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椒是水土保持效果显著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全国栽培已达 2000万亩,年产花椒100万吨、花椒籽110万吨以上,产值已超过了 170亿元。我国花椒产业一直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商业性主导产品基本属于未加工的原料;二是适应社会及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与生产技术开发处于停滞状态;三是只利用了花椒产出物的 1/2,占产量55%的种籽年复一年的被抛弃了,全国每年浪费掉的110多万吨花椒籽蕴涵有10亿元以上产值。  相似文献   

2.
大红袍花椒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花椒原产我国 ,栽培历史悠久 ,主要栽植在低山丘陵、梯田边缘和庭院周围。随着花椒食用、药用及外贸出口的增加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运城地区芮城县把发展花椒作为丘陵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程来抓。科研部门也结合生产实际 ,开展花椒良种选育和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使花椒朝丰产、优质高效、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截止 1999年 ,全县已发展到 6 70 0hm2 ,总株数达 6 0 0万株 ,干椒年产量达 110万kg,产值 2 0 0 0余万元 ,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中夭乡现有大红袍花椒树 310万株 ,人均 2 0 0株 ,年产干椒 5 0余万k…  相似文献   

3.
冯诚 《陕西林业》1999,(4):18-19
韩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以花椒为主的经济林发展十分迅猛,目前已成为韩城浅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整片栽植面积23万亩、总株数达到3000万株,形成了以中部浅山台塬为主的百里花椒基地。1998年花椒总产600万公斤,收入上亿元,椒区人均花椒  相似文献   

4.
椒香佛堂沟──武都县花椒服务中心佛堂沟花椒基地建设纪实张明秀昔日遍山荒芜的佛堂沟,经武都县花椒服务中心三年的治理,条条梯田上的椒树已初挂果实,椒香四溢。这个2600亩的花淑基地,正在辐射和带动全县花椒的规模发展。武都栽植花淑历史悠久,花椒生产周期短,...  相似文献   

5.
渭南地区群众利用地埂栽椒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清康熙四十二年即公元1703年“韩城县志”记载,“西北山椒,迤逦溪涧,各原野屯墅,俱树之,种不一,尤以猴头花椒极盛,远发江淮。”但从此后二百年中,花椒生产历经沧桑,只剩少数地方栽植。到解放初,全区仅存花椒10万余株,产量不足2万公斤,规模小,经济效益甚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地委、  相似文献   

6.
四川花椒感官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四川花椒栽植面积广,且近年来发展面积逐渐扩大.本文测量了四川境内各花椒产地的感官检验指标、物理指标等.分析结果表明,感官检验以颜色差异最大,红花椒果皮以红色为主,色泽分布均匀、有光泽,冕宁正路椒暗红或浅红、较均匀;金阳青花椒为黄绿色,重庆九叶青花椒、遂宁蓬溪青花椒、洪雅藤椒为青绿色,雅安多营藤椒为青褐.物理检测以闭眼椒的含量差异值比较大,红花椒闭眼椒的百分含量为0.8% ~9.04%,含量最大为冕宁正路椒(9.04%),含量最小为越西贡椒(0.8%).青花椒的闭眼椒百分含量为0.61% ~ 15.48%,最大为遂宁蓬溪青花椒(15.48%),最小为洪雅藤椒(0.61%).研究结果可为对花椒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椒籽的加工利用花椒树是咸阳市及陕西省渭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也是林业部门经营的重要经济林树种,近几年有较大发展,据咸阳市不完全统计,到1993年底存活的近400万株,但是过去多偏重它的生态作用,其经济利用也是仅局限在对果皮(花椒)的利用上,对椒籽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2009年11月上旬石家庄突降暴雪,花椒受到严重冻害.2010年6月,对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圃内的花椒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影响花椒存活的因素除与气象因素有关外,还与花椒的品种、树龄、栽植密度、苗木种类及小气候有关.所调查品种,存活率由高到低分别为香椒子、陕西大红袍、花山椒、秦安、琉锦山椒、葡萄山椒、朝仓山...  相似文献   

9.
陕西花椒生产存在的问题与产业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椒原产我国 ,栽培历史悠久 ,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香料、油料树种 ,具有适应性强、固土能力强、生长快、收益大、用途广等特点。陕西花椒主要分布在韩城、凤县、富平、澄城等县 ,在许多地区已形成规模生产。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对于繁荣山区经济 ,扩大出口创汇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等都具有重要意义。1 陕西花椒生产现状陕西是我国花椒的重要产区 ,现有椒树2 80 0万株 ,年产干椒 80 0万 kg,占全国产量的 35 %。 80年代以来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花椒需求量的猛增 ,其价格不断上涨 ,各地将发展花椒产业作为椒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 ,在全省尤其是韩…  相似文献   

10.
花椒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本文对椒芽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栽植密度、肥水管理、温湿度要求、椒芽采摘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椒芽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花椒优质高产八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是韩城的拳头产品。通过实施花椒高产高效示范区建设,我们总结推广了花椒优质高产的八项技术措施。连续三年的推广应用证明,增产效果明显,达到了高产、稳产,颇受当地椒农的欢迎。尤以西庄镇文岭村一组孙春善的椒园最为突出,盛果期椒树每株年产干椒5公斤左右,仅2亩地年收入1万余元。  相似文献   

