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 马铃薯癌种病属国际检疫对象,具有病原菌生命力极强、危害性大,不易防治的特点,发生后往往给马铃薯生产造成损失.为了给防治癌肿病提供依据,笔者对宁蒗县癌肿病发生规律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六盘水市马铃薯癌肿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六盘水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几年来播种面积逐年扩大,播种面积已达5万hm2,其产量位居第三位。马铃薯癌肿病的发生和扩展蔓延,给六盘水市马铃薯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从1998年起,对该病害进行了发生和防治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2004年发生面积已下降到85hm2。1病害分布及危害马铃薯癌肿病主要发生在冷凉潮湿的山区,在国内已知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州省有发生。其中四川省分布在凉山、甘孜、雅安、乐山等市(州)的17个县;云南省分布在昭通市的5个县;贵州省分布在毕节市的赫章县、威宁县和六盘水市的钟山区大湾镇。…  相似文献   

3.
<正> 马铃薯癌肿病是世界性马铃薯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1895年首先在匈牙利报道发生此病,通过种薯的调运向世界各地蔓延,至今已蔓延五大洲50个国家.我国1975年首先在云南省永善县马楠公社发现,1979年、1987年在云、贵、川三省相继报道此病发生.目前为止,在我国西南地区已有10个地、州(市)及30个县发生.  相似文献   

4.
1 推广背景美姑县地处四川西南部 ,马铃薯播种面积0 4 7万hm2 ,总产量 70 0万kg ,占美姑县粮食产量30 %。是贫困山区彝族农民主要的口粮 ,马铃薯产量丰歉直接关系到彝族农民生活稳定和生产发展 ,1979年美姑县发生马铃薯癌肿病 ,发病面积达 4 2 0hm2 ,6 67hm2 马铃薯绝收 ,致使居住在高寒山区的 15户农民因马铃薯减产 ,生活无着落 ,被迫外迁求生。经省、州专家驻点对马铃薯癌肿病的防治进行试验研究结果 ,筛选出了高产抗病品种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并在美姑县依果觉乡建立了 13 3hm2 常规良种繁育基地 ,年产优质种薯 50万kg ,…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癌肿病生物防御试验初报龚兆胜赵正平马建文(云南农业大学昆明650201)1前言1888年在匈牙利首先发现了马铃薯癌肿病。此后在欧洲其它国家以及南非、印度、秘鲁、墨西哥、加拿大、美国陆续有了这方面的报道。到本世纪70年代,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  相似文献   

6.
<正>马铃薯癌肿病[Synchytrium endobioticum(schilb.)perc]主要随病薯病土传播,是危害马铃薯生产的严重病害,被许多国家列为检疫对象.我国尚无本病的发手记载,1954年被定为禁止从国外传入的植物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7.
郭麟书 《中国马铃薯》1989,3(4):215-216
<正> 1 前言近年来,马铃薯的病害种类较多,对生产威胁较大的是癌肿病。受害地区产量可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据国内有关资料介绍,在同一感病地块甚至在同一窝内,同时种植河坝与米拉两品种,河坝发病,米拉并不发病。说明了品种间的抗癌性有很大差异,但本地不适合种米拉,故多种地方品种河坝,而又无其它高产抗病品种代替感病河坝品种,致使癌肿病在生产上流行。为了充分利用马铃薯品种间的不同抗性,找出适合我市疫区栽培的高产抗癌良种,提供疫区生产上使用,1988年进行了抗癌肿病品种引种鉴定试验。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脱毒苗网室无土立体栽培技术研究高慧君,陈涛(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农科所615000)1前言随着抗马铃薯癌肿病脱毒微型薯工厂化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和脱毒薯的不断推广应用,西昌脱毒微型薯良种繁育中心仅有的600m2网室面积与年生产脱毒微型种薯任务量大的矛...  相似文献   

