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海勇  华芳 《内陆水产》2005,30(3):26-26
在池塘养鱼中。随着精养化程度的提高,养殖鱼类出现浮头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引发大面积的死亡。一般认为是池塘养殖鱼类密度过大,超过了池塘的负载量;或者是由于水质过肥引起。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仔细观察了池塘养殖鱼类出现浮头的现象。对产生这一现象的不同原因作了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北方池塘水质改良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北方池塘水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高产池塘一旦出现水质问题,会严重影响渔民的经济效益。如何改良池塘水质呢?建议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一、彻底进行池塘改造池塘底泥是影响池塘水质的主要因素,过厚的淤泥不仅大量耗氧,还会产生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危害鱼类。目前,北方地区许多池塘多年没有清淤,淤泥过厚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甚至厚达1m多,养殖池塘越来越浅,水质越来越差,严重影响了养殖效果。池塘清淤是改良水质的关键措施。黑龙江省巴彦县渔民通过池塘改造,彻底改良了池塘养殖环境,显著提高鱼产量和效  相似文献   

3.
在池塘养殖中,鱼类浮头是一种常见现象。一般轻微浮头,短时消失,对鱼体正常生活、生长不会造成损害性影响;但如果经常浮头,尤其是严重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们豫东一带由于干旱少雨,鱼池水体深度不够,只能对池塘采取改造和衬砌方法,来实现保水养鱼.但是,这类池塘由于水体浅、投饵施肥量大,在夏季排注水条件不好的情况下,由于池水老化,常引起鱼类缺氧浮头的现象,影响了鱼种的成活率和产量.为探索一条既经济、方便、省时,又能改善水质环境和易推广应用的可靠途径,我们就采用黄沙土加水制成浆状后,对鱼池进行定期泼酒的水质处理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降低了注排水的生产成本,减少了水质老化和缺氧浮头现象,同时,又预防了鱼病,提高了鱼类成活率和鱼产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耀武 《科学养鱼》2005,(10):56-57
在池塘养鱼的生产中经常会出现鱼类浮头,尤其是精养高产鱼塘,鱼类放养密度较大,投饲、施肥量大,水中有机物质多,耗氧因子也多,更容易发生鱼类浮头。浮头就是鱼类无法维持正常的呼吸活动,被迫上升到水面利用表层水进行呼吸,出现强制性呼吸的现象。泛塘是严重浮头并出现大批鱼类死亡甚至全部死亡的现象。它们能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正确分析鱼浮头的原因,识别鱼浮头的预兆,对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抢救池鱼有重要意义。一、浮头的原因1.缺氧造成的浮头缺氧引起的浮头一般发生在高温季节,半夜和凌晨较为常见,主要是池塘水体中溶解氧缺乏。引起…  相似文献   

6.
<正>在鱼虾养殖过程中,由于浮头造成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时甚至造成全池覆灭,经济损失惨重。只有正确诊断浮头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在养殖管理中参考。一、鱼虾浮头的原因1.缺氧引起的浮头池塘中鱼虾放养过密,水中氧气供不应求。饵料或肥料投入过多,造成水质过肥,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夜间呼吸消耗水中氧气,造成缺氧。天气闷热、气压低,池中表层水和底层水  相似文献   

7.
鱼类浮头的原因及防止泛塘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岳松 《内陆水产》2005,30(7):45-46
高密度养殖鱼塘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多,水中耗氧因子多。容易发生鱼类缺氧浮头的现象。塘鱼一经浮头。对其体力损耗很大,直接影响其摄食生长,故有“一日浮头三日不长”之说。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如果措施不当可能由于严重浮头而造成大批鱼类窒息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泛塘。泛塘给养殖者带来的损失极为严重。因此,夏秋季,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必须时时注意防止鱼类严重浮头和泛塘发生。这是池塘养鱼日常管理中最突出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潘宏桥  白莲英 《河北渔业》2001,(4):25-25,27
<正> 目前池塘养殖多数采用多种鱼类多种规格的高密度养殖,这样可充分利用饵料和水体,发挥鱼类之间的互利关系,这种养殖模式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养殖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年由于鱼的浮头各地池塘死鱼的损失很大,下面就浮头引起的原因,判断轻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制多功能采水器和溶氧参比卡,快速测定水体溶氧,及时采取溶氧管理措施,改善水体环境,防止池塘水质恶化和鱼类浮头或泛塘事件的发生,降低鱼类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0.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季,也是鱼病的高发期。由于目前池塘实行高密度精养,池塘水体负载量增大,水质过肥,遇闷热天、雷雨天等天气,气压降低,水中溶氧减少时,极易造成池鱼浮头,严重时出现泛池,大批鱼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确保夏季池塘养殖鱼类既快速生长,又能减少鱼病的发生,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认为夏季池塘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造成鱼类浮头的直接原因是缺氧或氨中毒。一、缺海造成的浮头这种现象多发生在高温季节,半夜和清晨较为常见。引起池塘缺氧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池塘中鱼的放养密度过高,水中氧气供不应求。2.雷雨过后,由于地中表面水层和池底水层温差大,引起泡水上下对流,池底的腐败物随之翻起,加快其分解,消耗大量氧气,造成缺氧。3.饲料或肥料投入过多,造成水质过肥,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白天由于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使溶氧过他和;夜晚由于鱼类和浮游植物均因呼吸作用而耗氧,使溶氧大大减少,甚至降到临界点,导致鱼的…  相似文献   

