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柞蚕场的建设(1)柞蚕场柞树的补植抚育。柞蚕场柞树缺株少墩现象相当普遍,需坚持补植,以此逐年提高柞蚕场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蚕场面积的产茧量,同时改善柞蚕场的生态环境。退耕地和荒山坡地等适于栽植柞树的,则营建人工林新蚕场。柞树补植以晚秋或早春为宜,冷凉地区以春季为好。用直播方法补植柞树,成本低,柞苗成活率高,方法简单,补植速度快,同时可节约育苗用地。蚕场补植柞树以后需及时抚育,这是保证  相似文献   

2.
一、茧场选择和整理放养柞蚕的场所称为蚕场,蚕场包含有家蚕的蚕室蚕具和桑园的意义,它不仅影响着蚕儿和柞树的生长发育,而且对防御虫敌灭害和保苗起着重要作用,因而蚕场的选择和整理,对柞蚕放养来说是很重要的。根据多年来的气象环境和劳模们的经验,稚蚕期蚕场,应该选择背风(主要是背东北风和西北风)  相似文献   

3.
利用蒿柳建设柞蚕保苗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柞蚕以山毛榉科的各种柞树叶子为主要食源。此外,还吃杨柳科的蒿柳叶、桦木科的白桦叶,枫树科的枫叶,蔷薇科的苹果树叶、海棠树叶等。在稚蚕期,蚕体弱,缺乏抵抗力,容易遭受损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稚蚕保苗场。建设稚蚕保苗场时可以选择直接在柞蚕场内建设,也可以利用蚕喜食蒿柳建立苗圃式保苗场。由于前者对树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是一化性柞蚕主产区,放养方法与其它地区不尽相同.在春柞蚕放养过程中,除稚蚕期利用很少老梢柞叶外,四、五龄壮蚕期历来采用火芽饲养.而蚕坡的轮伐直接影响柞树的生长,且存在着柞树有效产叶量低,养蚕劳动强度大,生态效益差等缺点,是柞蚕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依照柞树、柞蚕的生长发育协调一致满足蚕儿生理需要的原则,就河南柞蚕全龄老梢育技术,在此与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五龄柞蚕绢丝腺增长规律,苏联学者T.C.已有研究.而壮蚕期饲料对五龄柞蚕绢丝腺的增长也有一定关系.摸清柞树叶质对柞蚕绢丝腺增长的影响,以便改善饲养管理方法,这对一化性柞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现将部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柞蚕品种地方品种“方12号”.二、材料蚕放养方法(一)大眠场二年生老柞育:一至三龄蚕按河南普通方法放养,饲料为二年生老柞(河南俗称老梢),四龄蚕继续使用二年生老柞饲料喂养.当大眠蚕(四龄眠蚕)起身时,挑选同时期眠起的五龄蚕为材料.于五龄第2天8时.再将柞蚕移人当年生芽柞(河南俗称火芽)上放养.  相似文献   

6.
自有柞蚕放养史以来,人类在利用柞树养蚕的过程中, 基本是无回报性的.而且长期以来"重养蚕,轻养树"的结果造成了蚕场退化、生物生产力降低,严重影响柞蚕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广大科技人员曾开展过许多研究, 也取得过诸如"中刈树型"、"阶梯树型"、"固定保苗场"蚕场砂化成因及预防措施" 等成果,对蚕场的建设与保护起到一定作用,但这些成果最终体现的还是对柞树的如何利用 .虽有人研究出一些追施肥料,种植豆科植物,增加植被和回氮等措施,也未能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也有人提出"停蚕还林"作法,恰恰又与当前生产距离太大.所以,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柞树利用与回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丽华 《北方蚕业》2012,33(3):52-53
通过对柞蚕区生态状况历史对比,和柞树自身的生长特性、蚕场生产力下降的原因分析,阐述了养蚕与护林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旭  姜雪丽 《北方蚕业》2010,31(1):37-40
丹东是全国的主要柞蚕茧生产基地,柞蚕放养面积和产茧量占全国的25%,全省的40%左右,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市有柞蚕场资源39.4万hm2,一则受人为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蚕场砂化和退化,蚕场生态环境发生逆向演替,二则经过三次大规模农业产业结构和行政区划调整,到2008年全市柞蚕场面积保留13.9万hm2。柞蚕蚕种场建场有五十多年,由于投入资金少,现有场房破损严重,繁种质量下降,蚕场基地存在问题较多,困境重重。丹东市果蚕管理总站对全市柞蚕场及柞蚕种场资源开展了调查,基本查清了全市柞蚕场和蚕种场资源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菌根化柞树叶片的化学成分检测和养蚕效果进行试验,表明菌根真菌与柞树根系共生,可提高柞树根系持水能力、促进柞树对磷元素的吸收及加强对淀粉等营养物质的积累,进而提高养蚕成绩,进而为防止柞树树势衰退、提高柞树补植成活率、增加柞树产叶量、建设生态型柞蚕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柞蚕、柞树病虫害是目前影响柞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严重制约了柞蚕产业发展。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积极整合有利资源,建立蚕业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体系和机制,建设适应现代蚕业发展要求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蚕业重大病虫害的整体预警防控能力和蚕业生产安全水平,可促进柞蚕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我省地处寒温带,春季干燥多风。柞树因受低温、冷害等影响,不能适时开叶,影响柞蚕的适时放养。为了探索柞树开叶规律,我们从1959年开始,进行了蚕场(以柞树为  相似文献   

