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蛋鸡饲养管理中,除温度、湿度外,光照是一个很重要的环境因素,因为光照与雏鸡发育,青年鸡的生长、成年鸡产蛋都有很重要的密切关系,因此加强蛋鸡的光照管理,是蛋鸡生产中不可忽略的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2.
蛋鸡的光照管理赵晓梅陈志刚(山西省农业科学院030006)光照对于产蛋的影响是最重要的环境要因之一。人工光照不仅便于鸡的采食,而且刺激新陈代谢,促使内分泌活动,以促进产蛋。比起自然光照,控制光照可使鸡维持更高的产蛋率。光波通过鸡的眼睛,刺激视网膜,经...  相似文献   

3.
光照(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是影响鸡产蛋最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情况下,延长光照时间可促进性成熟从而刺激产蛋率的提高,缩短光照时间则导致相反的结果。只有通过科学地控制光照,才能使蛋鸡适时开产,提高生产性能,光照控制性成熟主要是因为光照能刺激鸡脑垂体,  相似文献   

4.
蛋鸡的光照管理是饲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光照有促进生殖腺(卵巢和睾丸)机能的作用,同时也可促使鸡活动与采食。因此,产蛋鸡光照管理的原则是:白天的光照时间切不可中途减少,这样才能增加产蛋量。据原苏联试验,对鸡实行人工光照,平均可提高年产蛋量的10%—15%,产蛋量在进行人工光照以后的半个月开始增加,在第一个产蛋年可提高产蛋量的30.7%,第二个产蛋年仍可比对照组提高19.1%的产蛋量。  相似文献   

5.
雏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鸡成年后的产蛋性能和种用价值,与养殖者经营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雏鸡的饲养管理必须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精心的管理,给雏鸡创造适宜的环境,把好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等技术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雏鸡成活率、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蛋鸡的光照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照(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是影响鸡产蛋最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光波通过鸡的眼睛,刺激视网膜,经视神经、视交叉、视束而传导到脑下垂体前叶,促使性腺产生和分泌激素荷尔蒙,进而促进卵巢等生殖器官的工作,使鸡产蛋。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情况下,延长光照时间可促进性成熟从而刺激产蛋率的提高,缩短光照时间则导致相反的结果。只有通过科学地控制光照,才能使蛋鸡适时开产,提高生产性能,光照控制性成熟主要是因为光照能刺激鸡脑垂体,增强垂体前叶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受到专业人士的热捧,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观察鸡的行为学摸索鸡只饲养管理的相关经验。临床中主要从观察光照给鸡造成的影响入手,分析研究光照对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产蛋率几个方面的不同影响,以期为鸡只饲养管理而提供理论依据,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冬季气温比较低,并且昼短夜长,光照不足,再加上其他多方面的因素,对产蛋鸡影响很大,常导致鸡的产蛋率明显下降,严重时甚至停产。为了能使蛋鸡在冬季多产蛋,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春季本是鸡的产蛋旺季 ,但如果饲养管理不当 ,也会使产蛋率下降。春季饲养管理必须把住以下四个关口 :光照关。早春气温较低 ,日照时间仍不能满足蛋鸡的需要 ,早晨放鸡前应先开窗户 ,调节气温 ,约经半小时后再放鸡出外活动。每天的光照时间应保持在14~16小时 ,日照不足部分可采用人工光照补足。饲料关。随着气温上升 ,日照延长 ,母鸡产蛋量迅速增多 ,因此 ,要保证饲料充足。产蛋率在80 %以上的鸡群 ,每天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不能低于20 %,骨粉含量不少于25 %,应多喂玉米、黄豆、麦麸之类的饲料 ,每天要保证喂4~5次 ,并喂些菜…  相似文献   

