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菌文化以蕈菌为主体,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认知、利用、开发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社会现象。有关蕈菌的传说形成了菌文化的萌芽。人类在阶段性的科学认知中,对于菌类的描述、记载以及所形成的故事,使菌文化得以丰富。人类的想象,为蕈菌披上了神秘色彩,使蕈菌文化得以升华。人类有目的地创作使得蕈菌文化融入人类整个文化生活。以蕈菌作文、以蕈菌赋诗、以蕈菌咏歌、以蕈菌绘画、以蕈菌作留史、以蕈菌讲故事、以蕈菌成像。以蕈菌为佳肴、以蕈菌游戏、以蕈菌建产业园、以蕈菌之形美化生活,陶冶性情。蕈菌文化现象与科学认知,是两条并行,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又永不相交的平行轨道。在科学和文化的共同作用下,蕈菌产业相得益彰,得以飞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20%灵芝菌糠、30%灵芝菌糠、40%灵芝菌糠、50%灵芝菌糠,20%鲍鱼菇菌糠、30%鲍鱼菇菌糠、40%鲍鱼菇菌糠、50%鲍鱼菇菌糠加入量替代新鲜培养料,与未加入菌糠的新鲜培养料进行发菌情况及产量比较试验.进行不同配方的对比试验,明确在牡丹江地区食用菌菌糠二次利用生产平菇的适宜比例.结果表明:40%~50%灵芝菌糠加入量效果最佳、30%鲍鱼菇菌糠加入量次之,与未加入菌糠配方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利用灵芝菌糠和鲍鱼菇菌糠作为部分原料栽培平菇使用.  相似文献   

3.
工厂化栽培白色金针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怡 《上海蔬菜》2008,(5):114-115
金针菇又名冬菇、朴菇、构菌、青杠菌、毛柄金钱菌,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伞菌目Ⅵ蘑科金钱菌属。金针菇菌盖滑嫩,菌柄细长脆嫩,形美味鲜,是著名的食药两用菌和观赏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周华山  鲁明洲 《食用菌》2010,32(3):55-55
菌棍式制菌是黑木耳生产中的一大革命性突破,具有制菌接菌简便快捷,养菌周期短,菌龄上下一致,成品率高,产量高等优点,这种制菌技术被业内人士称为固化的液体菌种。在这种制菌技术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又叫猴头菌、刺猬菌、花菜菌或山伏菌等,为多孔菌目齿菌科猴菇菌属。子实体常悬于树干上,幼小时呈白色,成熟后变成黄棕色,表面布满长约1~3厘米针状菌刺,毛茸茸,形状极似猴子的头,也像刺猬,因而得名猴头菇、刺猬菌。  相似文献   

6.
施渺筱  李祝  邵静敏  杨坤耀  龙菊 《食用菌》2012,(1):59-59,62
以伞塔菌和鸡枞菌子实体为材料,分别测定、分析了伞塔菌和鸡枞菌菌盖和菌柄干粉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灰分和粗纤维含量在伞塔菌子实体的菌盖和菌柄中都高于鸡枞菌,而总糖、还原糖、粗脂肪、粗蛋白、7种元素(钾、钠、锌、铜、铁、镁、锰)则低于鸡枞菌,尤其粗蛋白、铁、镁、锌在鸡枞菌菌盖中的含量分别为伞塔菌菌盖中的2倍、3.3倍、2倍和1.7倍。两种菌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食用菌卫生标准中限量范围。  相似文献   

7.
利用枝条段和传统粗木段进行蜜环菌菌材培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枝条段(直径5 cm以下)制作蜜环菌菌材,菌锁粗壮、浓密、分枝多,生长速度快,污染率低,且培养时间短,生产的菌材伴栽天麻,不但天麻产量较粗木段蜜环菌菌材高,且商品麻个数多,天麻出品率高。  相似文献   

