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太平  王军  魏忠芬  李德文 《种子》2007,26(11):111-112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黔油17号是贵州省油料研究所(原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2003年8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制种产量高等特点。为了探索黔油17号在生产上的最大增产潜力,总结其相应配套的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近几  相似文献   

2.
杂交油菜黔油系列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示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黔油14号”、“黔油16号”、“黔油17号”、黔油18号”等黔油系列品种是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育成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为探索出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栽培控制技术。确保新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平衡增产,在多年试验研究基础上,2003年在遵义和黔西分别进行高产示范。  相似文献   

3.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是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于200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在2000-2002年连续2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62kg/667m2,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9.64%;在2002-2003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17.13%.  相似文献   

4.
黔油17号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2003年通过贵州省审定的超级杂交油菜新品种.属于优质、高产半冬型的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适合于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种植,具有较高的产量水平和优良稳定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王军  魏忠芬  李德文  张太平 《种子》2007,26(11):120-122
根据2003~2007年黔油17号不育系母本98-116A与父本恢复系ZW004间的单株成对杂交组合在遵义三合的田间鉴定结果以及近年来在贵州各点的试验示范结果,对黔油17号的产量性状和最大增产潜力进行分析评价。黔油17号的单株成对杂交的鉴定组合都具有206.77~387.50kg/667m2的生产能力和产量水平,所有鉴定组合的平均产量达到281.89kg/667m2。近年来黔油17号在贵州油菜主要产区试验示范的产量水平在216.21~326.81kg/667m2之间,因此黔油17号在贵州油菜生产上具有达到300kg/667m2以上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黔油18号于2003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3年大面积制种,从中总结出一套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黔油17号施用金福隆植物生态营养剂效果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遵义市万物恒温科技研究所研制的金福隆植物生态营养剂(液肥)具有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增强植物光合作用、延长开花期、授粉期、保花保果、子粒饱满、抗旱、抗寒、提高品质和增产等功能。遵义市农科所的钟永先等已在油菜上进行了鉴定试验。黔油17号系贵州省农科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为了探索金福隆植物生态营养剂对杂交油菜黔油17号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于2003-2004年度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8.
杂交油菜黔油17号高产示范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原代号为黔杂ZW99004)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利用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98-116A和抗逆性强的双低恢复系ZW004杂交选育而成。在2000—2002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为162kg/667m2,比对照油研7号平均增产9·6  相似文献   

9.
黔油18号是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选育而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江口县2004年开始引进推广,2005年推广面积达到0.146万hm2,平均单产108.6kg/667m2,比油研7号增产19.3%.实践表明黔油18号具有优势强,增产潜力大,株叶形态高大,抗倒伏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角果多,千粒重大,不易早苔早花和出油率高等优势.为进一步搞好黔油18号的示范推广,促进江口县优质油菜生产的发展,根据近年高产栽培经验,结合黔油18号品种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和需肥特点,制定了江口县单产200kg/667m2的早播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0.
<正>据悉,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黔油早1号"和"黔油早2号"早熟油菜新品种日前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据了解,"黔油早1号"和"黔油早2号"均为弱冬性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早熟杂交种,耐寒性、抗倒性较好。2个品种在两年区域试验及生产试  相似文献   

11.
黔油17号免耕高产栽培示范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低优质油菜黔油17号系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新品种,已由贵州省作物评审委员会审定通过。2003-2004油菜生产年度,设置稻茬油菜免耕移栽、翻犁打窝移栽两种栽培方式示范,意为鉴定该品种在金沙县的适应性、丰产性及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亦为大面积优质油菜生产提供有效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2.
曾兵  饶勇  陈静  肖华贵  王沁 《种子》2007,26(8):99-101
黔油18号于2003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系我所用蜀杂1号F2代分离的不育株与双低品种R-8杂交选育的双低不育系SAB-3作母本,与杂交选育的双低恢复系双19作父本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根据黔油18号母本基本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3.
黔油18号是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2-2003年度通过省生产试验并审定.为鉴定该品种在遵义县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客观评价其应用价值,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04-2005年进行了333.33hm2优质杂交油菜黔油18号高产示范.  相似文献   

14.
特征特性:黔油19号是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半冬性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审定编号:黔审油2006002号),2006年通过贵州省审定。幼苗叶色浅绿色,叶柄较长;生长势强,整齐一致性好。  相似文献   

15.
敬告作者     
黔油18号是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2-2003年度通过省生产试验并审定。为鉴定该品种在遵义县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客观评价其应用价值,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04-2005年进行了333.33hm^2优质杂交油菜黔油18号高产示范。  相似文献   

16.
杂交油菜黔油1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油19号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用隐性核不育系98-116 A与双低恢复系ZW 024组配而成的半冬性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油2006002号),适宜于贵州甘蓝型油菜产区及与之相类似生态区推广种植.为了进一步探讨该品种在生产上的产量表现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2007~2008年度在贵州省遵义县和金沙县进行了黔油19号"百亩"连片高产栽培示范.  相似文献   

17.
<正>据悉,"小麦高产抗病品种黔麦15、16、17号的转化应用"成果于2014年获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该成果来源于2000、2004、2007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品种黔麦15、黔麦16、黔麦17号,三个品种分别得到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和成果推广项目的支持,均通过  相似文献   

18.
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张太平  魏忠芬  李德文 《种子》2006,25(8):94-95
用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98-116A与抗逆性强的双低恢复材料ZW 20-4测配,通过单株成对测交筛选鉴定出强优势组合黔杂2002-4,于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黔油19号。该组合在2003~2005年的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产量为150.42kg/667m^2。较对照油研7号(两年平均142、18kg/667m^2)平均增产5.8%。该品种菜籽芥酸含量1.4%,含油量39.93%,硫苷含量37.29μmol/g。黔油19号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黔油双低1号是我所用加拿大品种Altex作母本,早熟高产品种黔油9号作父本,选育而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1991年11月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省区试平均亩产114.09公斤,比对照黔油9号增产9.38%。在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112.9  相似文献   

20.
2011~2012年度在贵州省遵义县枫香镇进行黔油29号制种,采用宽窄行制种技术取得较好应用效果.根据应用结果,总结黔油29号宽窄行制种技术规程,为该技术在制种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