12.
在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试养柞蚕,柞树品种是麻栎,柞蚕品种是柞蚕101,饲养柞蚕经过催青、收蚁、小蚕放养、大蚕放养、熟蚕采茧全过程,全龄经过45d,公斤茧粒数101粒,平均茧重10.02g,平均蛹重9.8g。从试养的结果看,视气候及栎树生长情况,我区每年可养柞蚕4-6批,具有较好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3.
1992~1 998年,作者对辽宁柞蚕区大仓鼠的习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大仓鼠在辽宁柞蚕区均有分布。洞穴多分布在柞蚕场周围,有三种洞穴结构,均有垂直洞。该鼠为夜行性,在柞蚕场中的数量有季节性变化,大仓鼠全年有两个数量高峰,分别在7月和9月。前峰低,害蚕最重;后峰高,害蚕较轻。蚕起青后,大仓属开始食害柞蚕,且逐渐加重。有多次盗食同一墩树的蚕,直至害尽盗光的习性。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饲养柞蚕的树种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在进行蚕业资源调查过程中,对辽宁省饲养柞蚕的主要树种及分布作了初步的调查。现将14种柞树及两种蒿柳的识别特征、生态分布及养蚕价值等,简要介绍如下,为挖掘资源潜力,充分利用柞树养蚕等,提供依据;并供有关单位研究参考。 麻栎(Quercus acutissma Carr.)又称尖柞、尖枣子、尖叶柞(图1)。  相似文献   

15.
潘英 《中国蚕业》2008,29(2):41-43
通过新型生物蚕药5%步甲净粉剂对作蚕害虫黑广肩步甲的防治效果应用试验表明:5%步甲净粉剂对黑广肩步甲具有良好的触杀作用,对柞蚕无薰蒸作用;每墩柞树基部撒施200g5%步甲净粉剂的防治效果最好,海城、岫岩和抚顺3地黑广肩步甲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6.56%、95.59%、96.52%;每墩柞树撒施100g5%步甲净粉剂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和柞蚕的存活率达90%以上,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从施药量和柞蚕存活率2个因素综合考虑,以每墩柞树撒施100g为宜,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柞墩的大小,适当增加使用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投效比。  相似文献   

16.
<正> 柞蚕场是具有独特林相的经济林,对蚕场植被的保护与管理,关系到柞蚕生产的发展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本文仅根据辽宁省柞蚕场的现状,提出加强蚕场植被的保护与建设方面的意见,供有关单位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1柞蚕的中毒原因柞叶污染,在放养期间于蚕场周围的农田、果园和林地等喷施农药时,农药雾点飘落至蚕场。2柞蚕中毒的典型症状柞蚕中毒后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不同农药的中毒表现在时间上表现也有差别。柞蚕中毒可分为潜伏期、兴奋期、痉挛期、麻痹期和死亡期。潜伏期的蚕接触农药后活动正常或接近正常;兴奋期蚕停止取食,乱爬并吐少量丝;痉挛期蚕出现痉挛、挣扎、吐液、昂头及排污液等症状;麻痹期蚕失去把握力,倒挂在  相似文献   

18.
姜义仁  秦利 《中国蚕业》2012,33(1):94-96
柞园又称柞蚕场或柞坡,柞园建设是发展柞蚕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柞园建设影响柞蚕营养条件及山区生态环境。柞树不仪是柞蚕的饲料树种,也是我幽重要的植被资源、绿化树种,同时还是…区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室内床上散养法”“柞园塑料薄膜筒柞树套把保护育”和“柞园布袋柞树套把保护育”等3种春柞蚕小蚕保护育的主要技术。并围绕着这3种技术的主要技术要点及应用现状展开详细论述。“室内床上散养法”技术平均每年放养把数能达到1000多把,至2022年年底已累计推广应用19837把,新增收益31186.8万元;“柞园塑料薄膜筒柞树套把保护育”技术2008—2020年期间在主要蚕区累计推广使用近14000把,平均增产柞蚕茧14%以上;“柞园布袋柞树套把保护育”技术已累计推广应用10147把,新增收益20188.3万元。因此,这3种省力、容易掌握的新型保护育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春柞蚕蚕茧产量,从而促进柞蚕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1.选择蛾场和拴蛾了:秋蚕放养和春蚕不同,首先要选好蛾场准备拴蛾。蛾场要选择地势较高,不潮湿、通风良好的地方,以五、六年生的柞树为好。同时要把杂草割去,不但便于通风也易于防除虫害。秋蚕期虫害特别严重,要防止害虫吃蛾卵和蚕儿。除了人工捕杀外,蚕农都以毒饵药杀,(主要是螽蟖类的各种子)。毒饵配制法如下:豆腐渣(土豆、菱瓜都可以)80斤,红礬1斤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