8.
专业供应     
《食用菌》2014,(5)
<正>各种香菇菌种、天麻蜜环菌、萌发菌。食用菌蒸汽灭菌灶,装袋机,菌袋扎口机,菌袋打孔机,烘干机,新型菌袋补水器,高效烟雾消毒剂,食用菌营养素等菌用原辅材料。联系人:关良洲,咨询电话: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河北省蔬菜保护地土壤镰孢菌种群分布情况,分析了棚龄、蔬菜种类、土壤真菌、土壤有机质及速效性化肥对镰孢菌种群分布的影响,鉴定出13种镰孢菌,分别是雪腐镰孢菌(Fusarium nivale)、茄病镰孢菌(Fusarium solani)、水生镰孢菌(Fusarium aquaeductum)、梨孢镰孢菌(Fusarium poae)、拟枝孢镰孢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弯角镰孢菌(Fusarium camptoceras)、半裸镰孢菌(Fusarium semitectum)、潮湿镰孢菌(Fusarium udum)、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柔毛镰孢菌(Fusarium flocciferum)和双胞镜孢菌(Fusarium dimerum),其中尖孢镰孢菌(F.axyspsrum)和茄病镰孢菌(F.solani)是优势种;同时表明土壤等因子对镰孢菌种群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但规律不尽相同;木霉对镰孢菌的生长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废弃食用菌菌糠理化指标间差异并进行分类,为挑选适合加工饲料的废弃菌糠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12种废弃食用菌菌糠的11个理化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2个主成分PC1、PC2反映原变量83.50%的信息,并确定了菌糠种类与理化指标间关系,其中银耳菌糠、金针菇菌糠、蟹味菇菌糠因营养理化指标含量高落在PC1正向区域;利用聚类分析法将12种菌糠分为4类,其结果与主成分分析法结果一致。通过计算饲料与菌糠的欧氏距离,确定了适合加工成饲料的菌糠品种依次为:银耳菌糠、金针菇菌糠、蟹味菇菌糠。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2015,(1)
<正>绣球菌又名对花菌、干巴菌、椰菜菌、白绣球花。绣球菌是名贵的食用菌之一,其香味宜人、肉质脆嫩、口感佳,被美食家公认为菌中食味较好的山珍,并且营养丰富,其中绣球菌素对肿瘤有抑制作用。绣球菌原为野生珍稀菇菌,福建省古田县名贵珍稀食药用菌驯化中试基地经十年驯化研究,掌握了绣球菌人工栽培的关键技术。1绣球菌的生物学特性1.1温度要求绣球菌属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6℃。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18~25℃,菌体肥厚、产量高、品质优。  相似文献   

12.
木耳的菌糠中含有大量的人体所需成分,比如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另外,木耳菌糠中还含有氮、磷、钾等能用于施肥的元素。所以木耳菌糠具有非常重要的再利用价值。菌糠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土壤进行有效的改良。而木耳在其生产的过程中往往能够产生大量的菌糠,这些菌糠需要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不然会对木耳菌的生产与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木耳菌的菌糠数量过多的话,很容易导致环境受到污染,甚至于导致大批量的病虫害蔓延,从而对木耳菌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对木耳菌菌糠在改良园林绿化用土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天麻是无根无茎叶的兰科植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它必须与蜜环菌生活在一起,依靠蜜环菌供给营养。蜜环菌与天麻的伴栽方法有: (一)固定菌床栽培法 固定菌床培养的菌材发好后,移去覆盖土,掀去上层菌材,拨开间隙把天麻种顶芽向上紧靠菌材摆放,大白麻12~15cm放一个,小白  相似文献   

