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依靠自身的资源和条件优势,率先建立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先导区。为了引导黑龙江省不同的地区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先导区,提高黑龙江省“四个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增强黑龙江区位功能、更好地担负起“五大安全”责任。通过调研和考察介绍了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的现状,指出了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对策研究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山东农机》2011,(2):53-53
2010年.黑龙江省年产粮食达到1002.6亿斤,为“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提供现代农业装备的黑龙江省农机流通业2010年销售总额达102.5亿元,同比增长26.8%。  相似文献   

3.
<正>光阴最是珍贵,一晃我们又迎来2015年的绚丽天光。我国农机行业、农机化领域也迎来新的美好期待。让我们备感欣喜的是,过去的一年,我国粮食产量取得了历史无二的"十一连增"卓越成绩。成绩的背后,有我们农机化工作者做出的突出贡献。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现代农业发展靠农业科技,而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得以转化的最重要载体。多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等优惠政策刺激下,我国农机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快速增  相似文献   

4.
1997年省委、省政府对农村和农业工作提出了“一增、二稳、三提高”的工作目标,县委、县政府也对我县农村和农业工作提出了粮食产量要达到4.8亿斤,农民人平纯收入要达到增加350元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除继续稳定农村政策,增加农业投入,更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提高科技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中的科技贡献率。我们农机  相似文献   

5.
2010年,被誉为骑在铁牛背上的农业黑龙江省以年产501.3亿kg粮食的佳绩登上历史性新台阶,全省农民收入增幅超过9%,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784万kW,比2009年增长8.9%,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9.1%,机耕、机播和机收等综合机械化程度继续保持全国第一。而为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提供现代农业装备的黑龙江省农机流通业,也传来佳音——2010年以同比增长26.8%的102.5亿元销售总额,为十一五之末画上了一个圆满而光彩的句号。  相似文献   

6.
主编漫谈     
<正>有一些数字应该被记住。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粮食产量达到11791亿斤以上,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这一成绩的取得与下面的一组数字息息相关。2012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继续保持了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农机化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土地面积平坦辽阔,水稻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水田机械化程度高,农村种植水稻的劳动力不足,适合建立水田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先导区。从创建水田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先导区的意义,黑龙江省具备的优势条件及存在问题,创建水田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先导区的对策建议,先导区创建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为了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黑龙江省绥化市组建了千万元以上的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105个,总投入资金13.5亿元,其中国家农机设备投入10.6亿元,农民场库棚建设投入2.5亿元,其他投入0.4亿元.合作社共购置132.3 kW以上拖拉机519台,其中220.5 kW以上拖拉机52台,大型配套农具816台,联合收割机1 009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量组建,提升了现有的农机装备水平,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改变了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同时,也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推动了土地流转和实行规模化经营,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2011年绥化市粮食总产达152.9亿kg,纯增18.35亿kg,占黑龙江省增量的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 719元,比上年增长20.8%以上.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械》2023,(7):19-20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拟在黑龙江、江苏、浙江、贵州、云南、甘肃等省份,及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一大一小”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其中,选定黑龙江省、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承担建设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任务,重点探索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熟化定型、推广应用三位一体的新机制新模式;选定浙江省协同贵州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机科技创新的障碍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机械化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反映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保持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农业机械装备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物质载体和基本条件,又是农业生产力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农机装备要满足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生产的要求,实现低耗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成套化,关键要靠农机科技创新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农机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要使农机科技创新快速、持续发展,探寻制约我国农机科技创新的障碍因子,研究与探讨加快农机科技创新的对策措施和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机市场产业布局呈现出明显的全球性竞争趋势。国内外农机龙头企业纷纷在黑龙江市场进行战略布局,以期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未来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企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市场机遇黑龙江省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出台加快发展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给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和强力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农业机械》2023,(4):27-31
<正>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提农机发展,“部长通道”上提及重点领域两会代表“唱”出农机声音。农业机械杂志社聚集两会为大家汇聚声音。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农机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报告指出,今后一年的工作重点,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500亿kg)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相似文献   

13.
组建智能农机装备检测中心是推进高端智能农机快速发展的有效抓手,是促进农机装备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建设农机强省的必然要求。文章论述了江苏省组建智能农机装备检测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实际提出提升高端智能农机产品有效供给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正"统筹协调各类农业科技资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和工程,重点突破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能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关键技术。加快研发高端农机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推进林业装备现代化。"——2016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正>"‘十二五’我国农业科技成绩巨大,为我国粮食生产‘十二连增’,农民增收连续5年实现‘两个高于’提供了重要支撑。‘十三五’时期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依靠科技、依靠人才、运用装备,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强化现代种业、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生产设施、生态环保等关键性技术研发攻关,突破一批重大品种和技术,力争到2020年使农业创新进入创新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6.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2015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今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土地整治,增  相似文献   

17.
数字     
正2015年粮食产量12429亿斤2015年,面临局部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多发的生物灾害、多变的市场环境等多重考验,粮食高位护盘实现突破,农业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达到12429亿斤,比上年增长2.4%,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十二连增"。种植业生产保持发展良好势头,不仅保证了稳粮保供,更实现了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机械》2023,(6):28-29
<正>2023年5月25—27日,2023新疆农业机械博览会、首届“一带一路”智慧农业论坛、中国(西部)现代农业投入品展览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展会以“智慧农业·智能农机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旨在推进现代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企业落地新疆,开拓周边国家市场,加快新疆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转型升级,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政策·数字     
<正>国务院 :加快新农机研发推广力度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土地整治,增加深松土地2亿亩。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开展节水农业。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机研发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瞄准市场调整种养结构,支持农产品加工特别是主产区粮  相似文献   

20.
数字     
<正>我国粮食产量迈上13000亿斤台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多地少是我们的国情,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中国高度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政策支持、科技驱动、深化改革等多种举措,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目前粮食产量迈上13000亿斤台阶,粮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等大宗农产品供给量显著增加。不仅成功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基本实现了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