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球形芽孢杆菌C3┐41杀蚊幼实验制剂对3~4龄致倦库蚊和大劣按蚊幼虫有较强的毒性,其48小时的LC50值分别为0.00795和0.98500mg/L。蚊幼虫死亡后,球形芽孢杆菌芽孢能在死蚊幼体内正常萌发、繁殖和发育,并产生有杀蚊活性的芽孢和晶体混合物。在含有死蚊幼虫的处理组,两种蚊幼虫的死亡率20天内一直维持在95%以上;在无死蚊幼的对照组,大劣按蚊幼虫14天后的死亡率下降为0,致倦库蚊幼虫20天后的死亡率下降到10%以下。证明经球形芽孢杆菌处理致死的蚊幼尸体可以延长制剂在水体中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2.
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sphaericus)是一种对蚊幼虫有毒杀作用的好气芽孢杆菌。高毒力菌株在芽孢形成过程中能产生有51.4和41.9kDa蛋白组成的伴孢晶体。蚊幼虫取食芽孢/晶体混合物后,晶体蛋白被降解形成活性蛋白而结合到中肠上皮细胞的特异性结合位点上,最后导致蚊幼虫死亡;低毒力菌株和部分高毒力菌株在其营养体生长阶段可产生可溶性的100、30.5和38.5kDa的Mix毒素(Mtx1、Mtx2和Mix3)。该毒素同晶体毒素和其它杀虫毒素无同源性,其杀蚊作用机理不详。在实验室和野外长期高选择性压力下,蚊幼虫会通过中肠上皮细胞二元毒素特异性结合位点的改变而对球形芽孢杆菌产生不同水平的抗性,其抗性特性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单一隐性基因决定的。本文简述了球形芽孢杆菌的杀蚊毒素的作用方式及抗性蚊虫的抗性特性。  相似文献   

3.
球形芽孢杆菌是一种对蚊幼虫有毒杀作用的好气芽孢杆菌。高毒力菌株在孢形成过程中能产生有51.4和41.9kDa蛋白组成的伴孢晶体。蚊幼虫取食芽孢/晶体混合物后,晶体蛋白被降解形成活性蛋白而结合到中肠上皮细胞的特异性结合位点上,最后导致蚊幼死亡;低毒力菌和部分高毒力菌株在其营养体生长阶段可产生可溶性的100、30.5和38.5kDa的Mtx毒素。该毒晶体毒素其它杀虫纱无同源性,其杀蚊人艇机理不祥。在实  相似文献   

4.
畜禽饲养场蝇蛹寄生性天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等于1993年9月间在北京、兰州和上海3地5个畜禽饲养场就蝇蛹寄生蜂的自然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蝇蛹2000余头,其中家蝇占66%,厩螯蝇占30%,其它蝇类占4%。蛹寄生率分别为家蝇16.4%,厩螯蝇8.8%,平均15.4%。除寄生蜂羽化以外的蝇蛹自然死亡率平均为47%,是蝇蛹的另一个重要自然死亡因子。羽化寄生性天敌208头,分属7个种,其中蝇蛹俑小蜂占25%,脊胸俑小蜂占22.6%,Trichopriasp.占43.8%(本种全部采自上海)。其它有金小蜂科的Muscidifuraxraptor和Spalangiaobscura,环腹瘿蜂科1种和鞘翅目隐翅虫科的Aleocharasp.等。世界性种脊胸俑小蜂为首次证实在我国的分布记载  相似文献   

5.
WHO对卫生杀虫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生杀虫剂是防治蚊、蝇、蜚蠊等卫生害虫的化工产品,主要应用于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国卫生杀虫剂生产和需求两旺,企业和产品数量不断增多。发展迅速。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有些企业片面追求产品的防治效果而忽视了对人和  相似文献   

