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辣椒病毒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上海蔬菜》2008,(5):76-78
辣椒病毒病(Sweet pepper and Pepper mosaic)是辣椒生产中的主要灾害性病害,易造成辣椒落叶、落花、落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市辣椒病毒病不断加重,减产幅度达30%~70%,重者甚至绝收,极大地影响了辣椒的生产。我市青浦区黄码乡的辣椒生产规模大,不少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常因辣椒病毒病而导致经济损失。为摸清该病在淮安地区的发生规律,筛选出防治该病的有效药剂,作者于2006-2007年调查该病的发生规律,筛选出防治该病的有效药剂,现将2年来的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豇豆荚螟是豇豆上常见的重发害虫,其发生期长(6-10月),世代重叠,着卵分散,幼虫钻蛀花荚,一般药剂防治效果差,且虽经防治危害仍较重,7、8月份盛发期,一般田块豆荚被害率经防治后仍达50%以上,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由于菜农盲目滥用农药,豇豆豆荚上农药残留量高,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豇豆荚螟的药剂,我站于2004年选择辛·唑等杀虫剂进行了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豇豆荚螟幼虫发生危害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豇豆荚螟又名豆野螟,是如皋地区豇豆上的常发重发害虫,常年危害盛期在7~9月份。一般田块豇豆荚果被害率在30%~40%,重发田在50%以上.甚至达100%,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与品质。在实际生产中,多数药剂防治豆荚螟的效果不理想,且盲目滥用农药现象严重。为控制该害虫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4.
张盼 《上海蔬菜》2014,(5):51-52
<正>茄二十八星瓢虫,俗称酸浆瓢虫,是危害茄子、马铃薯、番茄等茄科蔬菜的重要害虫。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栽培的迅速发展,茄子已成为淮安地区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加之茄子种植面积的扩大,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发生有加重趋势。从2010年开始我们系统观察茄二十八星瓢虫发生的情况,基本掌握了其在淮安地区发生危害规律,总结出1套准确可靠的预测预报方法,并结合药剂防效试验,提出了适合淮安地区的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现将淮安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防治豇豆斑潜蝇的高效安全药剂,开展了几种杀虫剂防治豇豆斑潜蝇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溴氰虫酰胺SC 1200倍液、25%乙基多杀菌素WG 4500倍液和5%甲维盐ME 750倍液3种药剂防治豇豆斑潜蝇的效果较好,药后3、7、10d的防效分别为82.47%~91.66%、77.69%~88.10%、71.34%~83.50%,根据上述试验结果提出了化学药剂防治豇豆斑潜蝇的田间高效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的根本原因是豇豆病虫害的发生与豇豆采摘同期,特别是豇豆花果同期,实现病虫害防治与质量安全双达标难度较大。通过对豇豆不同生育期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发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以防为主、防控并重的防治方针,优先采取农业防治措施,实施健身栽培;采取物理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基数;采取药剂防治措施,控制病虫为害,最大程度保障豇豆质量安全,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栽培环境的改变和优质高产品种的扩大推广应用,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逐渐上升为鲁南滨湖地区白菜上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了白菜的产量和质量。为筛选出防治白菜类软腐病的有效药剂,控制该病发生,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年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2002~2007年试验,摸清了根结线虫对鲁南地区西红柿和芹菜的为害及发生规律,筛选对其进行化学防治的药剂,同时进行大面积防治示范,取得了显著效果.从药剂防治试验结果看,以福气多效果最好,其次为克线丹与益舒宝.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南京市紫荆叶部常见的1种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验证其致病性,根据菌落特征、菌株形态及ITS序列分析将该病的主要病原鉴定为异色拟盘多毛孢菌株(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活性,初步筛选出防治该病的药剂。通过室内药剂防治试验,筛选出对病原菌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农药噁霉灵,可作为备选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0.
在江苏省徐州地区梨木虱一年发生6代。确定了适时防治的4个时期,田间试验了18种防治梨木虱的农药,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吡虫啉、阿维菌素和双甲脒等适用药剂,制订了适期防治和合理施用并能保护天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摸清北京地区甘薯麦蛾的发生情况,同时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2019年对密云地区甘薯麦蛾发生动态进行调查,并在幼虫发生期选用5%阿维菌素乳油等6种药剂开展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7月中下旬、9月上中旬为甘薯麦蛾幼虫发生的高峰期,从发生数量上看高峰期明显,9月峰值更高;从龄期分析,第l代幼虫发生于7月,第2代发生在8月,第3代发生在9月,与黑光灯诱到的成虫发生趋势相符。在防治药剂方面,生物药剂5%阿维菌素乳油对甘薯麦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良好,化学药剂3%高氯·甲维盐微乳剂、20%氰戊·马拉松乳油、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良好,生产中建议优先选用生物农药,交替使用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12.
郑伟  王彬 《西南园艺》2004,32(4):33-33,35
茄子灰霉病是保护地栽培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该病蔓延迅速,为害严重。目前防治该病的药剂比较多,为寻求适于我地区的有效药剂,笔者于2004年4月对4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枣顶冠瘿螨在新疆红枣上的发生规律,并采集枣顶冠瘿螨在室内进行药剂防效试验,进而筛选出对其防治有效的药剂。结果表明:枣顶冠瘿螨在新疆一年有2次危害高峰,分别在7月上旬和8月下旬,7月是枣顶冠瘿螨危害最为猖獗的时期。药剂试验中16.8%阿维.三唑锡可湿性粉剂对枣顶冠瘿螨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的防效为96.43%。防治枣顶冠瘿螨效果较好的药剂是16.8%的阿维.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者是20%双甲脒乳油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4.
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三项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寿光地区通过三项实用技术措施,大大降低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并确认了大批不同类型的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优良番茄品种,筛选出有效控制该病发生发展的药剂配方。  相似文献   

