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现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特点及防制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叫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主要破坏鸡法氏囊(中枢免疫器官)淋巴细胞,使鸡的免疫机能发生障碍,体液免疫受到抑制。突出特点是主要爆发于3~6周龄鸡群。该病的危害不仅是鸡只死亡,淘汰率增高,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一)流行特点 1.各种品种的鸡均可感染该病,但以白色轻型品种鸡发病较重,尤以3~6周龄鸡最易感.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法氏囊病(IB)是对养鸡业危害较大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淮北地区该病主要在首免前后鸡群中发生与流行。养鸡户中20-60%有发病,死亡率约35%,有的高达90%。1港北地区肉鸡法日羹庆流行的特点1.1发病日龄提前前几年IBD的发生主要见于27-40日龄鸡,27日龄以下发病的很少(<5%),15日龄以下发病更为少见。但根据我们一年来临床检查情况(共统计34户,50批次),14-27日龄发病的18批,占36%;27—40日龄发病的有23批占46%;14日龄以下发病的7批,占14%;最早的发病的日龄提前到3日龄,40日龄以上发病的只有2批占4/。由此可…  相似文献   

5.
一 流行特点、 1 发病日龄明显变宽。第一次免疫之后和第二次免疫之前仍然是发病最集中的时期,但近年来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日龄有增宽的趋势,最早有3日龄发病的报道,最长可延长到200日龄的产蛋鸡,而且高日龄鸡群患传染性法氏囊病有形成区域性爆发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一)流行新特点 目前传染性法氏囊病有发病日龄拓宽(早的7~8日龄,晚的开产期)、症状不典型(症状转移)、免疫空白期发病、易继发或并发新城疫和大肠杆菌病、一批鸡得病后每批都会得病等新的流行特点,因此广大兽医工作者必须针对上述特点制定一个有效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前传染性法氏囊病有发病日龄拓宽(早的7~8日龄,晚的开产期)、症状不典型(症状转移).免疫空白期发病、易继发或并发新城疫和大肠杆病、菌一批鸡得病以后每批都会得等新的流行特点,因此广大兽医工作者要针对上述特点制定一个有效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于1979年在我国发现以来,已迅速传播至全国各地,成为养鸡生产的主要威胁之一.现就IBD的流行新特点及防制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免疫抑制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损害法氏囊等淋巴细胞为特征。本病的特点是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因该病在1957年首次确诊于美国东海岸特拉华州的甘保罗镇.因此义称之为甘保罗病(gumboro disease)。该病的危害不仅足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名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由病毒引起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为特征。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属双RNA病毒科(Bimaviridae),禽双股RNA病毒属(Avibimavir),该病毒含有5种主要蛋白,即VPI~VP5。目前已知法氏囊病毒有2个血清型,即1型和2型,可用中和VP2的单克隆抗体将它们区分开。两型病毒的抗原相关性小于10%.因此相互交叉保护作用低。血清1型病毒为鸡源毒株,只对鸡致病。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交叉中和试验和交叉保护试验表明。血清l型病毒还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的亚型.各亚型之间的抗原相关性约为10%~70%,即有明显差异,因此是造成临床上免疫失败和病情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血清2型毒株为火鸡源毒株,一般对鸡和火鸡均无致病性。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变异性较强,易发生毒力和抗原变异.抗原变异主要发生在VP2上。但近几年各国流行的超强毒株其位置尚未确定。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是禽类特有的免疫器官,该病发生后主要侵害法氏囊,因此,会出现对其他疫病的免疫抑制,降低对其他疫苗接种的免疫应答水平,使一些传染病难以进行疫苗预防和控制。对养鸡业造成较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妈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是禽类特有的免疫器官,该病发生后主要侵害法氏囊,因此,会出现对其他疫病的免疫抑制,降低对其他疫苗接种的免疫应答水平,使一些传染病难以进行疫苗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近年来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由于它能导致鸡体的免疫抑制,所以受到人们普遍地关注。笔者近年对该病试行以下综合防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流行特点本病只发生于鸡,虽各品种均可感染发病,但以白色轻型品种鸡反应严重,...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于1979年首次在广州发生,之后全省市均有发生,阳性感染率很高,达50%~70%以上,但死亡率不大,病的发展趋于平稳状态。但是,从1992—1996年之间.我国很多省市,许多鸡场都先后爆发了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炎,造成巨大的损失。2000~2003年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发病率也比较高.但这几年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发病在临床上很少出现典型病例,主要表现亚临床症状。且发病的日龄、季节、发病的品种均和以前发病有较大的区别。(见表1)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不仅会造成大量鸡死亡淘汰,影响增重,而且会破坏鸡的法氏囊.从而导致鸡群免疫抑制,使免疫后的鸡群免疫应答下降,抗体水平降低,抗体均匀度差,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支原体等病原更易感染。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鸡只精神不振、厌食、间歇性腹泻、震颤和高度虚弱,剖检以脱水、胸肌腿肌出血、肾小管尿酸盐沉积和法氏囊肿大、出血为特征。此病早已被广大养鸡户所重视,但目前IBD仍在全国广泛流行,而且表现患鸡日龄明显变宽、临床症状复杂化等流行新特点,为IBD的防制又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总结了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鉴别诊断方法,并提出防制对策,以期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于 1979年在我国发现以来,已迅速传播至全国各地,成为养鸡生产的主要威胁之一。现就 IBD的流行新特点及防制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 1流行新特点 1.1发病日龄明显变宽,病程延长。根据我们多年的临诊经验和有关资料的报道,法氏囊病的易感日龄为 3~ 6周龄,但近几年此病最早可发生于 1日龄幼雏,晚者可发生于产蛋鸡群,尤其是开产前后发生较多; 3周龄前的雏鸡发病时有的病程可达 2周以上,笼养的 3~ 5周龄雏鸡发病后病程较散养的长;成年蛋鸡常呈散发流行。这与传统报道的 IBD主要发生于 2~ 15周龄, 3~ 6周龄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