理了直线型线截抽样的倒木蓄积总值、密度、均值、长度以及估计精度、方差、估计区间等计算公式,将直线型线截抽样应用于研究区域的倒木调查,探讨不同截线长度对调查精度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截线长度为50 m.此时,倒木蓄积总量为536.85m3,蓄积密度为27.53 m3·hm-2,倒木总条数为5 887条,抽样精度达90.05%(可靠性为95%),为森林资源综合监测地面样地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8.
以辽宁省为例,应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影像(MODIS)数据进行森林信息提取,并选取森林面积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单元作为抽样单元,应用随机、系统、分层的抽样方法对辽宁省森林面积进行抽样估算,在获得最优抽样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第2阶段抽样,设计不同样本容量水平下的森林面积空间抽样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以县森林面积覆盖百分比为分层标志的分层抽样方法抽样效率最高,在第2阶段抽样估算的8种样本容量水平下,当样本容量为8时,抽样精度达到95%,并且所需样本数量最少,达到了森林面积抽样精度要求。应用此方法能够减少森林资源调查成本和工作量,可以结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3S技术),进行大区域范围森林面积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村镇林样户抽样组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郑州市中牟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49个村、196户林木蓄积资料,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两阶抽样、事后分层抽样3种样本组织方法分别对中牟县村镇林蓄积总量进行估计,通过对比发现事后分层抽样优于其它两种方法,估计精度为0.8986.具有较高的估计效率。 相似文献
10.
11.
12.
资源调查与监测是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立非木材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预警机制是资源监测最有效手段和方法。利用MapObjects 2.2和ASA 7.0开发出非木材森林资源监测与预警系统,包括了非木材森林资源数据库建立,产量、质量等的相关监测指标和预警指标、预警模型,能实现监测数据的输入、存储、显示、查询、分析,以及发布预警信号和提供辅助决策等功能。系统除了能对非木材森林资源状态进行的测定、观察、记载、分析和评价外,还能揭示区域资源演变轨迹和变化趋势,满足国家对资源评价的需要,为合理管理非木材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多目的森林资源监测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郑小贤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20(1):53-58
对美国、加拿大和日本3国的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的现状与展望作了分析和综述,包括抽样调查法、调查项目、GIS和遥感、信息系统及成果公开和面向用户几个方面.共同特点是:①收集包括木材和非木材资源的各种信息;②从野外样地调查向森林资源与环境变化监测方向发展;③在森林资源连续调查中应用遥感和GIS提供最新森林资源信息;④野外调查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根据上述分析,建议在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中采用以遥感和GIS为基础的兼有环境监测功能的国家森林资源调查体系.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不同地区森林生态资源经济价值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分析湖北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对其森林生态资源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生态资源价值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地区经济越发达,其资源价值越高;湖北不同地区森林生态资源价值相差较大,每公顷资源经济价值量从1000元到18000元不等,资源价值年增长量最大相差10倍以上;湖北森林生态资源分为3种价值类型:Ⅰ类为高价值区,每公顷资源价值量达8000元以上,Ⅱ类为一般价值区,为2 500~8 000元,Ⅲ类为低价值区,每公顷资源价值量在2 500元以下,不同经济价值类型区应采取不同的资源保护和发展对策;森林生态资源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增加投入使资源再生产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一致有重要意义;森林生态资源年增长量是其价值补偿的重要依据,Ⅰ类经济价值区每公顷不能低于375元,最高可达900元以上,Ⅱ类地区在150~375元之间,Ⅲ类地区可按150元以下标准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平衡取样积分电路工作过程的分析,讨论了电路各个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及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阐述了电路中各关键器件的参数选择和电路调试方法,并将该电路应用于探地雷达回波采集系统。在实验室内对取样积分电路进行调试,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平衡取样积分电路工作过程的分析,讨论了电路各个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及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阐述了电路中各关键器件的参数选择和电路调试方法,并将该电路应用于探地雷达回波采集系统。在实验室内对取样积分电路进行调试,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RS、GIS的森林资源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RS数据和GIS技术进行白云山森林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用计算机自动分类法可把广东省的主要树种分出来,其分类总精度达94.4%,各镇(林场)地类,林分面积与二类调查数据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8.
利用4个不同时相的航空遥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拟定生态环境景观类型分类系统和动态系统,编制各时相景观类型图,在GIS支撑下,建立空间数据库并进行空间处理、分析,产生景观动态图和动态属性信息,为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