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作为一名畜牧工作者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正确开展动物防疫监督工作,探寻动物防疫监督的和谐路径,对正确处理畜牧业生产中的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重要“细胞”,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和谐社会所创造的良好环境,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和谐发展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2005年3月9日,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常委刘永好、政协委员刘汉元,全国人大代表陈丹、温鹏程、陶一山等饲料行业企业带头人接受了本刊独家专访,他们分别就“构建和谐社会”、“非公经济发展”、“三农”问题和“饲料工业发展”等热点话题畅谈了自己的思路和体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温鹏程科学发展,和谐相处两会的突出特点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温氏的企业文化强调和谐,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和谐理念”,即员工与企业的和谐相处,股东与员工的和谐相处,企业与社会的和谐相处。陈丹以人为本,回报社会政府提出实践科学发…  相似文献   

4.
学校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谐的人,而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构成细胞也是和谐的人。学校音乐教育与和谐社会这两个表面上看似完全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由于一个共同的联系对象:“和谐的人”的存在,实质上具有了相当紧密和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社会和谐为基点。  相似文献   

6.
和谐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合理延伸。由于时代主题的转换,和谐思维已成为当今时代人们思维方式的理性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思维。需要以求同思维坚持多元兼容,以协调思维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矛盾。以系统思维寻求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人类文化历史关于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的理性成果,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生活的具体实践,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坚持经济分配中的公平正义的关系。通过对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要文献的学习理解,集中阐述了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经济收入的公平分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社会全面的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价值要求。同时,着重分析并强调了全面公平对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的哲学贡献。  相似文献   

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之一。体育是人类追求社会进步、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种社会文化,体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手段之一。体育工作应为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贡献力量。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等方面。本文着重从"和谐社会"及其内涵、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陈贵虎 《山东饲料》2013,(14):173-174
和谐文化建设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和谐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内在一致,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谐文化建设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为大学生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综合为治”的法律传统在我国古代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法律中的综合为治包括:人治与法治结合,治官与治民统一,审判与调解并举。其中,人治与法治结合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治官与治民统一促进了家庭内部以及官与民的和谐,审判与调解并举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鉴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发展的历史阶段,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一理念是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其理论根据的。社会关系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而生产力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目标和归宿。  相似文献   

12.
关注弱势群体、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是实现社会公平、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笔者从法律的角度对弱势群体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探讨了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该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南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与探索中,充分认识到,传统的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已经明显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与办学的新要求。在进一步的探索创新中,西南大学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围绕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全面成长的养殖类学生社会实践保障模式——“4321”保障模式,实现了学生社会实践的良性发展,对办学质量稳步提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文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结合重庆实际。探讨了建设重庆农村小康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目标及思路和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汤”是极其普通而又十分重要的饮食种类之一。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孕育出的“和”的思想,是中国文化中意旨深远、内容丰富的隐喻。“和”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而且还是传统政治伦理学说体系的核心,已经深深嵌入并极大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和人伦关系。以“和”为基本内涵和价值追求的传统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成为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组织由于其天然的公益性、专业性、群众性(草根性),成为联结政府与社会成员的重要纽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特殊的角色和职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我国当前高校不和谐现状的分析,秉持社会工作的理念和视角,探索了我国高校和谐教育的含义,并就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方法在建设高校和谐教育中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和”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元范畴之一,它既是一种伦理道德观念和哲学方法论,同时又是一种美学原则。以和为美,主张和谐美不仅是中国文化和美学追求的目标,而且对当今世界生态环境的建构及和谐社会的创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校园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队伍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重要使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明确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更好地挖掘和发挥他们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功能和作用,是当前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重庆人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在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凸显关键地位。研究重庆城乡人力资源的现状,对于重庆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效实施城乡人力资源的战略性规划和针对性开发,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有重要意义。文中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对重庆市城乡人力资源存量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重庆市城乡人力资源统筹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