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对于规模化猪场而言,加强仔猪保育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需要通过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的科学应用而实现仔猪饲养成活率的有效提升,并提高育肥率,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减少不必要的饲养成本浪费。需要在了解规模化猪场保育猪饲养管理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饲料管理、环境管理及疾病控制管理等方面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处于保育阶段的仔猪生长发育较快,但其自身免疫能力并不高,  相似文献   

2.
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规模化养猜场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现有的规模化猪场既有种猪(公猪与母猪)又有商品猪,母猪所产仔猪基本上全部用于本场育肥生产肉猪:猪场饲养模式一般分群为种公猪、种母猪、后备公猪、后备母猪、未断奶仔猪、育成猪、育肥猪.一个规模化养猪场饲养猪几百头甚至上千头,能否保证每头母猪年产20头成活的...  相似文献   

3.
断奶仔猪又常被称为保育猪,一般是指哺乳仔猪从断奶到70日龄左右的仔猪,断奶仔猪的管理水平如何与育肥猪的出栏时间息息相关,养殖户十分注重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笔者总结了一定的饲养管理技术,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4.
保育猪指的就是哺乳仔猪,育肥前这一期间的仔猪。因为保育猪经受断奶、换料以及转群等多种刺激,使其心理与生理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所以,必须重视饲养管理工作,尽可能规避应激,有效增强其成活几率。  相似文献   

5.
<正>保育猪是指断奶至保育结束前的仔猪,一般为断奶后的5周。此时仔猪刚经历了断奶应激,且胃肠运动和消化功能较差,尤其是胃酸分泌能力较弱,胃内有益菌数量较少,若饲料过渡不当或直接转群会导致保育猪腹泻,抗病力下降,进而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等,还会造成仔猪生长发育迟缓,无法在保育周期结束后达到预期体重,增加猪场养殖成本。以下介绍规模化猪场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为规模化猪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生猪养殖中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对生猪养殖后期的育肥性能和养殖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尤其是目前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猪只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对整体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重要影响。做好保育猪饲养管理措施可以从栏舍清洁消毒,科学断奶和转群,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及栏舍温湿度控制等方面进行。文章对生猪养殖中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保育猪科学饲养及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6,(6)
正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猪场能否取得较好效益的关键环节,该阶段的饲养管理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实现仔猪由断奶向保育安全过渡的同时,更为育肥生产阶段打下基础。养好断奶仔猪,就为后期的育肥猪增重夯实了基础。断奶会使仔猪产生一系列应激性反应,仔猪从生理到心理上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促进仔猪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和体重水平,从而保障饲养效益。  相似文献   

8.
2003年6月,河南省某规模化猪场的保育猪、生长育肥猪突然发生以死亡,皮肤苍白,皮下特别是颈部和腹部水肿,后肢软弱无力以及个别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保育仔猪共死亡77头,生长育肥猪死亡46头。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以及细菌培养检测结果.确诊为由缺硒所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保育猪是指仔猪断奶之后到育肥前的生长阶段,也被称为断奶仔猪。仔猪断奶之后,由于正处于断奶成长的应激阶段,全部的营养物质来源主要依靠于固态饲料,脱离了母乳的良好呵护,一旦饲养管理不当,就很容易因为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而引起营养吸收不良和消化不良。再加上保育猪阶段环境温度湿度的改变,很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原的侵袭,引起传染性疾病,导致仔猪死亡,因此养殖户必须有针对性的做好保育猪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有效防御疾病的传播流行,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介绍猪场在公猪、后备母猪、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哺乳仔猪、保育仔猪、保育仔猪、育肥猪各阶段的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1.
关于提高规模化猪场保育猪成活率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模化猪场在我国越来越多,近年来保育猪越来越难养,疾病越来越复杂,猪场普遍存在哺乳仔猪疾病多、生长速度慢、健康水平差、成活率不高等问题,本人通过对成活率保持在97%以上的大型猪场的调研工作,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根据保育仔猪生理特点、饲养管理的特殊要求,浅谈关于如何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几项有效措施,希望有助于广大同行,特别是养殖户做好保育猪成活率的工作,降低养猪成本,实现养猪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规模化养猪是现代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规模化养殖技术在保育猪养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规模化养殖技术在保育猪养殖中应用极大,促进了农村地区对猪养殖模式的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为了更好的实现保育猪规模化养殖,需要饲养户及时转变传统保育猪饲养理念、饲养方式,确保保育猪能够健康成长。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提升地区保育猪饲养质量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畜牧养殖业的到较快的发展,科学化的养殖技术也在养殖的过程中不断应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现代的规模化养猪场具体的规模化养殖过程,其中包含仔猪的饲养和管理技术,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以及猪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治。  相似文献   

14.
1调教生长育肥猪固定排便仔猪保育期满(60~70日龄)就要下高床,转入生长育肥猪舍进行地面饲养,开始如果调教不好,仔猪就会随地排便,并且以后还很难改变。这不仅会影响猪舍的环境卫生,加大饲养人员清粪的工作量及冲洗猪栏的用水量,而且还会污染散落在地面上的饲料,甚至个别猪有时还会在料槽内排便,污染饲槽内的饲料。  相似文献   

15.
<正>保育仔猪是仔猪从断奶后到转入生长育肥期饲养阶段的仔猪。处于保育期的仔猪,其各种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尚不完善,且由于仔猪从哺乳期转入保育期,饲养管理条件发生改变,仔猪由哺喂母乳为主并补喂部分饲料转入到全天采食饲料。针对保育仔猪的保健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性应对措施,才能取得防控保育仔猪呼吸道疾病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养殖场的发展能够带动农村经济转型,帮助实现农民增产和增收,但目前现阶段一部分规模化养殖场中,饲养人员饲养管理手段不够科学,导致保育猪饲养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降低猪仔成活率,研究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保育猪技术对生猪生产的作用,重点探究如何提升猪场保育猪养殖质量。  相似文献   

17.
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尽可能地降低仔猪断奶产生的应激反应对养猪生产很重要。阐述了保育仔猪的发育规律,并总结了其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保育仔猪的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尽可能地降低仔猪断奶产生的应激反应对养猪生产很重要。阐述了保育仔猪的发育规律,并总结了其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保育仔猪的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不同饲养阶段猪病的特点在饲养管理上的预防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按照生猪在保育、哺乳和育肥这三个阶段发生的呼吸和繁殖综合症、痢疾、腹泻、肺炎以及防线杆菌等疾病特征,归纳总结了明确的饲养管理方法,例如:对母猪加强管理、将断奶仔猪分开进行饲养,科学控制育肥仔猪的密度等等,之后应用维生素、矿物质、泰妙菌素等众多药物做好预防,进而增加猪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形成了规模化的生猪养殖产业,部分养殖场缺少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同时缺乏智能化养殖技术,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导致保育猪养殖质量出现问题,对保育猪的生长发育造成干扰,损害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通过分析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保育猪的养殖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