6.
作者于82年6月从牛粪中采到一批三龄蝇幼虫带回实验室人工饲养,幼虫全部化蛹后到第10天没有羽化出一头成蝇,解剖蝇蛹后发现内为寄生蜂胚胎,故继续培养4天,待寄生蜂羽化后连同蝇蛹壳一起收集。共有蝇蛹47头,其中38头有寄生蜂羽化孔。9头无羽化孔,解剖后4头为未羽化出来的成蝇,5头为已死亡的寄生蜂。蝇蛹壳上的寄生  相似文献   

7.
KeIIen于1965年首次报道了能使蚊幼虫口服致病的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球形芽孢杆菌1593株是1974年6月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从罹病的致倦库蚊幼虫中分离出来的(Singer 1977),它对人及非靶生物均无致病作用,这个株籍其内毒素对蚊幼虫起到一个快速的胃毒作用,就象一种普通杀虫剂,球形芽孢杆菌对库蚊幼虫及某些种类的按蚊幼虫毒性很高,但对某些伊蚊毒效较差,尤其对埃及伊蚊要用较大的剂  相似文献   

8.
为指导双孢蘑菇菇蚊菇蝇的科学防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采用室内培养与田间试验的方法,对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开展室内生测试验与田间药效试验。室内生测试验表明,1 000ITU/mg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对菌蛆(短脉异蚤蝇)的致死中浓度LC_(50)为7.314 8ITU/mg,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菇蚊菇蝇发生严重的情况下,800ITU/mg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悬浮剂500~1 000倍对菇蚊菇蝇的防效在59.4%~76.8%之间。从持效期和农药使用准则考虑,在生产中可选用800ITU/mg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悬浮剂稀释500~1000倍液,在菇蚊菇蝇低龄幼虫盛发期喷雾使用。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对害虫的有效防治及安全使用等因素,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公布的《用于控制公共卫生害虫的农药及其应用》(Pesticid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the Control of Vectors and Pests of Public Health Importance)中,系统介绍了防治蚊、蝇、蜚蠊、鼠的农药品种及其  相似文献   

10.
徐翔 《植物医生》2005,18(5):36-37
棉花是四川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近年种植面积在15.3万hm^2以上.年产棉15万t。四川棉田的主要害虫有10多种.苗期有红蝇蛛.棉蚜、蓟马、地老虎.灯蛾幼虫、蜗牛;营铃期有红铃虫、棉铃虫、金钢钻、玉米螟;中后期危害棉叶的有:棉大卷叶虫、造桥虫、叶蝉、盲蝽等。  相似文献   

11.
<正> 黄土高原及其毗邻地区包括以晋、陕、甘为主体的黄土高原,面积约35.85万平方公里,及其周围与之有关联的黄土分布区,范围大致是阴山以南、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及日月山和贺兰山以东的地域。两者合计面积为62.38万平方公里。在那里,水土流失、风沙危害、干旱缺水以及洪涝和盐碱是共同存在的、长期困扰着人们的严重环境问题,不仅阻碍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给其他地区,如华北平原造成危害。关于本区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防治等问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前辈和同行。  相似文献   

