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利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等就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展开系统化探析,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密切联系,并且在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不大、生态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绿色生态产业,强化农民生态环保意识以及完善生态教育保障体系,确保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环境管理责任落实不充分以及农民环保行动力缺乏等现实问题,成为影响乡村振兴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掣肘。基于当下乡村振兴所面临的生态困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积极加快产业绿色转型,为乡村振兴奠定物质基础。同时注重维护乡土社会的多样化,厚植农村发展优势;坚持整体性治理与网格化管理并行,合理分配生态环境管理责任。并通过乡村生态行为建设,转变农民行为方式,将生态文明理念落在实处,从而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振兴农村的基础和保障。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积极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近年来,云南省脱贫攻坚战夺取了全面胜利,农村环境治理成效明显,都为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在概括云南省目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对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围绕农村工作抓好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农村基层党建的主要任务,要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按照"生态宜居"的要求,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工作有效进行。本文从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加大农村环保投入以及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四个方面,探索农村生态文明方面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5.
目前,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完成,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的重心。其中,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组成,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整体目标的实现。近些年来,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峻,与乡村振兴要求不相符合。因此,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论述严格贯彻下去,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促使乡村生态振兴得到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推进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仍有很多不足,部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依旧恶劣,基层干部和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匮乏,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仍未完善。为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这不仅是对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践行,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稳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绿色发展为发展理念,将农村生态宜居为战略目标之一,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战略规划。从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村发展现阶段的意义出发,分析指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生态保护与传统经济建设相冲突、地方生态保护政策执行僵硬、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协同性和主体力量缺乏等方面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对绿色发展理念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生态文明所涉及的区域主要在农村区域,能够稳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乡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应当更加注重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农村生态文化的培养等建设措施。着眼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分析,同时结合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绿色农业"的生态建设方针,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提取了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构建指标体系,运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将我国各省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研究,旨在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评价体系及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钟丽冬 《河南农业》2023,(35):63-64
为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进程,优化我国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支撑“三农”新发展,政府部门应站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视角,系统剖析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创新推出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新方法。基于此,本文将基于乡村振兴视域,结合某村生态环境管理的实例,围绕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展开探究,阐述乡村振兴的基本概念,分析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周敏 《农家参谋》2022,(11):1-3
深度挖掘农村的生态价值,推动乡村振兴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衔接,是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重要议题.农村生态面临着生态治理过程中农民参与度不高、生态建设技术帮扶匮乏、生态环境治理模式落后、生态建设财政投入不够等困境,急需培育绿色发展的乡村生态文化理念,推进生态发展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重构互联互动的农业生态合作治理格...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农村农民人居环境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农民作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加强对农民生态文明素养现状的研究以及探索提升农民生态文明素养的具体对策,对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国家逐渐开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助力农村落后地区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将生态文明放在首位,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思想,不断将农村自然环境优势转变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文明优势。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农村落后地区生态致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的原因,并研究生态扶贫助力农村落后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探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从生态环境污染、农业农村"生态、生产、生活"融合、产业与市场接口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支撑生态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的能力、加强农业农村生态资源价值核算和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支撑乡村生态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探索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的社会化经营与服务机制、大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等方面,提出了措施建议,以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进乡村绿色振兴,建设生态强省是未来吉林省的重要任务。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吉林省推进乡村绿色振兴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在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同时用乡村旅游盘活乡村经济绿色健康发展。但在当前吉林省乡村绿色振兴的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需要予以重视与解决。对此提出以下发展路径:树立科学正确的发展理念,强化生态文明思想意识;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实践,在农村营造良好环保氛围;系统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升级,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提升农村生态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现阶段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能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2019年11月21日,中国农学会联合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中国农业大学在南京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聚焦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交流农业绿色发展路径、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专家建议,积极为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乃至整体社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其旨在大力发展农村产业、经济、政治、文化、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护、治理与修复农村自然生态。现阶段,我国在农村的产业、经济等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在人居环境、自然生态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要大力实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群众生态环保意识,促进和保障我国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阐述了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主要就如何做好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水平直接关系着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对农村地区的生产发展、农业结构转变具有重要影响,要想贯彻落实振兴乡村发展战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就要培育农民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建立生态法制体系,让农民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该文简要分析了影响新时代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提高农民生态意识、转变思想观念、重视生态环境、开展法制教育、成立专门的技术指导部门等对策,以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农民自觉做出生态文明维护行为。  相似文献   

18.
张梅 《现代农业》2023,(3):107-112
农村生态治理和乡村全面振兴之间是互补互促的关系,前者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后者为农村生态治理提供了绝佳机遇。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归咎于多元主体责任缺失:地方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到位、地方企业生态责任弱化、农民生态环保意识淡漠、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生态治理能力有限。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就要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地方企业生态社会责任、提高农民生态主体意识、增强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生态治理能力,使农村生态治理的多元主体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构筑符合农村实际的多元共治新模式。多元共治新模式是在对我国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治理模式,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可贵的机遇,但现如今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尤其体现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并没有真正达到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恶劣、产业发展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资金人才匮乏等,为此,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推动农村产业生态化进程,积极补足农村资金技术短板,提升农民环保意识,加快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郑重提出我国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展开工作部署。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代如何把握乡风文明内涵,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研究。本文在分析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路径,以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