15.
李树红点病在永泰县李树上主要危害叶片、果实,造成树势衰弱,果实品质下降,是中高山地区李树发生普遍而严重的病害之一。在防治上应以健身栽培为主,加强冬季修剪清园,在李树开花末期及叶芽萌发期适时喷药剂保护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6.
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 ununguis)是一种能危害多种针叶树与阔叶树的多食性害螨.该螨在吉林延边地区1 a发生6~7代,多以卵在松枝上越冬.对针叶小爪螨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筛选出了药效达到95%以上的无公害的阿维·吡WP和阿维菌素EC.  相似文献   

17.
豇豆野螟是如皋市夏秋季豇豆上重要害虫,常年发生,危害重,一般田块豇豆花被害率60%左右,荚果被害率50%左右,重发田可达90%以上。生产中药剂防治效果较差,多在50%以下。为提高防治效果,探索物理防治等辅助防治措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经过多年调查研究,摸清豇豆野螟发生为害规律的基础上,2008年进行了不同方式摘拾虫害花对控制豆野螟为害效果调查,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苹果斑点落叶病(Alternaria maliRoberts)属苹果轮斑病强毒株系,日本1956年首次发现,国内七十年代未始见为害,1983年青岛农科所完成了该病的病原鉴定。我地属季风区大陆性气候,近几年该病为害日益严重,易感品种逐年增多,导致叶片大量早落,明显影响树势及翌年开花座果。为此,我们于1990~1992年在莒县浮来山园艺场、临沐县时宅子园艺场、临沂市林郑旺苹果园以元帅系为主,定点观测了该病的田间发生动态及影响因子,并进行了药剂防治适期和用药种类的筛选试验,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15—2016年连续2年对甘肃省天水市苹果苦痘病的发生情况做了系统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苹果苦痘病的发病原因及与之有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农业防治与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并试验筛选出了黄腐殖酸生态钙、淄醇钙等高效钙药剂。  相似文献   

20.
桃树侵染性流胶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2004年连续6年研究桃树侵染性流胶病的田间发病规律,初步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树势、树龄、土壤条件、降雨量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该病在当地4月初发病,5~6月进入第1次发病高峰,9月中下旬进入第2次发病高峰。生产防治应以增强树势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杀菌剂1.5%多抗霉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2,4-D配合使用防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