9.
<正> 马铃薯癌肿病是国际植物检疫对象,它是由真菌所引起的一种植物病害,具有防治困难、危害性大,可随种薯,牡畜粪便、流水传播的特点。据报道,隔20年不种马铃薯的土壤中该病菌仍然具有生活力。那么,此种病菌在一年中又具有什么样的发生规律呢?我们根据两年的研究得出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黑痣病(Rhizoctonia solani Kiihn)又称立枯丝核菌病、茎基腐病、丝核菌溃疡病、黑色粗皮病,是以带病种薯和土壤传播的病害。随着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进一步加大,该病害一年比一年发生严重,尤其在内蒙古地区,有许多马铃薯种植区无法倒茬,致使土壤中病原菌数量逐年增加,因此加重了黑痣病的发生。2008年调查内蒙古西部马铃薯产区,一般田块黑痣病发病株率在5%~10%,重症田块可达到70%~80%,黑痣病已成为内蒙古西部马铃薯生产发展的一大瓶颈,黑痣病严重影响着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粉痂病(Spongpora bterranea(Wollr.)Lagerh.)自1954年9月在北海道开始发现以来,在各马铃薯栽培地区均有发生。日本本州高寒地的马铃薯栽培制度与北海道基本相同,每年都有发生。造成危害。目前对本病的防治除轮作外尚无好方法。为此,我们以防治为目的,调查了本病在本州高寒地的发生生态,对利用根毛感染检验病土的方法作了尝  相似文献   

12.
CIP实生籽(TPS)培育及其后代选择评价梁远发(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成都610066)四川马铃薯生产面积45万公顷,是重要的粮、菜及饲料兼用作物。生产上晚疫病、病毒病、青枯病、癌肿病等流行严重。主栽品种米拉(mira)、疫不加(EPOKa)、南福塔(...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及白俄罗斯的马铃薯新品种别克拉1号晚熟,多用途品种,由白俄罗斯育成.淀粉含量23.2%~23.9%.品质好,块茎耐贮藏.抗癌肿病(溃疡病),抗晚疫病和病毒病.每公顷产量26.6~29.2吨.块茎稍扁平形,芽眼深度中等,白皮,黄肉.白俄罗斯淀粉晚...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细菌性软腐病和环腐病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常见病害,可发生在马铃薯生长或贮藏期。马铃薯是人类消费的第一大非谷类粮食作物,马铃薯软腐病和环腐病的发生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主要论述了上述2种马铃薯细菌性病害所造成的危害特点及国内外主要防治研究进展,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和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黑胫病是国内外马铃薯产区发生比较普遍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这种病害造成马铃薯块茎损失可高达30%~50%,严重地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文章就近几年国内外对该细菌的检测技术,包括症状识别、细菌分离、酶联免疫吸附法、菌落免疫荧光染色法、AFLP指纹识别技术、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技术、PCR-RFLP检测技术、T-RFLP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离子强度及施肥方法对马铃薯疮痂病菌发生的影响秦昕摘译(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试验的研究工作。1前言马铃薯疮痂病是生产中的多发病害,对该病害发生的研究,虽已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工作,但至今还未确立起有效的防治对策.根据日本水野直治等的研究,马铃薯...  相似文献   

17.
<正> 1 前言晚疫病、环腐病、黑茎病、青枯病及病毒病是危害我国马铃薯生产的5种主要病害。其中病毒病发生最普遍,自70年代以来一直是困扰我国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因素,引起马铃薯的退化,大幅度降低产量,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银腐病是一种贮藏期发生的病害 ,近年来在局部地区日趋严重。马铃薯银腐病菌侵入表皮内造成污损而影响其经济价值 ,银腐病的病害循环包括大田和贮藏期两个阶段。由于马铃薯银腐病菌对噻菌灵产生抗性 ,增加了银腐病的防治难度。本文就马铃薯银腐病的症状、马铃薯银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TBZ抗性及防治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纺锤块茎病吕文河(东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系哈尔滨150030马铃薯纺锤块茎病也叫马铃薯纤块茎病,它是由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atospindletuberviroid,简称PST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病害。该病害发现于1922年,人们一直认...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马铃薯有害生物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01年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10个县(市)进行了马铃薯有害生物调查,初步掌握了东部地区马铃薯病、虫、草、鼠害的发生种类、程度、趋势,并提出了综合防治马铃薯田间有害生物的几点建议,为今后更好地指导东部马铃薯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