12.
捕食性瓢虫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瓢虫在生物防治发展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Coppel和Martins(1977)在《害虫生物抑制》一书中,把1888年作为害虫防治早期历史与中期历史的分界。这是由于188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自澳大利亚移殖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获得成功,使引进天敌防治害虫成为一项重要措施,在害虫防治研究中更加重视天敌的作用,推动着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本文介绍了捕食性瓢虫的种类及区系分布,捕食性瓢虫的输引情况,总结了瓢虫人工繁殖以及捕食性瓢虫的利用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3.
薇甘菊的天敌调查初报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经调查和鉴定,我国假泽兰属有两种:原产种为假泽兰Mikania cordata,分布海南省和广东省,不造成为害;入侵种为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分布广东、香港和台湾等地,造成严重为害。在假泽兰上采到假泽兰瘤瘿螨Aceria mikaniae(Nalepa),是我国新记录,对假泽兰的生长有较大的抑制作用。薇甘菊有明显的驱避作用,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or可致薇甘菊叶片萎缩;在深圳、珠海等地发现薇甘菊上病害普遍,是假尾孢菌属一种真菌Pseudocercospora sp.所致。在有些地方发现菟丝子Cuscuta Japonica Choisy寄生薇甘菊,能否用来抑制薇甘菊的生长,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论民勤绿洲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民勤绿洲生态恶化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笔者认为把民勤作为“商品粮基地”的指导方针是导致民勤绿洲沙化的主要原因。调整种植结构是逆转民勤绿洲生态恶化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5.
栗瘿蜂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栗瘿蜂在北京地区一年发生一代。无雄蜂,营孤雌生殖。以初龄幼虫在栗芽组织内越冬,翌年5月下旬幼虫老熟在虫瘿里化蛹,6月中、下旬羽化,脱孔出蜂,产卵于栗芽内。卵于7月中旬孵化,初孵幼虫先在栗芽组织表面危害,然后形成小虫室越冬。室内药效测定表明,10%六六六乳剂200倍液、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50%乐果乳剂1000倍液,对刚脱孔和正在咬孔的成虫触杀效果都很好。田间栗树喷药试验结果表明,成虫羽化95%以上时,喷布10%六六六乳剂或超低量油剂,效果良好。冬季剪枝,保留结果母枝和有用发育枝,防虫效果明显。保护及利用自然天敌长尾小蜂是防治栗瘿蜂值得注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棉花苗期棉蚜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蚜(Anhis gossypii Glover)是上海郊区棉花早中期主要害虫之一,但近几年来,很多人改变了对棉蚜为害的看法,有的认为有虫无害,有的认为天敌能控制棉蚜为害,所以可以不进行防治。作者从1977~1981年对棉蚜的为害进行了研究,为综合防治提供正确的防治指标。本试验在小区及大田中进行。结果表明,在1~2张真叶卷叶时,单株减产率为31.02%~51.46%,而在3~4张真叶时为24.80%~42.97%,在大田条件下,不同卷叶株率(x)与减产率(Y)的关系式为: y=0.7034×-1.4641利用y=0.7034×-1.4641关系式,结合当地棉花的生产水平,可确定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诸大河沿岸的天然草地及其人为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盆地诸大河沿岸分布的天然草地,受河水流量及河床变化的支配,表现出隐域性、中生性、不稳定性和群落类型单调的特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河水流量时空分配的人为控制,以及对植被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很多天然草地被毁或造成严重衰退。对现有草地应善加保护和合理利用,对其改善和根本治理,有赖于各大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整治及其实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提出了研究区地貌侵蚀发育类型划分方案及结果,并进一步进行了向塬侵蚀类型的划分和侵蚀强度的分级。  相似文献   

19.
杨桃园桔小实蝇综合防治初报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改革,对外交往频繁,广东地区桔小实蝇发生严重,发生量是过去的数倍至数十倍。部分杨桃、番石榴等果树因为害严重而失收。为此我们开展了桔小实蝇发生规律调查、监测和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广州地区有二个高峰期6月和8月份。通过诱杀去雄,适时喷药,养鸡除虫,套袋、拾烂果等综合防治措施,二年来使三个试验地的虫口密度大幅下降,在2002年7月桔小实蝇为害高峰期,马来西亚大果杨桃为害率为1.7—5.5%,对照区为94%,本地种的小果杨桃为害率为23—35.2%,对照为74.5%,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初步扭转了杨桃近年来基本失收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赤眼蜂大量繁殖机械化的研究,介绍研制出的洗卵干燥机、粘卵机、接蜂机、卵卡寄生率测定器的工作原理,机械设计及主要技术规格,工作效率及应用质量。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机械效能设计生产能力可日产蜂量10亿头以上,适应于当前国内繁殖的赤眼蜂主要寄主蓖麻蚕卵和柞蚕卵。比手工操作的工效提高十倍以上,大大减轻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