10.
1低产鸡和假产鸡产生的原因 1.1管理因素①蛋鸡在育成期阶段。鸡群整齐度不达标,没有注意调整鸡群强弱分群饲养,造成部分鸡生长发育迟缓。②育成期限饲方法不当,部分蛋鸡体重超标而低产。③光照的因素,光照不足使蛋鸡推迟开产.过早超长光照使鸡性成熟过早。提前开产造成早衰。  相似文献   

11.
所以,蛋鸡的环境因素中,光照制度(包括光照时数和光照强度)对蛋鸡的影响明显,因此,光照管理已成为蛋鸡饲养管理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不同光照制度对肉种鸡饲养效果影响毛荣飞(上海大江有限公司洞泾种禽场)光照对种鸡生产性能有很大影响,合理光照制度有助于提高种鸡生产性能.几年来,通过开放式自然光照及密闭式人工光照饲养实践证明。育成数采用密闭式遮光比自然光照下开放式生产性能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在产蛋鸡的环境因素中,除温度、湿度等外,光照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对蛋鸡的产蛋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加强光照管理是蛋鸡饲养管理上不容忽视的重要措施。养鸡者如对蛋鸡的光照管理掌握不住,其效果就很难满意。为此,笔者结合个人体会,浅谈以下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密闭式鸡舍的光源采用人工光照的形式,克服了自然光照的季节性,从而明显地提高了鸡群的生产性能。1光照管理应遵循的规则1.1根据地理纬度、鸡种、饲养管理方式等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光照制度,并从雏鸡开始贯彻执行,不能随意改变光的颜色和光照时间。在鸡由育成到产蛋的过渡中,应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开始增加时最多不能超过1小时,以免导致脱肛。1.2舍内灯泡分布应均匀,如有多排灯泡应交错分布,以获得均匀的光照;灯泡之间的距离应是灯泡高度的一半。保持灯罩、灯泡的清洁,并随时换去坏灯泡。1.3舍内电源要可靠,电压要稳…  相似文献   

15.
Moli.  TR  钟水铭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6):25-27
60年代前,人们就发现光线对鸡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重要作用,并开始将光照技术用于生产。此后,研究人员对鸡的光照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大致制订了以下三种光照制度: 一、延长明暗周期光照; 二、断续光照(对肉鸡和蛋鸡都适用); 三、迅速增加照明时间的光照(适用于无窗鸡舍)。光照的理论根据过去总认为鸡和其他鸟类,产蛋成绩的理想光照时间为14小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研究发现,给鸡10、14和18小时不同光照时间,产蛋率并无差异(6小时短时间光照会使产蛋减少)。但若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则有利于产蛋率的提高。这表明雏鸡初期对光照不敏感。  相似文献   

16.
饲养肉鸡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要饲喂,这些鸡就会生长,但是,提高饲养效率就是比较复杂的事,需要优良的管理技巧。  相似文献   

17.
冬季气温比较低,气温变化无常,是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冷应激将会给鸡的饲养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不能做到及时处理,轻者会造成鸡产蛋率的下降及生长受阻,重者会造成鸡只的死亡.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寒冷季节鸡的饲养管理.提高鸡群的产蛋率,对提高养鸡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高际生 《畜牧与兽医》1991,23(6):278-280
<正> 光照不仅是鸡采食饮水等活动的必须条件,而且对鸡的生长发育、产蛋性能影响很大,直接关系到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对光照进行科学化、制度化管理,是每一个养鸡技术人员和生产者极为关心的问题。1 光照的作用400~700毫微米的光线,且色觉敏锐,对红光、橙鸡的眼睛和人的眼睛颇为相似,主要感受波长光、黄光、绿光等都有较强的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养育好鸡雏,必须创造良好的育雏条件。根据雏鸡生长发育的规律和饲养管理的特点,将出壳到离温前这段期间的幼鸡人工给温,称为育雏期。育雏的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合理密度、营养全价的饲料和良好的环境卫生。  相似文献   

20.
影响鸡产蛋性能的因素很多,除饲料营养外还有通风、光照、饲养密度等。因此,要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鸡效益,使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搞好环境控制。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和拣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