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樟子松人工林的大面积营造孙海鹏哲盟科左后旗从1964年开始试种樟子松,到现在共营造樟子松人工林26万多亩,成活率高于一般树种,保存面积达21万多苗,成林面积12.5万亩,20年生以上的林分每公顷蓄积量达132立方米左右。为了营造仔樟子松人工林,科左后...  相似文献   

2.
中国森林在世界处于什么地位?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显示,中国森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五位;人均森林面积居第119位;中国森林每公顷生物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中国人均蓄积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 根据评估报告,中国土地面积占世界7.2%,森林面积1.34亿公顷,占世界3.9%,森林覆盖率14%,居世界第五位。目前森林面积领先于我国的有前苏联(7.55亿公顷)、巴西(5.66亿公顷)、加拿大(2.47亿公顷)和美国(2.1亿公顷)。 世界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6公顷,发展中国家人均占有0.5公顷,发达国家人均占有1.07公顷,在世界179个国家中中国占居第119位。中国森林总蓄积量97.89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3840亿立方米的2.55%,中国森林每公顷平均蓄积量为96立方米,远远低于平均每公顷蓄积量114立方米的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世界人均拥有森林蓄积量为71.8立方米。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人均森林蓄积量最高,达244立方米,北美193立方米、非洲87立方米、欧洲34立方米、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人均森林蓄积量最低,为19立方米,而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拥有森林蓄积量最少的国家之一。 报告提供的数字显示,中国人工林面积达3183.1万公顷,占发展中国家现有人工林总面积6844.5万公  相似文献   

3.
<正> 去年10、11月我随中国杨树考察组对法、意两国的杨树栽培进行了考察。现介绍如下。法、意两国的杨树栽培都有悠久的历史,近三十多年来发展尤其迅速,在木材供应上占有重要地位。意大利的森林面积为630万公顷,森林覆被率为21%。杨树人工林面积为13.3万公顷,加上6万公里成行的杨树,杨树总面积为15万公顷,仅占森林面积的2.5%,但杨木的产量却占本国木材产量的一半。法国森林面积为1,360万公顷,森林覆被率为25%,杨树面积为25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1.8%。1978年法国木材产量为2,860万立方米。杨木年产量为140万立方米。这些数字说明杨树栽培对于解决木材不足已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1967年巴西仅有人工林3.47万公顷,到1984年就发展到557万公顷。林木的单位面积产量,70年代初每公顷年生长20—25立方米。现在,松树每公顷年生长25—35立方米,桉树年生长30—50立方米,最高可达60—90立方米。由于人工造林出现奇迹,使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森林资源与木材供给状况 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充分显示了我国林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全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量121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面积11,576万公顷,天然林蓄积量10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5326万公顷.人工林蓄积量15亿立方米。但同时也揭示出森林资源与保护面临的一些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超限额采伐仍未杜绝,森林经营水平普遍不高,木材供给严重不足。据统计,1998~2003年间,我国的商品材消费量由16,171万立方米上升到20,871万立方米,增长了29.1%。国内商品材生产由11,345万立方米。增加到12,045万立方米,只增加了6.2%,消费量增幅高出生产量增幅近2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一、日本林业概况日本国土面积3725.9万公顷.森林面积约2526.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8%,其中私有林1478.9万公顷.公有林253.7万公顷,国有林793.7万公顷;蓄积量约有22亿立方米(森林面积未包括齿舞、色丹、国后、择捉及竹岛的面积).日本的森林由于地形、气象条件以及社会公益的要求,对采伐等实行限制,在全部森林中,保安林占28%,天然公园占16%.为了充实森林资源和增加木材生产能力,进行投资的结果,人工林面积达937.7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37%.其中70%为20年生以下的幼龄.平均每公顷用材生产量达1.4立方米.在世界上也处于高水平.然而.国民人均的森林面积只有0.2公  相似文献   

7.
杨树是内蒙古自治区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全区12个盟市均有栽培。杨树在我国分布广泛,而且在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杨树有2000年栽培史。据联合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杨树人工林面积约140万公顷,不包括中国的杨树面积。据2007年6月1日—3日江苏省中国杨树节公布的数字,全国杨树人工林面积已达700万公顷,大大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杨树人工林面积的总和。  相似文献   

8.
杨树截根插干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杨树大国,杨树品种、数量以及人工林面积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24个省市区有杨树分布,原生杨树70多种,无性系近千个。杨树人工林总面积达70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超过了其他国家杨树人工林面积的总和。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木材需求量日益增大以及天然林保护政策的实施,木材产量仍供不应求,而杨树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等特点,目前我国正在大面积推广,很多地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临江林业局是新中国第一个森工局。1985年已营造104.9万亩人工林。百万亩人工林经过多年生产作业、天然演替及其他多种凶素,目前人工纯林总面积达81.6万亩,占全局有林地面积的32.7%。全局人工林蓄积量624.8万立方米,占全局有林地蓄积量的28.7%。人工林组成主要以落叶松、云杉、杨树纯林为主。  相似文献   

