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水稻不同品种耐盐限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盘锦地区水稻的几个主栽品种及有生产潜力的新品系,在种子发芽和不同生育时期的耐盐临界浓度及不同盐分抑制条件下的水稻生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种子耐盐能力排序为辽盐糯>辽粳294>盐丰47>辽盐188>辽优2006>辽粳263>沈农9765>辽盐166>辽粳138>辽盐92;在不同生育时期供试水稻品种的耐盐能力排序为:发芽期辽盐糯>辽粳294>盐丰47>辽盐188>辽优2006>辽粳263>沈农9765>辽盐166>辽粳138>辽盐92;分蘖期盐粳68>H522>H757>辽盐166>辽盐188>K20;拔节-抽穗期辽盐166>辽盐188>盐粳68>K20>H522>H757;成熟期辽盐166>辽盐188>盐粳68>H757>H522>K20。  相似文献   

2.
 以北方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和沈农606为试材,以秋光和辽粳294为对照,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粳稻灌浆结实期碳水化合物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沈农265和沈农606比对照品种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通过对灌浆结实期的籽粒和叶片碳水化合物的测定,发现沈农265叶片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在花后10 d和花后40 d显著高于对照品种秋光,花后40 d沈农265的籽粒淀粉含量显著高于秋光;而沈农606与对照品种辽粳294叶片和籽粒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根系和叶片保护酶的测定结果表明,超级粳稻的根系衰老要早于地上部分,与同期对照品种相比,沈农265和沈农606叶片和根系丙二醛含量较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高,延缓了植株衰老。  相似文献   

3.
水稻不同品种耐盐限度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水稻不同品种的耐盐限度,对于盐渍土区稻作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试验表明,土壤全盐5.94g/kg时,盐粳68、花粳8、辽粳294和盐粳34的发芽率均不低于90%。花粳15分蘖期最高耐盐为14g/kg,盐粳68拔节孕穗期最高耐盐为17g/kg,盐丰47-6成熟期最高耐盐为12g/kg。12个供试水稻品种,其中盐粳68、花粳8、辽粳9和92-71耐盐能力强;花粳15、抗盐100、盐丰47-6、辽粳294、盐粳34和盐粳31耐盐能力次之。  相似文献   

4.
张福涛  刘福才 《作物研究》2007,21(3):274-276
盐粳68是以89F5-91为母本,以盐粳32为父本有性杂交.母本89F5-1是我所选育的中间材料,其来源为C26/丰锦//幸实///京稻2号,父本盐粳32为自育品种其组合为秋光/辽粳5号//中新120///辽粳5.杂交后代按系谱法进行选择,得到稳定品系.盐粳68具有米质优良、抗性强、产量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 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于六月二十九至三十日,在沈阳召开了会议。有三十八个农作物、果蔬品种通过了省级审定,其中有四个水稻新品种,即:辽粳287。辽盐2号、铁粳3号、营丰一号,现分别  相似文献   

6.
沈农265,沈农606与沈农974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温福 《作物研究》2004,18(4):273-274
沈农265   品种来源:原名沈农95-265,是由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于1992年以籼粳稻杂交中间型材料1308为母本,以广亲和材料02428为父本进行杂交,1993年再与辽粳326复交,经南繁北育,系谱选择,至1995年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超高产粳稻品种抗倒伏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培育的超高产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超高产粳稻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及与倒伏密切相关的各性状指标。结果表明:齐穗后30 d左右是水稻最容易发生倒伏的时期,株高与水稻倒伏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秆基部伸长节间性状与倒伏关系密切,茎秆维管束数目、厚壁细胞层数、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对倒伏有一定影响。超高产粳稻品种沈农265和沈农9741与常规粳稻品种辽粳294和辽粳371相比,表现出较好的抗倒性能。  相似文献   

8.
水稻新品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粳371、秋田小町、丰优307、一目惚、富禾118、沈农315(对照)进行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6个水稻品种均适宜辽阳地区种植;辽粳371、一目忽产量最高达466.9 kg/667 m2,丰优307、秋田小町产量也高于对照,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盐166、辽盐188、盐粳34、沈9741、沈925、东亚7号等品种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辽盐166、沈9741、沈925产量最好,辽粳294-A3分蘖力强、米质特优、抗病力好、发展前景好。  相似文献   

