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下的思政一体化,必须遵从纵向深化学科教育、横向合作学习和逐渐认知的逻辑.在大中小学思政课育人一体化建设中,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在地方教育中展现主导和协助功能,建立以大中小学、家庭、社会德育区域的合作制度,共同商讨,协同推进"一体化"建设,保证思政育人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遵循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要求,套用大学"金课""两性一度"评价标准,明确高校思政"金课"的标准和要求。对照思政"金课"标准,查摆目前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实施思政课教学方法立体化改革、保障实践教学规范化运行等打造思政"金课"的路径,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高职思政课融合区域文化协同育人是当前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协同教育产生协同效应,这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殷切希望。如何开展协同教育?结合近三年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认为要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形成齐抓共建的"大思政"工作机制;要协同思政课程与其他各课程的关系,注重"立德树人、德育为根"的有效衔接;要协同校内与校外的关系,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衔接;要协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要协同"线上"和"线下"的关系,注重思政教学新载体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堂"低头族"现象泛滥成为困扰思政教师的难题。学生缺乏对思政课的正确认知、思政课过于理论化、课堂监管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思政课堂"低头族"现象普遍存在。思政课堂"低头族"现象的存在影响了教师授课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把握思想动态、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突破传统观念、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加强课堂监管、提升思政课吸引力是走出思政课堂"低头族"现实困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近年来,思政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价值引领、品德涵养和理论提升的作用显得愈发重要。但另一方面,当下高职学生对于思政课的重要性、亲近感却始终提不起来。本文试图从思政教育的两个问题、思政教育的文化内涵、文化意义和文化路径构建上对以文化优化高职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受社会大环境、高校小环境的影响,再加上自身对职业缺乏认同感、进取心、主动性,导致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政课教师中不能做到"四真"。  相似文献   

7.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是高校开展"四史"教育、进行思政课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在思政课教学体系中融入"四史"教育,是必要且可行的,要将"四史"教育开设为一门必修课融入思政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教师在"四史"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以教学研究来促进"四史"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思政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然而长期以来大多数高校重视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使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随着时代不断进步,4G逐渐普及、5G开始发展,我们的教学方式也越来越现代化,我们的教学方式从一开始的纸质教学和老师进行现场的课堂教学变成如今的网络与现实结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且老师还可以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达到让学生反复上课、巩固知识的目的。而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方式在高校进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也是如今的一大发展方向。而能否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在高中的思政课进行更高效的教学方式呢?那么本文就来探讨一下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思政课中实践教学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效果不尽如人意,现有的围绕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环节等"形式"方面的改革已经达到了实效的可能性边界。未来思政课教学改革应该重视以"内容"为核心的改革,通过逻辑的转换,重塑思政课教学的理性魅力。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为例,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逻辑转换的现实和理论根据以及重塑理性魅力的具体途径和做法,以此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更好发挥其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教育部要求全国高校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阐述"课程思政"的内涵,着重研究"课程思政"在商务素养课中的运用现状,从而探索出如何将"课程思政"理念更好地融入到商务素养课中。  相似文献   

11.
平静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6):269-270,272
以个人传播为主的自媒体时代,对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以及人才培养"德育"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数理统计的角度,对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话语权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以高职扩招学生群体为对象,借助调查问卷对学情进行分析,就疫情背景下如何推进思政"慕课"教学、提升教学效果进行了一些探索,提出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慕课"学习,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更多学生爱上思政课两条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提高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的获得感,是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衡量思政课教学目标的重要尺度。这不仅依赖于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对知识有用、方法能用的有机结合,而且也表达为教学中的主客体双方对"获得感""有用之用"内涵的正确认识。丰富、具体并能够让受教育者终生回味的获得感,不仅能够凝练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更能有助于学生将思政课的学习过程进行政治思辨和话语溯源,以更好地刻画、服务和促进人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林院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马工程")编写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经过多年的教研实践,在"马工程"编写的思政课教材基础上,形成了符合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实际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即把教材内容分解为学习要点、理论拓展、典型案例与资料阐述、经典阅读与课外实践4个模块,充分实现"马工程"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简称"思政课教材")的目的性与教学时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给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与机遇,有效促进高校思政课程的改革。因此,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高校思政课为重点,探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方式,进而促进高校的长久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编制和实施"9+5"课程方案,构建课堂内外、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设计研究性专题教学,创新多样化实践教学,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其特点在于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和育人功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植入优势。文章指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平台、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整合全校资源,是推进思政课综合改革创新的支持与保障,将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思政课育人目标的重要环节。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质量提升。深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要立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切实提高思想站位,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有效联动机制,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健全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拓宽思政课实践教学渠道。  相似文献   

18.
农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课程思政能够有效应对当前重知识轻德育的困境,作为思政教育的新形式,课程思政尚处在摸索尝试阶段。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进行初步探索,发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质上有先天优势,根据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认为实施课程思政意义重大。实施课程思政,重在教学设计。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深层挖掘提炼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完善补充了教学思政目标;根据思政教育目标配套设计了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在知识传授中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各环节,注重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引领,实现润物无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9.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在线教育联合"学堂在线"开发的一种新型智慧教学工具,是增强课堂教学互动性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传统思政课理论教学手段单一、形式呆板,导致学生学习体验差,未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通过将雨课堂应用于思政课理论教学,发现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等方面均明显改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改进方式,为雨课堂全面应用于思政课理论教学进行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20.
对于高职高专中思政课程的教学,"获得感"是教学效果的重要评判依据,通过审视思政课中"获得感"的概念,为达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期待与需求,高职高专思政课程必须实现导向转变,推动教学供求的应变,高职高专学生获得感的高低为当下教学改革与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该文章主要探讨实践增强高职高专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