12.
以苟椒、油椒和猴头椒作砧木,以优良品种大红袍花椒作接穗,在春季用劈接法、夏季用 T 字形芽接法进行嫁接,成活率在75%以上。嫁接苗生长快,长势好,翌年秋季即可出圃栽植。若在荒坡上用野椒嫁接大红袍花椒,当年高生长在45厘米以上,第二年即可开花结果。采用此法可为开发山区野生花椒资源,提供有效的途径。1.劈接法:宜在春分前后进行。接条于前一年落叶后或当年2月初,从一年生粗0.8—1.0厘米的枝条上剪取。先剪去枝条前端1/3半木质化部分,再将条子剪成约为40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川乡大柏地村五保户金母忍老俩口,生活靠社会扶持并不宽裕。为减轻社会负担、提高生活水平,他们利用家门口土地,于1986年种植了优良花椒品种“贡花椒”(子母椒)70株;之后又认真管护,定期松土除草,栽植第3年试果,每株产鲜椒0.25kg,总产量13.5kg,产值达35元。自1992年起,花椒进入盛果期,株产鲜椒7.5kg,总产  相似文献   

14.
魏林 《陕西林业》2001,(5):18-19
近10年来,渭南市结合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五荒”地开发治理为中心,以完善政策为先导,以林业大户治理为主体,突出发展花椒、红枣、柿子、核桃等名特优经济林,加快产业化步伐,全市经济林面积达170多万亩,花椒、红枣、柿子、核桃四大经济林基地初具规模,产贮加销为主的产业化建设发展势头强劲,建立起林业产业新格局。截止目前,已形成8千万株花椒、60万亩红枣、10万亩柿子、5万亩核桃基地。花椒已成为全市林业的一大优势,年产量近2000万公斤,总产值达3亿多元。其中韩城市花椒栽植已达4000万株,农民人均占有花椒100多株,椒农  相似文献   

15.
宝鸡县花椒基地建设现已初具规模,栽植花椒达800多万株,1994年产椒75万多kg。笔者通过对赤沙乡、坪头镇、天王镇等地的经验调查,根据花椒树年周期生长发育规律,特提出如下管理技术要点: 1 花椒树萌芽、抽梢、开花、结果期的管理 此发育期从3月上旬至5月中旬,约60多天时间。 1.1 水肥管理 1.1.1 中耕除草。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行第一  相似文献   

16.
结合淳化县不同区域气候和地形地势等条件,提出了园地及优良品种选择、苗木处理与保护、栽植与定干等花椒栽植技术,以及地膜覆盖、施肥、整形修剪、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椒园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根据花椒树冠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确定影响花椒产量的主要结构因素,为丰产管理提供依据.对4个品种('大红袍'豆椒'黄盖狮子头'小红袍')的树龄、地径、树高、冠幅、标准枝(结果枝)数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产量与树冠结构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花椒适宜栽植密度约50株/666.7m2,栽植后树高应控制在2.50 m左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速贵州省花椒栽培良种化进程,改进花椒栽培管理技术,进而提升贵州省花椒产业的效益。【方法】以贵州省本土花椒品种顶坛花椒和引进花椒品种天珠椒为材料,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在自然条件下测定2种花椒不同成熟度叶片(嫩叶、成熟叶、老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光合生理指标,在一定的光照辐射强度梯度和CO2浓度梯度条件下测定净光合速率,并绘制光合-光响应曲线和光合-CO2响应曲线。【结果】2种花椒3种成熟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天珠椒成熟叶、顶坛花椒成熟叶、天珠椒老叶、顶坛花椒老叶、天珠椒嫩叶、顶坛花椒嫩叶,其中天珠椒成熟叶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形,有“午休”现象,老叶和嫩叶呈单峰形,无“午休”现象,顶坛花椒与天珠椒相反。2种花椒叶片的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基本呈现单峰形,不同成熟度叶片的气孔导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成熟叶、嫩叶、老叶。2种花椒叶片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均呈现先缓慢降低、后逐渐增加的“V”字形曲线。2种花椒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曲线基本一致,即天珠椒叶片呈双峰形,有“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19.
花椒:宁蒗花椒闻名全省,主要品种有大红袍、小红袍和子母椒等,宁蒗花椒的种苗主要来自我国花淑主产地——四川省汉源县等地。宁蒗许多地方气候、土壤宜种花椒。宁蒗花椒不仅产量高,质量也很好。具有麻、辣、香等特色。历史上宁蒗花椒曾作为贡品奉送给皇帝,故有“贡椒”之称。全县从1984年以来已种植花椒2万多亩,1992年花椒产量(干品)达1.5万多公斤。随着花椒结果树的不断增多,预计1993年产量可达5万公斤以上。梅子:宁蒗县是云南省的梅子基地县之一。据统计,如今全县已有梅子基地34500亩,宁蒗梅子的当家品种有苦梅、盐梅、青梅和鸡蛋梅等7个品种,这些梅子的特征是:果大、肉多、味美、丰产,可食率达85%以上。全县一般年产鲜果10万公斤,丰产年可达15万公斤。  相似文献   

20.
无刺朝仓椒嫁接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无刺朝仓椒嫁接技术,以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砧木类型为因素,开展了日本无刺花椒止止吕美系无刺朝仓椒的嫁接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朝仓椒春季嫁接的最佳时间为2月下旬至3月中旬,最佳嫁接方法是单芽切接法,平均成活率为85.7%,最高94.1%;(2)朝仓椒夏季最佳嫁接时间为6月底至7月上旬,最佳嫁接方法是方块芽接法,平均51.6%,最高77.6%。(3)竹叶花椒和朝仓椒具有很强的嫁接亲和性,其中以狗屎椒为砧木的朝仓椒嫁接苗平均成活率、平均高生长量、平均地径生长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