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用玉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油玉米栽培技术1.品种选用要求子粒含油量在6%以上,产量水平不应低于主栽普通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抗病性应与生产上推广的品种保持同步。2.精细播种春玉米5~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12℃时播种,套种玉米麦收前7~10天播种。机播每667米~23~4千克种子,点播每667米~22~3千克,  相似文献   

2.
一、育苗1.育苗方式我区一般采用小拱棚育苗。育苗时间依据移栽时间往前推70~80天。育苗面积以每移栽667米~2大田需20~25米~2为宜。用种量因品种不同而不同,667米~2播量为80~100克。2.种子处理①温汤浸种播前5天将充分晒好的种子放在55~60℃温水中,保持10分钟,然后来回搅动,使水  相似文献   

3.
杨秀荣 《农村科技》2008,(12):54-54
一、种子选购 1.质量指标 采种时间为9月下旬至10上旬,种子采下后,经过10-15天沤制,搓去外皮,再淘洗干净,才能出售。出售的种子表面应洁白,不得有霉污和破损,否则种子会霉烂,失去发芽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选用良种选用甘肃武威金苹果公司选育的金1号金2号杂交一代种。二、整地选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每667米~2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千克、多元复合肥25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深翻,耙耱。株距0.25~0.3米,每667米~2可栽1700~2200株。三、播种1.种子包衣处理,每667米~2播种量400克。2.吉木萨尔县在每年5月1~5日点播。采用机  相似文献   

5.
冯德祖 《农村科技》2006,(11):34-34
一、早熟豆角的种植1.种子处理种子应选择适应当地生产条件、早熟性较好的品种。种子播前晾晒2~3天,以杀灭种子表皮病菌。2.土壤选择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好,底肥以有机肥和多元复合肥为主。3.土壤处理667米~2用氟乐灵80~100克混土处理,或整地后667米~2喷施96%金都尔50克,地表均匀喷雾处理。  相似文献   

6.
2006年我镇种植日本白洋葱近33.3公顷,平均667米~2产量为5吨,高产可达8吨。一、土地准备土壤为壤土或沙壤土,盐碱较轻,若是粘土地每667米~2要拉沙5~6米~3改土。洋葱地不能重茬,也不能和菜地轮作。秋翻前要施优质有机肥500千克,深翻15~20厘米,入冬前灌水,开春及时耙地保墒。二、播种1.播期适时早播,最好顶凌播种,我地一般在3月10日左右。2.种子处理播前对种子进行风选或水选,清除秕籽。  相似文献   

7.
<正>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可杀灭种子上的病菌。大雨前每667米~2用1千克高锰酸钾施于土表进行土壤消毒,可杀灭土传病害。每667米~2用高锰酸钾50克,72%农用链霉素15克,加  相似文献   

8.
董艳朕 《北京农业》2012,(10):39-40
1选种 选用高产、稳产、抗病、性状稳定、品质优良的品种. 2精细整地 合理耕翻,细致整地能熟化土壤,蓄水保墒,并能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害,是保大豆全苗壮苗的基础. 3肥料 肥力中等或中等以下的地块,每667米2施腐熟过的有机肥1 000~1 500千克,肥力较高的地块每667米2施500~1 000千克,与7.5千克磷酸二胺配合施用.注意化肥与种子必须隔离,以防烧苗.  相似文献   

9.
戴永利 《新农村》2007,(6):23-23
1.养殖条件池塘面积以5~10亩(1亩=667平方米)为宜,水深1.5米以上,透明度30~40厘米。每池建食台1个,食台上架设自动投饵机1台。每5~10亩池塘配备1.5千瓦和0.75千瓦增氧机各1台。2.放养密度水深1.5米池塘,每亩可放3~4厘米的当年鱼苗1500~2000尾;水深2米以上池塘,每亩可放养2  相似文献   

10.
33团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过研究棉田化学农药减量使用关键技术,实现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使棉花病虫防治次数减少1~2次,关键技术的推广率达80%以上;化学农药用量减少20%以上,每667米2防治成本下降8%~10%,棉花每667米2节本增效30~40元。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择在农2师33团2连,示范区设在3-7、3-8条田,面积33.6公顷,对照区3-6条田,面积9.6公顷。试验地土质为粘土,肥力中等,作物长  相似文献   

11.
经调查,早熟马铃薯早上市20天,价格翻2倍。667米~2产值可达4000~5000元。一、播前准备1.扣棚播种前20天扣棚,一般在1月下旬进行。2.施足底肥667米~2施腐熟的有机肥1.5吨、二铵30千克、硫酸钾15千克。3.种子准备在播种前15天将种薯切成小块,每小块留2~3  相似文献   