10.
《吉林林业科技》2013,(6):64-64
吉林省江源区大阳岔国营林场始建于1958年,现有职工494人,人口总人数达2000多人,施业区面积2.9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70万立方米,年采伐木材0.65万立方米,固定资产1100万元。  相似文献   

11.
绿染黄龙山     
据黄龙山林业局1998年第4次森林资源调查,建国以来已成林人工林面积8051公顷,占林分总面积的5.8%;林冠下造林面积16502公顷,占到森林面积的11.5%。人工林蓄积量已达29.3万立方米,占到林木总  相似文献   

12.
一、吉林省落叶松人工林现状及有关问题吉林省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全省有林地面积608万公顷,蓄积71,101万立方米。在有林地面积中人工林为116万公顷,蓄积4,700万立方米,其中落叶松面积占人工林面积的50.8%,蓄积占人工林蓄积的55.3%。落叶松面积大,蓄积多,是其它树种所不能比拟的,尤其经过二十几年的抚育经营,已成为吉林省重要的森林后备资源。吉林省落叶松人工林的林龄特点是幼、中龄林多。可以预见,20年以后吉林省将出现人工落叶松林采伐的高峰,其年伐面积将达上万公顷,年采伐量将达百万立方米。这种采伐的高度集中,将导致全省木材生产的大起大落,造成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的过  相似文献   

13.
牙克石林区的人工更新从五十年代开始,三十年来由于认真贯彻以人工更新造林为主的方针,使大面积的采伐迹地和荒山荒地披上了绿装,一代新林茁壮成长。三十年来共完成更新造林面积654万亩,保存面积354万亩,保存率为54.1%。其中:已郁闭成林面积106万亩,占保存面积的29.94%,可望抚育成林面积145万亩,占保存面积的40.96%;经补植可成林的103万亩,占保存面积的29.1%。人工林蓄积为900万立方米,平均每公顷蓄积37.8立方米,20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平均每公顷蓄积103立方米,年生长量5.8立方米;30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平均每公顷蓄积188.1立方米,年生长量6.3立方米。  相似文献   

14.
据日本林野厅公布截至1981年3月底,日本森林总面积达2527.9万公顷,覆盖率为68%。虽然与5年前相比变化不大,但还是增加了1.6万公顷,其中人工林面积有989.5万公顷,比例上升到39%(1976年时为37%),而10—25年生的树木占65%。总蓄积量已接近25亿立方米,比5年前(1976年)增加了大约3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5.
黑杨引入我国30多年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杨树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涡阳县,自20世纪70年代,矢志不移地发展平原林业,充分发挥皖北地区光热水土资源优势,建设了以黑杨新品种为基础、杨树加工利用为龙头的黑杨产业。如今的涡阳大地郁郁葱葱,杨树防护林纵横交错,绵延数百公里,道路绿树成荫,一望无际。杨树有林地面积达50余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236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人工林每公顷蓄积量仅为49.0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相似文献   

17.
一、成过熟林资源的消长: 我局的天然用材成过熟林在一九七三年森林资源复查后面积为289758公顷,蓄积量为5269万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80%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183立方米。一九八二年末资源统计时面积为191941公顷,蓄积量为3148万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67.4%,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164立方米,同一九七三年  相似文献   

18.
《国土绿化》2005,(2):11-12
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最近完成的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有森林面积1.7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量124.56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0.53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的森林面积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人口增加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使木材需求量逐年增加.在此背景下.许多木材进口国大力发展杨树集约栽培,争取在短期内减少对进口木材的依赖.许多国家的杨树面积和杨木采伐量明显增加,发展杨树这一速生树种的应急战略措施已产生效果.南朝鲜:在杨树的生产和研究上成绩比较突出.70年代杨树造林面积剧增,每年在4—12万公顷之间.目前杨树人工林总面积为90.4万公顷.在国外占首位.为避免与农争地,南朝鲜的杨树栽培已从平原农区转移到丘陵和山区,同时成功培育出适于山区的杨树品种.杨树上山面积已达杨树人工林总面积的20%,这一经验对我国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征 《甘肃林业》2011,(5):41-41
2009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郑重宣布了中国林业“双增”目标,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中国造林面积增加4000万公顷,木材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在2005年基础上实现各翻一番的目标。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国木材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