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以来,庆阳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的“六项行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农村建设试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为主线,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7.5亿元,较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2385元,较上年增长17.5%。  相似文献   

2.
临安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自2003年全面启动,到目前止,已完成了662个行政村的村庄编制规划工作;完成了8个示范村、81个重点整治村和71个一般整治村的建设工作。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农村经济总收入连续三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三年以9%以上的速度递增,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较快平稳增长。2005年,全市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实现农业总产值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63元,比上年增长10%。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针对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发展趋势,围绕化解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诸城市瞄准国际市场,以发展创汇农业为突破口,以推动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为主要手段,大力实施农业经济国际化战略,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1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0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2%;实现财政收入 7.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6亿元,分别增长19.4%和22%;完成农业增加值21.2亿元,增长4.1%;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99.6亿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38元,增加178元。 一、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增强农业经济国际化的牵动力 坚持“大(大规模)、高(高起点、高层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梅河口市农业农村工作以突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实施农业攻坚工程,突出抓好农业农村"五大任务",着力培育农村新动能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7年梅河口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主要目标是:全市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58.9亿元,同比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蒙阴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优势产业。实施追赶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突出发展林果、畜牧、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和特色,实现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258元,比上年增长12.6%。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景德镇市以农业结构战略调整为突破口,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为中心.着力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快发展二、三产业,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一是农村经济总量保持持续增长势头。2000年农业总产值15.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乡镇企业产值达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2379.44元,比上年增长2.1%。二是农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步伐。  相似文献   

7.
罗贵林 《甘肃农业》2006,(6):130-13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近年来,会理县立足资源优势,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突破口,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5年,全县GDP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29%;财政收入达3.198亿元,增长4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88元,净增228元。但由于受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以及市场竞争激烈、劳动者素质不高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缓慢、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等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必须集中力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正>白山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以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为出发点和总目标,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重点突破人参产业,扎实抓好新农村建设,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近年来,白山市不断深度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立足白山的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围绕参、蛙、菌、药、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2015,(2):11
白山市"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在资源,潜力在特色,希望在高效。2014年,全市按照打资源牌、走特色路的总体部署,突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抓好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强化特色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集约化发展的致富路。  相似文献   

10.
一、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贯彻情况2004年,全省各地围绕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贯彻‘一号文件’、办好促进农民增收和确保粮食安全两件大事、抓好九项工作”这一总体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呈现多年未有的好形势。一是粮食取得历史性突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4260万吨,比上年增加69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增产量占全国的近五分之一。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50元,比上年增长14%,8年来首次达到两位数增长。二是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农民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全省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新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458元,比上年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达18120元,比上年增长21.2%,城乡发展差距越拉越大,农民收入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新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肖伟 《新农村》2007,(5):8-9
杭州市余杭区新农村建设一年多来,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和农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农村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农村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该区2006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180.25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30.2%;农业总产值44.5亿元,增长8%;农产品加工产值41.5亿元,增长32.5%;农产品出口创汇10.8亿元,增长27%;农民人均收入9735元,增长10.2%。[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我省去年在严重受灾的情况下,主要农产品获得较好收成,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民收入有所增加.预计全年粮食总产2472.1万吨,保持常年水平;棉花总产27万吨,比上年增12.1%;油料总产285.1万吨,创历史新高,畜禽产品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由上年第10位上升到第7位,水产品产量160万吨,同比增长4%;全年农业总产值1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40元,比上年增长2%.  相似文献   

14.
《四川农业科技》2007,(3):56-56
200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各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克服特大旱灾等困难,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农业增加值预计增长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望比上年增加26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活水乡农科部门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按照,2013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0818万元,比上年的44188万元增6630万元,增长15%;农业总收入7527万元(烤烟收入除外),比上年的6812万元增715万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7145元,比上年的6169元增976元,增长15.8%。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以来,白山市为农户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了创新性、多层次的金融支持。截至4月末,白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13.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9.1亿元,增长15.81%。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45.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37亿元,增长75.32%;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32.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44亿元,增长1.4%。一是着力支持特色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发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济基础。近年来,驻马店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农村工作方针,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加快科技进步步伐,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实现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较快增长。2005年。驻马店市农村经济实现总收入39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18.2元,比上年增长10.5%。  相似文献   

18.
《福建农业》2008,(2):4-5
一、2001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成效 2007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这一市心,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实现农牧业产值1106.8亿元,首次突破干亿大关,其中农业产值701.6亿元,比2006年增长12%,牧蛇产值415.2亿元,增长46%。  相似文献   

19.
<正>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核心问题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培育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只有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以农业产业布局特色化,提升农村区域竞争力,以农业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所谓特色农业,就是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并将其转化为特色商品的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2001,(4)
德清县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10元,比上年的4098元增加412元,增长了10.1%,高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来自第一产业农业的人均纯收入达1924元,比上年1696元增加228元,增长13.4%,高于第二产业工业人均增长2个百分点。这是近年来少见的。德清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所以能快速增长,与该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有关。2000年该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以早元竹、青虾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年特色农业新增收入2.48亿元,为全县农民人均创收700多元。特色产业占全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