12.
<正>池塘养殖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发生过池鱼缺氧浮头的现象,而绝大多数的养殖户手中都没有测量溶氧的设备,所以养殖户在见到鱼类浮头时,没法根据溶氧的具体数字来判别缺氧的轻重,因此笔者在此介绍几种简易的方法教大家判别鱼池缺氧的轻重。一、从鱼类浮头的时间上判别缺氧的轻重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8月在湖北省沙洋县做售后服务时,偶遇一起因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导致养殖池塘缺氧、鱼类浮头并大批死亡的事故,现将现场处理情况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一、池塘情况池塘开口水面约5亩,平均水深2米,水质清瘦,水色略有发红,透明度过大(粗略估计超过40厘米),取水样用随身携带的测试盒检测水质,p H、氨  相似文献   

14.
鱼类“浮头”是养殖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也是判断鱼类得病与否和水质变化的重要征象。然而,许多农民在发现塘鱼“浮头”后不了解起因,仅凭“经验”下药,往往没有成效甚至会引起大量死亡。实际上,鱼类“浮头”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根据发生原因,可将“浮头”分为下...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鱼》2002,(8):61-61
池塘养鱼(虾、蟹)常会遇到泛池和水变两种情况。水变通常伴随着泛池,甚至引起池塘鱼类死亡。近两年来部分地区6~8月份持续高温,严重干旱,绝大多数池塘水体交换量少,水质总体条件极差,由于水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事件增多,我们先后在不同地区现场处理了多起水变病例,效果较好,现作简要介绍:一、水变与泛塘池塘中浮游植物急剧地大批死亡,使水质由原来的高肥度水变为缺氧甚至有毒的坏水称为水变;由于水质变坏缺氧而造成鱼类严重浮头甚至大批死亡叫泛池,二者常常同时发生,造成严重损失。二、水变的过程及实质水变一般是池水由…  相似文献   

16.
酷暑天,池塘水温最少25℃以上;浅水塘有时池水温可达32℃,接近有些鱼类的生长极限。此时,池塘养鱼必须注意把握好下列几个技术环节。 一、防泛池 泛池也叫翻塘,是池塘中溶氧不足,引起死鱼的一种现象。酷暑天,气温高、气压低,氧的溶解度降低,水中缺氧状态得不到迅速补充,水质随即恶化,鱼类出现浮头,严重时死亡。  相似文献   

17.
正9月份,入秋后甘肃省大部分地区气候凉爽,昼夜温差明显,池塘水温降低,各种养殖病害的危害程度逐渐减弱。预测气温在1 3℃~3 0℃之间,养殖水温在1 2℃~2 5℃之间。此时,池塘载鱼量大,鱼类容易发生缺氧浮头、泛塘等事故,应加强池塘日常管理,做好水质调控,防止因天气突变引起鱼类浮头或泛塘事故发生。本月疾病预防以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害为主。  相似文献   

18.
一、泛池往年发生过严重死鱼事件的精养池塘,要特别注意发生浮头的现象。当池养鱼出现严重浮头,不及时处理就易引起泛池,而严重泛池可致使养殖鱼全部死亡。特别是在无风、闷热、打雷不下雨或雷阵雨、暴雨过后等天气异常时要注意。投饵过剩、水质恶化、水源不好,养殖鱼鳃部有病,  相似文献   

19.
正病因因浮游动物异常增殖导致池塘缺氧,引起养殖鱼类浮头甚至泛塘(见图1,3)。主要症状清晨缺氧时可见池塘周围有大量活跃运动的白点状虫体(见图2),池塘水色清瘦。流行病学发生在池塘底泥较厚或者水质恶化时。  相似文献   

20.
关于池塘溶解氧及缺氧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产养殖管理中 ,水质的管理首当其冲 ,管理好水质溶解氧是其中心环节。然而在以追求高产为中心的养殖模式中 ,缺氧是十分常见的现象 ,由于天气突变等原因引起溶解氧骤降而泛塘的事件时有发生。在水生动物生长高峰的夏季 ,池塘有机物含量升高 ,池塘底部由于有机物的富集 ,使池塘底层和中下层水体处于缺氧和半缺氧状态 (低于 3 .5mg/L) ,对养殖鱼类有很大的危害。但是现在仍有许多养殖户对缺氧的认识不够 ,甚至无法知道自己的池塘是否缺氧 ,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一现象现将池塘溶解氧及缺氧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供广大养殖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