10.
辽星1号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于1994年以辽粳454为母本、沈农90-17作父本,采取籼粳杂交、基因重组、优势利用和穿梭育种等方法精心育成的具有籼粳两个亚种血缘及其20多个亲本材料优良基因的优质超级稻新品种。自2006年以来.该品种已被第五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和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分别评为金奖大米和优质农产品:被农业部确定为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和农业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北宁地区水稻生产良种化,对当地目前栽培面积较大的辽优7等10个品种(系)进行常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辽优7和辽粳294-4产量最高,分别达9217.5kg/hm2和8527.5kg/hm2,极显著和显著地超过对照品种辽盐282。这两个品种可在北宁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选用4个不同株型水稻品种,研究了株型指标、产量构成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株型品种叶片角度与枝梗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沈农606剑叶基角和剑叶开张角与一次枝梗数呈负相关;辽粳294倒二叶基角与二次枝梗数呈负相关;秋光穗基角与二次枝梗数呈负相关;辽盐16倒二叶基角与一次枝梗数、千粒重呈负相关。在株高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茎秆粗壮是沈农606抗倒伏的主要原因。紧凑型品种各叶位叶绿素含量较高,而且不同叶位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小。紧凑型品种的株型有利于产量的形成;对披散型品种进行株型改良有利于其形成更好的群体。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3G59S等4个粳型两用不育系与盐粳48等4个常规优良品种(系)共配成16个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分析了各不育系杂种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4个两用不育系的杂种均具有明显的产量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其中以2003G59S最高,其次依次为G72S、G89S和G82S;16个具有产量竞争优势的组合中,以G82S/C258组合为最高,其次依次为G59S/辽盐92、G72S/盐粳48、G82S/盐粳48。  相似文献   

14.
以北方粳稻品种金珠1号、辽粳9号为对照,研究了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盐粳188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基础。结果表明:盐粳188有效穗数比辽粳9号多14.5%,穗粒数比金珠1号多28.7%,总库容量比金珠1号、辽粳9号高25.88%和23.08%;茎基部茎鞘干物质量比金珠1号、辽粳9号重5.06%和13.49%,叶面积比金珠1号、辽粳9号高37.91%和41.39%,消光系数比金珠1号、辽粳9号低42.22%和60%;叶绿素下降幅度比金珠1号、辽粳9号小5.09%和4.82%,并且后期根系伤流强度下降较慢。单位面积总干物质量齐穗期盐粳188比金珠1号、辽粳9号高14.15%和15.08%,成熟期高13.82%和17.7%,增加量高17.89%和2.78%;齐穗至成熟期CGR比金珠1号、辽粳9号高19.82%和2.71%。盐粳188库大源足、株型较好,生育后期功能叶叶绿素含量较高、根系活力旺盛,干物质积累与生产能力较强,具有高产品种应有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基础,并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5.
选用8个辽粳系列水稻品种,进行抗旱性生理研究,结果表明:辽粳326、辽粳454、辽粳9号为辽宁省不同时期的主栽品种,其抗旱性均好于对照品种辽粳5,而辽粳6、辽粳10和辽梗180的抗旱性不及辽梗5.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野生大豆和不同栽培大豆品种在镉胁迫下种子萌发的差异,筛选优质的大豆耐镉资源,首先比较5种镉浓度(5,10,25,40 mg·L-1)对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及芽长等参数,筛选出对镉敏感的性状及适中的镉浓度处理;然后以此为基础比较野生大豆1503、超高产大豆(沈农9号和辽豆14)及普通栽培大豆(辽豆16和沈农20)耐镉性差异。结果表明:野生豆1503和栽培豆辽豆16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在较高浓度(25或40 mg·L-1)处理时明显下降,其它浓度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明显或者高于对照,而活力指数、根长及芽长等指标在较低浓度(5或10 mg·L-1)处理时就表现明显的被抑制效应,尤其对根长抑制更明显。活力指数、根长及芽长对镉胁迫更为敏感,可以作为鉴定耐镉材料及监测镉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的重要指标。在5 mg·L-1镉处理下,1503的活力指数、根长、芽长与对照差异不显著,10 mg·L-1时显著下降,辽豆16在5 mg·L-1时3种参数显著低于对照,因此镉浓度5 mg·L-1的处理适中,可用来比较不同品种的耐镉性。在5 mg·L-1镉处理下,按照3个敏感性状的平均值,筛选出耐镉性较强野生豆1503,镉性较弱的栽培豆沈农20,可用于耐镉育种及耐镉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基因型油菜耐铝性及其根系形态对铝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为酸性土壤地区筛选耐铝毒的甘蓝型油菜,探讨不同基因型油菜苗期生长发育指标和生理指标的耐铝特性,分析铝胁迫对根系形态的影响。以81个油菜品种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设置铝浓度(AlCl3)0、100 μmol·L-1两个处理,对根系形态、株型、生物量、生理特性等13指标的耐铝系数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不同基因型油菜的耐铝相关指标,并分析不同耐铝类型的品种根系形态差异。结果表明,铝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油菜苗期各单项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应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筛选出耐铝性较强的品种6个,耐铝性中等的品种65个,耐铝性弱的品种10个。不同直径范围根系对铝胁迫的响应不同,铝胁迫下,D1类根系(直径0.0~0.5 mm)的长度、表面积、体积、根尖数降幅最大,D3类根系(直径>2.0mm)各指标降幅最小,且铝敏感型品种不同类别的根系指标受铝胁迫的抑制程度大于耐铝型品种,其D1、D2(直径0.5~2.0 mm)、D3类根系的长度、表面积、体积、根尖数均少于耐铝型品种。因此,以综合指标对油菜耐铝性进行筛选与评价更为客观;耐铝型品种不同直径范围的根系受铝毒害的影响较轻,通过改变根系形态适应铝胁迫的能力更强,其根系拥有更多细根可能是耐性品种抗铝毒的一种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