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合细菌在对虾养殖中应用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前,虾池水质严重污染,虾病蔓延是对虾养殖中的两大主要危害。随着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及对虾养殖业由粗养逐步向半精养、精养技术的发展,虾池底质和水质的污染负荷越来越重。虾池内投喂的过剩残饵,对虾的排泄物以及动植物尸体,经微生物分解,不仅消耗大量的O_2,而且产生很多如NH_s、H_2S、NO_2~-等影响对虾生长的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同时助长了病原菌的滋生和蔓延,继而出  相似文献   

2.
前言近年来,随着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及对虾养殖由粗养逐步向半精养、精养发展,虾池水质污染越来越重,各种虾病相继而起。目前,养殖池水的净化及虾病的防治成为养虾业最关心的问题。一般普遍采用抗菌素、各种生物  相似文献   

3.
<正> 虾病的流行,已成为养虾业稳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1 虾病流行情况本省人工养殖对虾发病始见于1985年。当时在黄骅、海兴等地的人工育苗过程中,发生了聚缩虫病和气泡病,严重地影响了幼体的变态发育,甚至导致大批死亡。随后,每年均发现不同程度的各类虾病。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养殖面积逐渐扩大,放养密度不断增加,近海水域污染日益严重,虾池老化,因而虾病的发生机率、流行面积和虾病种类,一直呈增长趋势。同时,发病季节越来越早,危害程度愈来愈大。目前全省已发现生物性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廉江县养虾(集团)公司龙营围万亩虾塘建于1986年并开始养虾。起初该场沿袭北方养殖模式,以小贝类、下杂鱼等生饵为主要饲料,而且投饵量过大,造成虾池污染严重,池底淤泥过厚,水质恶化,缺氧泛塘,细菌丛生,病害多,虾生产缓慢,成活率低。不仅连年失收,而且虾池提早老化,生产力受到破坏。为寻求解决污染的途径,从1990年起,  相似文献   

5.
青苔,一种广盐度的丝状藻类,大量生长在盐田蓄水池、废盐田、荒废水面等处.青苔曾经广泛存在于养虾池中,成为养虾业的一大敌害,其在虾池中大量生长繁殖,与对虾争夺生存空间,影响对虾的摄食与投饵,高温季节来临时大量死亡腐烂,造成虾池严重污染,经常导致养虾的失败.因此,长期以来,青苔作为养虾业的一种重要的敌害生物,被列为清除对象,最终被彻底从虾池中清除掉.  相似文献   

6.
除藻剂杀灭虾池杂藻(草)实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乐亭县殿儒养殖场位于京唐港以西,是1986年建的老虾池,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水中以川蔓藻为主的杂藻停)在虾池中大量蔓延,全场8个虾池共330亩水面,近几年来养虾季节虾池水域全部被杂藻(草)所占据,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近几年他们采取人工机械推上清池的方法除治杂藻(草),费用很高,效果不佳,杂藻停)在虾池中大量繁殖,不仅与对虾争营养,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对虾的正常活动,使养虾产量由低产到几乎绝产,成为对虾养殖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8年在乐亭县兰耕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该场在…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养虾池经济效益,充分利用虾池水域,进行立体化养殖,是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一条途径。近年来,初步探讨虾蛏混养方法,我认为,虾蛏混养,使虾蛏有机地结合,缢蛏利用虾池过肥的水,可改善水质条件,挖掘了虾池生产潜力,促进虾池生  相似文献   

8.
《水产科技》1998,(1):28-28,33
针对我市养虾业的虾池老化、虾病严重、对虾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理想的现实,电白县爵山、龙山等沿海镇的部分对虾养殖户采取高位池养虾的方式,其技术原理是通过对养殖水源采取过滤、沉淀、消毒等措施,避免虾池养殖水体与海区污染水体自由交换,  相似文献   

9.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之一改造老化虾池养虾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湛江地区有1万多公顷养虾池是在1986年和1987年建设的,由于当时虾池基础建设标准低,经过10多年的养殖,虾池老化程度日益加深。近年来这些虾池养虾产量低,易出现病害,使很多养殖户养虾严重亏损,甚至有一些虾池荒废,造成资源闲置。随着人们利用沿海岸带开发建设高位池养虾的发展,沿海地区适合开发养虾的地方都己开发利用,再大面积开发土地发展养虾己很有限。要使养虾业持续发展,就必须在改造老化虾池方面做文章。因此,如何改造老化虾池,使早些年利用滩涂资源建成的虾池发挥应有的生产力,实现高产高效,是每个养虾工作者应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叶建生 《水产养殖》2006,27(1):20-21
我国的对虾养殖池塘大多是20世纪80~90年代建造的,由于当时虾池建设的标准低,经过多年的养殖.虾池的老化程度日益加深。近年来这些虾池养虾产量低,易出现病害。使很多养殖户养虾严重亏损。甚至有一些虾池荒废。造成资源闲置。随着养虾业的发展,沿海地区适合开发养虾的地方已经开发利用。再大面积开发土地发展养虾已很有限。要使养虾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在改造低产老化虾池方面做文章。  相似文献   

