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云花生3号(Arachis hypogaeaL.)的生产潜力和推广价值,为其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方法]介绍云花生3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并分析其产量表现及其稳定性。[结果]云花生3号是利用外国资源与云南地方品种、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和改良系谱法育成的早熟优质花生新品种。其粗脂肪含量50.32%,蛋白质含量26.5%,油酸含量38.93%,亚油酸含量38.88%,油亚比1.00,属典型的红皮小粒高含油量高蛋白质花生品种,也是我国至今唯一通过品种审定(登记)的红皮小粒花生品种。多点试验中,荚果产量3615.9kg/hm2,仁产量2570.1kg/hm2,产油量1293.3kg/hm2,大面积生产一般荚果产量3000kg/hm2左右,鲜食产值达2.5万元/hm2左右,最高鲜花生单产1.6万余kg/hm2,产值6.4万元/hm2。并表现抗旱、耐瘠、适宜套作等优良特性,于2012年通过云南省品种认定。已在云南各主要花生产区推广应用2万hm2以上,并引进贵州、海南等省种植,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结论]云花生3号中早熟、高产、品质优,适宜云南全省种植,也可在我国南方条件类似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浙江市场对特色花生新品种的迫切需求,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远杂6号为母本,白皮花生PN1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多代选育出高产优质、早熟、油食兼用型白皮花生品种雪玉1号。该品种2017—2018年参加浙江省花生区域试验,两年区试667 m2平均荚果产量218.4 kg,667 m2平均籽仁产量160.7 kg,分别比对照增产20.6%和26.8%。2019年参加浙江省花生生产试验,三点均增产,表现高产稳产、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其籽仁含油量50.8%,蛋白质含量24.6%。雪玉1号于2022年3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生态区浙江地区春播及夏播种植。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4.
花生是冀东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历年播种面积1.0×105 hm2左右,占河北省种植面积的30%,主要分布于滦河流域的沙薄地,土壤瘠薄、生产条件差、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产量低而不稳.为此我们选育了抗性强、适应性广、稳产性好、籽仁符合出口要求的花生新品种唐油4号(原代号3323). 相似文献
5.
6.
7.
8.
湛油26是湛江市农科所以(湛油30×CS49)F6作母本、粤油7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高抗锈病和叶斑病以及耐旱、耐涝、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006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m2产量为267.72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9.9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2007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m2产量为271.48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5.54%,增产亦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开农36是采用开8425作母本,P372577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油用型花生新品种,具有株型紧凑较矮、高产稳产、高油分,果型美观均一,高抗叶斑病和锈病,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点,含油率54.82%.在河南省花生区试中荚果平均产量3943.50kg/ hm2,比对照豫花8号增产6.78%,在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中荚果平均产量4290.00kg/hm2,比对照豫花8号增产7.50%,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0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濮科花5号属中熟、普通型疏枝直立大花生,百果重198.4 g,百仁重82.9 g,出米率73.62%,生育期128天。通过多年试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濮科花5号是一个丰产、稳产、适应性强、适于春播或麦田套种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5.
16.
冀花10号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冀9102为母本、87-77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和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油用型小果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强等特性。在河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为4128.00 kg/hm2,较对照鲁花12号增产20.71%;在河北省生产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为3694.20 kg/hm2,较对照鲁花12号增产22.60%。该品种籽仁脂肪含量为56.82%。2012年通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桂花27(原编号026/7)是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粤油99作母本、天府10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7年连续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具有荚果均匀、果形美观、蛋白质含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2002~2003年2年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4609.5 kg/hm2,比对照种桂花17(平均产量3 477.0 kg/hm2)增产1 132.5 kg/hm2,居第1位;2004~2005年参加广西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平均产量4 245.0 kg/hm2,比对照种桂花17(3 817.5 kg/hm2)增产427.5 kg/hm2,增产率11.2%。该品种于2006年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19.
简述了RFLP、RAPD、AFLP、SSR分子标记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为了尽快将分子标记用于花生育种,应提高分子标记的稳定性,降低所需费用,提高自动化操作程度,积极做好中国花生种质资源的分子标记工作,以及与高产优质高抗有关的新基因鉴定利用及其他相关的标记和定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