12.
<正>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供试肥料为土壤瓜菜专用配方肥,总养分含量≥42%,其中氮占14%,磷占22%,钾占6%。2.试验设计处理1,每667米2基施瓜菜专用配方肥35千克,全生育期667米2追施尿素20千克;处理2(常规),每667米2基施磷酸二铵15千克,全生育期667米2追施尿素20千克。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主要指标1.产量指标667米~2产量700~750千克。收获穗数40万~50万穗/667米~2,每穗70~80粒,千粒重24~26克。2.化肥施用指标化肥使用总量为50~60千克/667米~2,其中三料磷或磷酸一铵、二铵15~20千克/667米~2,尿素35~40千克/667米~2。  相似文献   

14.
一、合理施肥灌水 1.施肥 石榴采收后至土壤结冻前667米。施农家肥2~4米s、氮肥40千克、过磷酸钙45千克。花前667米。追施氮肥10。20千克.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追施磷肥和钾肥,667米2各施10千克,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每667米。喷施40克,叶面喷施l~2次。  相似文献   

15.
一、育苗技术1.育苗时间上年12月上旬育苗为佳。2.品种选择一般选择早中熟、抗病毒能力强的品种,如:金棚新冠、冬圣808、至尊108等。3.种子处理按每667米215~20克称取种子。种子消毒可用温汤浸种,即在55℃热水中消毒10分钟;也可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5分钟。消毒后在常温下浸种  相似文献   

16.
1.秋丰该品种是中熟秋甘蓝一代杂种。曾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该品种植株开展度60~70厘米,外叶15~17片,叶色灰绿,蜡粉较多,叶球扁圆形,单球重2.5公斤左右。抗病性较强,从定植到商品成熟90~100天,每667米2(1亩)产量可达4000~5000公斤。适于各地秋季种植,每667米2用种量50克左右。可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华中等广大地区种植。   2.晚丰该品种是中晚熟秋甘蓝一代杂种。曾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该品种植株开展度为65~75厘米,外叶15~17片,叶色灰绿,蜡粉较多,叶球扁圆形,单球重3~3.5公斤。抗病性较强,较耐贮藏。从定植到商品成熟100~110天,每667米2产量可达5000~7000公斤。适于各地秋季种植,每667米2用种量50克左右。可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华中等广大地区种植。   3.中甘8号该品种是早熟秋甘蓝一代杂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品种植株开展度60~70厘米,外叶16~18片,叶色灰绿,叶面蜡粉较多,叶球紧实,扁圆形,单球重2公斤左右。抗芜菁花叶病毒,耐热性较好。从定植到商品成熟60~70天,每667米2产量可达4000公斤。也可春季种植,比京丰一号增产10%左右,每667米2用种量50克左右。可在我国华北、西北、华中、中南、西南等20余个省市自治区种植。   以上三个品种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均属一代杂种,不能用此种子再繁殖种子。邮码:100081)  相似文献   

17.
水栀子(大栀子)良种药都选1号是笔者选育的优良品种.它不择土壤,耐瘠,耐旱,抗寒、抗病能力强.株产5公斤以上,高产的可超10公斤,栽后第二年每667平方米产450公斤~550公斤,第三年进入高产期,每667平方米产1500公斤~2000公斤.株高2米,树盘开展度2米~3米,花白色.  相似文献   

18.
麦蛾以幼虫蛀食危害麦、稻等禾本科作物种子,是我国三大仓虫之一.近年来对小麦为害逐年加重,一般田块麦粒被害率在5%~10%,平均每穗蛀食2~3粒,每667平方米产量损失20~30公斤.  相似文献   

19.
一、科学选种.选用纯净度高、粒大饱满、整齐一致、生活力强及无病虫害的种子. 二、确定播种量.根据种子纯净度及发芽实验计算出实际播种量.大中粒种子,如黑麦草,每667平方米(1亩)用种子10~15千克;细小种子如早熟禾品种,每667平方米用种子6~8千克.  相似文献   

20.
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等,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茎供食,营养丰富、质地脆嫩、清香可口,可鲜食,也可加工制成罐头. 1.生长环境 芦笋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25~30℃,超过35℃停止生长.芦笋根系发达,喜光,耐旱,但极不耐涝. 2.育苗管理①精选良种,浸种消毒.选择品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如美国全雄、国家2000-3等.在播种前应将种子放在25 ~ 30℃温水中浸种48小时,早、晚各换水1次.②苗田整地,施足基肥.在苗田整地时,每667平方米用40%辛硫磷乳油剂1.5公斤拌土撒施,防止地老虎危害;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2000公斤,翻耕入土,然后再筑成1.5米宽的高畦.苗田与大田比为1∶10.③适时播种.芦笋的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常用的是种子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