11.
前言随着养虾业的发展,近海水域逐年趋于富营养化,部分养虾场因受污染、赤潮等危害,虾病严重,死亡不断发生。加之,对虾饵料价格逐年上涨,因而养虾业面临经济效益滑坡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青苔在虾池中大量生长繁殖,与对虾争夺生存空间,影响对虾的摄食与投饵,高温季节大量死亡腐烂,造成虾池严重污染。因此,长期以来,青苔作为养虾业一种重要的敌害生物,被列为清除对象,最终被彻底从虾池中清除掉。笔者从2000年开始从事生态调控绿色养虾技术研究与生产,通过反复的试验与生产证明:适量的青苔存在,对养虾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青苔的利用  相似文献   

13.
6.使用微生物制剂有效控制虾病的发生随着养虾时间的延长,不少淤泥、污泥积累,对虾的排泄物、残饵、浮游生物的死亡等积累了不少污染物,虾池老化、病原繁多使虾容易生病。以往当虾发病才乱求医或滥用药,不但虾病无法治好,而且造成环境的污染。近年来养虾者提高虾病预防意识,寻找较有效的途径,定期或不定期对虾池进行消毒,待药效消失后施多种微生物制剂,使水中NH3、H2S、NO-等有害的物质矿化成为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等无机盐类,供虾池内单胞藻类生长之需,有利于藻类生长,有效避免了有机物质在池中淤积,维持虾池良好的水质、底质,使对虾…  相似文献   

14.
由于连年养虾生产,使养虾池底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当养虾生产进入七月下旬后,细菌、病毒开始大量繁殖,各种虾病不断发生,严重地影响养虾生产,使不少养虾单位一度造成减产和亏损的局面,为  相似文献   

15.
<正> 从近两年养虾实际看,河北省养虾业目前及今后主要面临着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虾池使用年限过久,池底溶解氧明显下降,再生产能力降低;二是养虾水质严重污染,对虾发病率时有增加,养成后期苗种死亡率加  相似文献   

16.
泰国高产养虾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由于对虾病毒病的流行,对世界养虾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国对虾养殖业也受到严重挫折。但是,同处亚洲的泰国从1991年至1996年,其养虾产量连续6年跃居世界首位。究其原因,除泰国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外,还与泰国不断采用新技术改进对虾养殖有关。泰国养虾技术有以下特点:一、多位好地为小面积庄养他目前泰国养虾池都改成小面积精养他。单地面积都介于l~2公顷或0.l~0.2公顷。小型养虾池排水管设在地中间,他水经水车式增氧机搅动,形成涡流,排污报方便。由于虾池面积小,防病、管理、保养及捕捞都容易操作。这是泰国养虾成功…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使用不同品牌的斑节对虾饲料与养虾池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关系.选用两种品牌的对虾饲料。在4个虾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粤海脾斑节对虾饲料三个斑节虾池中,水质正常,有利斑节对虾生长的浮游生物种类占优势。浮游生物数量多、且稳定。对虾生长正常.中途没有虾瘸发生。按计划收虾。养虾产量较高,另一品牌对虾饲料.喂养斑节对虾。在养殖的中后期出现严重的虾病.产量低。  相似文献   

18.
八、九月间,是养殖对虾十分关键的养成期。在此期间,恰逢高温,对虾需氧量很大,同时,由于虾池滩面和水质最容易污染,所以,这期间内最容易发生对虾浮头现象。笔者总结分析了一些养虾户和养虾单位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水面不超过二亩的小型虾池的增加溶解氧、防止浮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沿海人工养殖对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养殖经验不断丰富,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营机制趋于完善,已成为沿海渔农村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虾池的逐渐老化,群体抗病能力下降,加上污染、赤潮、风暴潮以及虾病等灾害的影响,养虾生产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单一的养虾生产结构和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的海水养虾业近年来与全国沿海地区一样,由于外海水环境的官营养化,水源严重污染。赤潮的侵袭、高投入高产出的超负荷模式及在管理上失控等诸因素,造成养虾业严重滑坡,经济上也蒙受很大损失,亏损严重,影响了海水养虾业的正常发展。为探寻我市海水养虾业的新途径,我们试验了利用配合海水综合技术养虾的模式,现已取得初步较高的经济效益。该模式为虾的生长创造了较为稳定的生态条件,减少了病原侵入,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虾的正常生长。在1995年初试的基础上,1996年仍利用该模式在本地区养虾防病示范区选连片533亩虾池进行再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