14.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多脂鳞伞(Pholiota adiposa)子实体个体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多脂鳞伞原基初期卵球形,菌丝交织、致密;原基伸长生长,外部交织菌丝变稀疏,边缘形成一层染色呈黄褐色的菌丝,菌丝膨大,平行排列或凝结呈菌丝束,形成外菌幕.外菌幕菌丝在上部最为发达,形成菌盖菌幕,此时菌盖开始分化.同时原基下部边缘菌丝平行排列并垂直生长,菌柄开始分化.在菌盖、菌柄和子实层原基交接处出现菌丝稀疏区,菌褶腔在这一区域形成.由于半包膜的存在,菌环上无鳞片.菌盖菌幕与菌盖皮层相区分,而菌柄菌幕与菌柄皮层形态一致,只是菌柄菌幕菌丝继续保持向外生长特性.多脂鳞伞属于半被果型中的双菌幕发育型,发育顺序表明是菌盖菌柄发育型.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市怀柔区野生板栗的根部为试材,通过分离、纯化和培养获得培养性状与已知菌不同的3株菌种:菌A、菌B和菌C。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菌A、菌B、菌C和已知与板栗形成良好共生关系的红绒盖牛肝菌(X.c)制成菌液和固体菌剂,对板栗幼苗进行接种试验,之后测定苗木的生长指标,研究菌根的回接效应。结果表明:所有菌种固体菌剂的侵染率均高于液体菌剂;菌A的侵染率明显高于菌B、菌C和菌X.c,达到90.75%,分别提高11.1%、39.2%和12.75%。同时,菌A显著促进苗木地径生长,生物量最大,是值得应用推广的菌种。  相似文献   

16.
采用平板计数法研究了南疆阿拉尔地区裂盖马鞍菌子实体内伴生菌的种类与数量,结果表明:裂盖马鞍菌子实体内有细菌、放线菌、真菌三种菌,与子实体根系土壤中微生物类群一致,但其数量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要少,不同地点该菌子实体伴生菌的数量有所不同,从而证明裂盖马鞍菌子实体内存在伴生菌。  相似文献   

17.
在任何形式的蕈菌产业中,蕈菌生物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是无法分割、紧密相连的两个部分,无论是依托蕈菌科学发展的蕈菌生产,还是通过生物技术进步开发的蕈菌产品,都需要依靠蕈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追求将草菌生物学知识与蕈菌生产和产品开发的应用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学术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的共同目标是促进蕈菌产业的发展,这两者对产业来说同等重要,互惠互利。科研人员与栽培者应该相互尊重,彼此欣赏,努力做到相知相助。蕈菌产业的现状是多方协作的结果,产业的未来则需要开展更密切的合作。1994年,世界蕈菌的栽培产量约为490.9万吨,产值约为98亿美元;而蕈菌产品的加工增值达36亿美元。同时讨论开放式蕈菌界的概念和新名词“蕈菌营养药”。  相似文献   

18.
以溶磷菌和解钾菌为供试菌,采用田间根际追施的方法,研究对拱棚连作辣椒根际养分环境的影响,以期为改善宁夏彭阳拱棚辣椒连作土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TR1处理(单施溶磷菌)、TR2处理(单施解钾菌)和TR3处理(溶磷菌和解钾菌配施)均能显著降低土壤盐分含量(49.8%~56.94%),增加辣椒坐果初期的土壤速效氮含量。溶磷菌对速效钾含量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解钾菌不仅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钾含量,同时对于土壤磷元素的释放效果优于溶磷菌。溶磷菌和解钾菌配施产生了叠加效应,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且使用次数越多,效果越佳,TR3处理辣椒667 m^2产量达到4 878 kg,较CK增产14.5%。因此在生产中溶磷菌与解钾菌配施效果更好,且应持续多次施用。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2015,(1)
组合香菇、金针菇、茶树菇菌渣栽培平菇,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法,研究不同菌渣组合栽培平菇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渣组合均能够栽培平菇,试验最佳菌渣组合为香菇菌渣100 kg,金针菇50 kg和茶树菇0 kg。菌渣栽培平菇可以节约棉子壳用量,提高种植者效益。  相似文献   

20.
采用苯酚-硫酸法,研究了12种野生食用菌(马勃、绣球菌、大红菇、珊瑚菌、鸡油菌、黑脉羊肚菌、干巴菌、青头菌、红汁乳菇、桃红牛肝菌、松茸、黑牛肝)中的总糖含量。通过测定得出,总糖含量最高的是马勃(3.469%),最低的是黑牛肝(0.719%)。各种食用菌的总糖含量高低顺序是马勃大红菇干巴菌松茸绣球菌红汁乳菇青头菌珊瑚菌黑脉羊肚菌桃红牛肝菌鸡油菌黑牛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