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晓燕 《新农村》2003,(10):28-28
打工者从较封闭的农村进入开放的城市,新的环境往往令他们无所适从。同时生活、工作的巨大压力,精神生活的严重缺失、夫妻的长期分居,艰苦的生活条件,社会地位的低下及个别人的鄙视目光等,都会导致打工者产生身心健康问题。据最近某省的一次抽查,约60%的民工存在诸如焦虑不安、自卑、抑郁、偏执、自闭等心理问题和疾病。  相似文献   

2.
打工者从较封闭的农村进入开放的城市,新的环境往往令他们无所适从.同时生活、工作的巨大压力,精神生活的严重缺失、夫妻的长期分居,艰苦的生活条件,社会地位的低下及个别人的鄙视目光等,都会导致打工者产生身心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3.
据沿海一城市最近的一次抽查.约63%的民工存在身心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4.
时下又到了民工进城求职的高峰.但很多打工者都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打工地点。为了帮助民工朋友找准自己的打工地点,从而找到满意的工作.我们特编发此文。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2013,(1):39-39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大嗣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打工者的子女教育问题令人担忧。民工子女能否健康成长不仪关系到数干万少年儿童自身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事关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民工”是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老一代民工而言的。他们和老一代民工一样,打工是为了挣钱,为了发展。然而,在传统的二元结构背景下,新一代民工在城市同样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这不仅造成了新一代民工在思想和心理上对城市的疏离感,也不利于城市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近期,又有媒体报道,北京将废除“外来人员管理条理”。所有这些都表明,新形势下研究如何加强城市中的农民工的管理,特别是如何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意义非常重大。应从用工单位、居住社区、大众传媒、提高民工自身素质等方面加强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7.
<正> "民工潮"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民工群体的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城市的稳定,关系到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所以,研究民工的思想、心理等状况,并通过各方面工作使民工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具有深远的时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中国青年报》对全国31个省(区、市)5 063位打工者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的相关数据如下:2015年,受访打工者对生活的期待排在前三的是:增加收入(61.3%)、学习新技能(43.3%)、结婚(27.9%)。2015年,打工者有什么打算?调查显示,31.5%的受访打工者会去其他城市打工,27.7%的打工者会在目前所在地打工,9.0%的打工者会回乡(附近)打工。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中14.5%的受访打工者已有创业  相似文献   

9.
农民进城打工,在开放繁华的城市环境中,面对工作的压力,精神生活的缺乏,容易产生焦虑不安和自卑、抑郁、偏执、冲动等心理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调整和缓解,不仅会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会诱发心理变异而导致犯罪。因此,农民工应特别注意保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孙自鸣 《新农村》2006,(11):27-27
为了解决外来民工看病难的问题,台州市椒江区政府近日出台了一项有关外来民工就医的惠民政策。政策规定,由区政府设立外来民工医疗救助资金,专门用于在椒江的外来民工因患重大疾病导致基本生活发生困难时的救助,主要是医疗费用补助。今年财政安排30万元。今年,椒江区政府除财政  相似文献   

11.
“叮铃铃……”日前,浙江省临海市东塍镇劳动监察中队的投诉举报电话铃急促响起:“我们是来自湖北、江西籍的民工,今天凌晨,我们所在务工的企业老板拖欠着我们40余名打工者半年的工资逃离厂区,现在我们连吃饭问题都没有着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急剧增加,由于他们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导致大部分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学习成绩、身心健康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要研究和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打工新闻     
少先队要关心民工子女;重庆开设打工者性讲座;南宁第一个返乡创业基地成立;打工妹嫁给波兰总统候选人;没签合同也能确定劳动关系;今年解决民工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量民工拥入城市,许多非法职介机构也开始活动,他们为打工者设置了各式各样的陷阱。 去年春节过后,河南信阳青年苏某在某市火车站旁一职业介绍所交了300元介绍费后,便由介绍所工作人员带去一家私营小皮革厂上班。结果该厂每月只愿付200元工资,而且不包吃住,与介绍所说的工资400元相差200元。他找到介绍所  相似文献   

15.
外来民工进入城市以后,在不断融入城市生活与自觉调整自我角色的市民化进程中遭遇到一系列现实问题。本文试图用行动的主观意义、相互主体性及内局群体与外局群体的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以期激发对这些问题现状及其原因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民工未来的家究竟在哪里?他们是留在城市,还是回到家乡,他们该做出怎样的抉择?如果留在城市,他们该怎么办?如果回到家乡,他们又该如何办? 本刊认为,新生代民工无论是融入城市,或者是回到农村,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自强自立,为此,本刊从投资创业的角度引导新生代民工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7.
陆员 《农家致富》2004,(4):19-19
新春刚过,江苏各主要城市迎来新年首个民工求职高峰。据南京安德门民工市场袁主任介绍,从年初四开始就有数百民工涌入市场。目前到市场求职的民工每天都达到2000人左右。与往年相比,民工求职多了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8.
过去人们常听到的一句顺口溜是"东西南北中,打工到广东",但是,2004年年初以来,我国南方珠江三角洲一带,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出现缺工现象.人们印象中的珠江三角洲是打工者云集的地方,源源不断南下的打工者形成了每年春节后壮观的"民工潮",那么眼下企业缺工的原因是什么?民工短缺的背后又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目前的形势来说,打工者在城市安家立业是可能的,但是却面临着很多阻力因素,其主要来源于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在城市里有一个长期的住所困难很大,因为城市的房价都比较高,很多都超出了打工者的承受范围;二是户口限制;三是在城市里找到一份长久稳定的工作也很难,很多打工者  相似文献   

20.
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来说,也许在平日的匆匆来去中,对那些滞留在车水马龙之外的街头打工者都或多或少地存有一些浅淡印象,只是,当今城市生活的种种繁嚣与变幻已使太多的人目不暇接,以致难能有人对这日日守候街头的一族投去关注的一瞥,他们来自何处?他们以何为生?他们又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生活方式?作为社会人的“这一类”,在城市的日益繁荣、扩张背后,他们又被定位成什么角色?当他们在城市的迅速发展中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请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